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被打脸的司马炎呢?一句打哈哈:“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你看,朕有你这样的直臣,说明朕比那俩货还是强的多嘛!算是给自己“抹一把粉”。然后呢?该卖该捞还是继续。新生的西晋江山,迅速乌烟瘴气,终于在司马炎驾崩后,半壁江山覆没在五胡乱华的灾难里。这意思是说:皇上您省省吧,您都像汉恒帝汉灵帝两个昏君一样卖官鬻爵了。而且汉恒帝汉灵帝两个昏蛋卖官,还知道钱归国库,您卖官呢?钱全揣自己腰包,比那俩货都差远了。比美?您是比烂吧——啪啪打脸。一:司马炎“比美”说到这类讽刺小事,晋武帝司马炎,很适合开个场。这位亲手缔造“三国归晋”大业的西晋开国皇帝,胃口却贪的很,成天绞尽脑汁捞钱。自我感觉还良好,总觉得自己新创的大晋朝,能跟汉室四百年江山比个美。于是一次祭祀后,司马炎得意洋洋问众臣:“大家看朕这个皇帝,最像汉朝哪位明君哪”。司隶校尉刘毅顿时一声怒喝:“恒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恒灵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读历史,一个小目标,就是“以史为鉴”。

但拥有“以史为鉴”意义的历史,却不止是帝王将相的纵横风姿,更不止是金戈铁马的浴血碰撞。更包括,那无数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背后,好些意味深长的小事。

比如下面这些“小事”,各个都是浩瀚史料里的匆匆一瞬,却都深藏了浓浓的讽刺意味。细细品味后,无论或哭或笑或叹,却都有多少思考在其中。

一:司马炎“比美”

说到这类讽刺小事,晋武帝司马炎,很适合开个场。

这位亲手缔造“三国归晋”大业的西晋开国皇帝,胃口却贪的很,成天绞尽脑汁捞钱。自我感觉还良好,总觉得自己新创的大晋朝,能跟汉室四百年江山比个美。于是一次祭祀后,司马炎得意洋洋问众臣:“大家看朕这个皇帝,最像汉朝哪位明君哪”。司隶校尉刘毅顿时一声怒喝:“恒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恒灵也!”

这意思是说:皇上您省省吧,您都像汉恒帝汉灵帝两个昏君一样卖官鬻爵了。而且汉恒帝汉灵帝两个昏蛋卖官,还知道钱归国库,您卖官呢?钱全揣自己腰包,比那俩货都差远了。比美?您是比烂吧——啪啪打脸。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2)

被打脸的司马炎呢?一句打哈哈:“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你看,朕有你这样的直臣,说明朕比那俩货还是强的多嘛!算是给自己“抹一把粉”。然后呢?该卖该捞还是继续。新生的西晋江山,迅速乌烟瘴气,终于在司马炎驾崩后,半壁江山覆没在五胡乱华的灾难里。

只要拿比烂当比美,后果就如西晋一样严重。

二:鱼保家献“宝箱”

武周年间,女皇武则天掌握大权,可朝野反对声暗流涌动,愁的女皇寝食不安。“官二代”鱼保家,却兴冲冲跑来献宝:皇上您别发愁啊,只要用了我这宝贝,保证把藏在暗处的“反对派”一个个揪出来,统统给您横扫掉。

什么宝贝这么厉害?这是鱼保家精心研发的“告密宝箱”:一个设计独特的铜箱,上面按照告密内容,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格口,只要告密信塞进去,那就再也抽不出来。果然把武则天看的怦然心动。鱼保家又趁热打铁献策:不妨把宝箱立在洛阳,再给给所有的告密者,一律提供优厚的奖金食宿。鼓励他们勇敢站出来,大胆来洛阳揭发一切“反对派”。这“发明”加“构思”,终于叫武则天拍案叫绝:人才啊。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3)

于是这“告密宝箱”,迅速红透了全国,惹得全国各地的奸诈小人手持告密信,撒腿朝着洛阳狂奔。一封封添油加醋的告密信,天天把“宝箱”塞得满满当当。每天都有人无辜躺枪,多少蒙冤的家庭家破人亡。惨烈的“告密风”,一持续就是多年。就连武则天的股肱之臣狄仁杰,都差点冤死在这一轮灾难里。

那献上这“宝贝”的鱼保家呢?高官厚禄了?他反而也横遭躺枪,被一封“告密信”指控谋反,然后就被暴怒的武则天,直接腰斩在洛阳街头:本想邀个功,却是送了命——奸诈小人的结局,基本逃不过这可耻的命。

三:赵匡胤“打儿子”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志在一统天下的宋太祖赵匡胤,发动了对江南南唐政权的总攻。南唐国主李煜一听就愤怒了:我们南唐每年给大宋送钱送东西,表现的都这么乖了,你怎么还打我!南唐老臣徐弦也是义愤填膺,雄赳赳气昂昂出使大宋,当着赵匡胤的面,就是一通连珠炮似的质问:“李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未有过失,奈何见伐”——李煜对你赵匡胤,比儿子孝顺爹还乖,你居然还狠下心打他,还有良心没?

