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以所谓的"傻子"的视角,描述生活在四川阿坝一带藏族人的故事和土司的消亡历史。以现实主义为主,带有一定魔幻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观察过茅盾文学奖历年的获奖作品,大部分获奖的小说都有两个共性,一是大多数作品采用的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二是这些作品篇幅都比较长,而且作品都具有史诗倾向。而《尘埃落定》恰好就符合这两个共性。《尘埃落定》

文/裴晓锋

关注《尘埃落定》是源于阿来在《朗读者》中的朗读和对董卿对阿来的采访。

2000 年《尘埃落定》获得茅盾文学奖,作者阿来也成为茅盾文学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

作家阿来

观察过茅盾文学奖历年的获奖作品,大部分获奖的小说都有两个共性,一是大多数作品采用的都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二是这些作品篇幅都比较长,而且作品都具有史诗倾向。

而《尘埃落定》恰好就符合这两个共性。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2)

《尘埃落定》

以现实主义为主,带有一定魔幻色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魔幻现实主义,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

以所谓的"傻子"的视角,描述生活在四川阿坝一带藏族人的故事和土司的消亡历史。

作者以这样的特性,用一个看似荒诞的傻子当主角,让我们得以审视爱情和死亡背后的人性选择,得以窥见人性最深处的孤独、虚无以及智慧。从而诠释所谓的尘埃落定无非是一番新的开始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3)

01"荒诞"的傻子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小说从开头到结尾,一直都在强调麦琪土司家的二少爷是个傻子。

强调的程度,让我们不用思考就知道这一定是作者故意而为之,那么作者到底用意何在呢?

翻开中国小说史,我们也许可以找到类似的情形。

《红楼梦》中秦可卿死前托梦一段,把贾府这个大家族即将走向灭亡的事实说得明明白白,遗憾的是王熙凤并没有听懂,秦可卿也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我们用逆向思维倒推,如果秦可卿没有死去,很有可能就不会设置这样一个情节。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同样设置了田二这样一个疯疯癫癫的人物,田二平常被认为是个呆子,但是嘴边常挂着一句话"世道要变了"。

这同样是对未来世界真实的预言,但偏偏被人家认为是呆话,还因此上演了一出"批斗"的闹剧。

由此可见,对于预言或者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价值观念不同的人物,他们常常早早死去,或者总是以傻子或者最底层形象存在,他们的话在其本身所处的环境中是不合时宜的,是不被接受的,但他们的预言总是那么灵验。

傻子的聪明很多时候都不被大家所承认和接纳。

所以往往傻子提出的问题,谁也不能回答。

从作品本身来看,傻子的这个称号,在不同的时段给了文中的"我"不同的安全感。

哥哥因为"我"是傻子觉得"我"不会和他争夺王位继承权从而疼爱"我";下人们因为"我"是傻子也和"我"亲近,即使"我"说了在别人看来不合时宜的想法和预言,也变成了理所应当。

因为"我"是傻子,这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种自由。

正是这种自由的环境,"我"把傻子的想法不断的延伸乃至实现。

其实,"我"对傻子的称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一开始认定自己是个傻子,到后来怀疑自己是不是傻子,最后确定自己不是傻子,"我"也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拷问之中不断的成长,也同样为自己预言式的思想付出实践。

结果显而易见,"我"成功了。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4)

《尘埃落定》剧照

从读者的视角来看,设置傻子这样一个称号,可以给予作者更多的发挥和叙述的空间,傻子的预言和想法,在文中看来是荒诞的,愚蠢的,但对于读者来说这诚然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无论是秦可卿、田二,还是书中的"我",他们所说的,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都是正确的,超前的,也必定会实现的预言。

所以说傻子并非是傻,只是所处的环境不同而已。

正如电影《飞越疯人院》中所表达的,

"我们怎么确定我们不是把正常人关进了精神病院,而我们都是精神病人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5)

02傻子的逻辑是展示孤独的方法

傻子在书中是一个开放与封建的矛盾体。

封建的一面在于傻子始终遵守着土司的规则,从小到大约定俗成的规则,不论是面对爱情,面对生死,都能在规则下找到自认为得当的方式去了结这一切。

所以能跟杀手店主喝酒畅谈,能容忍塔娜背叛自己去跟大少爷睡觉,也能坦然地死在杀手店主手上。

开放的一面,却在于傻子的眼光和视野,比家族中的其他人都高远和清明。

能拆掉边境粮仓的围墙,能施舍给饥肠辘辘的贫苦百姓,能把边境的粮仓建成一个交易的场所,化干戈为玉帛,公平交易,造福四方。

这份远见,被土司制度束缚的当权者无法企及,而傻子却只是在追随自己的本心。

这也是傻子的独具魅力之处。

通过傻子来传达一种潮流已至不可阻挡的沧桑和豁达,对荒诞终归于虚无的冷眼旁观。

傻子一直在问: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

身为一个封建土司的儿子,一个众人眼中的傻子,提出这种层面的问题,本身就是颇具荒诞色彩,何谈逻辑?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6)

