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在妃之下设有宫嫔,也称嫔御(来去是梦)。有昭仪、婕妤、贵人、美人等封号,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明朝直到嘉靖前是没有嫔这一具体后宫等级的(见下文)。妃作为皇帝的妾(侧室),有贵妃,贤妃、淑妃、德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定妃、安妃、顺妃、充妃、恭妃等妃号。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对后宫佳丽们的等级划分还不是十分明确,总体仿唐制,简单地分为皇后、妃、宫嫔(嫔御)三个等级。考之大明会典,诸书惟载册立后妃礼仪,嫔御以下皆缺。及考唐制,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她是朱元璋发妻自不必说。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农历),朱元璋在应天郊祭天地,登极即皇帝位,建国大明,年号洪武。

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农历),朱由检在北京禁城后的煤山自缢殉国,崇祯时代结束,明朝覆灭(不计南明)。

在这二百七十六年零两个月的漫长时间里,共有十六位皇帝和他们的妃嫔们生活在宫禁里,后妃们的恩怨情仇也成为明朝历史中重要和精彩的一部分。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

明朝前期后宫的等级制度

明朝有两位皇帝最爱研究和制定礼仪,一位是开国洪武皇帝朱元璋,一位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如果说朱元璋制定了明朝前半段的礼仪制度。那么朱厚熜就是明朝后半段礼仪制度的制定者。

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对后宫佳丽们的等级划分还不是十分明确,总体仿唐制,简单地分为皇后、妃、宫嫔(嫔御)三个等级。

考之大明会典,诸书惟载册立后妃礼仪,嫔御以下皆缺。及考唐制,贵妃、淑妃、德妃、贤妃正一品。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为九嫔正二品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2)

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她是朱元璋发妻自不必说。

妃作为皇帝的妾(侧室),有贵妃,贤妃、淑妃、德妃、庄妃、敬妃、惠妃、顺妃、康妃、宁妃、定妃、安妃、顺妃、充妃、恭妃等妃号。

在妃之下设有宫嫔,也称嫔御(来去是梦)。有昭仪、婕妤、贵人、美人等封号,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明朝直到嘉靖前是没有嫔这一具体后宫等级的(见下文)。

除此之外,得到资格进宫参选的女子称为淑女(清称秀女),选中留下而未得到正式册封前的称为选侍,明嘉靖九嫔制度确立后,选侍称谓多成为东宫(太子)内眷编制。

比如明光宗朱常洛在当太子的时候,除了太子妃郭氏外,还有才人王氏(万历亲赐封号,即明熹宗朱由校生母,孝和皇后),选侍李氏(东西李选侍,光宗即位后册为康妃和庄妃)。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3)

最后除了后妃嫔御,明初后宫还沿袭以往中国历代王朝设有宫廷⼥官机构,负责后宫事务和服务众妃嫔。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在唐宫六局四司二十四女官的基础上简化,设立尚宫、尚仪、尚服、尚⾷、尚寝、尚功六局和宫正司,尚宫局负责统筹和主管,宫正司负责检查和执法。

这些女官和宫女组成了后宫最为底层和庞大的女性群体,服务于后宫的皇太后、皇后、妃嫔、公主等“主子”,当然更包括“服侍帝王”。

这些女官和宫女有两个低级职位,一个叫常在,一个叫答应,干的本是为奴为婢的苦差事,在清代成为后宫中低端的两个妃嫔等级。

西宫大答应、宫人有愿祝发为尼者,上作剃度师亲为说法,置番经厂中。 《武宗外纪》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4)

宫女越级成为皇贵妃、“皇后”的例子并不少,如景泰朝在孝恭章太后宫里照顾比自己小十七岁的皇太子朱见深的万氏,她与朱见深母亲同样的年龄与太子朱见深发生了中国历史上最“玄幻”的“姐弟恋”,两人感情之深、牵绊之浓几乎到了“梁祝”的意境,万氏以高龄生皇子后也成为皇贵妃,并成为明朝第一个六字谥号的妃嫔。