但不慌不忙的赵匡胤,却只用一句话,就叫南唐名流徐弦差点背过气去:“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天底下有爹和儿子分开的吗?那你南唐的国土不该是老爹我的?朕打儿子,天经地义!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4)

噎过了徐弦后,势如破竹的宋军,把跪了大半辈子的李煜,抓到汴京继续跪,富庶的江南大地也打包全收——国家的安危稳定,靠的是国家自强,不是靠认爹和跪。

可惜这个道理,后来同样躲到江南的“弱宋”皇帝们,似乎不懂。

四:东厂校尉“出公差”

晚明吏治腐败,文官武将们都是槽点满满,但曾是大明最恐怖衙门的东厂,也是“毫不逊色”。

在各类武侠小说里,东厂常是阴恻恻的存在,要么是武功高强的公公们满天飞,要么是嗜血的东厂校尉杀人不见血。但到了魏忠贤掌权年间,这恐怖衙门也注了水,就连看上去威风的校尉职务,只要肯出钱就能买,没钱买还能“租”。比如东厂要去某地执行任务,“出差”的校尉编制,都是敞开了“开租开卖”,京城乃至沿途各地的地痞无赖们,经常咬牙砸钱买个名额,换身东厂的制服,就能一路敲诈勒索,赚个盆满钵满回来。

特别是到了“魏忠贤大战东林党”的关键时刻,派去各地抓捕东林党的“东厂鹰犬们”,基本都是这类花钱买职位的“临时工”。这帮人的积极性,也不是一般的高,在某地抓完人后,饭不吃水不喝,猴急的往下一个目的地奔,口头禅“急着赶下一趟差”:穿上东厂这层皮,走哪都财源滚滚,时间就是金钱哪。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5)

可这好事,也有砸锅的时候,比如去苏州抓捕东林骨干周顺昌时,由于这群“临时工”太嚣张,要钱要的太狠,以至于激了众怒,被愤怒百姓一顿暴打,打的死的死逃的逃,是为“五人墓事件”。事件里被打死的东厂校尉李国柱等人,全是花五百两白银“租”来校尉职位的“临时工”。五百两银子,就这么买了个死。“临时工”闹剧背后,是个烂在骨头里的大明。

五:耆英耍“两面派”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后,负责签字的耆英等大清重臣,那真是亚历山大:一边是英国人贪得无厌,得了便宜就得寸进尺,隔些日子就狮子大开口。另一边是打了败仗割了地的道光皇帝,却还十分要面子,一听洋人闹事就气炸,一气炸就拿办事大臣撒气。简直是稍不留神就丢官坐牢。可作为当事人的耆英?人家过的可滋润呢!

因为身为清朝宗室,对道光皇帝这位“实在亲戚”,耆英其实十分门清,深知其要面子的性格,更深知英国人的贪得无厌,所以早就拿出了自己的对策:两边忽悠呗。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6)

于是,每当英国人提出非分要求时,身为两广总督的耆英,就是来者不拒,最该拒绝的也不拒,一切非分要求,都是无条件答应。不但答应的爽快,还和英国人主动拉关系,国家的主权利益?甩甩手签字就卖!中学课本里,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瞬间多出来的那么多雪片般的卖国条约,都是耆英这么爽快签的。

那坑大清坑到这地步?道光皇帝面前好交代?耆英早准备好了,一边是四处撒钱拉关系,饶是洋人捞了好处,堵住道光皇帝的耳朵不就行?同时更在道光皇帝面前卖力表现,只要一提到英国人,耆英就是满幅义愤填膺,他写给道光皇帝的那些奏折,每份都骂出花样,恨不得骂了英国人的祖宗八代。晚年的道光皇帝,每当对鸦片战争恨恨不已时,看了耆英的奏折就消了气。

就靠这两面忽悠,耆英一度成了清王朝的红人,道光皇帝这边不断表扬,英国人那边也十分满意,知道他卖国卖的爽快,每次有谈判,都点名要和耆英谈,真个是炽手可热。

但好景不长,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国人攻陷广州,耆英昔日与朝廷的往来奏折,全成了英国人的战利品。他骂英国人的那些“豪言壮语”,这下把英军气炸了肺。于是当耆英再度受命来谈判时,英国方面已是见也不见。他多年忽悠的丑事,也是彻底穿帮,被愤怒的新皇帝咸丰帝一撸到底,赐了根白绫上吊。

历史上有哪些颇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历史上有哪些充满讽刺意味的事)(7)

问题是,这么个简单套路,竟忽悠了大清这么久。如此大清朝,怎能不落后挨打?

参考资料:《清史稿》、《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

南宋究竟有多“辉煌”?这些段子告诉你

明朝究竟有多强大?这些段子告诉你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