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县的历史故事(山西晋中左权历史由来)
左权县的历史故事(山西晋中左权历史由来)唐仍为辽山县。随着州置名称变化,先后隶属辽州、箕州、仪州、乐平郡、仪州。隋开皇十年(590)复置,改名辽山县,属并州。十六年(596),境内新置交漳县。是年始置辽州(治所辽阳故城),辖辽山、交漳二县。大业二年(606)废州,裁交漳县并入辽山县,属并州。春秋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秦属上党郡。西汉属涅氏县,隶属上党郡。东汉延康元年(220)始置轑河县,治轑阳故城,属乐平郡。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左权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东南部,太行山主脉中段西侧。界于北纬36°45'—37°17'、东经113°6'—113°48'之间。北连和顺,西接榆社,南邻武乡、黎城东,与河北邢台、武安、涉县接壤。左权县面积2028平方千米,下辖5个镇、5个乡,共379个行政村,总人口164067人(2013年)。
1942年5月25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于此,山西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遂更县名为左权。
夏属冀州之域。
春秋属晋。战国先属韩,后属赵。
秦属上党郡。
西汉属涅氏县,隶属上党郡。东汉延康元年(220)始置轑河县,治轑阳故城,属乐平郡。
隋开皇十年(590)复置,改名辽山县,属并州。十六年(596),境内新置交漳县。是年始置辽州(治所辽阳故城),辖辽山、交漳二县。大业二年(606)废州,裁交漳县并入辽山县,属并州。
唐仍为辽山县。随着州置名称变化,先后隶属辽州、箕州、仪州、乐平郡、仪州。
五代十国,县置未变。后梁开平三年(909),仪州复名辽州,辽山属辽州。十国时,辽州为北汉国十二州之一,辽山属辽州。
北宋熙宁七年(1074),废辽州,降平城、和顺二县为镇,入辽山县,隶平定军。元丰八年(1085),复置辽州,辽山属辽州。
金,县置未变。辽山属辽州,隶河东南路。元,县置未变。辽山属辽州,隶晋宁路。
明洪武元年(1368)裁辽山县,并入辽州,隶山西布政使司,升辽州为 直隶州,辖榆社、和顺二县。
清雍正九年(1731)山西恢复道制,辽州隶冀宁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废州,辽州改名辽县。 民国三年(1914),隶冀宁道。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直隶山西省政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辽县隶属山西省第三行政公置管辖。
1939年7月,侵华日军占据县城,辽县抗日民主政府移驻西黄漳村,隶属太行第三专区。
1941年9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以平辽公路为界,划县境西北部置辽西县,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蒿沟村,隶属太行第三专区。
1942年5月,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在反“扫荡”战斗中于十字岭壮烈牺牲。为纪念左权将军,是年9月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辽县易名左权县。1943年,辽西县改属太行第二专区。1945年4月,县城光复,辽西县政府迁回县城。同年11月,左权、辽西两县合并为左权县、撤销辽西县置,左权县隶属太行第二专区。1949年1月,太行第二专区易名左权专区,左权县隶属左权专区。同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成立,撤销左权专区,左权县隶属山西省榆次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左权县仍属山西省榆次专区。
1958年10月,左权、和顺两县合并为和顺县,撤销左权县置。1959年6月,恢复左权县置,直至1990年,属山西省晋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