历史燕国位于哪里(北京历史3----西周燕国都城遗址)
历史燕国位于哪里(北京历史3----西周燕国都城遗址)202号墓发掘情况1973~1977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房山区文教局共同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开始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61座墓葬,5座车马坑,还对城墙进行了解剖。长达四、五年的发掘成果后通过《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一书得到全面报道。苏秉琦施 友早期发掘
初都——琉璃河遗址1、遗址的发现与发掘经过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受封立国的都城,三千年来人们对她几乎是一无所知。
直到1945年,中国银行的吴良才先生路经遗址时拣到了一些陶片,交给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才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视,但当时没有条件去调查试掘。1958年北京市文物普查中,琉璃河遗址已初现端倪。1962年,在苏先生提议下,北大考古系学生在这里实习。初步调查了董家林古城,并在刘李店和董家林开掘了一条很小的探沟,发现一些灰坑和大量西周陶片。1963年,黄土坡村村民施友在挖菜窖时,发现两件青铜礼器,铜鼎和铜爵,这两件青铜礼器的出土表明这一带应有较重要的西周时期墓葬。根据这一线索,1972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及北京市的文物工作者来到董家林村,对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量西周时期的陶器及重要建筑物上才能用的板瓦,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邹衡先生首先认识到这个遗址很可能就是西周燕国的始封地。
邹 衡
苏秉琦
施 友
早期发掘
1973~1977年,北京市文物管理处、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房山区文教局共同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开始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61座墓葬,5座车马坑,还对城墙进行了解剖。长达四、五年的发掘成果后通过《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一书得到全面报道。
202号墓发掘情况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
堇 鼎
原始青瓷豆
1981~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组成琉璃河考古队,发掘了214座墓葬,21座车马坑,解剖了两处城址。其中1193号大墓出土了“克盉”、“克罍”和西周初年的漆器。克盉、克罍的发现,把周初燕国史的研究推向高潮。
参观遗址
漆 罍
克 盉
克 罍
1995~2002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联合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次发掘的重点在城址,同时清理了22座西周墓葬。主要成果是:确定宫殿区的大致分布范围,城址废弃的年代在西周中晚期之交,居址内存在周人、殷遗和土著(张家园上层文化)三种文化因素。
灶 坑
城 墙
夏商周断代工程启动后,发掘与研究工作纳入了工程中,承担了“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的分期和年代测定”课题。同时还承担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琉璃河遗址研究”课题。
琉璃河遗址陆续发掘近30年,共发掘、清理了大、中、小型墓葬300余座,车马坑30余座,解剖城墙四处,城址内发掘了近三千平方米。出土了青铜器、陶器、原始青瓷器、玉石器、骨角器、漆器等各类文物近万件。尤其是一批带有“匽”侯铭文的青铜器的出土,确定了这里就是西周燕国的都城。
探 方
2、遗址概况
