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志(三国的最大秘密)
陈寿历史上真实的三国志(三国的最大秘密)因为杀曹操,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汉献帝落到袁绍的手上,而以袁绍的品性,可能直接就篡位。所以留着曹操,才符合汉献帝的利益,但汉献帝又需要脱离曹操的掌控,寻找一个真正忠诚的人,可以帮助他重振汉室。答主殷守甫解释,秘密就在衣带诏事件中,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他的目标并不是刺杀曹操,而是逃出许都,脱离曹操的控制。看着看着,脑洞直接跪了,迷迷乎乎之间,我开始怀疑我看的是一本假的《三国演义》那殷守甫是怎么证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呢?这么多证据堆积在一起,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就是汉献帝,那汉献帝是怎么变成诸葛亮的呢?
这两天一直在给大家连载《貂蝉》,在这个小说里,貂蝉不再是王允的义女,而是曹操的一名刺客跟卧底。这算是一个小小的脑洞了,而要找宇宙级的三国脑洞,还得问问答。
在问答有一个提问:《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细思恐极的细节?
答主殷守甫提供了一个万赞级回答:诸葛亮其实是逃出许昌的诸葛亮。
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心里是呵呵的,诸葛亮就是汉献帝?这是什么逻辑,来,我看你编。
看着看着,脑洞直接跪了,迷迷乎乎之间,我开始怀疑我看的是一本假的《三国演义》
那殷守甫是怎么证明诸葛亮就是汉献帝呢?
这么多证据堆积在一起,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就是汉献帝,那汉献帝是怎么变成诸葛亮的呢?
答主殷守甫解释,秘密就在衣带诏事件中,这是一次成功的策划,他的目标并不是刺杀曹操,而是逃出许都,脱离曹操的控制。
因为杀曹操,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汉献帝落到袁绍的手上,而以袁绍的品性,可能直接就篡位。所以留着曹操,才符合汉献帝的利益,但汉献帝又需要脱离曹操的掌控,寻找一个真正忠诚的人,可以帮助他重振汉室。
这时候,刘备来到了许都,汉献帝经过多方考察,终于决定依靠刘备。但刘备实力太弱了,汉献帝给出指示,让他先行出逃,去投奔荆州的刘表,在那里等他。
而汉献帝最终也逃出了许都,那汉献帝逃出许都之后,谁又坐在许都的宫殿里当曹操的傀儡呢?
应该就是真的诸葛亮。
十八岁那年,诸葛亮到许都,其实是为了刺杀曹操,失败后被关进大牢,且身受重伤,面容皆毁,这给汉献帝提供了机会,汉献帝让神医华佗替诸葛亮换脸,变成了自己的模样,然后让诸葛亮呆在了宫里代替自己,他本人则换成太监的衣服,狸猫换天子,逃出了许都。
他呼吸着自由而新鲜的空气,一路南下,走向南阳。
那曹操呢?他就没发现自己的天子已经换了人?
估计曹操很快就发现了这一切,但他需要一个天子傀儡,只有将计就计,让诸葛亮成为第二个汉献帝在许都活下去。
而为了躲避追捕以及诸雄争夺他这个天子,来到南阳的汉献帝没有公布自己的身份,而是以刘备军师的身份下山,开始从事恢复汉室的活动。
这就是诸葛亮跟汉献帝的秘密,看完之后,是不是觉得三国的机密太多,脑子有点不够挂档了?
且不要停,像这样的脑洞还有。
答主张前川亦提供一个脑洞:庞统跟周瑜其实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庞统原本只是周瑜手下的一名功曹,并无显赫功绩,竟然也跟诸葛亮齐名,号卧龙凤雏。而且在周瑜死之前,诸葛亮从来没有提起过庞统这个跟他齐名的人,而在周瑜死后,诸葛亮突然大力向刘备推荐起了庞统。
原因只有一个,周瑜就是庞统。
在发现诸葛亮是汉献帝的秘密后,周瑜决定追随汉帝,但他本身已经是孙家的人,那怎么办?只有自毁容貌,庞统是三国丑男,这不是天生的,而是周瑜为掩人耳目自毁颜值的,然后诈死,以另一个身份:庞统来到了诸葛亮,也就是汉献帝的身边。
大家知道卧龙凤雏是齐名的,而还有另外一个词,就暗示了周瑜就是庞统:一时瑜亮。
大家明白了吧。
明白了,是不是要回去把《三国演义》这本伪书给烧了?
