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唐玄奘确有其人吗(行者玄奘1-8历史上的玄奘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上唐玄奘确有其人吗(行者玄奘1-8历史上的玄奘是个怎样的人)随末,家国凋零,十八路反王,其实五十反王 都有,而随都洛阳则成为生灵涂炭之地,王世充弹尽粮绝,寄希望于洛阳四大佛场,希望从中得到数万石粮食,而灾难之下,又能有多少存粮,城里饿殍遍地。在这种情况下玄奘劝服大和尚把寺庙的粮食捐赠出来,救济灾民,救死扶伤。王世充之前找过四大道场,四大道场推故无粮而捐了数百石,而此时却有余粮救济灾民,诘难寺庙,大和尚不忍以自火焚来熄灭王世充的怒火,而此举并未见效,故此放火烧玄奘所在的净土寺,并派兵围寺要困死这些和尚。等到玄奘成年后,因为战事先到四川求学佛法,之后佛学有所小成,觉得再无精进便四处游师,做起个行脚僧。每到一处无不相互与高僧大德印证、交流、学习佛法。在天府之国遇到心魔,那份或许属于他自己的爱情,断然离欲向佛,坚固求佛之心,更是让湖主惊叹佩服。小说的描述跟史料的记载是吻合的,对于玄奘的印象,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他只存在于唐朝,其实,随末就已存在了。隋唐时期,
《行者玄奘1-8》|历史上的玄奘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一、《行者玄奘1:乱世佛子》
《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
《大正藏》卷50《慈恩传》卷上说:“其第二兄长捷先出家,住东都净土寺。察法师堪传法教,因将诣道场,诵习经业。”
小说的描述跟史料的记载是吻合的,对于玄奘的印象,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他只存在于唐朝,其实,随末就已存在了。
隋唐时期,民生凋敝,那时候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出家的,需要朝廷的认可。而很多人只为求个安稳,纷纷参加到出家大军之中,利来利往,真正发心精进的人却不多。
少年玄奘父母走的早,随长捷兄长寄居净土寺。玄奘幼时聪慧,很多东西过目不忘,相比今人很多记性很差,可知奘师的福报智慧了。玄奘年幼悟性高,经常读学悟经,喜拜师求教,经常开讲经文如《百喻经》,很多同龄人都是他的粉丝。年幼就对很多经文有着独到、通俗易懂且透彻的理解,从小就看过这世间无数疾苦的玄奘,发心让世人离苦得乐,愿意自身背负这娑婆世界的所有人的业力。
等到玄奘成年后,因为战事先到四川求学佛法,之后佛学有所小成,觉得再无精进便四处游师,做起个行脚僧。每到一处无不相互与高僧大德印证、交流、学习佛法。在天府之国遇到心魔,那份或许属于他自己的爱情,断然离欲向佛,坚固求佛之心,更是让湖主惊叹佩服。
随末,家国凋零,十八路反王,其实五十反王 都有,而随都洛阳则成为生灵涂炭之地,王世充弹尽粮绝,寄希望于洛阳四大佛场,希望从中得到数万石粮食,而灾难之下,又能有多少存粮,城里饿殍遍地。在这种情况下玄奘劝服大和尚把寺庙的粮食捐赠出来,救济灾民,救死扶伤。王世充之前找过四大道场,四大道场推故无粮而捐了数百石,而此时却有余粮救济灾民,诘难寺庙,大和尚不忍以自火焚来熄灭王世充的怒火,而此举并未见效,故此放火烧玄奘所在的净土寺,并派兵围寺要困死这些和尚。
大和尚火化时并无痛苦,而寂灭成颗颗舍利子,玄奘行大乘佛法,而对于此时此景的世道有些不解,为何佛告诉我们佛法如何跳脱轮回,但却不来帮我们脱离,这样无数劫的轮回、苦海到底有什么意义?
在那个年代,民生凋零,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大概人安稳久了就无法感知还有苦难的存在。无数人背井离乡,饿死他乡,在历史的洪流里无数次上演,这是我们众生的极共业,而怎样才能让我们现世的娑婆地狱世界变为娑婆净土呢?
天人合一,无数人心的共振会引起大业,这些业可能是好,也可能是坏,是我们的发心牵引了时代的洪流,还是时代的洪流改变了我们的发心。
在无数世、无数界苦海沉沦的我我们,欲济无舟楫,而我们可以做的,发心光明、日行德善,借用玄奘法师所说的一句话:“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游学四处,最终李唐王朝建立,玄奘走到长安,后在长安各寺庙学佛、讲经,不为名利世俗动心。路见可怜悱恻之心,唐王李世民玄武门事变之后,成为长安新十大德,本拥有无上的地位与福禄,却毅然坚定求佛西行,为的就是求众生得解脱。而他所求的《瑜伽师地论》正是湖主真正学习佛学的第一本佛经,不得不感慨万千。这其中各种灭佛之事,种种心酸苦辣,他们没有放弃,只为给人间留下光明、慈善的种子。而当时佛学流派众多,语言诸国众多,很多经文翻译谬误,使得玄奘所学越多,困惑越多,当他知道有经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寺,能解众生的困惑时,决然西行求法,在上表己意多次后还是无果无望,私自私渡从长安开始到佛国的旅程,孤身一人一马。
前路充斥着无数的危险,而且还违背当朝皇帝的命令,只为求法解惑,普度众生,这样的玄奘,令我感触不已......
