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两个贾诩要拆吗(三国志对贾诩评价极高)
三国志两个贾诩要拆吗(三国志对贾诩评价极高)该年年底,牛辅派贾诩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击朱儁。初平二年(191年)二月,董卓落败于孙坚,退守长安,安排大批部将布防三辅。贾诩官拜讨虏校尉,归董卓的女婿牛辅统辖。当董卓担任了太尉,贾诩就成为董卓的幕僚。不用说,贾诩本身有奇才,又和董卓是凉州同乡,自然得到了董卓的重用。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兵起,贾诩被提拔为雒阳八关都尉之一的平津都尉,负责防卫洛阳安全。
贾诩是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一生机变百出,用计无数,算无遗策,鬼神皆惊,有“三国第一等奇才、怪才和鬼才”之称。
陈寿作《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彧及其侄子荀攸合传,说:“荀攸、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称赞贾诩具有张良、陈平之才,这评价不可谓不高。
贾诩是凉州武威郡人,家门平凡,他本人也坦承“名不素重”,却凭借自己的实力被举孝廉,入朝为官。
至中平六年(189年),董卓入朝,贾诩时任太尉掾。
当董卓担任了太尉,贾诩就成为董卓的幕僚。
不用说,贾诩本身有奇才,又和董卓是凉州同乡,自然得到了董卓的重用。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兵起,贾诩被提拔为雒阳八关都尉之一的平津都尉,负责防卫洛阳安全。
初平二年(191年)二月,董卓落败于孙坚,退守长安,安排大批部将布防三辅。贾诩官拜讨虏校尉,归董卓的女婿牛辅统辖。
该年年底,牛辅派贾诩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合击朱儁。
李、郭等人在中牟县败朱儁,趁势挥师东进,又在梁东大破孙坚,荡平了陈留、颍川二郡。
但是初平三年(192年)四月,长安传来“噩耗”——董卓被王允、吕布设计处死。
天下局势为之一变。
李、郭等人赶紧西返,欲投归牛辅。
哪料,兵至陕县,再接“噩耗”——牛辅已死于士兵哗变。
李、郭等人惶惑无计,只好派人向王允请求免赦作乱之罪。
王允为人多谋寡断,他起初是想赦免董卓部曲的,却受勇而无谋的吕布影响,说:“李傕、郭汜这些人本来是没有什么大罪过的,主要是跟错了主子。但如今已名列恶逆之中,一旦实施特赦,只会让他们疑神疑鬼,不是平乱之道。”准备清算董卓余党,拒绝了李、郭等人的请求。
王允此举,带来了无穷尽的灾难。
不过,凉州诸将被拒之初,尚不知如何自处。
李傕和郭汜的意思:各奔前程、亡命江湖,从此天各一方。
贾诩站出来,举手反对,他说:“长安现在正在商议要把凉州人斩尽杀绝,如果诸位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轻而易举地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则可以尊奉国家而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
众人听了,点头称是,于是联络凉州诸将,散布“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谣言,昼夜兼程,奔袭长安。
谣言散布得很快,流传得很广。
西凉兵团抵达长安城下之时,已聚合十余万之众。
这样,在数番猛攻之下,长安城破。吕布仅率百余骑出逃。
司徒王允及司隶校尉黄琬、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太常种佛、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等被杀。
长安城内,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李傕掌控了朝政后,认为是贾诩拯救了凉州集团,威逼汉献帝任命贾诩为左冯翊,自己任扬武将军,郭汜任扬烈将军,樊稠任中郎将。
李傕还要给贾诩封侯。
贾诩推辞说:“我给出的是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
李傕等武人当政,对于诸项政务是两眼一抹黑。
为此,贾诩出任尚书,帮助打点,并负责选拔朝廷官员,暂时维持了局面。
在初平三年(192年)六月至兴平二年(195年)这段时间里,李傕等人虽然骄横自大,但在贾诩的调停下,李、郭、樊三方“多所匡济”。
益、凉二州刺史种劭因为父亲种拂在长安被攻破时殉国,发誓与李傕等人不共戴天。
贾诩为了化解种劭的杀气,不断予以少府、大鸿胪等九卿职位相授,以示拉拢。
贾诩这一手确实高明,虽然用在种劭身上不能奏效。但当种劭与凉州军阀马腾、韩遂、谏议大夫马宇、中郎将杜稟,以及刘焉的两个儿子左中郎将刘范、治书御史刘诞等七人结谋反李,贾诩将这一手段继续用在韩遂、马腾等人身上,很快见效。
即在兴平元年(194年)三月长平观之战中,种劭战死,李傕代表朝廷却宣布加封韩遂、马腾为将军。
韩、马表示服从,引兵退去。
此外,贾诩还让李傕对顺从长安朝廷的刘表、陶谦、陆康等人加官进爵,而让尚书台分别派壶寿、刘繇、金尚等人领兵去对不顺从长安朝廷的袁绍、袁术、曹操等人进行打击。
不过,兴平二年(195年),随着樊稠被李傕刺死,长安的平衡被打破,李傕和郭汜大打出手,李郭之乱开始。
混战之初,贾诩积极参与策划汉献帝东归洛阳。
而当李傕追击东归队伍、在曹阳涧之战要屠杀朝廷大臣泄愤,贾诩挺身而出,恳切劝阻,终于阻止了一场惨案发生。
李傕不再渡河追击,悻悻收军,并释放归还大臣及部分财物。
贾诩随后脱离李傕,转投屯兵于华阴县的同郡人段煨。
段煨为人猜忌多疑,时时提防着贾诩。
贾诩一眼识破段煨的小心思,转投张绣。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
