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大典地点(从泰山封禅说起)
历代帝王泰山封禅大典地点(从泰山封禅说起)夫礼,必本于天,般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礼运》既然祭祀文化是源于对自然界的畏惧,那么自然祭祀的对象也是自然界中的万物。泰山封禅在古代,科技水平低下,人们无法完整的解释自然界中产生的神秘现象。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交替,地上的飞禽走兽,草木山川,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引起古代人民的恐惧,于是便有了神灵的概念,即万物皆有灵。在古代先民的认知中,神灵既会赋予人们土地,食物和雨露,也会降下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对于神灵是又感谢又惧怕。因此,为了让神灵多赐福,少降灾,便有了所谓的祭祀文化。
秦始皇称帝的第三年,秦始皇为了彰显秦之功业,就率领文武百官向东直至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封禅大典一共分两步:首先辟山修路,自阳坡登上泰山的顶峰,立碑歌颂秦始皇的功绩,阐明其应当封禅的理由,此为封礼;然后从泰山之顶下山,在梁父山禅祭地神,此为禅礼。
这两步统称为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因此封禅大典的本质其实就是祭祀。我国的祭祀文化源远流长,《史记·封禅书》中就曾记载:
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幹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
由此可见,封禅形式的祭祀文化传承已久。下面我就为大家讲讲我国的祭祀文化。
泰山封禅
祭祀文化的起源与对象在古代,科技水平低下,人们无法完整的解释自然界中产生的神秘现象。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交替,地上的飞禽走兽,草木山川,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当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引起古代人民的恐惧,于是便有了神灵的概念,即万物皆有灵。
在古代先民的认知中,神灵既会赋予人们土地,食物和雨露,也会降下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们对于神灵是又感谢又惧怕。因此,为了让神灵多赐福,少降灾,便有了所谓的祭祀文化。
既然祭祀文化是源于对自然界的畏惧,那么自然祭祀的对象也是自然界中的万物。
夫礼,必本于天,般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礼运》
《史记·礼书》也曾记载:“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见,在古代先民的认知中,最为基本三要素就是天、地、人。因此古代先民也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分别是,天神、地祇和人鬼。
天神指的就是天上的神,日神、月神、星神皆在此列。地祇指的是地上的神,包括山神、河神、灶神等。人鬼指的是人类的神,包括先祖神,圣贤神等等。其中又以人类神与人类关系最为紧密,祭品最多。
古代人民对于天神、地祇和人鬼,不仅有对应的祭品,供其享用,还有对应的诗词歌赋,对其歌颂。
屈原
《楚辞·九歌》中便有对天、地、人三类神的歌颂。闻一多认为:《九歌》之中,《东皇太一》是迎神曲,《礼魂》则为送神曲。其中《东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和《东君》都是祭祀天神的,而《湘君》、《湘夫人》、《河伯》和《山鬼》则是祭祀地祇的,唯有《国殇》是祭祀人鬼的。
这一系列的祭品、祭歌甚至是祭舞,体现了祭祀文化的庄严和厚重,更表达了古代先民对于鬼神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渴望。
祭祀文化的具体内容一、祭品
古代挑选极品的其中一个准则就是珍贵,因为珍贵代表了对神灵的敬畏。而肉食无疑就是其中代表。
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说文解字》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得到一块肉食,就必须拿着木棒和石器同动物们拼杀,一不小心就有性命之忧。就算是到了先秦时期,生产力得到了提高,肉食往往也是达官显贵的专利,普通百姓想要吃一顿肉可谓是困难重重。
祭品
正是因为肉食的珍贵,所以古代先民们在祭品的选择上往往是肉食。这也是祭字的由来。不过古代除了食物是珍贵的代表外,还有玉帛。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牺牲指的就是肉食祭品,牛、羊、豕等均在此列,而玉帛指的就是玉器和丝织物。玉在古代是贵族的象征,弥足珍贵,就算是现在,一块好的美玉也是价值连城。丝织品亦是如此,基本上是贵族的专享。
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余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盐铁论·散不足》
大概意思是说,古代的人到了八九十岁才穿得起丝织品,足可见丝织品的珍贵丝,这也就是布衣平民的由来。因此,以玉帛为祭品也能满足珍贵的特点。
那么大家可能要问了,肉食和玉帛都是贵族的专属品,平民显然不可能以它们为祭品,那么平民是以什么为祭品的呢?古代生产力水平并不发达,普通老百姓每日所思所想无非是为了果腹,祭祀神灵的目的也无非是为了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欲得之必先予之,因此在古代先民的认知中,为神灵献上自己日常所需的食物是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酒和果蔬。
