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所以,“质子”其实就是古代国与国之间为了取得对方信任而送给对方的人质,质子的身份往往也都是在国家中举足轻重的人,有一些是朝中重臣,比如越王勾践当年就派范蠡、 种稽为质于吴;有一些是王子或者世子,比如嬴政的父亲异人和燕国的太子丹皆属此列。诸侯国之间的交涉,再无信任可言,为了互相能够增加信任,就要将一些对于国家很重要的因素交在对方手中来取得信任,国与国之间自然不能以物品抵押,更不能以国土抵押,最终怎么办呢?以人为质吧。战国时期的质子,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在《说文解字》当中有记载,“质 以物相赘。”而其中的“赘”又有典当的意思,所以这个“质”最初的意思是抵押,不过这个抵押一般都指的是物品。战国时期以后,“礼乐崩坏”,为取得最终胜利,阴谋阳谋一起招呼,手段一个比一个狠辣,即便是庞涓与孙膑这样的同门,也会为自身利益互相残杀。

一部《大秦赋》热播,将人们的视线再次拉向战国时期,这段以战火纷飞为主调的历史,距今数千年仍然散发着强大魅力。

在《大秦赋》中,秦质子异人质赵八年,终因秦对赵用兵,为求自保而仓皇逃离赵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经历九死一生的追杀,成功归秦。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1)

然而,异人归秦以后并没有直接现身,而是在吕不韦的安排下,暂时躲进大狱之中。

明明是在异乡为秦国为质八年的有功之人,为何却在成功回国以后,不敢现身众人视野,而是委身大狱?即便如此,仍是遭到兄弟的“赶尽杀绝”,甚至华阳夫人处也开始对曾经提及的“认子”一事有所犹豫。

战国时期的质子,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在《说文解字》当中有记载,“质 以物相赘。”而其中的“赘”又有典当的意思,所以这个“质”最初的意思是抵押,不过这个抵押一般都指的是物品。

战国时期以后,“礼乐崩坏”,为取得最终胜利,阴谋阳谋一起招呼,手段一个比一个狠辣,即便是庞涓与孙膑这样的同门,也会为自身利益互相残杀。

诸侯国之间的交涉,再无信任可言,为了互相能够增加信任,就要将一些对于国家很重要的因素交在对方手中来取得信任,国与国之间自然不能以物品抵押,更不能以国土抵押,最终怎么办呢?以人为质吧。

所以,“质子”其实就是古代国与国之间为了取得对方信任而送给对方的人质,质子的身份往往也都是在国家中举足轻重的人,有一些是朝中重臣,比如越王勾践当年就派范蠡、 种稽为质于吴;有一些是王子或者世子,比如嬴政的父亲异人和燕国的太子丹皆属此列。

诸侯国之间都具有独立主权且并立存在,大家都是国家,我凭啥给你家送质子,取得你的信任呢?

送质子这种事情,无论是强大还是弱小的国家,肯定都不愿意做,但是有许多时候,形势所迫之下,又不得不做出这种将身边至亲至重之人送到他国为质的行为。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2)

送质子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呢?

两国之间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强国准备动武,弱国害怕亡国,表示愿意向其俯首称臣,为表达自己的诚意,将自家重要的人送去为人质,达到目的。

也有被亡国之后,送质子到敌国,以此换取对方的信任和谅解,从而保存自己的国家。不过这种情况是十分羞辱的行为,且在兵败以后送质子,对方也未必会接受。

大家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便属于这种情况,他曾将送出范蠡、 种稽为人质到吴国,希望能够得到吴国的信任。

送质子除了取得信任和臣服以外,在求和或者罢兵时,也会送出质子,换取和平。国家受到攻击,不得已求其他国家相助时,也会送质子表达诚意。

质子不仅是人质,而且还是都送到敌对国家或者帮助自己的国家,送出质子的一方,往往都是弱势的一方(也有强国与强国之间为了建立信任,互相交换质子),有这种大背景作为基础,质子的待遇可想而知。

