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其实农民想要改变困境,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辛勤耕作的农民白毛女的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的农民饱受压迫的凄楚处境。自古以来,农业便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民与地主两重身份也在农业社会里传承,农民的凄惨处境在古代历史中并不少见,唐代诗人李绅就曾发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哀叹。与现代相比,古代人口少,地广人稀,既然生活如此悲苦,穷苦百姓为何不垦地开荒,偏要受地主奴役?

高大气派的堂屋内,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战战兢兢地立在堂中。

他面前的豪绅一身绸缎,面露不屑,心中盘算着霸占老农女儿的阴谋。

归还欠债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农无力偿还欠债,只得被迫签下卖女儿的卖身契。恰逢旧历除夕,贫农女儿喜迎新年,沉浸在喜悦中的她,却即将面临家破人亡的灾难。

在豪绅的压迫下,老农含恨而死,老农女儿逃入深山,头发变白……这便是地主黄世仁霸占贫农女儿喜儿的故事,喜儿又被唤作白毛女。

白毛女的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的农民饱受压迫的凄楚处境。

自古以来,农业便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民与地主两重身份也在农业社会里传承,农民的凄惨处境在古代历史中并不少见,唐代诗人李绅就曾发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的哀叹。

与现代相比,古代人口少,地广人稀,既然生活如此悲苦,穷苦百姓为何不垦地开荒,偏要受地主奴役?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

辛勤耕作的农民

其实农民想要改变困境,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地广人稀,农民为何不自发垦地?

在我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往往伴随着疆域、人口等方面的变化,而中原地区则是以汉族为核心的“熔炉”,政权争权夺势过程中挑起的战火,会使饱受战乱之苦的民众进行迁徙。

而随着政权的稳定,百姓们安居乐业,会为人口增长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2)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

从秦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首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始,汉、唐、宋、元等朝代轮番上演着权力更替的戏码,人口数量也出现不同的数值。

以秦汉更替为例,秦朝后期,连年征战导致人口数量锐减,西汉建立之时,国家人口仅有一千余万。

沛公刘邦灭亡秦朝,战胜西楚霸王项羽,建立了汉朝,经过休养生息的措施,汉朝的人口数量出现增长,发展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全国人口数量已经上升到3000多万。

根据我国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先生主编的著作《中国人口史》的统计,东汉时期人口峰值在6000万之上。

而宋朝是我国人口史的一个重要朝代,有宋一代,我国人口数量突破了一亿,发展至清代,人口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数量继续突破2亿、3亿等关口,但与现代中国相比,封建时代的人口数量远不及如今的人口数量。

历史上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并非有着一帆风顺的上升轨迹,期间经历过多次起伏,当政治秩序恢复,经济、资源等方面利于民众生存时,人口会呈现上升趋势。

相对应地,长期战乱、经济遭遇重创时,则会诱发人口出现下降趋势。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3)

东汉末年,张角等人发起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例如朝代更迭的时期,群雄相争将挑起战火,导致人口出现大幅下降的趋势,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三国初年的混战,战争成为社会的大背景,人口在几十年里从6000多万下降至3000万。

战乱与安定两种不同的社会局面,让人口的变化出现了一定的周期性,但总的来看,古代与现代相比,有着人口更少的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地广人稀,农民为何不自发垦地,摆脱地主的剥削?

表面看来,古时农民可以自发地利用农具,前往无人打理的荒地开垦荒田,以获得更多耕地,提升农作物的收成,不受房地产开放商等现代才有的束缚,但其实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原因之一是垦地本身并非易事,古时生产条件落后,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耕作时全凭一身力气。

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所言,农民们农作时“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既要付出力气,也要经受自然环境的考验,所以开垦荒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功夫。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4)

开垦后的农田,短时间内无法收获农作物

而经过开垦之后的农田,短时间内无法收获农作物,农民在开垦荒田后,需要吃家中余粮维生。

寻常人家并非种粮大户,家中余粮无法满足长期的用粮需求,所以农民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去开垦荒田,其实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而农民们在权衡利益得失后,可能会放弃开垦荒田。

