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经典连环画(上海人美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
50个经典连环画(上海人美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三、2003年1月,上美社以 “历史人物连环画”套书封面设计,50开小精装形式,首次推出了《苏武》、《辛弃疾》、《李时珍传》3册连环画;2007年2月又出版3册,为《黄宗羲》、《顾炎武》、《于谦》;2008年2月再度出版3册,为《戚继光》、《陈化成》、《海瑞》;2010年5月出版1册《汤显祖》;2010年7月出版1册《王昭君》,至此小精装按“历史人物连环画”的形式共计出版了11册。但令人遗憾的是,老版9册《历史人物连环画》中的《飞将军李广》未有套书设计形式的版本,另外套书设计版本的《黄宗羲》竟然选择了费龙翔、费明智的80年代版本,再有就是80年代版本《汤显祖》和《王昭君》混入其中。一、1960年5月至1962年2月1962年2月,上美社前后出版了60开本《李时珍传》、《辛弃疾》、《苏武》、《于谦》、《海瑞》、《顾炎武》、《陈化成》、《飞将军李广》、《戚继光》共计9册《历史人物连环画》。其二
上美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深度探究!!!
作者:芙蓉子
我之所以开帖再谈上美《历史人物连环画》,原因有三:
其一是上美社2016年书展之际推出了大型套书连环画全30册《中国历史人物》收藏本,就此套书的书目遴选问题,实在是有必要深度探究。
其二是想说说全30册《中国历史人物》收藏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其三是我曾于2011年元旦开过一帖详谈过上美的历史人物连环画,帖名为“细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由于论坛几度改版,帖子楼层顺序错乱,不便阅读,因此也只能整理重发。
书归正传,先来说说上美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大事记吧!
一、1960年5月至1962年2月1962年2月,上美社前后出版了60开本《李时珍传》、《辛弃疾》、《苏武》、《于谦》、《海瑞》、《顾炎武》、《陈化成》、《飞将军李广》、《戚继光》共计9册《历史人物连环画》。
三、2003年1月,上美社以 “历史人物连环画”套书封面设计,50开小精装形式,首次推出了《苏武》、《辛弃疾》、《李时珍传》3册连环画;2007年2月又出版3册,为《黄宗羲》、《顾炎武》、《于谦》;2008年2月再度出版3册,为《戚继光》、《陈化成》、《海瑞》;2010年5月出版1册《汤显祖》;2010年7月出版1册《王昭君》,至此小精装按“历史人物连环画”的形式共计出版了11册。但令人遗憾的是,老版9册《历史人物连环画》中的《飞将军李广》未有套书设计形式的版本,另外套书设计版本的《黄宗羲》竟然选择了费龙翔、费明智的80年代版本,再有就是80年代版本《汤显祖》和《王昭君》混入其中。
四、2009年9月至2013年12月,上美社以“历史人物连环画”套书封面设计的形式,陆续推出了32开本大精装《苏武》、《李时珍传》、《辛弃疾》、《戚继光》、《海瑞》5册连环画,由于大精《飞将军李广》由于未按套书设计出版,因此未予计入,加之书名字体混用、画面宽窄不一、拼音若有若无等现象,致使仅有9册的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难以拼齐。
五、2011年1月1日,芙蓉子在连趣论坛开帖“细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详谈了上美《历史人物连环画》的出版经历,并对所有已再版的老版“历史人物”可扩充书目进行了比对遴选,罗列了30册纯老版完美书目,同时将此出版建议提供给上美社。
六、2014年7月,上美社推出了60开本全20册红函《中国历史人物故事》,书目为:《李时珍》、《辛弃疾》、《戚继光》、《于谦》、《海瑞》、《顾炎武》、《李广》、《张骞》、《祖逖》、《郑成功》、《李定国抗清兵》、《黄宗羲》、《扁鹊》、《鲁班》、《李冰》、《张衡》、《黄道婆》、《林则徐》、《文成公主》、《蔡文姬》,这套书虽然在价格上很是实惠,但是在书目择取上却十分混乱。首先是仅9册的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中的《苏武》和《陈化成》两册未能收录;其次是上美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有大量遗漏;再次是《林则徐》一册封面是李铁生版的,内页却是江栋梁版的,张冠李戴;最后是加入了两本80年代作品《文成公主》和《蔡文姬》,老版、新版混搭,致使这套书难免变成“杂烩”。 最关键的是这套书在书目择取上偏偏漏掉了《苏武》,《苏武》可是这套书的书筋啊,没有这本书筋还算什么人物啊。
七、2016年8月,上美社精心推出了50开本软精装全30册的《中国历史人物》连环画收藏本,上美社采纳了我的出版建议,30册书名完全采用了我“细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帖子中反复比对遴选后罗列的30册纯老版书目,全面剔除了民国画风和80年代作品,使上美社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得以完美体现。