如宫女纪氏(追尊孝穆皇后,孝宗朱佑樘生母)宫女王氏(追尊孝靖皇后,光宗朱常洛生母)都是宫中地位低下的侍女,都是十六岁被帝王“一朝临幸”,诞下了未来的皇帝,追尊为前朝皇后。当然,这种“无名无分”且极低的身份越级与皇帝生子,也反噬了她们那本该平顺幸福的命运,成为了宫廷斗争最惨烈的牺牲品。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5)

《明宫词》吟诵孝靖皇后云:

年长宫人久未封,一朝承宠踞苍龙。慈宫自检起居注,且喜生孙暮景逢。

明朝的贵妃、皇妃、皇贵妃的发展过程

贵妃:

个人认为,明代初期的贵妃可以这样理解,明朝宣德朝之前,贵妃仅是妃的一个称谓,是诸妃中名号和地位最高的妃子,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后宫妃嫔等级(成败皆空),只是“她”的妃号为“贵”,是妃中的头把交椅,地位并没有发生质变。

比如,朱元璋生前册封的贵妃是孙氏

(朱元璋)上即帝位,册为贵妃位众妃上,小心恭谨,于上有警戒相成之助,佐皇后以理内,治宫壸雍肃事 。

孙氏生育过三个公主,在洪武七年九月病逝,年仅三十二岁,走在了马皇后的前边,朱元璋为之感悼,诏谥成穆,并让周王(原为吴王)朱橚代为孝子,服斩衰三年。

注意孙氏的谥号为两字成穆,这与胡充妃(楚昭王朱桢生母,谥号昭敬)在谥号上并无区别,同为两字。

再比如明成祖的两位贵妃,昭献贵妃王氏,昭懿贵妃张氏,明仁宗的恭肃贵妃郭氏(殉葬追尊)的谥号同为两字,并没有(成败皆空)与其他诸妃有何不同。

而且在册立礼仪上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根据《明会典》洪武三年定:皇后金册金宝,妃用镀金银册两片,金龟钮印(不称宝),洪武,永乐时期的贵妃和妃一样。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6)

皇妃:

如果说明初皇后(妻)是中宫之主,贵妃是宫妃(妾)之首,那么皇妃就是妃位之上的一种质变,是在后宫等级制度的一种时间很短的跨越尝试或皇后替代品,只不过没有形成定制。

洪武十五年,孝慈高马皇后病逝,六宫无主,而朱元璋不再册立皇后。便命李淑妃代替马皇后统领后宫,称皇淑妃。

(洪武)十七年九月册淑妃,以高皇后服阕不立后,进为皇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李淑妃去世后,朱元璋又命郭宁妃代理六宫,称皇宁妃。

孝慈崩,妃摄六宫事,称皇宁妃(鲁王朱檀生母)。

当然,假如成穆贵妃去世在马皇后的后边,也许明朝第一个“皇贵妃”的称谓就是成穆贵妃孙氏的,因为“皇”加上“贵”,称谓就有可能是“皇贵妃”。

但请注意,“进为皇妃,摄六宫事”的皇妃,与“贵妃位众妃上,佐皇后以理内”的贵妃不同。一个是名正言顺经过授权的“摄政六宫”,一个是妃中之首“佐理后宫”,不可谓差别不大。而且晋位皇妃和册立妃的礼仪有所不同了,《明会典.册立》中明确记载:

皇妃有宝,余(妃)无宝

七个字说明皇后金册金宝,妃镀金银册加印,而皇妃是镀金银册加宝(与亲王同),因为要摄六宫事,怎么也得有个印宝吧,这说明皇妃的地位已经高于诸妃。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7)

但皇妃依然是妃,不能称副后。直到她的出现。

划时代意义的贵妃

众所周知,明宣宗朱瞻基废了胡后而尊孙后(第二任皇后,大明风华孙若微的原型),孙后之子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朝被尊为孝恭章太后。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8)

朱瞻基非常宠爱孙氏,即位伊始(洪熙元年秋七月)册封胡皇后(原太孙妃)的同时册封孙氏(太孙侧妃)为贵妃。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9)

