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在称呼蜀汉时,我们仍需纠正一点。不同于小说以及电视剧所渲染,刘备建立的国家为“蜀汉”,以及我们习惯的称呼“魏蜀吴”。刘备建立的政权一直称汉,只是晋代陈寿在编纂史书时,必须站在晋的立场上。晋承魏,所以魏为三国正统。于是陈寿便将刘备汉国的历史根据其占据的蜀地,称为《蜀书》。因此严格来讲,我们并不能说刘备建立了“蜀国”。(影视剧《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影视剧《楚汉传奇》 刘邦形象)自此,“汉”就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王莽篡汉之后,出现人心思汉的局面,各路起义军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招牌。最终乱局被刘秀统一,刘秀一脉虽与西汉帝系相隔甚远,但仍继汉统,国号为“汉”。东汉末年,尽管汉帝国名存实亡。但“汉”这一金字招牌在收揽人心方面仍有响当当的作用,至少在名义上还有号令天下的资格。刘备便自称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以“汉贼不两立”的名号讨伐曹操。时隔300余年,刘备是否为汉室宗亲仍存

引言:

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国号都有独一无二的渊源和其代表的政治符号。三国时期的魏、汉(蜀)、吴三国国号的确立就是典型。这与我们所熟悉的三国历史有怎样的联系呢?随烂柯人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1)

一、从汉到“蜀汉”

东汉末年,神州大地群雄逐鹿。或刀兵相见,或尔虞我诈折冲樽俎,天下势力经过一轮轮整合,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独大。公元220年,曹操长子曹丕篡汉自立称帝建“魏”。221年,刘备在蜀称延续汉室正统,立国为“汉”。222年,孙权接受魏的称号为“吴王”,7年之后称帝,立国号为“吴”。

三国之中,蜀汉依然延续了前代的国号。但这种延续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直接使用,而是经过反复的构建与宣传。回溯到秦汉之际,前206年,项羽立刘邦为汉王。刘邦本是直接灭秦的功臣,秦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楚怀王与众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与秦军主力对峙之际,刘邦却率军先到达灞上,占领关中。此后,势力最为强大的项羽自然不乐意刘邦受封于要地关中。直接忽略虚君楚王的盟誓。改封刘邦于汉中,立刘邦为汉王。刘邦开始对这一封号并不满意,但萧何向他讲“‘天汉’,其称甚美。”然后讲述了“汉”字的含义以及其代表的一系列美好意向,刘邦欣然接受。待东灭项羽,统一全国之后,仍定国号为“汉”。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2)

(影视剧《楚汉传奇》 刘邦形象)

自此,“汉”就成为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王莽篡汉之后,出现人心思汉的局面,各路起义军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招牌。最终乱局被刘秀统一,刘秀一脉虽与西汉帝系相隔甚远,但仍继汉统,国号为“汉”。东汉末年,尽管汉帝国名存实亡。但“汉”这一金字招牌在收揽人心方面仍有响当当的作用,至少在名义上还有号令天下的资格。刘备便自称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以“汉贼不两立”的名号讨伐曹操。时隔300余年,刘备是否为汉室宗亲仍存疑。就连南朝宋时期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都感叹道:“臣松之以为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不知以何为元祖以立亲庙。”

但无论如何,刘备终究还是以“兴复汉室”的口号拉起了大旗。刘备本为布衣,没有与曹操、孙权一样的政治积累,但他还是借“汉”与曹、孙形成鼎立之势。但刘备成也“汉”,败也“汉”。以汉自居,就有讨贼的义务,而三国之中,汉最无积淀,实力最弱,却连年不断地对外用兵,国力消耗根本无法与魏相比,最终只能遗恨于历史。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3)

(影视剧《三国演义》 刘备形象)

在称呼蜀汉时,我们仍需纠正一点。不同于小说以及电视剧所渲染,刘备建立的国家为“蜀汉”,以及我们习惯的称呼“魏蜀吴”。刘备建立的政权一直称汉,只是晋代陈寿在编纂史书时,必须站在晋的立场上。晋承魏,所以魏为三国正统。于是陈寿便将刘备汉国的历史根据其占据的蜀地,称为《蜀书》。因此严格来讲,我们并不能说刘备建立了“蜀国”。

二、“代汉者当涂高”

黄巾起义后,东汉帝室渐渐失去皇家权威。继董卓之乱,汉帝沦为傀儡,再难翻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兼并群雄,统一了北方。公元213年,汉献帝封曹操为魏公;216年,进为魏王;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接受献帝禅让,代“汉”为“魏”。那么,曹操为何要称“魏”呢?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4)

