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清朝侍妾和公主都叫格格(清朝的公主和)
为啥清朝侍妾和公主都叫格格(清朝的公主和)虽然这二人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非正式格格的存在。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非正式格格,就是苏麻喇姑。她因为对皇室有着卓越且突出的贡献,因此被康熙特批格格的称谓。当然,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或者说是额外封赏的格格,也就是不在以上5个等级内的格格。比如前面所说的还珠以及紫薇格格等。在清朝成立之前,这种称呼普遍在满族内部使用。比如努尔哈赤的长女,历史记载是东果格格。不过当清朝建立并成功入关之后,格格制度逐渐完善,因此也就成为了皇室女儿的专属称呼。不仅如此,在顺治时代为了区分等级,皇帝下令将格格分为5个等级,以此来区分皇室和贵族之间的区别。
清朝很奇怪,许多人一直认为清朝皇室的女儿都称之为格格,比如我们熟知的《还珠格格》里面,紫薇以及晴儿格格等等,不知道的,还以为清朝废黜了公主这个称呼,取而代之的是格格这个称呼。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清朝并非只有格格,也有公主,比如《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也是确有其人。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这两种叫法有何区别?身份和地位又有什么不同?到底是格格地位高,还是公主身份尊贵呢?
格格其实这个称呼,最早在满族内部是一种通用的称呼,没有等级之分。只要是还未出嫁的女孩,都可以称之为格格,用汉语解释,就是小姐的意思。
在清朝成立之前,这种称呼普遍在满族内部使用。比如努尔哈赤的长女,历史记载是东果格格。
不过当清朝建立并成功入关之后,格格制度逐渐完善,因此也就成为了皇室女儿的专属称呼。
不仅如此,在顺治时代为了区分等级,皇帝下令将格格分为5个等级,以此来区分皇室和贵族之间的区别。
当然,还有一些非正式的,或者说是额外封赏的格格,也就是不在以上5个等级内的格格。比如前面所说的还珠以及紫薇格格等。
虽然这二人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非正式格格的存在。而历史上最为著名的非正式格格,就是苏麻喇姑。她因为对皇室有着卓越且突出的贡献,因此被康熙特批格格的称谓。
那么如果这么看的话,清朝皇室以及贵族的女子,应该都是格格,而非公主才对,那么为何清朝还会有公主这个称呼的存在呢?
公主格格是满族内部的称呼不假,但大清统治者入关之后,讲究满汉一家,凡事都学习汉族的习惯,因此从皇太极开始,对于皇帝的女儿,都统称为公主。
不得不说,清朝统治者的做法非常聪明,这么做既有里子又有面子,使得清朝统治者很快就稳住了汉族百姓的反清情绪。
不过称呼虽然改了,但等级还是要分。清朝统治者效仿明制,按照嫡出以及庶出进行了固伦以及和硕这两种分类。
所谓嫡出,就是和皇后所生的女儿,和嫔妃所生的女儿都是庶出。
当然,按照规定,不论嫡庶,称呼时一般会加上公主的名字。比如前面所说的建宁公主,她是庶出的公主,所以要称呼她为和硕建宁公主。
不过许多人看到这里就更加迷糊了,一会格格,一会公主,那么大清朝对皇室的女儿到底是怎么称呼的?
区别按照我们从影视剧中获取的信息来看,清朝皇室的女儿应该都是格格,尤其是当初《还珠格格》的火爆,给我们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其实不然,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是共存的,而且其中的身份以及地位的差距也很大。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格格是清朝皇室女儿的统称,说的直白一点,所有在清朝皇室出生的女孩,都是格格,只不过按照父亲的身份以及地位,会有5个级别的分类。比如亲王的女儿,就是最高级别的和硕格格。
而能够成为公主的只能是皇帝的女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固伦以及和硕公主。同时,皇帝的女儿也有格格的身份,我们可以理解为公主是对外的称呼,对内还可以用格格来称呼。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看似都是皇室的女儿,其实身份却是天渊之别。不过这个情况也就维持了不到300年,随着清朝的灭亡,女性迎来了全新的时代。公主也好,格格也罢,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