朱瞻基命太保宁阳候陈懋为正使,少师兼吏部尚书蹇义为副使,持节册孙氏为贵妃。

册文曰:帝王理万邦,必以齐家为本。德教孚四海,必以正内为先。朕兹嗣统之初,肇建中宫之位,嘉乃贤淑,宜有褒升。尔孙氏毓自名门,早膺慎选。嫔于春宫之久,茂昭女德之华。恭肃惠和谐琚瑀珩璜之节(来去是梦),静庄纯一循诗书图史之<矢见>适。予关睢乐得之心,克谨鸡鸣儆戒之道,夙夜匪懈辅益良多。用加祎翟之荣俾冠轩龙之贰,特封尔为贵妃于戏,大一统而端政。予资翼赞之勤率九嫔以副母仪,尔茂徽猷之绩敬以相祀仁。以进贤惟善,以荣身惟谦,以崇德惟俭,以滋多福惟慎,以永芳誉服我训辞用光宠禄钦哉!

册文中明确了两点,其一“特封尔为贵妃于戏”,其二“率九嫔以副母仪”。

首先明确了孙氏的贵妃不再只是妃位的称号,而是高于妃位的一个等级。

其次这个等级有多高呢?-------副母之仪,统率九嫔(泛指妃嫔)。

宣德元年五月,帝请于太后,制金宝赐焉(孙贵妃),贵妃有宝自此始。

仍册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贵妃。故事册皇后用金宝金册,皇贵妃而下,金册无宝。时宣宗初嗣位,意亦稍向孙氏,特为孙氏请宝于太后。敕尚宝制金宝如后,赐孙氏。

册宝也发生了变化,之前由妃用镀金银册金宝册立,进化为贵妃的金册金宝,这也标志着贵妃蜕变为皇后之下,众妃嫔之上的一个等级。所以理论上,明朝的贵妃地位等级高于妃,低于后是从孝恭章皇后孙氏开始的。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0)

“皇妃 贵妃”=皇贵妃?不,一加一远大于二。

皇贵妃的诞生:

后宫众妃经历妃、皇妃、贵妃的等级细分和进化后,时间来到了明代宗景泰时代。

明朝第一位皇贵妃皇贵妃的册立就发生在景泰七年八月十三日。这个女人就是景泰皇帝朱祁钰最为宠爱的女人唐氏,百户唐兴之女,唐兴也因女而贵,官至左都督。

唐氏者,景帝妃,都督唐兴女也。以景泰七年进宫(一说景泰五年),八年封皇贵妃(一说景泰七年八月),宠幸冠后廷。尝乘马随帝游西苑,马惊妃堕,帝乃命中官刘茂,选御厩之最良者,日控习以待。天顺元年二月革封号。郕王死,群臣议殉葬。及妃,妃无言,遂殉之,葬金山。

景泰帝挺惨的,在景泰三年废了元皇后汪氏,景泰四年亡了“太子”朱见济,景泰七年又死了继皇后杭氏(朱见济生母),他盼着“宠冠后庭”的唐氏在给他生个儿子,以便能继承皇位,彻底让人们忘却他的太上皇大哥哥明英宗朱祁镇。

可惜儿子没盼来,却盼来了大兄朱祁镇的夺门之变。正月十六的晚上还景泰八年,没想到了正月十七日早上就改成了天顺元年,病榻上的景泰帝一切的希望都破灭了。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1)

孝恭章皇太后下旨废景泰年号,并废除一切景泰后宫封号。朱祁钰退居郕王,一个月后去世,葬西山。无儿无女的唐氏则可能成了明朝最后一批殉葬的嫔妃。

郕王所立皇太后吴氏复号 宣庙贤妃,皇后汪氏复为郕王妃,怀献太子见济为怀献世子,肃孝皇后杭氏及贵妃唐氏俱革其封号。

年纪轻轻且貌美如花的唐氏被逼无奈自缢,而批准这道殉葬奏疏的恰恰是后来结束明朝殉葬制度的朱祁镇,不知他是否是看到了唐氏最后那绝望且愤恨的眼神,还是听闻了唐氏自尽时无奈的痛哭,他结束了殉葬恶习,总之感觉很讽刺。

唐氏的命运是不幸的,但是她确实有记录可查的明朝第一位皇贵妃。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2)

皇贵妃的再进化:

景泰朝成了朱祁镇眼中的“伪朝”,景泰帝下的诏自然也是“伪诏”,当年册立的唐贵妃的仪式和诏书都已经消失在烟波浩渺的尘埃中(成败皆空),更没有谥号,其过程只能让人沉思与浮想。

而复辟后的正统朝只有泼辣悍妒的周氏(朱见深生母) 一位贵妃,没有皇贵妃。宪宗继位后尊为圣母太后,即孝肃皇后周氏。

英宗这个阶段妃子的谥号发生了变化,凡是生过皇子皇女的,亦或者是英宗宠爱的妃子所赐谥号或追尊的都为四个字,高于前朝贵妃的谥号水平,也从侧面反映了贵妃在前朝只是个妃号。

如生孩子最多的靖庄安穆宸妃万氏,英宗要求合葬的爱妃贞顺懿恭敬妃刘氏,端靖安和惠妃王氏,比英宗大十三岁的恭和安静顺妃樊氏,庄僖端肃安妃杨氏,活了八十二岁的庄静安荣淑妃高氏,恭端庄惠德妃魏氏,昭肃靖端贤妃王氏,安和荣靖丽妃刘氏。这些妃子皆是四子谥号。

而武昭妃,宫和妃,刘恭妃,李贤妃,赵庄妃,张成妃,余充妃,陈丽妃,王贞妃无子女或不受宠的妃子皆为两字谥号。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3)

到了明宪宗朱见深的成化朝,朱见深刚继位就想册封跟自己妈一样大岁数的万氏为皇后(孝肃周太后和宫女万氏都是生于明宣德五年,即公元1430年),在当时的封礼制环境下,朱见深这种变态思维当然遭到了周太后的火山爆发似的反对。

无奈与朱见深大婚,并被皇后是被英宗和钱皇后都认可的小姑娘吴氏(她舅舅孙镗是朱祁镇的救命恩人)。

天顺八年七月立吴氏为皇后,天顺八年八月废后,连年号还没改成成化呢,吴后就因为打了朱见深最爱老大姐万氏几棍子,吴氏的皇后(估计还没临幸)一月游就结束了。

废后具体原因关注,请看前文。

成化二年正月壬戌,还未满二十岁的朱见深的皇长子出生,她的母亲就是三十七岁的万氏,有时候想想,三十七岁放到今天也是高危产妇,可能要要刨腹产,也是难为万氏了。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4)

成化二年三月辛亥, 朱见深在奉天殿命太保会昌侯孙继宗,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为正使,太子少保户部尚书马昂,礼部尚书姚夔为副使,各持节行礼册封万氏为贵妃,柏氏为贤妃。

如果不出意外,万贵妃的所生的皇长子在一年后就会被成化帝朱见深立为太子,但意外还是发生了,皇长子仅活了十个月就夭折了。

“悲大伤身”且“年事已高”的万贵妃再也没有怀孕,但这丝毫不影响朱见深对她的迷恋。

成化十二年秋七月,宸妃邵氏诞下皇子,他就是后来的兴王朱祐杬,也就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父亲。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5)

“正经八百”的皇贵妃------万氏:

接连的皇子降生,为了给失落并饱受刺激的万贵妃弥补遗憾,成化十二年十月戊寅,朱见深以定西侯蒋琬为正使,礼部尚书(来去是梦)兼文渊阁大学士万安为副使,持节册立四十七岁的贵妃万氏为皇贵妃。

册文如下: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二帝三王以来,未有家齐而天下不治者也。朕率是道以临万邦,厥有褒升,必先内德,申锡赞书之美,载扬彤管之华,庸进锡于徽称,乃克彰于异数。贵妃万氏,柔明而专静,端懿而惠和,率礼称诗实禀贞于茂族进规退矩,遂冠德于后宫。动则闻环佩之音,居则视箴图之戒。宠愈加而愈慎,誉益显而益恭。副予关睢乐得之心,克谨鸡鸣儆戒之道,相成既久辅助良多,是用度越彝章进超位序。

兹特以金册金宝加封尔为皇贵妃于戏,位亚坤仪峻陟,列妃之首。明章妇顺用刑四方之风。惟仁以进贤,惟敬以相祀,惟谦以崇德,惟善以荣身。上以奉慈闱之欢,下以增椒寝之庆。荣膺显命,永荷嘉祥,钦哉!