此外,不同朝代的土地制度不同,农民私自开垦荒田的行动未必会受到统治者的支持。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存在着众多变迁,并非所有土地制度都为农民垦荒提供了有利条件。

农民自垦,面临着重重压力

为维持社会安定,封建统治者需调和阶级矛盾,一些统治者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农民谋求利益,以鼓励农民自垦这件事为例,明朝统治者朱元璋就鼓励民众开垦荒田。

朱元璋出身寒微,幼时家境贫苦,曾为地主放牛,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最终响应元末农民起义军,推翻元朝统治建立了明朝。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5)

朱元璋画像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首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元朝统治末期时,蒙古统治者向汉人征收名目繁杂的赋税,民众遭受残忍剥削,为谋求生路,农民起义爆发,拉开元朝灭亡的序幕。

从元朝灭亡到明朝建立,连年战乱打乱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天灾人祸给民众带去沉重苦难。按照史书《明史》的记载,至正年间发生严重的蝗灾、瘟疫,彼时只有十七岁的朱元璋就经受了家破人亡的苦难——父母、大哥先后去世。

因为家庭困苦,朱元璋甚至没有能力为逝去的亲人安葬,为了活命,朱元璋前往皇觉寺做了和尚,但因为饥荒,和尚也难以讨要到施舍,朱元璋只能离开寺院流浪,沿路乞讨饭食。

凄苦的经历让朱元璋深谙底层人民的不易以及粮食的重要性,在坐上皇帝之位以后,朱元璋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

《明史》有载,朱元璋对百姓的困境有着清晰认知,他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官员施展廉政。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6)

在获得统治者支持后,田间耕作的农民有着更高的热情

他还鼓励民众开垦荒地,为民众免除租税,并将人多地区的农民迁徙至地广人稀的地区。垦荒者自垦农田归己所有,政府还给他们提供耕牛、种子等,各种措施提升了农民垦荒的热情。

朱元璋的政策让全国渐渐形成了以自耕自种为基础的农耕局面,促进了耕农经济的发展,与之相对的是地主阶级的经济受到抑制。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局势出现了变化。

明朝政府为民众提供的便利无法一直延续下去,一个因素是农民之间的竞争,在优渥的垦田条件下,农民们积极垦田,形成了竞争之势,甚至出现了为争田大打出手的情况。

该种局面被明朝官员察觉,他们上言称:“若不起科,争竞之徒,终难杜塞”,所谓的“起科”,就是对农田计亩征收钱粮。在相对混乱的局面里,鼓励开垦的政策施行不多久便被取缔。

另外,农民在鼓励垦荒的政策下,同样要面临着生存压力,垦田需要时间,为了维持生计,一些农民会向当地豪绅借贷,以弥补家用,支撑到垦田结束。

虽然日常花销不高,借贷数量不大,但农民创造的经济数量有限,导致自己的偿还能力太弱,很难用钱还清借贷。

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农民只能用土地抵债,这样一来,农民辛苦开垦的田地反而又回到豪绅手中。

从垦田过程中尝到苦头的农民,就会对垦田丧失热情,在付出巨大时间、经济成本后,自己却并未获得理想中的收获,这种局面下,农民就不愿意自发垦田,选择其他方式维持生计,其中一种便是做佃农。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7)

劳作的佃农

佃农是指租入土地从事劳动的农民,从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建立土地私有制以来,私有土地成为了我国封建历史上主要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到两宋时期,租佃方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

佃农们从地主手中租来土地,他们缴纳地租,史书《宋史》中便有相关记载,“凡州县旷土,许民请佃为永业”,佃农们不仅可以租来土地,还可以将租种的土地看作“永业”,长期地进行租借。