图片来源于pexels
二、《行者玄奘2万里孤征》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夜则妖魑举火,灿若繁星;昼则劣风拥沙,散如时雨。”
在《行者玄奘2万里孤征》中,从开始的章节“边城瓜州”到玄奘穿越莫贺延碛到玄奘抵达伊吾到高昌,到焉耆,路上险象环生,诱惑丛生。没有绝世的定力,累世的佛性断不能坚持下去,朝圣婆罗门国。昌如笔下的玄奘,就这样在我们的面前,一步一步坚定的西行,不东行一步,只可骨被王留。
如果我们是玄奘,可能连长安城都出不去,就算出去了,也很难走的长远。奘师坚定、笃行的一生,让我们深受感动:虽然前行的路上有很多坑,但是不前行,永远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当迈出脚步,步履坚定,我们便不再迷茫。
在《行者玄奘2 万里孤征》中有很多故事令湖主感动:1.玄奘到边界穿越第四烽;2.穿越莫贺延碛;3.到达伊吾;4.高昌王、高昌公主;5.焉耆;6.少女伊塔。
其中,玄奘西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行走八百里莫贺延碛。莫贺延碛:“长八百里,古曰沙河,目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在《西游记》中,叫做流沙河,但现实中没有河水,只是流沙汇聚成的“河”。
莫贺延碛是巨大、漫长、流动的沙漠的意思,位于现在新疆的哈密东南,也在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现在的名字叫做哈顺戈壁。
自古以来,当地居民几乎没有人听过一人能独自走过莫贺延碛的,而玄奘无疑就是个奇迹,凭着强大的毅力、对信仰的坚定,在那样恶劣的气候,绝水,脚底变换的沙土,强烈日晒,昼夜温差,沙尘暴,海市蜃楼错误的引路,脚底磨泡,身体受伤,迷路,孤独,绝望......
即便是玄奘在最后找不到水源的时候也想过放弃,就这样死去。在他撑不下去屡次快死亡的时候,老马都会拉他一把。我们永远体会不到他经历那些时候的痛楚。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处莫贺延碛,少有人能够战胜,走向成功。
三、《行者玄奘3西域雪山》
玄奘西行求法的一生,也多么像是我们的一生。漫长、艰辛、孤独、隐忍、具舍......
在《行者玄奘3西域雪山》中,关于伊塔、女儿国、凌山、高昌、龟兹等的描写,让人一入脑海,再难忘却。
书中的女儿国名字为苏伐剌拿瞿呾罗国,历来都是女人当国王,历来“朝廷”中以女人为主导,再加上这个国家的全程太绕口,所以大多数国家以女儿国称之。
女儿国在大雪山的深处,像个世外桃源之地。之所以都由女人当家,是因为这个国家觉得女人比较柔顺,可以少带来杀戮,能让国家世代平和。书中的女儿国盛产黄金,加之又是女儿国,很多人都对这个国家向往的同时起着不小的歹念。女儿国附近的马匪、国家、外道、邪教无不想要侵占这个国度。玄奘被“雪山灵主”祸害之后,机缘巧合下被女儿国的大将军所救,开启了保护女儿国之路。和女儿国国王迦弥罗一起开启了逃命的故事。
女儿国国王迦弥罗的乳名叫迦若,对于女儿国章节印象最深的就是玄奘临别的时候,迦若问他:“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为我哭吗?”玄奘说不会。迦若就伤心的哭了,说:“你以前为了那么多人哭,怎么就不会为我哭?你死了,我也会很伤心的哭。”玄奘说:“因为以前看不破,现在玄奘堪破了。”迦若很伤心的说:“我会为你哭的,你为什么就不会为我哭呢?”玄奘叹了口气说:“难怪佛祖教人慈悲,而不说爱,人世间的爱情都是交易啊,你为我这样,就必须要我为你那样......”
在龟兹的时候,伊塔的父亲宰相沙尔多安慰伊塔:“你该多看看鸠摩罗什的著作,‘但采莲华,勿取臭泥’,玄奘的肉体好比臭泥,你只取他的精神莲花就好了,又何必留恋臭泥?”伊塔说:“我跟他在一起挺开心的,我并不觉得他是臭泥,我就想他留下来......”