看来这份册立皇贵妃的诏书,感到震撼:

如果说当年孙贵妃(孝恭章皇后)是“予资翼赞之勤率九嫔以副母仪”,而且是宣宗通过请示太后,才制做金册金宝赐予孙氏的话。

那么皇贵妃万氏则“位亚坤仪峻陟,列妃之首”就是确立制度,宪宗直接以金册金宝加封万贵妃为皇贵妃要显得正大光明的多。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6)

亚坤(帝为乾,后为坤),既指副后,比孙氏的“副母之仪”要更加高贵,“众妃之首”的皇贵妃亦比“勤率九嫔”的贵妃更加提高了一个档次,成化二十三年春(公元1487年),皇贵妃万氏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岁,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首创妃嫔六字谥号。

如此一来。“妾之首”由贵妃晋升为皇贵妃。

自此皇贵妃(妾之首)低于皇后(妻),高于贵妃、妃成为定制,明朝后续的皇贵妃的册立也络绎不绝,因为重点讲述制度,她们的故事这里不做赘述。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7)

明朝后宫的最终完善

嘉靖十年二月,“超喜欢”研究祭祀和制定礼仪的明世宗朱厚熜啊(被玄学黑化之前),在一个月内先后祭祀完历代帝王、先农坛,朝日坛,先蚕坛,钦定各陵山神号,并设计地坛、夕月坛祭祀流程后,又把礼仪制定放眼于后宫。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8)

他和大学士张璁说:“(译)我妈章圣慈仁皇太后让我选三十个尖果儿(漂亮的淑女),我选了又选,挑了又挑看中了九个,这九位就充斥后宫,按照古礼列为九嫔,这个册立的礼仪礼法,你明白了吗?哦,你不明白,好,你去办吧”!

任务到达礼部,这可难坏了礼部尚书李时,他“大着胆子”跟嘉靖帝商量:

皇朝原无册立九嫔之仪,礼始今日。臣等窃拟遵照册(妃),嫔仪注量为降杀,谨逐一开具恭候圣裁(您看行不行)。

内府造九翟冠次皇妃之凤者,大衫鞠衣如皇妃,制圭用次玉,谷文银册少杀于皇妃五分之一,以金饰之一…………。

总体来说就是从仪式、服冠,册印以及册封使节的品级等皆低于妃,朱厚熜愉快的批准了这个方案。

嘉靖十年三月初二日,朱厚熜先派官员前往太庙,祖庙等告祭,然后身着衮冕于奉天殿册封九嫔,皇后带领九嫔前往(成败皆空)奉先殿、奉慈殿、崇先殿行谒告礼。之后朱厚熜在身着皮弁服与皇后陞殿,接受九嫔叩拜谢恩(见后文)。

这九位淑女是,郑氏为贤嫔、方氏为德嫔、王氏为庄嫔、阎氏为丽嫔、韦氏为惠嫔、沈氏为安嫔、卢氏为和嫔、沈氏为僖嫔、杜氏为康嫔,平均年龄十六岁,这其中的八人后来分别晋为皇后、皇贵妃、妃,只有一人未得晋封。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19)

介绍一下成为皇后的两位,一位是德嫔方氏,康嫔杜氏,很多朋友不知道她俩是谁。

其实她们的名气大的很,一位是明朝唯一被烧死的皇后——孝烈皇后。另一位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生母,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亲祖母——孝恪杜皇后。

据不完全统计,明世宗朱厚熜共册立,册封以及后世追尊后宫有后妃嫔号者,共计有四位皇后,三位皇贵妃,三位贵妃,四十一位妃,三十一嫔。(其中有重复)

自此,明朝的后宫的等级基本完善和确定下来。后宫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太子东宫为太子妃、太子嫔御、才人、选侍等。

皇贵妃和贵妃的区别清朝(皇妃贵妃皇贵妃)(20)

清随明制,清康熙帝最终确立清廷的后宫等级,即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