表面上看来,自耕自种的耕作方式更为轻松快活,农民们自主开荒拥有自己的土地,耕作所得皆归自己所有。

但其实,自耕自种并非想象得那么轻松,成为佃农也没有想象得那么凄楚,一些农民甚至更愿意做佃农。

朝代更迭,土地制度发生着变迁

夏商周三朝,我国社会形式从原始社会变为奴隶社会,直至秦皇嬴政统一中国为止,千余年的统治中,土地产权制度大致呈现着土地国有制的形式。

统治者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支配、管理自己所有的土地外,将其他土地连同奴隶一起,层层分封给各级贵族。

奴隶社会中,土地制度的一个代表形式为“井田制”,该制度将土地划分为众多方块,整体呈现出“井”字。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8)

井田制农民耕作示意图

按照儒家经典《周礼》的记载:“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土地被进行了划分,井田制为国有制的土地制度,井田制之下,集体劳动与个体劳动相结合。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曾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中间为公田、周围八家为私田的土地,呈“井”状排布。

所谓的公田是奴隶主经营的土地,而私田则是奴隶主分配给奴隶进行耕种的土地,奴隶们需要在公田服劳役,公田收入归为领主所有,私田收入则归自己所有。

在井田制的规定下,最高的土地所有者为统治者,就像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的描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而各级贵族对受封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可进行土地买卖。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9)

庶民只能遵循服劳役的义务,没有土地所有权

这种背景里,庶民只能遵循服劳役的义务,要先在公田上耕作,再耕种私田维持生计,土地归国家所有,穷人没有土地所有权,因此没有良好的开垦荒地的条件。

井田制度到东周时期已经逐渐崩溃,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逐渐消亡,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走上历史舞台,展现出不同的特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早在秦国时期,地主阶级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逃避赋税上缴,一方面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另一方面缩减了国家税收。

为削弱地主阶级的力量,秦国开始了土地制度改革,商鞅废除井田制度,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鼓励农民开垦土地,打破“井田制”的疆界。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0)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商鞅变法承认了土地私有,废井田重农桑,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对生产者而言,变法降低了生产、生活压力,对国家而言,变法鼓励了耕织生产,保证了国家财力来源,提升了国力。

社会垦地的热情虽然高涨,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但农民阶级却承受了更大压力,多数自耕农转变为佃农,地主阶级受益更多,为激烈的社会矛盾留下隐患。

发展至汉代,土地私有制曾出现过鼎盛局面,汉武帝统治时期,土地兼并风潮涌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大地主和农民阶级矛盾尖锐。

为安定社会秩序,西汉统治者以“限民名田”的策略抑制土地兼并,调整大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限制私人占田,但限田政策在西汉末年彻底失败。

新朝皇帝王莽掌权后,推行了“王田改革”,试图恢复“井田制”以平均分配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制,不准土地买卖,阻止土地兼并,减少农民所受的剥削,但政策推行不畅,最终“王田制”沦为一纸空文。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1)

刘秀画像

东汉统治者接替政权后,也曾有意抑制土地兼并,刘秀建国后不久就颁布“度田令”,丈量土地、核实户口,让土地所有者按照实际占有的土地数量进行纳税,拥有的土地越多税收越多,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土地兼并。

经过度田,地主、农民阶级矛盾得到缓和,为恢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垦田、人口均出现了增加,但东汉统治末期,土地兼并、失地流民问题日渐严重,百姓苦不堪言,遂揭竿而起,贫民百姓在张角等人的号令下,向官僚地主发起攻击,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从夏商周到秦汉,土地制度已经出现过多次变化,各朝统治者虽然有过推动农业发展的措施,但并未完全消灭地主与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为了逐利,大量占有土地的地主阶级压迫了农民的生产。

受制度以及地主阶级的影响,农民们自垦耕种面临着沉重的压力。只有国家鼓励农民自垦时,农民才拥有开垦土地的良好条件,但鼓励民众自垦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加之地主阶级的侵蚀,农民自垦面临着重重压力。