《尘埃落定》剧照

傻,有许多种,有的是逻辑错位,有的是感知错位。

我们看到一个傻子拥抱一颗大树的时候,他的逻辑可能十分清醒:我在拥抱我的妻子。

但我们还是要说他是傻子,因为大树不可能是他的妻子。非但大树不能,除了女人之外的其他任何事物,都不能。

如果我们一旦接受了这样的世界观,那么当一个女人搂着另一个女人说"这是我的妻子"时,世人自然也会把她当作傻子,"但你也是女人啊!"

所以当我们习惯于用第三人称视角去欣赏时,看到的也许是一片荒诞而魔幻的景象,这种魔幻是作者吊足读者胃口的手法。

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阿来秉承的精神,或许并非来自马尔克斯,而是福柯。

这就是他展示孤独的逻辑方法。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7)

03简单的孤独是表达叙述的手法

既然是傻子,他的言辞、回忆,他对事物的感知,自然与常人不同。

这种不同便为作品蒙上了一层魔幻,所以让人一开始读,最先想到的就是《百年孤独》,而不是《狂人日记》。

同属于对于一个家族的描写,我们可以隐约看到《百年孤独》式的家族存在方式,从家族的诞生到最后走向灭亡,都是在封建制度中建立,又在封建制度中结束,而《尘埃落定》则是在两种制度和文明的碰撞中结束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在阅读中不难找到答案,小说的结尾,土司家族虽然受到外来文明的的撞击,所有的人物都随着尘埃的落定而逝去,最后留下了"我"。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8)

《尘埃落定》剧照

"我"也知道"我"必定会死去,但是死亡的方式却是因为复仇者的使命,这是这个民族自身所存在的理念:杀死仇人为父兄报仇。

这是小说给予最后一位未亡人的结束方式

由此可见,虽然受到外来新文明的攻击,但这样一个根深蒂固的特殊封建家族仍然以这样一种神圣而悲哀的自我方式为他们的时代画上句号,这也成就了小说所描写的家族史诗式的孤独和存在。

但相较于《百年孤独》而言,《尘埃落定》也更加的简单化,从小说的描写的家族结构来说,事实上只重点描写了两代人的兴衰与生死,而百年孤独描写的大概前后七代人。

兴许有人会问,单凭长短怎么可见就简单化了呢?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两部作品中都有关于男女性爱的描写,关键就在于《百年孤独》的性爱是有结果的,在自身肉欲的满足后,他们同样也创造了新的生命,有生命就有了希望。

而《尘埃落定》中的性爱描写也许显得具体,篇幅更多,但无论是男性麦琪土司和两个儿子,还是女土司和侍女,在他们的性爱背后,我们都没有看到新的生命的诞生。

虽然麦琪土司的三太太央宗有过生育,但孩子在胎里就夭折了;即使塔娜想要孕育新生命的想法,也同样因为丈夫土司二少爷的冷淡和厌弃而破灭。

所以在这样的叙述之中,我们心中就已经明白这个家族必定走向毁灭,我们并不能看到一丝丝的希望,我们能看到的只是一场悬崖边上的狂欢。

相较于《百年孤独》让读者在不断的在希望和失望中徘徊,《尘埃落定》更显简单化,这同样也是其特殊的表达以及叙述方式。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9)

04傻子的先知仅仅是"我"的智慧

"我"被其他人认为傻子,是因为老是说一些,做一些在聪明人看来与现实格格不入的蠢事。

而在我看来,这种傻,这种蠢,不过是被拉长了的大智若愚。

先知与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但无论如何,如果一个人做出了对未来的预测,那么他便是先知。

如果说得出其中的道理,那么便是科学的先知,也就是智者;如果说不出道理,那么便是神谕的先知,也就是傻子;如果预测灵验了,便是真实的先知;如果预测失败了,便是虚假的先知。

