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京vs 宋徽宗书法(宋朝书法四大家中有没有蔡京)
蔡京vs 宋徽宗书法(宋朝书法四大家中有没有蔡京)蔡京字好,也很畅销。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属给蔡京扇风,相当卖力。蔡京就在他们的扇子上题了两句杜甫的诗。后来发现这两个家伙突然变成大款了,又是买楼又是买车,比中福利的主儿还奢侈。蔡京询问了之后才晓得,原来这把扇子被一位王子花两万钱买走了。在北宋晚期,两万钱相当于东京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总收入。宋朝学者蔡绦在其《铁围山丛谈》卷四中记载了这样一桩公案:“鲁公(蔡京)一日问芾:‘今能书者有几?’芾对曰:‘自晚唐柳氏(公权),近时公家兄弟是也。’”这里,米芾将蔡京兄弟视为晚唐柳公权之后的书法大家,评价不可谓不高。在书法史论及宋朝书法四大家中,“苏黄米”是没有争议的。“苏”是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三人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至于“蔡”是哪一位则莫衷一是。有人说原来是蔡京,后来换成了蔡襄;有人说一直就是蔡襄。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
《射雕英雄传》第二十三回“五湖散人”中,郭靖、黄蓉二人在奔赴嘉兴烟雨楼中秋之约的路上,到处游山玩水,不亦说乎。这一日,他们应陆乘风(东邪黄药师徒弟)之邀,到他的太湖归云庄做客。陆乘风请二位观赏字画,说道:
“在下收藏了一些书画,想两位老弟法眼鉴定。”黄蓉道:“当得拜观。庄主所藏,定然都是精品。”陆庄主令书僮取出书画,黄蓉一件件的赏玩。……陆庄主说道:“本朝书法,苏黄米蔡并称,这四大家之中,黄老弟最爱哪一家?”
当时,俏黄蓉女扮男装,是以陆乘风要称她为“黄老弟”。黄蓉正要回答,书房里闯进不速之客完颜(杨)康,打断了他们的谈话。否则的话,我们一定可以欣赏到黄蓉——其实是她父亲黄药师——对宋朝书法四大家的精彩评点。
那么,陆乘风所称“苏黄米蔡”,到底是哪四位书法大家呢?
在书法史论及宋朝书法四大家中,“苏黄米”是没有争议的。“苏”是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三人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至于“蔡”是哪一位则莫衷一是。有人说原来是蔡京,后来换成了蔡襄;有人说一直就是蔡襄。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蔡京,字元长,北宋兴化仙游(福建)人,生于公元1047年,1126年卒,先后四次担任宰相,达十七年之久。作为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贪官之一,《宋史》将他打入“奸臣传”,并评论其“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不过,抛开政治和人品而言,蔡京的书法水平,的确堪与前面三位相提并论。
宋朝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是一个非常高傲自大的人。前朝当代的一些著名书法家,都受到过他的苛评。比如,他评论唐朝书法大家张旭“张颠俗子,变乱大法”;他对苏东坡和黄庭坚的书法也不以为然,一次跟宋徽宗讨论书法时调侃黄庭坚是在“描字”,苏东坡是在“画字”。不过,米芾对蔡京的字却很是佩服。
宋朝学者蔡绦在其《铁围山丛谈》卷四中记载了这样一桩公案:“鲁公(蔡京)一日问芾:‘今能书者有几?’芾对曰:‘自晚唐柳氏(公权),近时公家兄弟是也。’”这里,米芾将蔡京兄弟视为晚唐柳公权之后的书法大家,评价不可谓不高。
蔡京字好,也很畅销。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属给蔡京扇风,相当卖力。蔡京就在他们的扇子上题了两句杜甫的诗。后来发现这两个家伙突然变成大款了,又是买楼又是买车,比中福利的主儿还奢侈。蔡京询问了之后才晓得,原来这把扇子被一位王子花两万钱买走了。在北宋晚期,两万钱相当于东京城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总收入。
据说,这位王子就是登上皇位之前的端王赵佶(宋徽宗)。宋徽宗也是一位自成一家的书法大家,其自创的“瘦金体”堪称一绝。连他都很欣赏蔡京的作品,看来蔡京的书法的确不是吹嘘出来的,也不是玩弄权势的结果。
不过,虽然蔡京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深,可由于他在政治上的两面三刀,人格上的卑劣贪婪,人们相当憎恶他,以至于将他从宋朝书法四大家的名单里踢出去,换成另一位书法家——蔡襄。
蔡襄字君谟,福建兴化仙游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他生于1012年,死于1067年。蔡襄是宋朝四大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比苏东坡大了25岁,比黄庭坚大了33岁,比米芾则大了39岁。比之蔡京,也大了35岁。蔡襄的书法在四大家中也堪称特别。有宋一代,文人墨客多喜爱飘逸潇洒的行书草书,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都擅长行草和行楷,而只有蔡襄坚持中规中矩的楷书。
因此,有论者指出,宋四家中本来就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和蔡襄。根本没蔡京什么事儿。事实上,蔡襄在书法上的成就,也足以与其余三位并驾齐驱。《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宋仁宗非常喜欢的书法家,那一定错不了。文学家欧阳修则称“蔡君谟(书法)独步当世”。
与蔡京比书法,蔡襄勘与并肩,或各有所长。与蔡京比政治操守,蔡襄可将之甩出几条街。1043年,蔡襄曾经主持谏院工作(知谏院),这份工作“专掌规谏讽谕”,类似于现在的纪委或者检察院,专门弹劾干部。蔡襄在任上勤勤恳恳,遇到问题从不回避,敢于与权贵做针锋相对。正因为有蔡襄的直言敢谏,当时的权贵多少有一些畏惧,言行之间也收敛了不少。
福建省惠安县洛阳镇洛阳江入海口有一座万安桥(洛阳桥),全长1100余米,宽4.61米。它是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被称作“福建桥梁的状元”(茅以升)。它就是蔡襄担任福建路转运使时修建,一直保存至今。
在人品德行上,蔡襄为人忠厚、正直。《宋史·蔡襄本传》记载,“尝饮会灵东园,坐客误射矢伤人,遽指襄。他日帝问之,再拜愧谢,终不自辨。”宁愿受委屈,也不愿为自己辩白。
当然,说蔡襄为人忠厚,不代表他没有幽默感。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次,蔡襄为欧阳修书写了《集古目录序》,刻在石碑上。欧阳修用鼠须狼毫笔、青铜笔架、大小龙团茶、惠山泉等礼物作为酬劳。蔡襄大笑,认为礼物清雅而不俗气。过了一个多月,有人送了一箱清泉香饼给欧阳修,蔡襄知道后,感叹地说:“这人送礼物送晚了,使我的酬劳中还缺少这一样东西。
蔡襄是真正的视钱财如粪土,虽然自己的书法可以卖出很高的价钱,但他很自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同时,他为官清廉,当了一辈子官,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以至于到了晚年,一家子还生活得很贫困。这与“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的蔡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宋朝书法四大家里面的“蔡”,到底是蔡京还是蔡襄,真还不是一件很要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