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现在的韩国把每年的10月9日定为“韩文节”,是因为世宗大王于1443年这一天正式颁布施行了“训民正音”。现在的韩国人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功臣”,不但尊称他为“世宗大王”,还在新版10000韩元的票面上就采用了这位“世宗大王”的头像。柏杨认为,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成功流传至今没有间断,其中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历朝历代渊源流传,文化底蕴积累深厚,所以文明怎么都灭不了。其他的文明,如埃及,文字就换了好几种,现在的埃及人都不认识自己祖宗的字了;巴比伦,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文字,留下的文献更是有限,到最后被波斯灭了国,自己的国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承,只好混到别的民族里面去;而印度呢,更别提了,至今还是用别国的语言。就拿朝鲜半岛上的韩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籓属国,对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虽然现在韩国媒体经常说“韩文是人类创造的文字中最优秀的文字”,但在韩文诞生之前,韩国国内通用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1)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其他三大文明古国都已经湮灭的情况下,中国也经历过无数磨难,却以其顽强的生命力生存着,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并在新世纪焕发出绚丽的光华,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全世界的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无不为之感到惊奇和震撼,在感谢中国为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的同时,都会思考同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庞大的中国有着这样巨大的凝聚力,即便饱经灾难和战火,也未能分崩离析,并且愈加强大,不断同化、融合外来民族、外来文明。

台湾学者柏杨给出的答案是:中国汉字。

柏杨认为,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明成功流传至今没有间断,其中原因就是中国的汉字,历朝历代渊源流传,文化底蕴积累深厚,所以文明怎么都灭不了。其他的文明,如埃及,文字就换了好几种,现在的埃及人都不认识自己祖宗的字了;巴比伦,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文字,留下的文献更是有限,到最后被波斯灭了国,自己的国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承,只好混到别的民族里面去;而印度呢,更别提了,至今还是用别国的语言。

就拿朝鲜半岛上的韩国来说,这个国家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中国的籓属国,对中国文化一脉相承,虽然现在韩国媒体经常说“韩文是人类创造的文字中最优秀的文字”,但在韩文诞生之前,韩国国内通用文字都是中国的汉字,其后来也一度以“小中华”自居。

说起韩文的创制,就不能不提一个人,即朝鲜王朝的第四代国王世宗李裪。

现在的韩国人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功臣”,不但尊称他为“世宗大王”,还在新版10000韩元的票面上就采用了这位“世宗大王”的头像。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2)

现在的韩国把每年的10月9日定为“韩文节”,是因为世宗大王于1443年这一天正式颁布施行了“训民正音”。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上说,朝鲜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和汉语相区别的固有语言,但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给文字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以至于不得不借用中国的汉字。世宗大王为了摆脱中国、特别是汉字对于朝鲜文化的垄断,就带领了集贤殿的学者们创造了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的韩文,从此,韩国人就有了和汉字完全不同的自己的文字和语言,并一直使用至今。

其实,这样的解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如果世宗大王泉下有知,也一定会痛哭这些“不孝子孙”曲解了他当年创制“训民正音”的初衷和苦心了。

首先,得先解释一下世宗大王创制的“训民正音”是什么东东。

“训民正音”,单从字面来看,意思就不难理解,即“训导人民对语言文字正确发音”。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3)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也说了,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之前,朝鲜人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其实,世宗大王这个“训民正音”就是要训导人民对汉文字正确发音!也就是说,世宗大王创制“训民正音”的初衷,并不是想要创制“属于本民族的文字”,而是为了让朝鲜人更好地学习汉语而专门发明的朝鲜版的“汉语拼音”。

首先,世宗大王的父亲太宗李芳远是一个高级别的“汉学迷”——李芳远是朝鲜王朝开国国王李成桂的第五子,曾于洪武十五年(1383年)参加大明朝科考,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李远芳登位后,就一改高丽王朝“君臣佞佛”的传统,崇尚中华儒学,学习儒家经典。在政治上直接仿造明朝的体制,实行 “六曹直启制”(六曹对应明朝的六部),即由皇帝直接控制六曹。世宗大王是太宗李远芳第三子,对汉人儒家文化的痴迷更胜乃父。《李朝实录》里说,世宗大王在少年时身体就不好,但读汉人儒家经典书籍却很拼,没日没夜地读。太宗李远芳为他的健康着想,曾把所有的书都藏了起来,不让他读。可世宗还是从角落里找到了一本“漏网之鱼”,不管不顾,又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太宗李远芳感叹地说,这孩子如此痴迷读书,那是天性所致!也就是这个原因,太宗把世宗定为了王位的继承人。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4)