琉璃河遗址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镇东北2.5公里处,包括今董家林、刘李店、黄土坡、洄城、立教、庄头等六个自然村,东西长约3.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面积为5.25平方公里。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由城址和墓葬区两部分组成。在我国目前的西周早期各诸侯国考古中,这种既有城址又有贵族墓葬的遗址,在全国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发掘在学术界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琉璃河遗址于1988年被国务院颁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河遗址平面图
·城址
城址位于遗址中部的董家林村,平面约为东西向长方形,北半部保存较好,南部则被大石河(琉璃河)冲毁,城址现存形状呈“门”字形。1962年考古调查时,董家林古城北墙仍高出地面1米多,到1976年试掘时,这里已被夷为平地。但地面仍比周围高出许多,古城风貌依稀可见。北城墙地下部分保存完好,全长829米;东、西城墙北段残存300余米,城的南北宽大约700余米。城墙是在事先平整过的地面上夯筑而成,采用了分段、分层夯筑的方法。城墙分为主墙和内外附墙,墙基底部宽约10米。在城墙的东北角发现1座西周初期墓葬打破了城墙的内附墙。据此判断城墙的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初期。
城 墙
城 址
夯 土
东、西、北城墙外有一条护城河,宽约25米,剖面变化不甚规则,最深处只有2.8米,大约是靠宽度起到防御作用。护城河内的水应从西南引自大石河水。
在东城墙北部靠近墙城东北角处还发现一段横穿城墙底部的排水道,应为由城内向城外排水的通道。长约9米,宽约1.2米,用卵石砌成。
排水沟
宫殿区位于城址中部偏北,已知有6处夯土台基,其中4处为圆形,2处为长方形,应为大型建筑的基础。城址内出土过板瓦和宫殿区周围发现有陶制的下水管道,板瓦在全国西周考古中发现极少,主要出土于沣镐和周原,它和陶水管都应和宫殿建筑有联系。
宫殿基础夯土
陶水管
宫殿区的西南,发现了占卜用的卜骨、卜甲,礼仪用的大陶壶、仿铜陶瓮,祭祀用的完整的牛骨架。当时这个区域是经常举行大规模祭祀和占卜活动的场所。礼乐制度的全部内容,几乎都是以祭神场所和祭祀仪式为核心的。迄今在祭祀区共发现了数十片占卜用的甲骨,其中三片为带字龟甲,上有八个字“成周”,“用贞”,“其驭□□”。
“成周”甲骨局部
“其驭□□”甲骨
“用贞”甲骨
祭祀用的马坑
祭祀用的牛坑
手工业作坊区和平民居住区位于城址的西部。这里不仅见有烧制陶器的陶窑,还发现了铸造青铜器的陶范、陶模以及炼铜的残渣。这些发现表明至少有一部分铜器是在燕都本地铸造的,同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一般只在大型都邑铸造,这也成了琉璃河遗址是燕国初都的一个旁证。平民的房舍是简陋的半地穴式房屋,规模狭小,和宫殿建筑形成鲜明对照。
陶 范
陶 模
窑 址
半地穴式房屋平、剖面图
·墓葬区
墓葬区集中在遗址中部的黄土坡村北及城址东侧一带。从1973年至今,勘探面积约6万多平方米,共发掘了300多座墓葬和近30座车马坑。发掘的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依规模可分大、中、小型三类,均为南北向。大型墓的随葬品多被盗掘一空,小型墓一般只出几件陶器,甚至一无所有,中型墓的随葬品较为丰富。除陶器外,还有不少的青铜器、玉器、蚌器,甚至还有少见的原始瓷器和成组的漆器。大型墓和部分中型墓还附葬有车马坑,其中202号随葬42匹马、14辆车,还发现6个车厢上的伞盖。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1193号大墓的发掘,它被认为是第一代燕侯的墓葬。出土的克罍、克盉铭文证实了召公封燕这段历史。
202号墓随葬42马坑
1193号大墓
克盉铭文
克罍铭文
整个墓葬区被区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南面是周人的墓地,北面是商朝遗民的墓地,没有发现明确的土著居民墓葬。在已发掘墓区中,周人墓地约占1/4,商人墓地占3/4,这说明周人在燕都中只是少数。两个墓地各个等级的墓葬错落分布,而不是按等级埋葬,即使是燕侯级大墓的周围也有平民的小型墓。而且两大墓地内还可进一步划分出几个相对密集的墓区。上述现象表明,当时沿袭的是聚族而葬的习俗,即文献中的“族墓葬”;每个小的墓区同属于一个宗族,被称为“私地域”;国君所在的墓区又特称为“公墓”;其他的“私地域”合称“邦墓”。据文献记载,公墓设“冢人”、邦墓设“墓大夫”统一规划管理。
燕侯公墓地区II墓葬分布图