自耕自种,没有想象中那样轻松

在我国文学史上,存在着众多歌颂田园生活的诗词佳句,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厌倦官宦生活后选择隐居,他辞官卸任,躬耕于田间,过着和普通农民一样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众多反映田园躬耕生活的诗文。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凸显了陶渊明悠闲自得的心境,但其实自耕自种的农民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轻松。

在多数情况下自耕农要承受徭役、赋税,徭役是统治者强迫平民进行的无偿劳动,而赋税则是天赋等各种捐税的统称,指民众支付给政府的费用。

因此农民自耕自种,多数情况下并不仅仅是自给自足,靠种田获得的收入,还将以赋税等形式支出,加上徭役等影响,压在农民身上的担子并不轻松。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在著作《卖田说》一文里,谈到一个让他不解的现象,那就是清代中叶,四川众多中小业主失去土地,成为了佃农,一些人乐于卖田,李调元对此十分不解。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3)

清代蜀中才子李调元雕像

李调元的朋友王泽润也沦为了佃农,他现身说法,讲述了自己沦为佃农的过程,王氏曾经是占田千亩的大地主,但代代平分家产,地主财富的集中与积累被限制,中小地主、自耕农阶级广泛存在。

而自耕农和中小地主要承担严苛的赋税,因而更难积累经济,恢复原本家大业大的辉煌局面。王泽润在苛捐杂税中饱受剥削,因此放弃了土地,选择卖田以佃田,甘愿做佃农。

成为佃农后,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地主们反而会对佃农形成特殊的“保护”,例如当地方政府给佃农加派徭役时,在当地有头有脸的地方豪绅,会为了确保佃农们的劳务时间想方设法庇护佃农,避免佃农们受到徭役影响。

封建王朝基层官府为农民加派的徭役,损坏的不仅是佃农的利益,还有地主的利益。成为佃农后,农民们在租借来的田地里耕种,虽然要向地主支付租田费用,但受到庇护的他们无需被强征徭役,也无需缴纳田税。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4)

空置不用的荒地,通过开垦能为地主带来更多利益

对于地主而言,他们名下的荒地空置不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被佃农租借反而能够提升土地利用率,所以他们愿意租借名下荒地,甚至有些还给出长期耕作的条件。

至于耕田的收益,通常情况为对半开,常常在实践中根据佃农使用地主生产资料的情况而定。北宋文学家苏洵有言:“耕者之田资于富民……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佃农和土地所有者各得土地生产的一半收入,两者存在着租佃关系。

生产资料包括农具、原料等,租佃地主土地进行耕种的佃农,在生产资料不完备的情况下,常常需要地主提供耕牛、农具等生产所需的工具,甚至还需要地主提供居住地、粮食等,地主为佃农提供的生产资料的多寡,也会影响生产收益的分成。

耕田收益分成还与土地肥沃程度等因素有关,例如福建松溪县相关资料记载:“肥田主得六七,佃得三四”,而贫瘠的土地,主得“四五”,佃农得“六五”不等。

农民们选择成为佃农,其实就是放弃了自行开垦荒田做地主的可能,他们与地主形成了雇佣关系,双方存在着利益联结。

但并非所有的地主都具备契约精神,会循规守矩,不肆意侵害佃农们的利益,地主对佃农们的庇护,本质上还是侧重于保护自己的利益。

古代没有地为什么不去山区种地(古代明明地广人稀)(15)

逃入深山,头发变白的“白毛女”

自古以来,地主压迫佃农的文艺创作并不少见,“白毛女”就是一个代表,掌握更多资源的地主阶级盘剥佃农,亲手酿造种种悲剧。

总的来看,古代农民没有主动开垦荒地,摆脱地主压迫的原因有很多,政策不支持,没有开垦荒田的良好环境是其一,开垦荒田成本高,赋税劳役的压迫等因素,都使得农民不愿开垦荒田,去自耕自种。

在赋税压力较大时,农民会选择成为佃农,在地主的压迫下艰难维生。

由此可见,在古代开垦荒田并不简单,各种条件制约之下,一些人甘愿做佃农,例如王泽润,他们租佃土地,靠辛勤劳作养家糊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