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还在推行租庸调吗(租庸调制作为唐朝土生土长的制度)
明朝还在推行租庸调吗(租庸调制作为唐朝土生土长的制度)《改新之诏》中的原话为:“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在改革之后,日本的确是一路小跑走入了封建制度,但是农民有出现什么属于自己的意志么?恐怕是没有的,毕竟我们能看到的史料中只记载了,日本租庸调的实行非常顺利,以至于日本的大多数人民在某种程度上,都没有认识到一个事实:改新后的社会和奴隶制其实没有什么两样。那么答案其实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在长久以来天皇的统治之下,日本对于改革这种事,最为上心的不是农民,而是那些高层们。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亦或者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自然对推动新时代的来临,是乐不可支的。在大化改新之中,他们学去了租庸调的精华,并且将其中关于税收的这部分,结合他们的国情所改変。然而随着唐朝和日本的不断交好,自然是不少先进的思想和制度,都走入了日本的高层心中,直到646年,日本才正式走向了封建制国家,废除了奴隶制。所
导言:税务,对于现在的人而言并不是什么陌生的词。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早在夏朝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税收的雏形。《史记》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可见早在数千年之前,国家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国由人民所构成的,自然国家的运营,也离不开人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税收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
从一开始多少亩地就收相应的税款,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税”,再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租庸调还有两税法,最后到我们现在的各种税款。可以说税收的形式,每个朝代都有着每个朝代的特色。
然而国与国之间不是封闭的,时代的发展自然也会将外国的文化带入进来,而我国自己的文化,也会流入他国。唐朝时期的租庸调,就在遣唐使的多次来往之中,逐渐成为了日本税收的主流模式,但是有意思的是,日本效仿的租庸调得到了极大的成功,奠定了日本封建时期的经济基础,而唐朝的租庸调,却在不久之后换成了两税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日本的租庸调为何如此成功?大化改新,在日本历史上的地位其实值得说道。我们都知道,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来说,因为自己的岛屿封闭性,这就导致了他们到很晚的一段时间,才开始进入到奴隶制阶段,甚至到了唐朝时期的时候,日本还是一个比较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然而随着唐朝和日本的不断交好,自然是不少先进的思想和制度,都走入了日本的高层心中,直到646年,日本才正式走向了封建制国家,废除了奴隶制。所以大化改新的意义,对日本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说是翻天覆地也不为过。
但是相比起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制度变化,日本的制度变化,少了那么一点“血腥味”。为何这么说呢?纵观东亚国家的古代历史,在国家变革之际,往往都少不了战争和革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绝对不是说说了事的话。
但是日本就不一样了,岛国的封闭性,给了他们另外一种道路,也就是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来看,日本的天皇,若是按《古事记》的说法来看,现存史料最多,最能确认存在的天皇,早在270年就已经出现了。而直到二战之后,虽然天皇已经没有了多少实际权力,但日本依然存在着天皇这个职位。可见日本的制度,其实都是一种温和的演变。日本的政治制度在长达千年的时间之中,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那么答案其实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在长久以来天皇的统治之下,日本对于改革这种事,最为上心的不是农民,而是那些高层们。为了维护他们的统治,亦或者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自然对推动新时代的来临,是乐不可支的。在大化改新之中,他们学去了租庸调的精华,并且将其中关于税收的这部分,结合他们的国情所改変。
《改新之诏》中的原话为:“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在改革之后,日本的确是一路小跑走入了封建制度,但是农民有出现什么属于自己的意志么?恐怕是没有的,毕竟我们能看到的史料中只记载了,日本租庸调的实行非常顺利,以至于日本的大多数人民在某种程度上,都没有认识到一个事实:改新后的社会和奴隶制其实没有什么两样。
二:租庸调为何在本土“水土不服”?1.租庸调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但是邻国的成功,不代表唐朝自己实行的租庸调,也能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实际上,租庸调的确在我国发生了水土不服的现象,甚至因为其的存在,间接导致了后来安史之乱的发生。在安史之乱结束之后,唐朝的统治者就将其换成了两税法,租庸调连一个朝代都没能熬过去,就结束了他的历史使命。
