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拼音的对牛弹琴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成语典故)
带拼音的对牛弹琴成语故事(对牛弹琴成语典故)接着 牟融向他们讲了“对牛弹琴”的故事 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东汉末年 有个叫牟融的学者 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 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理 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牟融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 而对佛经比较陌 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解释 不就等于白讲了吗? 【译义】 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无的放矢。 【故事】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
【出处】
《弘明集》: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伏食如故。非牛不闻 不合其耳也。
【译义】
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现在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无的放矢。
【故事】
东汉末年 有个叫牟融的学者 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 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理 而不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牟融心平气和地回答:“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 而对佛经比较陌 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解释 不就等于白讲了吗?
接着 牟融向他们讲了“对牛弹琴”的故事 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公明仪 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 弹得一手好琴 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
“有一天 风和日丽 他漫步郊野 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环境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 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也优美极了 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 只顾低头吃草 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
“公明仪先是很生气 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 明白了那牛并不是不见琴声 而是实在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操》。
“于是公明仪重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 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 停止了吃草 竖起耳朵 好像很专心地在听。”
牟融讲完故事 接着说:“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 也正是这个。”儒家学者听了 完全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