世宗继位后,凭借博鉴群书收获来的知识,在天文、音韵、历法、军事等各方面都有所建树。

世宗也很懂得感恩,知道自己能有这样的成就,完全利益于对汉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吸收,因此许下大愿,要在国内更加大力弘扬汉文化。

朝鲜语言的发音和汉字的发音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朝鲜人要学习汉语言文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新罗时期的薛聪曾创制了一种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朝鲜语的一种特殊的文字形式,史称“吏读”。这“吏读”掌握起来也很困难。所以,能学懂、学会汉语言文字的韩国人很少,基本只局限于少数的贵族和统治阶层之中。

为了改变现状,让更多人更好地学习汉语言文学,世宗大王世宗大王参考了很多国家的文字,其中包括维吾尔文、蒙古文、中国的篆书。再结合朝鲜人身体的发音器官和天、地、人和周边的环境,参照元朝国师八思巴制定的八思巴文创造出来各种表音字母。

世宗大王自称,这套字母不仅系统的包含朝鲜语音全部发音特点,而且易学易懂,聪明的人一天就可以学会,笨一点人不到半个月就会了(“智者不终朝而会,愚者可浃旬而学”),将之命名为“训民正音”。

但让世宗大王颇感失望的是,“训民正音”颁布后,并没有得到极大的推广。

究其原因,是因为士大夫阶层认为世宗此举是在文字之外又创新文字,那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集贤殿副提学崔万里就说,世宗的创训民正音,则是别作,别作谚文,就是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则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属于开历史倒车。

所以,士大夫阶层对世宗的“训民正音”很是不屑一顾。

不过,下层庶民和妇女在学了“训民正音”以后,欣喜于它的简单容易,因此流传了下来。

真正让“训民正音”走进士大夫阶层的人是朝鲜暴君燕山君。

燕山君乖张残暴,士大夫们在私下里用文字抨击燕山君时,不敢用通行的汉字,他们发现,用世宗大王所创制的谚文(即拼音文字),通过辅音和元音相拼,可以组合成音节,由这些音节,就可以形成单词,进而可以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于是就大加运用起来。

后来的韩文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兴起的。

韩文的兴起,又来源于朝鲜的国耻。

19世纪末,朝鲜被日本吞并,日语成了朝鲜人的国语。

为了达到“内鲜一体”的皇民化要求,日本严令所有朝鲜人不准说韩语,不准写汉字,日常生活全部用日语交流。

成为了亡国奴的朝鲜人只能默默地遵从。

半岛光复后,朝鲜南北政权虽然政见不一,但仇视日语的心理是相同的,他们共同在半岛上掀起了纯韩文运动的影响,在消除日语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去汉字化”运动,汉字在半岛渐渐衰落。

但韩国古代历史皆以汉字写成,且中古以上历史皆存于中国史书。以后的韩国人如若不学习汉字,必导致历史断裂。而且,韩文是表音文字,对于同音字,只能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的含义。还有,在很多情况下,韩语也不能准确表达出要表达的东西,不得不借助汉字来理解。现在,韩国的多数法律条文中夹杂有大量的汉字。

朝鲜为何完全废除汉字(为什么朝鲜历史上的有识之士都反对废弃汉字)(5)

所以,很多韩国有识之士对韩国盲目的“去汉字化”运动表示担忧。他们中有人说,中华文明是韩国的母体文明,一旦废除了汉字,就会让韩国失去母体文明的灵魂,成为文化的“木乃伊”。

因此,即使韩国民间废除汉字呼声日高,韩国政府还是于2005年2月宣布,在所有公务文件和交通标志等领域,全面恢复使用已经消失多年的中国汉字和汉字标记,以适应世界化的时代潮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