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王爷封号一览表(他是清朝唯一封错的王爷)
清朝王爷封号一览表(他是清朝唯一封错的王爷)载漪生于1856年,熬到了1894年,他已经快到40岁了,却混了一个死王的名号,你说他悲催不悲催。(小编甚至怀疑慈禧是故意的)因为清朝时封王,王位的名号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清朝雍正皇帝的长子弘晖只活了8岁,就夭折了,后来乾隆继位,就赐号自己这位早夭的大哥为端。也就是端亲王。下面看一下,猛、猎、独等字入名好吗?答曰,不佳。因为名字中,带有“犬”字的偏旁。载漪在道光皇帝的国丧期间,因行为不端(因为历史的资料欠缺,已经查不到他如何不端正了,但在国丧期间,饮酒,衣冠不整,吃荤都属于行为不端)。咸丰皇帝一怒之下,便赐给了载漪这个中间带有“犭”旁的漪字,目的是“羞辱”。我们再看端王是怎么来的。从字面上理解,行为不端的人,是不可能被封为端王的。1894年慈禧60寿诞,群臣都有赏赐,慈禧降下一道圣旨,封载漪为“瑞郡王”,可是书胥在圣旨上,将“瑞”误写为“端”字,圣旨传下,很显然,端字无法改回为瑞字,故此,
小编今天讲的这位王爷就是端王载漪,小编看他的名字时,就感觉很悲催。有读者看到这里,心中会涌起不同的观点——看他的名字,端正的端,漪为水波荡漾的样子,很显然,端王载漪,这是一个很堂皇的爵位,很美的名字,小编你说他很悲催,是不是喝高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小编讲得非常理智,为什么说他很悲催,您往下看,就知道了。
中国人起名,有一个千年不变的讲究,那就是小名取其贱,大名要堂皇。换句话来说,小名可以叫二狗子,可是大名却必须离狗远远的。
下面看一下,猛、猎、独等字入名好吗?答曰,不佳。因为名字中,带有“犬”字的偏旁。载漪在道光皇帝的国丧期间,因行为不端(因为历史的资料欠缺,已经查不到他如何不端正了,但在国丧期间,饮酒,衣冠不整,吃荤都属于行为不端)。咸丰皇帝一怒之下,便赐给了载漪这个中间带有“犭”旁的漪字,目的是“羞辱”。
我们再看端王是怎么来的。从字面上理解,行为不端的人,是不可能被封为端王的。1894年慈禧60寿诞,群臣都有赏赐,慈禧降下一道圣旨,封载漪为“瑞郡王”,可是书胥在圣旨上,将“瑞”误写为“端”字,圣旨传下,很显然,端字无法改回为瑞字,故此,载漪就成了端郡王。
端郡王也没有什么不好,毕竟也是很堂皇的爵位,可是哪位读者要是这样认为,那可就错了。
因为清朝时封王,王位的名号具有唯一性、排他性,清朝雍正皇帝的长子弘晖只活了8岁,就夭折了,后来乾隆继位,就赐号自己这位早夭的大哥为端。也就是端亲王。
载漪生于1856年,熬到了1894年,他已经快到40岁了,却混了一个死王的名号,你说他悲催不悲催。(小编甚至怀疑慈禧是故意的)
载漪总想翻盘,他等呀等,最后终于等到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慈禧太后想要废掉光绪皇帝,另立一个保庆皇帝,这个保庆皇帝溥儁就是载漪的次子,可是让慈禧太后没想到的是,世界列强们根本不买她的账,面对洋人的作梗,载漪就打出了刀枪不入的义和拳的“神”牌。
载漪领着一个会气功的义和拳大师兄来到紫禁城,并让这位大师兄,当场向慈禧太后,表演了刀枪不入(可以战胜洋人)的绝技。
慈禧看到了刀枪不入的大师兄,就好像看到了战胜洋人的希望,可是凭借着义和团的力量,向洋人开战,无异于以卵击石,最后清政府还是输得稀里哗啦。
溥儁的保庆皇帝没当成,载漪也成了洋人“必杀”名单上的一员。因为载漪是皇亲,故此,慈禧只能保他,真正砍头是不成的。溥儁和载漪就被流放新、疆……辛、亥革、命后,载漪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袁、世、凯每月予以二百金,以济其困。后来,载漪回京,在亲戚朋友的接济下度日,1922年,差不点当上皇帝爹(也叫监国)的载漪去世了。
在《慈禧外传》中,英国作家约翰·奥特维·布兰德曾经这样写道:(慈禧斥责载漪)只要我在一天,你就不能做监国,以后如果再不安分,就赶你出宫,财产充公,你的行为,真配你的狗名。
上面一段话,白纸黑字地写在哪里,慈禧说没说,小编不得而知,但有一点,载漪为了个人的私利(想当太上皇)而将清朝推到了悬崖边上,这个是真真切切的历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