土司二少爷是科学的真实的先知,但阿来在大多数时间里,隐去了得出预测的过程,活生生地把一个科学的先知,变成了神谕的先知。

当然,这亦不绝对。

对于土司制度,土司二少爷有非常深刻的理解:土司强大了,当然是好事;但一个土司如果太过强大,甚至能够吞并其他的土司,那就不是好事了,汉人会来剿灭他们。

这样直接而深刻的洞见,是逻辑的,而非神谕的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0)

《尘埃落定》剧照

作者把这样的洞见和逻辑,渗透到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落,貌似一切都在顺势而为,自会水到渠成。

国民政府居然派人来种植和收购鸦片,土司居然会因为光种鸦片不种粮食而造成饥荒和战乱,这一切不管是真是假,本身就不可思议。

直到故事发生后回头再看,才意识到这群聪明人都做了些什么蠢事。

聪明人的私欲一直在膨胀,愚昧的周遭人继续推波助澜,直至陷入毁灭的深渊。

而唯有众人眼中的傻子从始至终都在追寻和坚守自己的答案。

至此,傻子便是先知,时代则满是愚蠢。

这种愚蠢虽是我们这个时代故作聪明的解读,却也着实体现在方方面面,而这方方面面又有一个核心:土司社会的阶层关系。

土司世袭、土司家的无上权力、牲口一般的下人、狗一般的下人、甘于不平等的下人,都是这种阶层关系的组成成分。

当这种阶层关系凌驾于社会伦理之上时,土司家庭自然会社会化,从而会为了权力而丧失家庭伦理,这与千百年来的帝王家庭是如出一辙的。

通过这样的视角去理解麦其土司一家的家庭关系、去理解茸贡土司对女儿塔娜的物化,便会十分容易。

尤其在结尾部分,茸贡女土司让她那已经嫁给二少爷的女儿去主动勾引汪波土司,便显得十分合理。

战争未曾停歇过,日本人被赶跑了,红色汉人和白色汉人又打起来了,终于战火蔓延到土司脚下。

土司们不懂红色和白色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成了什么颜色,但是不妨碍他们坚守自己的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一亩三分地。

那代表着一份众人之上的权势,更是一份不可舍弃的诱惑。

早已沉浸多年,又怎会轻易撒手?

容不得感叹,一阵阵的炮火袭来,如雷震耳的轰鸣声,把曾经高耸的山寨粉碎,从此以后土司制度归于虚无,而荒诞也可暂告停歇。自立为土皇帝的时代在这里被红色汉人一股脑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化为尘埃。

如果"我"的先知和智慧被我的家族所接纳,生存会不会再是问题?

答案是否定的,先知和智慧只会保全生命,并不会改变历史。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1)

05尘埃的落定是历史轮回的开始

《红楼梦》中,贾府在没落之前,秦可卿梦中就说眼下就有一件如鲜花卓锦,烈火烹油的喜事:元春封妃。

让家族众人都以为富贵可世代绵延,哪知大厦将倾,如炮竹般转眼化灰。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土司家族和贾家家族一样最终都是无法避免地走向毁灭。

当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响起的时候,麦其家迎来了毁灭,土司制度也随之土崩瓦解,也预示着整个西藏将迎来另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制度,新文化。

他们的思想不再被土司制度所束缚,这是充满光明与希望的西藏。

而傻子二少爷也最终死于仇人之手。

当身体变冷、当血变黑的时候,所有的这个世界就从傻子二少爷的视角消失,尘埃最终落下。

尘埃落定,尘埃是什么?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2)

《尘埃落定》剧照

是跪伏的百姓、是绚烂的罂粟、是喇嘛的经卷、是空前强大的土司、是繁荣发展的边镇、是宏大坚固的堡垒、是藏人升天的旋风、是爱恨纠葛的国仇家恨。

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漂浮不定的尘埃,不论你是土司还是贫民,不论你是傻子还是天才,不论你是绝世佳人还是平凡女子,不论你在人生或者历史的舞台上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对于浩瀚的人间历史来说:只是颗尘埃,充其量不过是被气流托得比较高的尘埃而已。

只有似傻非傻,似明非明的才看得到。

历史就是由尘埃而起,最终又归于尘埃。

尘埃落定,既是上一个轮回的终结,又是下一个轮回的开端。

当一切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潮流时,难免都会随风漂流,最后找一个没有谁会来祭奠的角落安心的沉睡。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3)

尘埃落定,是结束亦是开始。

为什么叫阿来(不是历史的结束)(14)

(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仅为交流,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