不要冲动,其实上面所说只是一种历史假设,从历史的细节中去架构一些有意思的设定,而这样的设定,如果往前推的话,当推到作家马伯庸身上。
马伯庸是打开脑洞看三国的伟大先驱,革命只先不烈。他的《三国演义配角》一书,就展示过其清新脱俗的脑洞。
马谡失街亭,不是因为他笨,而是被人陷害,而他逃出生天,潜伏经年,终于手刃仇敌。
《官渡杀人事件》,从三国志里的一句话,马伯庸推理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原来都是汉献帝图样图森破。
《宛城惊变》,贾诩再次黑化,甚至牵出了曹操的卞夫人跟曹丕。马伯庸推导出,张绣叛变袭击曹操,目标不是杀死曹操,而是杀死曹操长子曹昂。他跟卞夫人达成了最不可能的合作。
《孔雀东南飞 》,马伯庸从一首乐府诗,推导出了一个牵动汉室、曹操、孙策三方的间谍谋杀奇案。
这些都是短篇,马伯庸还有一个有关三国最大的脑洞:《三国机密》。
最近腾讯视频就在独家首播《三国机密》,讲的也是一个围绕着汉献帝的脑洞。这里面最大的设定,宫中的汉献帝也不是汉献帝,当然,不是诸葛亮,而是汉献帝的双胞胎弟弟刘平。
刘平生下来后,被杨俊收养。
杨俊是河间人,是史书中第一个推崇司马懿的人,跟司马懿是老乡关系,刘平被杨俊收养,而被杨俊送到司马府寄养,从此组成了《三国机密》的大CP,汉献帝跟司马懿。
而司马懿为什么要夺曹魏的江山,它的伏笔就在这个CP关系里……
这就是三国里的机密。是一个有关历史的幻想。
当然,我们说历史可以推导,也可以演绎,还可以虚构,但一切要以合理为前提,要能够自圆其说,而且重大历史细节不能出错。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网大《魔国志》,讲的也是三国故事,里面桃园结义,只有关羽跟刘备结拜。
说好的三人行,为什么是没有飞的双飞?你们用张地主家的桃花园子喝血酒,不叫上张飞合适吗?这样做,人生路上还会有朋友吗?
好吧,张飞可能卖猪肉还没回来。但接下来,曹操突然跑过来,这是什么意思?
好吧,曹总要给自己加戏,那没问题,可下面这句话台词我实在忍不了:
原来黄巾是起义啊,曹孟德,你这是准备投奔张角吗?
这样的错误一出来,观众直接就出戏了。所以,越是戏说,越要考究。
好的历史剧,一定是认真的细节,加上大胆的创新。
这两天在腾讯视频看了数集《三国机密》,发现这部作品达到了这个标准。
虽然是一个脑洞大开的历史演义,但各种细节考究,服装道具人物语言等等没有问题。人物也很丰满。
而如果对三国历史略有了解,那看这部《三国机密》就更有趣了,光出场的人物就步步有机密,人人有彩蛋。
比如里面有个小太监叫冷寿光,剧中的身份大开脑洞,竟然是郭嘉的同门师兄弟,他们的师傅叫华佗。而华佗除了会开颅术之外,最会干的是阉割术……
还有跟郭嘉比拼权谋的戏志才,《三国演义》都没有写这个人,但此人曾是曹操的重要谋士。
《三国志》记载: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可见,戏志才不死,郭嘉不出,郭嘉不死,诸葛亮不出!
而《三国机密》将这两人放到了对立面,他们将展开三国最为腹黑的较量。
还有汉献帝会医术,张绣武艺超群,是北地枪王,剑客王越剑术无双等等,在历史中,这些不过一两句记载,但在《三国机密》里,纷纷鲜活了起来。
可以说,被三国演义所忽略的那些人,在《三国机密》补齐了。
此外,这还是一部青春权谋剧,里面的主角,刘平跟司马懿皆是十八岁上下,而他们要面对的则是人到中年,人生经验无比丰富的曹操、荀彧、满宠、贾诩。
汉献帝跟司马懿的CP,皇后的御姐调教等等,又让这位历史剧充满了时尚的气息。
是青春无敌,还是权谋致胜,史书自有其结果,但答案在你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