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长寿之乡标志(别小看了如皋长牌)
如皋长寿之乡标志(别小看了如皋长牌)如果能摒弃其“赌博”的糟粕,去玩味其丰富的民俗内涵,还是很有价值的。“唱牌经”也是纸牌文化的一部分,旧时有的老者边来胡边哼哼唱唱,近似山歌,歌词七至十字不等。初唱时还有过门“哈、哈犹来的个到啊!”,“你的丈夫当的个新四军,盒子枪背了好几根,红绸子汰到个脚后跟”。也有随进出牌而唱,或出“三万”时随口唱“三万人马找不到王金标”,当然其中夹杂一些粗俗的黄段子,大概是为了调节打牌时的输钱不快的心情吧。打长牌靠的是智商,也不排除靠手气,俗语说:“千日的胡师,抵不到当日的手局。”上手时,妙手偶得,信手拈来。窘境时摸的全是闲牌、废牌。真可谓不服不行啊!玩牌只是业余消遣,玩者有度,虽是竞技博戏,牌品是上,应端正心态。打纸牌毕竟是古老文明的娱乐游戏,逢时过节、亲朋相聚,打牌消遣,未尝不可,但奉劝读者娱乐莫赌,因赌博踏上不归路的大有人在。有句民谣说“冲家的箸儿(骰子),尽家的宝,捧着纸牌慢慢了”。
整个南通地区自古以来都流行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即打“长牌”,如皋人称“来搭子胡或者来胡”。过去打纸牌均在冬闲和春节期间,旧时文化娱乐生活匮乏,来搭子胡成为唯一的娱乐活动,“手冷看纸牌,脚冷少路债”。
如皋纸牌的历史相当悠久,起源于唐朝后期。起初叫“叶子”,后逐步演变成“酒令叶子”。明初又演变成“数钱叶子”。明末化繁为简并演变成有“文钱”、“十字”、“索字”、“万字”的马掉牌(俗称麻雀牌)。清初时渐渐定型为所玩的长牌。
在如皋,上到百岁老人下到垂髫幼童甚是喜爱,长牌一摸,既丰富了生活又活动了大脑提高了智力,使得这一古老而趣味的棋牌游戏得以一代一代延续下来,真可谓:不怕输得苦就怕断了赌!
首先看纸牌牌面的图案设计就很精细、古老、美观。纸牌的一端绘有:万、条、饼的识辨图案和一至九的数字标记。奇特的计数标记既不同于旧时的“草码”,又不同于罗马数字,更不同于阿拉伯数字,其源无考。它的形象便记易懂,就是目不识丁者也能很快看懂学会。纸牌的另一端多为古代人物形象。牌中分别绘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道教、佛教中的主要人物,如一至八条绘的是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中的“八仙”。三、四、五饼分别是《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唐僧”和“孙悟空”。
“唱牌经”也是纸牌文化的一部分,旧时有的老者边来胡边哼哼唱唱,近似山歌,歌词七至十字不等。初唱时还有过门“哈、哈犹来的个到啊!”,“你的丈夫当的个新四军,盒子枪背了好几根,红绸子汰到个脚后跟”。也有随进出牌而唱,或出“三万”时随口唱“三万人马找不到王金标”,当然其中夹杂一些粗俗的黄段子,大概是为了调节打牌时的输钱不快的心情吧。
打长牌靠的是智商,也不排除靠手气,俗语说:“千日的胡师,抵不到当日的手局。”上手时,妙手偶得,信手拈来。窘境时摸的全是闲牌、废牌。真可谓不服不行啊!
玩牌只是业余消遣,玩者有度,虽是竞技博戏,牌品是上,应端正心态。打纸牌毕竟是古老文明的娱乐游戏,逢时过节、亲朋相聚,打牌消遣,未尝不可,但奉劝读者娱乐莫赌,因赌博踏上不归路的大有人在。有句民谣说“冲家的箸儿(骰子),尽家的宝,捧着纸牌慢慢了”。
如果能摒弃其“赌博”的糟粕,去玩味其丰富的民俗内涵,还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