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考古六十年(用考古发现呈现羊城的生动历史图景)
广州考古六十年(用考古发现呈现羊城的生动历史图景)1 广州考古人 文物抢救者为抢救文物在工地风餐露宿 为保护城市中心遗址而放弃兴建商业楼 在讲述考古故事中与先人对话——广州的考古遗产保护、传承理念和实践 “走在全国前列”。这300余件文物 还只是广州秦汉考古成果的很小一部分精华。它们在地下“沉睡千年”后重现人间 离不开一群人的“风餐露宿”式工作 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广州考古人。南方的阳光 如常照耀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北京路 也洒落在那透明路面之下的千年古道 这天 我们从这片曾是南越国、南汉国宫殿所在的城市中心 自西向东 穿过珠江新城CBD 南跨珠江 来到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是南汉二陵博物馆。这里保存和展示了数量丰富的从距今五六千年至百余年的文物 这里也有不停翻阅有字和无字“史书”的广州考古人。他们说 在很多人的努力下 广州 这座我们此生共随的城市 她的前世正和今生不停呼应 她的开放、务实、活力的基因 正在被现代化的
■北京路古道遗址。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带文化层众多 说明这里历史上一直有人生活居住 自古便是广州的中心。(《广州原点考古手记》供图 广州出版社 2019年8月第1版)
■收藏周刊记者 潘玮倩
8月10日 “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协办。这是广州考古成果第一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专题展出 广州地区出土的秦汉时期精品文物332件(套)亮相。包括南越王墓、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一级文物38件、二级文物43件、三级文物53件 还有近年广州秦汉考古重要新成果 如金饼、陶胡人俑灯、珠串以及2020年新出土的汉代陶鸮形五联罐等。
这300余件文物 还只是广州秦汉考古成果的很小一部分精华。它们在地下“沉睡千年”后重现人间 离不开一群人的“风餐露宿”式工作 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广州考古人。
南方的阳光 如常照耀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北京路 也洒落在那透明路面之下的千年古道 这天 我们从这片曾是南越国、南汉国宫殿所在的城市中心 自西向东 穿过珠江新城CBD 南跨珠江 来到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也是南汉二陵博物馆。
这里保存和展示了数量丰富的从距今五六千年至百余年的文物 这里也有不停翻阅有字和无字“史书”的广州考古人。他们说 在很多人的努力下 广州 这座我们此生共随的城市 她的前世正和今生不停呼应 她的开放、务实、活力的基因 正在被现代化的成就 以及悠久的历史文献和实物考据 共同、持续印证。
为抢救文物在工地风餐露宿 为保护城市中心遗址而放弃兴建商业楼 在讲述考古故事中与先人对话——广州的考古遗产保护、传承理念和实践 “走在全国前列”。
1 广州考古人 文物抢救者
广州现代大规模田野考古工作 自1953年开始 至今已有68年。秦汉考古是广州考古的重要内容。“这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我们把南汉二陵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好几件展品都拿过去了 还有最新出土文物。我们就想借国家博物馆的平台 向社会各界汇报广州秦汉考古成果 展现广州的历史底蕴和名城魅力。我们很拼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 在接受新快报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半开玩笑地说。
网红款“西汉胡人俑灯”、萌萌哒“汉代陶鸮形五联罐”……吸引了大江南北的线上和现场观众。“考古”近年是热门 可当记者循例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人 才能胜任考古工作”时 易西兵的回答 却为我们打开了看问题的另一扇广阔窗口。
透明玻璃房、洁白工作服和崭新仪器 这是大家近期看过的三星堆遗址考古现场 但现实中 更多的考古工作人员 并没那么“拉风靓丽”:他们“风餐露宿 青灯黄卷” 衣着朴素、鞋袜沾泥——在每一项重大城市工程建设前 争分夺秒进入工地调查、勘探、发掘。“在广州 从大年初一到除夕 都适合考古。可以说我们长年步履不停 在当下现代化建设还是非常密集频繁的时期 考古人的主要任务还是配合出让和城市建设 依据‘考古前置’首先进入工地 争分夺秒尽可能抢救地下文物资源” 易西兵说。
“我们把广州考古人定义为五个‘者’ 抢救者、保护者、研究者、传播者和传承者 这里的抢救 是关键词中的关键词。”
一方面是“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化建设 另一方面是若错失抢救良机 就会随基建消失湮灭的文物 考古人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广州11个区约7434平方公里 我们从事考古的专业人员仅20人左右。今年仅上半年 我们就做了160个项目。‘十三五’时期 广州完成1479个考古项目 每年接近300个项目 调查面积20226万平方米。”
成果惊人 工作量惊人。“除了台风和暴雨 我们许多同事白天都一直在工地上 个中艰辛难以一一细述。”
什么样的人 才能胜任考古工作?“除了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历史、热爱考古 按照许多同行的话说 还要耐得住寂寞 守得住清贫。”