(影视剧《军师联盟》 曹丕形象)

元代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的注指出:“操破袁尚,得冀州,遂居于邺。邺,汉之魏郡治所。魏,大名也。遂封为魏公。有谶云:‘代汉者当涂高。’当涂高者,魏也。文帝受汉禅,国遂号魏。”可见,曹操称“魏”一方面是因为他发家的根据地是邺城,这里属于汉之魏郡,所以称魏王。另一方面,则与一句“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言有关。

谶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神秘预言,所谓“诡为隐语,预决吉凶。”两汉时期,人们对于儒家经典达到迷信的程度,这时便有一些接受儒家经典的方士假托孔子、皇帝、尧、舜、禹等先贤,运用阴阳五行、灾异符命的学说对儒家经典进行解释和阐发,创造了大批的伪书。而这些伪书中,就有大量的谶言,“代汉者当涂高”就是其中一例。“代汉者当涂高”这一谶语源于西汉末年的纬书《春秋谶》,预言取代汉室的人为“当涂高”,但此书并无“当涂高”明确的含义与指代。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5)

(影视剧《长歌行》 刘秀形象)

西汉末年争霸天下的公孙述就利用这一谶纬称帝,他认为他名字中的“述”与谶语中的“涂”对应,均有“路途”的意思,于是便以“当涂高”自居。刘秀在统一过程中,曾写信给公孙述,刘秀在书信中还称:“承赤者,黄也;姓当涂,其名高也。”他承认了此谶言,却否认了公孙述与谶语相对。于是,东汉末,这一谶纬又出现。袁术字公路,因此他认为自己字与谶相应,且认为袁氏为舜后人,为土德,可承汉之火德。加之当时孙策献其传国玉玺,便急忙称帝。此举引发天下人的不满,招致讨伐。

至于曹操利用此谶语的依据,则来自东汉末儒臣周舒的说法,他指出:“当涂高者,魏也,盖‘魏,阙名也,当涂而高,圣人取类而言耳’”。“魏阙”是古代天子、诸侯门上巍然高出的楼观。而“当涂而高”意思为面朝大道的高大建筑物,与“魏阙”的建筑形制相符。因此,代汉者当为“魏”。于是,曹操欣然接受魏这一封号,而曹丕自然也将“魏”作为代汉后建立的国家的国号。

三、顺应时宜的“吴”

相比“汉”、“魏”国号的复杂渊源,“吴”国号的确立历程相对简单。公元221年,曹丕代汉建魏,为了拉拢孙权,他下诏封孙权为“吴王”。关于要不要接受曹魏的封号,东吴朝廷内进行了争论。《三国志》记载:“权群臣议,以为宜称上将军、九州伯,不应受魏封。权曰‘九州伯,于古未闻也。’昔沛公亦受项羽之拜为汉王,此盖时宜耳,复何损邪?遂受之。

三国为什么是魏蜀吴(细节处的大历史)(6)

(电影《赤壁》 孙权形象)

孙权接受“吴王”称号的背后,是基于历史现实做出的选择。此时的三国局面十分复杂,曹丕、刘备先后称帝。曹魏此时于三国间国力最强,刘备、孙权二家本一直是联合抗魏的状态,但是此时双方却由于地盘的争夺而陷入矛盾。尤其是公元219年,东吴袭杀关羽,更是令两国的关系降到冰点,刘备一直宣扬伐吴之役。对于势弱的孙权来说,此时修好魏国,专心对付蜀汉乃是最明智的选择。因此他接受了曹丕对他的册封。何况江东之地素来称“吴”,对于孙权也不是难以接受。

刘备逝后,诸葛亮再度修好东吴,共同敌魏。等到公元229年,孙权在江东立国已稳,遂称帝,立国号为“吴”。

文史君说:

中国历史上,国号是象征一个国家的政治符号,一定程度也是一个政权政治合法性的诠释。大汉王朝在结束其三百年盛世之后,迎来了三个分立的政权:魏、汉(蜀)、吴。魏以时人相信的谶纬为依据,构建汉魏禅代的合法性。刘备则声称自己为汉皇室后裔,利用炎汉四百年的影响力来拉拢人心。而孙权接受“吴”国号,则略显一点被动,是时势下最明智的选择。可见,国号并不是冷冰冰的历史字符,背后也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和权谋纵横,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胡阿祥:《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丁鼎:《试论“当涂高”之谶的作者与造作时代—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烂柯人)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