两个墓地早期在葬俗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商人墓地只有中、小型墓葬,随葬品少,墓葬殉人、殉狗、设置腰坑的现象比较普遍;周人墓地除了中小型墓葬外,还存在着大型墓,随葬品丰富,规格高,不存在前述特殊的丧葬习惯;商人贵族的车马坑位于墓葬的南面,并且多是车马整装,而周人的车马坑则位于贵族墓的北面,马车往往拆卸后入葬;随葬陶器也有商周族群之别。
52号商人墓
251号周人墓
·遗址的废弃
考古发现显示,燕都遗址的护城河在西周中晚期之交业已淤塞,城内西周晚期的居址也不再出土高等级物品,墓地再见不到大、中型墓葬,由此推测琉璃河燕都遗址的城市功能,在西周中晚期之交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燕国的都城。这座城市最后彻底废弃于西周末年。
遗址废弃的原因,很可能是那时燕人已攻占兼并了比其初都更为理想的都城——蓟城。从昌平白孚、顺义牛栏山出土铸铭铜器分析,上古蓟城可能是商代北方大国的都邑,所以燕人并蓟以后即以其为新都。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是一座古文化遗址与文物陈列相结合的历史文化类博物馆,隶属于北京市文物局。1990年开始筹建,1995年8月21日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董家林村东,坐落在西周燕都遗址的东城墙外,馆区占地18000平方米,展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展出文物数百件,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和甲骨等,尤以四座原址保留的墓葬和车马坑为特色。车粼粼马萧萧,让我们搭乘这驾跨越时空的马车,去感受3000多年前的古城风貌。
官方网站https://www.yanduyizhi.com/index.htm
上都——蓟城燕国的上都,就是自商至汉魏以降的蓟城。她的具体位置,大约在明清北京内城的西南边沿和北京外城的西北部。初都与上都,就是首都北京的前身。
·西周、春秋蓟城探寻
《史记·周本纪》: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後於蓟……”
《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西周初年分封的蓟仅见于上述记载,以后便在文献中息影。当它再一次在文献中闪烁出光芒时,业已成战国时代燕国的都城——蓟城。历史上有人猜测:“蓟微燕盛,(燕)乃并蓟居之”,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燕国在西周中晚期扩张的态势以及先秦的道路交通,相信琉璃河燕国都城废弃后,迁到了被它吞并的蓟。
关于西周时期蓟的城邑位置,有些学者把它和箕字联系起来,并对应于金文中的“(上己、下其)”、“其”、“兀”,认为是商代晚期即已存在于土著张家园上层文化中的部族或方国。由于平谷刘家河出土了商代晚期高等级的贵族墓,昌平白浮、顺义牛栏山出土过西周早、中期带上述铭文的青铜礼器墓,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最初的蓟城应在这些地区寻找。
郦道元《水经·漯水注》:“~昔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武王封召公之故国也。”
也有人根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的记载,认为蓟城自周初至战国都在现在北京城区西南。郦道元指认的蓟城,目前的考古发现只能追溯到战国时代。
西周时期的蓟城、琉璃河燕都废弃后燕国都城的去向、以至是否存在过土著张家园上层文化的蓟城,都还是有待于探讨的问题。
燕上都蓟城位置推测图
·战国蓟城
北京古称蓟,专家考证说蓟之说源自蓟丘。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蓟丘的遗址。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世纪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1972年,在宣武区韩家潭战国地层中再次出土了两枚同样的饕餮纹瓦当。有的学者据此推定蓟城在瓦当出土地点广安门外。
广安门外饕餮纹半瓦当
宣武韩家潭饕餮纹半瓦当
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
1965年在配合市政工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65座战国至汉代陶井,陶井分布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内白纸坊、广内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较密集的地方是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发现陶井55座。