2 工程建设让位给“遗址保护”
精美绝伦的文物 固然珍贵 但不过是考古发掘中的极少部分。当我们说起考古 不是仅有珠光宝气 也不是单看辉煌宫宇;大量的臣民墓葬出土信息 也能给世人描绘出“我们从哪里来”的民生图景和烟火气息。更重要的是 考古不仅要谈“发掘文物” 还要谈“保护遗产”。
“我觉得对考古遗产来讲 保护实际上非常重要。广州城市考古六十余年来 对文物和遗址的保护理念 应该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有几个实例在全国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易西兵说。
1983年6月 广州象岗山 小山坡上挖掘机正在轰轰作响 这里要建公寓大楼 不到50米的山头已挖掉17米 其间还挖出几座古墓 考古人员非常重视 每次都派工作组勘察 但这些墓葬规模都很小。从地形地貌看 考古人员判断埋藏大墓的可能性不大。
而就在其后某天中午时分 工人作业时发现了一些硕大无比、形状规则的石板 顺着其中一条石板缝隙向两边撬动 一个幽深无底黑洞露了出来。当时负责工地现场的基建科长邓钦友 马上报告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随后考古人赶来 年轻的考古队员黄淼章 凭借一支手电 照见洞内摆放一尊巨大铜鼎。黄淼章随后紧急报告时任广州博物馆馆长麦英豪。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南越王墓 就此现身。
“发掘结束后 市委市政府根据考古人员和专家建议 下定决心将墓址‘原址保护’ 并且建设博物馆。改革开放初期 在全国特别是在广州这种大城市的中心区 能够为了文物保护工作作出这样的抉择 需要相当魄力。这种模式在当时十分少见” 易西兵说。
“所以如今 不管是新广州人还是外地人 我们是在原址、一个城市中心在建工程让位给文物保护事业的原址 来看这段历史的。你说 是不是更有现场感、地标感?也更对广州的文物考古抢救、保护工作有生动体会?”
他接着介绍南越国宫署遗址 “1995年发现石构水池 1997年发掘出‘曲流石渠’。90年代末 那是什么光景?广州开始修建地铁 引进外资火热 现代化基建一片热火朝天。我本人参与发掘了曲流石渠遗址 当时这块地已出让给外商要建高楼 后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赔偿外商 回收地块 原址保护遗址。”
2000年 考古人员在原市儿童公园发现南越国宫殿基址 市委市政府更是斥巨资把儿童公园搬迁 交由文物考古部门全面发掘。“最后我们都看到了 依托原址建成了博物馆。全国同行都非常羡慕 非常羡慕。”
“在这些文物保护的往事之中 我们看到广州的考古人、学者们 不只是一个被人戏谑的‘考古佬’ 还是一个真正的文化遗产守护者 他们既有情操 也有超前理念。同样重要的是 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在商业利益和文物保护工作中所作出的权衡和抉择 充分显示出了城市领导者的责任感和魄力。”
在这些考古的“故事”里 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广州 这整座城市里的人们 对广府文化、岭南文化的坚守、热爱和传承。
3 两千年来城址未移、中心无改
重要的考古遗产 从来不单是一个遗址、一件宝物 它实际是在现代化城市中树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 是活态的、具有生命力的历史和当下。广州两千多年的“关键节点”可从中窥知 而当代考古人、政府乃至所有热心于历史保护的人士的心血 也被永远铭记。
“今天 我们欣喜看到 通过考古发掘、保护、展示、传播 更多市民和游客知道了 从古至今 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在地 都是广州城市的中心 北京路是广州的中轴线。从古色古香的曲流石渠到商业鼎盛的北京路步行街 千年古道与现代商业交相呼应——广州历史的中轴线一直在这个地方。这非常难得 尽管我国历史名城众多 但它们昔日的繁华中心 已和今天的城市中心有了很大位移。唯有云山护佑、珠水环绕的广州城 2200多年来城址未移、中心无改 世所罕见。”易西兵说。
广州考古的重大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 就是这座城市两千多年的发展原点 一直以来 人们生活、奋斗、悲欢离合、建功立业 物质和精神文明覆盖的疆域越来越广 这些记忆和财富 就像一个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 在这片热土上震荡 与自身、与前辈和后代 与南岭之外的中原 与南海之外的世界 越来越有底气地去交流、互动。
而我们的原点 我们的起源 被清晰确定和稳固在这里。
这里是哪里呢?
这里是几代考古人“面朝黄土背朝天”抢救和保护下来的考古遗产 是政府、社会各界和市民合力参与的保护和共建 也是越来越多人在文化和考古事业的感召下 对自身和本土更加清晰的认知。
考古发现延伸了历史轴线 增强了历史信度 丰富的历史内涵 活化了历史场景。生活在广州 不管是土生土长的“广府人” 还是广州“新客家人” 也许此前从未觉得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多么好 而当把视角放宽到更广时空 就会理解 “广州‘依山面水的地理格局’在世界城市中多么具有竞争力 而其‘延绵不断的发展轨迹’(同心圆)留存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建城以来‘持续不断的海外交往’又积淀了开放开拓的文化基因 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城市特质’。这样的历史文脉、文化基因、城市特质 为新时代广州建设岭南文化中心、国际大都市提供了丰厚的历史土壤和强大的文化支撑。”
依山面水三江汇 扬帆通海两千年——
这就是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