好了,大事记简单回顾到这,下面来说说《中国历史人物》连环画收藏本都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先说优点:
1、上美社此次出版的《中国历史人物》连环画收藏本是目前各种套书收藏本中最尊重老版的一套连环画,选题非常严谨,全部都是文革前的老版历史人物故事,80年代作品全部剔除在外,老版民国画风过重的也全部剔除,其余老版关于历史人物的作品基本全部收录,这是纯纯的一套老版连环画,纯纯的。由于此中书目均是再版过的连环画,按连友的说法,属“炒冷饭”范畴,但这个“冷饭”炒的有意义。
2、分册书名的规范问题,这个在我原来的帖子里专门谈到过,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原本只有9册,既然要扩充更多的历史人物进来,那么分册书名首先就应该规范统一,历史人物的多数分册书名就是个人名,既然作为套书而非单行本,那么像《李时珍传》、《飞将军李广》、《农民英雄宋景诗》等这些书名的前后缀就都应该去掉,叫《李时珍》、《李广》、《宋景诗》,这一点上美社这次做的非常好。
3、关于分册书名,没有使用毫无生气的电脑字,尤其是老版的那9册,全部原汁原味的沿用了老版的手写体隶书,张力十足。
4、这里要特别赞一下《苏武》,上世纪60年代,上美出版《苏武》之初,李铁生画了145幅内图,并形成打样稿,这是原定幅数,内容上除苏武作为故事主线以外,还有一个故事副线就是“李陵降敌”的情节,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司马迁也因之险些丧命,而终被处以腐刑。然而在1961年10月实际出版之时,因为种种原因删掉“李陵降敌”的情节,只保留了苏武一支故事主线,幅数由原定的145图调整为109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调整除了删掉部分图画外,还补画了一些幅数,这就是《苏武》共计171图的由来。这171幅内页不都是前后衔接的,里面还有一些是内容重复画面改动的,所以若要全部展示这171幅内页,必须是以正文加附录的形式方可全部收录,由于是《中国历史人物》连环画收藏本是套书,而非单行本,不能这本多了附录而那本没有,所以才有了这次166图的《苏武》,在正文方面,这次的《苏武》已经是历次幅数最多的版本了,而非故意删减内页。若要完璧,只能寄希望于上美未来还能再出一本圆布书脊小精装,以正文和附录的形式将内容重复、画面不同的内页一并收入。
再说不足:
1、对套书定名进行了更动,原9册老版书左侧印有篆书“历史人物连环画”套书定名,此次出版将老版定名变成了“中国历史人物”,略为遗憾,不过套书的新名也在合理范围,毕竟上美社收藏本系列套书有着整体的考量。
2、此次出版的30册《中国历史人物》收藏本未能用9册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的套书封面设计进行全部统一,整套书中也只原老版的9册保留了套书封面设计,其余书目均为老版单行本封面样式。之所以这样做,估计是编辑们担心“费力不讨好”的结果。因为若是全套统一用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的套书封面设计,就意味着除老版9册之外,要对其余21册的封面画进行全面裁图和调整,而且还要对没有手写体隶书书名的分册请人重新书写,对于《秋瑾》、《詹天佑》、《李冰》、《张骞》、《陈玉成》、《林则徐》等封面的裁图还好操作,但对于《张苍水》、《扁鹊》、《鲁班》、《黄道婆》等封面的构图就很难裁切了,无疑这个工作量是巨大的,且辛苦统一套书封面后,可能部分连友还会抱怨裁图,所以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活,反倒是不动封面来得更加保险。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喜欢按老版套书设计进行全套统一,记得当年的《东周列国》收藏本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效果很好。
3、也正因为基于不统一封面的考量,所以封面左侧本该有的小篆“历史人物连环画”或是“中国历史人物”的字样也就只能消失了,因为作为套书而言,若如老版那样在左侧加上套书名,就得每一本分册都加,要么就都不加,而这套书只有9本是老版套书设计,左边的花条可以加,其余21本一旦加上就破坏了全屏的封面画,除非是全部统一用老版套书设计,否则只能不加套书名了。
4、外纸盒上的一处小瑕疵,就是上面印的文天祥那个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话虽然掷地有声,但放在这套书上显然不太合适,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套书里根本没有“文天祥”。 我曾经帖子说过,“历史人物”能够出版的连环画数之不尽,但是没办法,上美社曾经出版的毕竟只有这些,也自当如此了。
现在的论坛很浮躁,鲜有静下来研究连环画的人,也可能是老版书各种版本出得太多,没有心思再去研究了吧。其实只要仔细比比对上美已经出版过的连环画就能知道,这次出版的《中国历史人物》连环画收藏本对于上美已再版的老版“历史人物”连环画全部收录,是目前各种套书收藏本中最尊重老版的一套连环画。最后,附上我2011年元旦写的那篇帖子“细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老版连环画套书——《历史人物连环画》”以供大家参考。
(未完待续)
原创:芙蓉子(连趣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