当日,张济和李傕、郭汜、贾诩等人一起遵照牛辅的安排合击朱儁、荡平陈留、颍川二郡;此后,又一起反攻长安,任中郎将。后来升任镇东将军,封平阳侯,出屯弘农。建安元年(196年)这年,因为弘农饥荒,便率军自关中走南阳,在攻穰城时,中飞矢而死,遗下的部队由张绣接管。
张绣和贾诩同是凉州武威郡人,此前私交不错,得贾诩来投,大喜过望。
贾诩初来乍到,便帮张绣谋求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盘:他代表张绣前往襄阳拜见刘表,与刘表达成联盟协议,由张绣屯于宛城,以形成荆州以北的战略屏障。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但因侦知袁绍欲趁虚袭取许都,半途而废。
这边张绣率兵尾随追击;那边刘表也派荆州军切断曹军退路,实施前后夹击,准备将曹军包成饺子馅。
哪料,曹军实在太强了,前击后阻,大败张、刘联军。
不过,曹操担心后方有失,不敢恋战,速行北撤。
张绣哪里肯舍?亲自率兵再追。
贾诩劝阻说:“不可追,追必败。”
张绣置若罔闻,强行追击,结果被亲自断后的曹操击败。
张绣神情沮丧,斗志全无。
贾诩却急切地催促他说:“赶快再追,一定会获胜。”
张绣挠着后脑勺说:“之前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才落到这种地步,现在为什么还要再追?”
贾诩说:“形势已经起了变化,不要多说,赶快去追。”
这次,张绣听从了贾诩建议,收集散兵,再行追击,一下子就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了,斩获颇多。
张绣虚心请教,问贾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贾诩解释说:“其中的道理是很容易明白的,曹军有备而来,势头正猛,虽是在撤军途中,却专注于阻击追兵。你冒冒失失地尾随追击,就很容易吃亏。所以我料定你必败。而曹操之所以撤兵,是由于后院起火,当他击败了你的追击,就误认为你不敢再追,转把心思用在撤退上,你这一追击,自然获胜。”
张绣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建安四年(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并与贾诩结好。
当时,天下最强大的两股势力就是袁绍和曹操。
但袁、曹相比,袁强曹弱。
张绣因此动心。
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
回头,贾诩正告张绣,袁绍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反劝张绣投降曹操。
贾诩指出,降曹有三点优势:一、天子在曹操手里,降曹操即是降天子,名正言顺;二、袁强曹弱,则曹操更渴望得到盟友;三、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欣然率众归顺曹操。
曹操激动得拉着贾诩的手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表奏贾诩为执金吾,奉都亭侯。
贾诩在曹操手下,也多为曹操献良策,曹操听之则胜,不听则败。
官渡之战,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最终曹操大获全胜。
赤壁之战,贾诩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
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于渭南,贾诩献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曹操因此一举平定关中。
……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在立嗣问题上摇摆未定,私下向贾诩征询看法。贾诩笑而不答。曹操问他为何不答,贾诩说:“我在想袁绍和刘表啊。”曹操会意,遂立曹丕。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即位,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
黄初四年(223年),曹丕问计于贾诩:“我想统一天下,吴、蜀应先征讨哪个?”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结果无功而返。
同年六月,贾诩去世,终年七十七岁,谥号肃侯。
纵观贾诩一生,他能在乱世中保全其身,可谓明智之士。
唐人白居易也说:“天下论智计并归贾氏也。”
近代易中天教授赞叹说:“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大智慧的人,身后名声并不好,有“毒士”之称。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唾骂贾诩为亡汉罪人,说:“(贾)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
裴松之认为,自古以来,仁义难施,乱源易成,只要有祸机酿成,稍一触发,便殃流百世。当董卓被诛,元恶既枭,天地就要恢复太平,而贾诩以片言挑逗,战火又燃。因此贾诩罪大恶极,百身莫赎。
因循裴松之的观点,宋代词人陈亮说:“汉室再乱于贾诩,终于董昭。”
清代藏书家顾千里大骂贾诩,说:“以诩之智计,何患无途进身,乃必佐若辈为乱。卒之乱贼之间,亦有何利?此殊不可解,殆天生此贼以亡汉而启魏也。”
直骂贾诩为“贼”。
近代一另藏书家卢弼也大骂贾诩“阴谋贻误国家”,“罪不容诛”。
清代学者梁章钜反驳陈寿在《三国志.贾诩传》里对贾诩的称赞,奋然骂道:“贾诩为贼计则忠矣,李郭之乱,诩实造之。良、平之计,岂出此乎!”
另一清初学者朱明镐甚至反对《三国志》不应该把贾诩和荀彧、荀攸叔侄合在一传,他说:“忠逆同区,何以垂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