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说我们是中华帝国(西方说我们是中华帝国)
西方说我们是中华帝国(西方说我们是中华帝国)至于那些什么马其顿、西班牙、法兰西、德意志,以及那个大RB什么的,都只是历史上的旁枝末节,远远比不上前面那些辉煌的帝国。罗马帝国、中华帝国、蒙古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日不落帝国,现在可能加上一个美利坚帝国。要叫我说,既然是帝国,一要有帝,二要有国土,而且国土还得很大才行。最重要的,国家必须强盛。否则家里有几个小部落,小族群,每天玩个过家家,就可以称帝国了,这门槛也太低了吧。西方历史学公认的大帝国也就那么几个:
首先说明,帝国这个词是西方舶来品,我大中华从来不自称帝国什么的。倒是东面那个邻居,自从明治维新“脱亚入欧”以后,动不动就标榜“我大RB帝国”什么的。
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
什么是帝国帝国的定义很多,最通俗的定义是:统治地区内包含多个民族、宗教实体,且对不同的实体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
这是一个很宽泛的定义。没办法,对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的看法,谁也不服谁。
要叫我说,既然是帝国,一要有帝,二要有国土,而且国土还得很大才行。最重要的,国家必须强盛。
否则家里有几个小部落,小族群,每天玩个过家家,就可以称帝国了,这门槛也太低了吧。
西方历史学公认的大帝国也就那么几个:
罗马帝国、中华帝国、蒙古帝国、沙俄帝国、奥斯曼帝国、日不落帝国,现在可能加上一个美利坚帝国。
至于那些什么马其顿、西班牙、法兰西、德意志,以及那个大RB什么的,都只是历史上的旁枝末节,远远比不上前面那些辉煌的帝国。
好吧,就按照西方的历史定义来,我们也位列帝国行列。虽然我们从古至今一直以朝代自称,“我是大汉人”;“我是大唐人”;“我是大宋人”;“我是大明人”······
就算是帝国,此帝国也非彼帝国,我大中华终究还是独一无二的。
从总体上说,其他帝国崇尚个人主义和暴力征服,而我大中华,崇尚集体主义和以德服人。
中外帝国的相同点:一是领土庞大
哪来的?当然不是人家上赶着送过来的,都是扩张得来的。
比如说沙俄帝国。从1547年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四世加冕沙皇开始算,至今满打满算不过400余年。其领土最辉煌的时候,达到了2000多万平方公里,可见其扩张成性。
沙俄疆域
这都是蒙古金帐汗国的错。在把持了莫斯科公国240多年后,猛虎终于出笼了。此后沙俄人为了夺取出海口,几百年来不断的发动战争。
先是向西打垮了瑞典王国,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接着向西南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夺得了黑海出海口;再向东打败了清帝国,夺得了太平洋出海口;最后想征服中亚地区,希望获得印度洋出海口,可惜失败了。
中亚地区阿富汗“”帝国坟场“的名号,真不是白叫的,君不见美利坚帝国现在不也哭着要撤军吗?
至于蒙古帝国,大家都熟悉。成吉思汗率领他的子孙,从蒙古草原一路向南、向西打过去,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如果不是舰队遇到了风暴,差点就把东瀛灭了。
其他如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日不落帝国、美利坚帝国,无不是通过血腥扩张,获得了巨大的国土。
现在说说我大中华
远的,如炎黄之战、蚩尤之战,太古老了,就不提了。夏商周也不说了,就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说起吧。
唉,文明太悠久也是一大麻烦,至少说起来太啰嗦。不像其他帝国,历史普遍短暂,甚至短到区区三百年,底蕴实在是浅薄得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西驱戎狄,北击匈奴,南平百越,领土最高达到了340多万平方公里。
到了大汉王朝,自雄才大略汉武帝开始,屡次征伐匈奴,经略西域,疆域达到了600多万。
是的,领土就是这么来的。
秦朝340万疆域
西汉600万疆域
历史上总是说匈奴侵略中原,这么说的确不错。但我们打垮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土地,这也是事实。
你说谁让匈奴总是欺负我们的,我们不过是正当防卫罢了。好吧,打匈奴是正当防卫,那西域诸邦国怎么说?他们可是跟我们隔着匈奴,并不接壤啊。
历史上西域有大大小小许多小邦国,比如大家熟知的乌孙、龟兹、焉耆、若羌、且末,对了,还有一个著名的楼兰古国。
这些小国很悲催,夹在匈奴和大汉之间,谁都得罪不起,都是爷。
东汉班超经略西域之初,率领36个战士出使西域鄯善国。起初国君态度很好,表达了归顺汉朝之意。可是紧接着匈奴使节100多人也来了,鄯善国君态度就暧昧起来。毕竟两边都惹不起啊!