酒是粮食精,作为粮食酿造而成的酒,献给神灵再合适不过了。同样,人有七情六欲,作为人想象出来的神灵也具备七情六欲,那么酒无疑是十分合适的。
二、祭祀场所
除了祭品以外,祭祀场所在祭祀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时也。——《礼记·祭法》
在这段话中,就涉及到了两个祭祀场所,分别是坑和坛。
关于祭坛,有圆坛和方坛之说。古代人认为天圆地方,因此便用圆坛祭祀天神,用方坛祭祀地祇。例如《史记·封禅书》中就曾记载: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祠后土,后土宜於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此处的祭坛就是圆坛,是用来祭祀天帝的。而在北京城内外亦有圜丘坛(圆坛)、方泽坛(方坛)。
祭坛天堂
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礼记·祭义》
至于祭坑,则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用来祭祀,古人亦称之为“坎”,一般是用来祭祀月神的,因为坎下陷为阴,即月亮。
除了祭坛和祭坑以外,还有祭庙和祭坟。祭庙、祭坟一般就是祭祀先祖神灵,即人鬼。祭庙一般针对的是贵族,而祭坟针对的则是平民。比如我们现在祭祖,一般就是在坟前祭奠。
祭祀文化中对于祭品、祭祀场所、祭祀的形式甚至是祭祀的禁忌都有着严格的规定,表明了我国祭祀文化的庄严肃穆。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古代先民对于生活富足的渴望。
祭祀文化的演变马上就要过年了,虽说现在的年轻人都说年味越来越淡,过年与否都没什么区别,但是我相信大家过年祭祖的习俗依旧没有改变,因为祭祀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庄重的活动了。而从古代到现在,祭祀文化实际上也在做着许多的改变。
三十九年,缪公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史记·秦本纪》
在古代的祭祀文化中,实际上蕴含着许多的糟粕,其中最不能令人忍受的就是人祭制度。所谓的人祭,就是以人为祭品,这在秦朝以前十分流行。比如秦国十分有名的贤君秦穆公,在其死后就下令用活人殉葬,这本质上就属于活人祭祀。当时的贤君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呢?而在殷墟王陵遗址中,便有这种人祭坑。可见人祭在当时是十分流行的。
秦始皇时期,才废除了人祭制度,兵马俑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在随后的王朝中,虽偶尔出现人祭之事,但是大抵上还是遵循这一规则的。
直到明朝初期,朱元璋再次采用人祭制度,给当时的后宫嫔妃蒙上了一层阴影。明朝小说家吴承恩笔下的西游记中就出现过以童男童女作为祭品献给神仙的桥段,这也说明了明朝时期,人祭制度的屡见不鲜。
关于人祭,直到康熙时期,才被彻底废除。光是这一点,康熙就足以流芳百世了。
而除了人祭,还发生了巨大改变的就是祭祀活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
在古代,祭祀的地位毫不逊色于战争。因此,古代的祭祀活动不仅频繁而且繁琐。
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诸侯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大夫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礼记·祭法》
不同的身份对应不同的祭祀对象,不同的祭祀对象还要对应不同的祭祀周期。总而言之,古代祭祀不仅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体力活。
不过,到了现代,祭祀活动早就无比简化了。现代人一般祭祀活动只有三个,那就是清明节、中元节(鬼节)、重阳节和春节。
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在每年的公历四月五日前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现如今也是我国的法定节日之一。这一天,又称为祭祖节,就是用来祭奠先祖,缅怀祖先的。
中元节,又叫七月半,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用来祭祖先,祀亡魂的。因其处于古代秋收时节,所以中元节就是用来祈祷神灵,祈求来年保佑的。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这个节日是在丰收之时,感谢天帝地、先祖保佑的。
春节,即农历新年。无论在何时,春节都是我国最重要的节日,此为一年之始。在新的一年,我们祭奠先祖,祈求神灵保佑,正是所谓的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
祭祀文化源远流长,自古有之。我们能够感受到祭祀文化的厚重,但是在这其中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封建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祭祀活动中不好的地方也在被逐渐除去,直到现在形成了具备我们当代特色的祭祀文化。
结语祭祀文化,在上古时代就有了,其一开始存在的方式,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大自然的敬畏之心,这在现在依旧适用。而随着文明的发展,王朝的更替,祭祀文化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糟粕,我们可以根据时代的需求对其进行发展,但是我们是无法彻底抛弃的,因为祭祀文化是融入在中华儿女骨子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