质子在自己本国的身份往往都很高,不是重臣便是皇子,但是作为质子以后,生存环境发生巨大改变,甚至生存都十分艰难,所以,送质子的同时,往往也会派一位得力的大臣陪同,可以在艰苦的环境互相照应。

在《大秦赋》中,这一重要角色名为申越,当然,历史中并无此人,但是《大秦赋》对此人的设置却符合历史规律。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3)

申越最后的死,也符合历史真实情况,一般与质子一起为质的人,不是傅保就是大臣,他们往往都是母国的贵族,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保证质子安全,伺机帮助质子归国,为此不惜““以死当之”。

不过,这样的人与质子朝夕相伴,亦师亦友,有过共患难的经历,质子如果成功回国并且登上大位,自然会受到重用,不过申越必须得死,他如果活着归秦,就会成为重臣,将历史正剧的主线打乱了。

质子的处境艰难,在敌国为质,甚至会遭到大臣们的嘲笑,甚至是欺负,毕竟弱国来的质子,谈地位就太可笑了。

不过也有处境好点的质子,比如异人虽然是质子,但是也结婚生子,日子过的虽然无法与在母国相提并论,但是还算是不错,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主要还是因为秦国具备一定实力。

异人的处境生存还可以,但是想要归国成为秦国之主,却是千难万难,好在有吕不韦。

吕不韦是一位商人,而商人在当时的地位十分卑贱,战国时期的商人,被看做是一切事情以利润为主的人群。

吕不韦是商人,也以利益为主,但是他的格局却远超其他商人,他认为异人是“奇货可居”,别的商人经营财物,他吕不韦却偏偏散尽家财,经营的却是国家级别的未来。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4)

吕不韦使异人归国这件事情,其实风险极高,他想做成此事,首先要散尽家财,将多年的积蓄押宝在这一次“奇货可居”,又要说服赵国放异人归国,同时还要在秦国为异人经营未来,争夺到王位,这一切顺利达成后,他的投资才算成功,而失败一步,他失去的可能不仅是钱财,性命恐怕难保。

吕不韦劝说赵国放人的理由是,异人归国后成为王,如果赵国今日相助,异人未来必定会感激,从此增进两国邦交。

异人归国,需要得到当时最得宠的华阳夫人认可,吕不韦利用华阳夫人没有孩子这件事做文章,又利用“色衰爱弛”的道理,引导华阳夫人认下异人这个干儿子。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5)

异人的运气很好,吕不韦的运气也很好,他们因此全都留名青史,从一位质子逆袭成为秦王。

不过,并非所有质子都是如此命运,比如秦昭王,就因为舅舅魏冉的强大,直接被人从燕国接回来称王。

异人在赵国的待遇,其实并非一成不变,他的美好生活变得糟糕,都是因为秦国对赵国发动战争,也就是说,异人这位质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又何尝不是一枚弃子呢?吕不韦的富贵,是他赢得的,只是,他遇到了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嬴政,或许这就是宿命吧,如果是一个稍微弱一点的皇帝,吕不韦可能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战国时期的质子,就是一位“抵押”的人质,背后强大的势力和国家还好,如果是弱国的质子,不仅生存艰难,日常遭受羞辱也并不奇怪。

类似异人这样为保性命私逃的质子,自然是违反约定的毁约之人,如果是弱国质子逃回,恐怕母国也怕受到牵连而主动将他再送回去,即便是异人有吕不韦精心计算,归秦后依然不敢直接露面,而是要先得到华阳夫人的支持,毕竟要杀异人的人并不是只有赵国,还有秦国的利益竞争者,无不对其虎视眈眈!

追大秦赋之前恶补一下秦国历史(大秦赋异人冒死归秦)(6)

质子是人质,又是两国之间,各个势力之间博弈的焦点,如同暴风之眼,在历史中搅动着一个又一个惊涛骇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