什么是英雄本色?
关键时刻,班超大喝一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即率领仅有的36人,趁着夜色,长途奔袭,运用孙子兵法,一通火攻加突袭,零伤亡歼灭了整个匈奴使团。
班超
鄯善国君无奈,只得一心一意臣服大汉,并把儿子送到大汉当人质。
瞧瞧,西域就是这么并入大汉的。
后来到了大唐,就更了不得了。大唐疆域1237万平方公里(唐高宗龙朔年间)。经过盛唐东征西讨,唐太宗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
大唐疆域
唐朝酒吧里的西域舞女
正是历朝历代的赫赫武功,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盛大疆土。扩张,我们不必讳言,历史就是历史。
帝国的第二个特征:民族众多
这是显而易见的。占领的土地多了,区域内的人口自然也就多了。以前交通、信息不发达形成的各个独立族群,统一后,自然就会形成多民族,甚至是多种族的情形。
比如俄罗斯,目前除了主体民族俄罗斯族以外,境内生活着194个民族。
中外帝国的不同点首先,其他帝国基本上是以力服人,对内实行残酷统治。而我中华则是以德服人,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多有优待。
蒙古帝国的大屠杀举世闻名。据统计,在征服世界的几百年里,蒙古帝国先后屠杀了一亿多人。要知道,最初成吉思汗起家的时候,蒙古族总共不过150万人左右。
蒙古铁骑
俄罗斯帝国不遑多让,手下的哥萨克骑兵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扩张的过程里,制造了许多起惨案。黑龙江海兰泡大屠杀就是一例。
至于日不落帝国以炮舰殖民全球,美利坚圈地运动几乎杀光印第安人等等,这些罪行比比皆是。
而我大中华则尽显人文关怀。
汉武帝温情安置投降的匈奴人,其中休屠王的太子金日磾(mì dī),后来还成为汉武帝的托孤重臣,与霍光一起辅佐幼子刘弗陵,也就是著名的钩弋夫人生的儿子汉昭帝。
唐朝更是信任、重用少数民族。许多著名的文臣武将都由少数民族担任。
比如西域四镇节度使,高丽人高仙之,一代西域战神。一生都为大唐征战西域,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然还有一个反例,那就是著名叛臣安禄山。此人是栗特族人,母亲是突厥人。
安禄山手握边疆三镇雄兵,受封东平郡王,一时风头无两。可惜大唐的盛世繁华就被此人一番叛乱葬送了。
其次,其他帝国以掠夺为目的,残酷压榨其他民族。而我中华却恰恰相反,以主体民族反哺少数民族。
如蒙古帝国就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人数很少的主体民族却占有了最大的资源。其他帝国也大肆掠夺少数民族的土地、财产,奴役被占领地区的广大人民。
而我中华历史上大多是主体民族承受重压,优待其他少数民族。在这方面,历史上的朝贡制度就是一个典型。
从商朝一直到明清,藩属国、周边小国朝贡制度就一直没间断过。朝贡讲究的是“薄来厚往”,以体现天朝大国的形象。
比如大明王朝,藩属国进贡的物品,朝廷都按照高于市价几倍、几十倍的价款付钱,然后再回赐大量的物品,比如珍珠玉石、丝绸瓷器之类的。
唉,朝贡对我大中华来说,其实真的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啊!
总之,中华帝国其实就是以京师为中心,一圈一圈扩大势力范围,层层防御,稳扎稳打,求的是一个平安。
和平时期,皇帝喜欢巡游四方,浩浩荡荡,四方叩拜,口称吉祥。秦始皇东巡,乾隆下江南,都属此列。当下的明星,有的也好这口。虚荣心嘛,理解。
秦始皇东巡
天下大乱,皇帝则身居宫中,号令四方诸侯勤王护驾。钦差宣旨:”速来平叛,考验大家忠诚的时候到了!“
宋朝的皇帝,明朝的皇帝就经常干这事。前者的徽钦二帝,后者的明英宗,都因为护驾不力,被人俘虏了。
其他帝国,则普遍贪婪成性,四处点火,烧杀抢掠,本质上就是一个特大号的土匪团伙。
如果硬要说点深层次的话,则中华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其他帝国不过是一群没有文化底蕴的暴发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