这其实与租庸调它所出现的时间点,和历史发展的变化,离不开关系。租庸调最早发生的时间,依照《唐代租庸调法研究》的史料表明:“唐高祖武德二年,每丁纳“租二石、绢二丈、绵三两”。在李渊时期,租庸调就已经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之上。
唐高祖
而在李渊时期,乱世还没有平定,于是李渊为了稳定农业的发展,所实施的经济政策,自然是讲究一个轻赋税,轻徭役,求经济稳定。而租庸调强调的是,按人口数为基础,不管你土地和金钱有多少,都要按照人口来征收粮食和绢布,甚至富裕人家,还可以通过多交税收的方式,让家中的年轻人能够安心劳作,不必服役。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农民耕田的势头够足,年轻人也因为不用上前线的缘故,得以在家中不断耕作。在良性滚雪球的情况之下,自然农业发展就上去了,农业在古代作为国家之本,其强大,就意味着经济的强大。再加上租庸调在收取方式上,其实就是最简单的人口税,而古代家族讲究的就是一个兴旺。
在社会环境和平的情况下,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自然税收也是足够的。但是这只建立在一个前提下,那就是唐朝所实行的经济政策不能变,并且要保证每个佃户,都能有属于自己耕种的地,能交得起每年的赋税。
2.土地兼并的盛行
但是历史不会永远停滞。农业一旦发展,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古代带来繁荣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封建王朝逃不过的命运——土地兼并。在战争时期,因为能够一切都是百废待兴,因此发展的速度极快,问题自然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是在天下平定之后,对比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达,不变的只有土地的面积。而王公贵族们享受的免税免役的特权,使得他们在资金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强者越强,换在我国古代的背景下,那就是土地越来越多。而租庸调这种按照人口收税的方式,成立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能够满足自己的田地耕种。
那么随着土地兼并的不断发展,大地主可以靠很少的赋税,就满足交税的需求,将多余的利益全部纳入囊中。但是那些缺少田地的人呢,要么少生少育,要么将自己的田地变卖给大户人家,要么就是将自己也卖给了大户人家,以求温饱。而这个过程之中,伴随而来的必定是社会的不安,占据总人数的农民的不稳。而租庸调这个简单的制度,在逐渐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下,自然而然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
3.均田制的失败和安史之乱
而真正给了租庸调这个落后制度最后一击的,就是均田制的变革,所带来的社会动荡,也就是让唐朝走上了下坡路的安史之乱。依《旧唐书》记载:“租庸调之本于均田之制”。
上文也说到过,租庸调是按照人口数收税的,那么怎么统计人口呢?就是按照均田制来的。而均田制最简单的思想,就是按照家庭之中的男丁数量分田地,那么为了分配田地,自然就要对家庭的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在天下安稳的时候,人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自然会积极上报自己的男丁数量,好得到更多的土地。
可还是那句话,人可以不断生,钱可以不断赚,但是土地可不会自己变多。实行均田制,就意味着国家要给合条件的人分田地,但是在人口增多,土地兼并激烈的时候,土地怎么来呢?在唐玄宗这个时间段,这个滚雪球的玩法,终于走到了尽头。
随着人口的增长,能够分出去的土地大多数已经有主,而因为土地兼并的发生,那么佃户能做的,要么就是瞒报自己的人口,拿不到土地,那也不能多交税;要么就是心一横,弃田而走,另寻出路。当然更多的,还是沦为大地主的“奴隶”,满足家庭所需即可。
而在唐玄宗统治期间,唐朝其实就已经到了一个最危险的时刻。虽然繁荣,但是这个繁荣的基础,建立在一个稳定的政局之上,建立在许许多多的农户身上。而因为均田制的失败,就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户部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天下还有多少人未登记在册。
而最基本的人口数量都没做好,自然租庸调也是名存实亡。一旦经济的发展减慢,朝廷的花费入不敷出,那就意味着经济的崩溃。而唐朝的后期,各个地方的节度使开始坐大,租庸调再一次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避税工具。这个时候的租庸调,完全已经失去了它作为财政收入的手段,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了激化唐朝社会矛盾的基石。
而在安史之乱之中,多少人战死,多少人流离失所,又有多少土地被用于他用。统计这些,对于一个刚刚才从战乱之中走出来的唐帝国来说,未免太过于难为人了。因此租庸调完成了它百年的使命,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将灯光交给了两税法。
总结:租庸调作为一个唐朝土生土长的制度,在渡过重洋之后,却在岛国上成为了最合适的制度,这种历史的作弄其实受限于很多因素。日本本身的封闭性和安定性,使得这样一个在唐朝不过百年的制度,却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而唐朝百年之间的,统治者本身的变化,整个唐朝风气的转变,人口的不断增长,都从各个方面,将租庸调打的支离破碎。从历史的角度看来,租庸调在唐朝的失败,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史记》、《改新之诏》、《唐代租庸调法研究》、《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