20世纪70年代又陆续在西单大木仓、宣武门、白纸坊、陶然亭、姚家井等处发现一批战国至汉代陶井。井是用一节节井圈套叠成圆筒状,井底还发现汲水的水罐等生活用品。很显然,这是生活水井,水井密集,说明当时人口很稠密。根据上述一系列考古发现,专家们推测蓟城应在发现陶井最密集的今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
《史记·乐毅列传》:燕破齐后,“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齐器设于宁台,大吕陈于元英,故鼎返乎磨室,蓟丘之植植于汶篁”。
战国陶井圈
战国陶井圈
乐毅在给燕惠王的书信中追记了燕破齐之后的情形。燕国把从齐国虏获的重器放置在蓟城的宫殿,把齐王种植在汶水的竹子移栽到蓟城得名的蓟丘。文献有下都、中都之称,所以有的学者推测蓟城应擅名上都。从韩非和乐毅留下的文字看,蓟城作为上都,地位应该是最高。
易都—容城南阳遗址、雄县古贤村遗址·春秋早期燕都迁临易
《世本》:“燕桓侯徙临易”。
文献记载春秋早期燕桓侯(公元前698-公元前691在位)徙临易,这个临易在今河北雄县、容城一带。
燕宣侯——公元前706年,山戎越燕伐齐。
│
燕桓侯——公元前698-公元前691在位期间,徙临易。
│
燕庄公——公元前664年,山戎来侵,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
学者多把这次迁都与“山戎病燕”联系起来,“病”即威胁、侵犯。山戎或认为就是冀北山地发现的玉皇庙文化,或认为是商周之际到春秋中期东北地区的夏家店上层文化。
1966与1979年,河北容城县晾马台镇西北阳村村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铜壶、铜鼎和铜壶盖。器物上刻有“左征”、“右征尹”、“西宫”等铭文,这应是燕都内府官署和宫禁的名字。1981年,河北容城的文物工作者在晾马台镇南阳村调查发现“燕国城”和“晾马台”两座大型春秋战国台地文化遗址,专家认为这两个台址,可能是南北二城的格局。征集、清理出有铭铜器、陶器及骨器40多件。带有“易市”陶文的陶碗和陶罐,点名了这座都邑的名字。1988年出土带“燕侯载之莘锯”铭文的铜戈三件,燕侯载就是战国早期的燕成公,这就表明战国早期临易仍是燕国都城。
战国“易市”陶罐
弦纹铜鼎
战国铜凿
“西宫”蟠螭纹铜壶
燕刀币
战国三穿铜戈
战国“燕侯载之萃锯”铜戈
南阳遗址北侧断面
南阳遗址东北侧断面
容城县南阳遗址全景
·春秋晚期燕都的迁徙
古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六年,齐师及燕师战于泃水,齐师遁。”——见《水经注·鲍丘水注》。
如果文献中关于春秋早期燕桓侯徙临易和战国中期燕文公以易为都的记载都不误的话,那么在这两次迁都之间,燕国的都城就一定曾离开过雄县。
关于燕都迁离雄县的原因,有的学者考证与春秋晚期齐国伐燕有关。公元前539年,燕惠[简]公因为宠信佞臣造成内乱,被迫逃亡齐国。齐国借口送燕惠公返国,于公元前536、前530年两度联合晋国侵燕,后来燕立新君悼公媾和。大概是因为临易地近齐境,燕悼公遂将都城北迁。
关于北迁的都城,同样史无明文。不过有的学者根据梁惠成王十六年(即燕文公七年,公元前355年)齐师伐燕打到今北京平谷和河北三河一线的泃水,推测迁都后的都城应在蓟城或窦店古城,不过这个蓟城的位置仍未能考定。
·战国中期燕文公都易
《水经注·易水注》:“易水又东径易县故城南,昔燕文公徙易,即此城也。”
战国中期,燕都重返易水流域。这里的易县不是今天河北易县,而是汉代河间府易县,其位置或在旧都临易附近的古贤村遗址。
古贤村遗址位于南阳遗址以东3公里的古易水西侧,还有雄县古贤村“大城”一座。古贤村原名古县村,即古“易”县。大城南北宽约1000米,东西长约1200米。
除了燕釐公三十年(公元前373年)燕国败齐国于林营,前面还提到燕文公在位期间也曾在泃水一带击败齐军,这些大约都让燕国有了南向的资本。另一方面考古学显示,战国中期燕文化的西北边界越过军都山,进入冀西北山地,那里驻牧的玉皇庙文化恰在这时衰落。燕都再次南迁和西北部的发展,构成了燕国称王的政治背景。
《史记·燕召公世家》:“釐公三十年,伐败齐于林营。”
公元前323年,下一任燕侯正是用这个名字,和秦、韩、赵三国一道称王——易王。
中都——窦店古城《太平寰宇记》卷六十九《幽州良乡县》:“(良乡县)在燕为中都,汉为良乡县,属涿郡。”
明《永乐大典》存《顺天府志》卷十三《良乡县》:“(良乡县)春秋、战国时,在燕为中都,西汉置良乡县。”
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修建了军事重镇——燕中都城,西汉在此城基础上设置了良乡县城。文献记载的燕中都城在哪里呢?
1957~1958年,冯秉其、唐云明先生调查了“芦村古城”。查明该城为长方形土城,分内、外两层,此城即是窦店古城。1959年1月,刘之光、周桓等先生调查了古城,首次称为“窦店土城”。从地面采集和城墙夯土含有的陶片等遗物初步断定,城垣的建筑年代是战国末期到西汉。1962年,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勘查了“窦店土城”和黑古台遗址。黑古台村发现两座夯土台和大量陶片、瓦当等战国燕国遗物。把搜寻燕中都的视线引向了黑古台遗址。 1986~1990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拒马河考古队先后两次对窦店古城作了调查和试掘。调查发现大城的西、南、东三面城墙各有一门,大城外墙夯土中出土的板瓦、陶器残片具有战国早期特征,所以认定窦店古城的大城兴建年代不晚于战国早期,战国晚期曾全面整修城墙。从其时代、规模、夯筑方法、地理位置推测,位于窦店村西的这座古城就是燕国的中都城。
多次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探明,窦店古城址平面呈长方形,有内外两层城垣,外城为堆积土围,内城为夯筑土墙。内城东西长约1100米,南北宽约860米;外郭城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960米。城与郭间距20米。城内靠西墙有子城一座。子城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300米,其西即借大城城墙。城桓因常年遭风雨侵袭和人为破坏,已残缺不全,但轮廓清晰。最完整处墙高8米,顶宽2.5米,底宽17米。该城是北京地区最完善的一座古城,为研究北京地区历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1979年8月21日,窦店古城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窦店古城
窦店古城位置图
下都—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战国中期,北方的燕国强盛起来,争霸中原,号称七雄之一。燕昭王时期,于今河北省易县南修建军事重镇——燕下都城。城址中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民宅区,还分布有墓葬、河流古道,城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铁制生产农具、铁制武器、青铜器、铜制兵器、陶器,还有货币等战国时期文物。
燕下都在今易县城东南,界于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西倚太行山,南临易水,东部迤连于河北平原,地势险要,居高临下,便于防守。燕下都的营建年代,据明朝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保定郡治》记载,“燕昭创之于前,子丹踵之于后”。文物考古工作者认为此说较为可信,对燕下都文化遗存的考察,与此记载也基本相符。燕下都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被评选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同年,国家文物局又将其列入百项重大遗址保护项目。
燕下都遗址现状图
多年来,经过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燕下都的详细调查和勘探,基本搞清了它的布局。故城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公里,南北宽约4公里,中部有条纵贯南北的古河道,相传为运粮河。河东岸有一道与河道平行的城墙,把燕下都分成东西两城。
东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间偏北处,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把东城又分成南北两部分。东城周长18.5公里,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当是人们活动的中心,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市民居住区和墓葬区。宫殿区在城址东北部,有三组建筑群组成。大型主体建筑武阳台,坐落在宫殿区中心,东西最长处140米,南北最宽处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规模最为宏大。武阳台以北有望景台、张公台和老姆台,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以高大的夯土台作为主体建筑物的基址,是战国中期城市建筑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在武阳台的东北、东南和西南,还有三组大型宫殿建筑群遗存。手工业作坊区围绕着宫殿区,墓葬区设在东城的西北部。西城区是为加强东城区的安全而设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内遗存较少。
黄金台老姆台
宫殿建筑夯土台基
武阳台宫殿建筑夯土台基
西城残存的南垣城墙
燕下都遗址经过发掘,出土了大批珍贵文物。仅1964年到1978年对东城墓葬区的发掘,即出土文物3800多件,其中很多文物是很精致、很珍贵的。在老姆台东出土的青铜立凤蟠龙纹铺首(宫门上的装饰品),高74.5厘米,重22公斤,上面刻有龙、凤、蛇等禽兽图案,为考古文物所罕见。由此也可推测出宫殿规模之宏伟宽大。1965年,在武阳台附近发掘了一个丛葬坑,墓中出土文物1480件,其中铁制兵器,如剑、矛、戟以及铁盔、铁甲散片占绝大多数。经过对其中剑、矛、戟等7种、9件兵器的分析,其中6件为纯铁或钢制品,3件为经过柔化处理或未经处理的生铁制品。这说明,在战国晚期,我国就能制造高碳钢,并懂得了淬火技术。燕下都淬火钢剑的发现,比《汉书》记载的王褒上汉宣帝书中的“清火淬其锋”的时间提早了两个世纪。
墓金剑柄
墓金饰件1
墓金饰件2
墓金饰件3
墓金饰件4
齐侯四器(铜鼎)
齐侯四器(铜敦)
齐侯四器(铜盘)
齐侯四器(铜匜)
青铜铺首
铜螭龙
铜 人
从燕下都的地理形势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它是燕上都通向齐、赵等国的咽喉要地,为燕国南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因而,延续时间很长。燕昭王在这里筑黄金台招纳贤者,燕国很快强盛起来,大败齐国。燕国即将被强秦灭亡之际,燕太子丹遣荆轲刺秦王,就是在这里策划的。如今游人至此,览千古遗址,看易水东流,遥想当年燕太子丹为荆轲饯行的壮烈情景,不禁使人生发起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感叹。
丛葬墓群(人头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