在《行者玄奘3西域雪山》中,湖主看到玄奘在沙漠戈壁行走,带着伊塔,一路上遭遇太多的挫折、磨难、烦恼痛苦。伊塔想要放弃最后的行程,自己去龟兹。玄奘劝慰她说:“烦恼即菩提,活在世间,只要有凡心,就会有烦恼。至于最后的行程,给你讲一个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说沙漠里有商旅渴了,但是没有水源,只好就地挖掘,但是挖的很深了,还不见水,于是放弃,最后渴死。后来有其他商旅路过,好奇的再挖了一下,挖出湿土,再挖挖出水源。玄奘问伊塔怎么看这个故事。伊塔说怎么也不像真实的事情,这里的沙漠怎么可能轻易挖出水来。玄奘也说这大概是编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后人,要是我挖水,会一直尽力去挖,要么死在挖水的途中,不会这样前功尽弃......伊塔听后若有所思,最后决定跟玄奘走完最后一程路。
烦恼即菩提,湖主认为烦恼、菩提是一个东西,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太极,转动不息。菩提好比太极的白面阳面,烦恼是太极的黑面阴面。
烦恼、菩提很像一杯浑浊的水,水没有静下来的时候,散乱、昏沉,我们看到的几乎都是太极的阴面,当水静下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太极的阳面,但是渣滓没有去掉,还是会有阴面。浑浊的水就像我们的念头,静下来,心拥普通,念头散乱,心生烦恼。
心不属于欲界,但身在红尘,注定我们是痛苦的,有的人痛苦为自己,有的人痛苦为众生。当我们没法改变环境,保持若珠在渊之心,当身随波逐流,也始终不会失佛道善心。当我们慢慢积累善的种子,有朝一日,终会云开月明。
四、《行者玄奘4草原佛迹》
在《行者玄奘4草原佛迹》中,玄奘历时三年终于迈入北印度的国境内了。印度的意思是月亮,可惜国内的人大多数并不如月亮一样皎洁。
玄奘翻越过凌山后,进入热海,之后见到统叶护,在草原上同西突厥狂欢,后进入名城素叶,一路西行。中间有多少国家的王想要留住玄奘在国内做国师普法,玄奘都以一贯的态度“宁可骨被王留”,始终不忘西行的目的,最后逢凶化吉,步履坚定的前行。
玄奘一直以为佛国在西方,但是具体在哪里,不知道,一路西行。“此去经年,一别万里”,“君问归期未有期”。渺小的个体在浩大的星球上孤独的行着,无怨无悔。当般若羯罗问玄奘何必苦行,等肉体消亡后入兜率天直接向弥勒菩萨求经问法不就行了,玄奘郑重地回答说:玄奘不是为了自己了脱,而是为了这受苦受难的众生。
在西行草原的路上,一路磨难,弟子问玄奘为何一些众生如此伤害我们,你还要对他慈悲呢?玄奘说不管别人如何,到我这里就为止了。如果我们不去行善,那么这世间都将被恶所占领了。
在《行者玄奘4草原佛迹》中:玄奘西行越雪山、踏草原、步荒野、驰银踪、磨人性、至孤城、剖黄土、心沙界、受火行、明正法、惊峡谷、蹑铁门关、入棋局、王舍城、道侣行、立雪山、冻死骨、观圣物、布道场、观佛骨、勘石窟、百尺卧佛、涉葱岭、迷黑岭、汉伽蓝、辩经法、山沧海、佛光影、心世界、落世尘......
玄奘在活国的宫殿跟年轻的王妃可贺敦说法,令湖主有所思:人的阴我心识不断的产生各种念头,可怕的不是念头本身,而是我们着相,迷失在念头里,出不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的本心清净好像流动、澄净的河水,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河水浑浊了,不再澄净了,但终有一日,河水还会在澄净,本心还会再明净。
众生以苦为乐,认轻微苦为大乐。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感到痛苦,因为本心无所停住,无所栖息。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无穷无尽的欲望。过往不可追,未来不可得,当下可定可住。可是大多数人都追不可得的过去,迷不可得的将来,就是不愿意把此心内求,住于当下。
我们每天都在告别:和过去告别、和现在告别、和情感告别、和爱人告别、和将来告别、和自己告别。万物缘起缘灭,过往不留。因为我们有所选择,才痛苦万分,有所求,才有所别。“怨憎会,爱别离”,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选择,所以会失望,会喜、怒、忧、思、悲、恐、惊。贪、嗔、痴、恨、爱、恶、欲在我们的一生中不停的轮回。有时候我们会说,可惜我没有选择,其实,没有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为充斥着各种可能性,就撩拨引发勾起我们各种念头。
人生如盲龟值木,颇为不易。欲海沉浮,何时解脱......
首陀罗在《摩奴法典》中被叫做“一生族”,书中提及的迦毕拭国的银币很有意思,一面是迦腻色迦王的头像,另一面是佛相,写着梵文:“与佛同一身份”。有些国家也发行0元货币,想想真是耐人寻味啊。
书中最令湖主深思的是玄奘讲的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修行人路过一片莲池,看着莲池中开满了荷花,闭上眼睛深深的吸着荷花的香味。这时,莲神出来 呵斥这个修行人,说叫他不要迷恋这些,赶紧上路,以免误了修行。修行人不解,我也没干什么,只是觉得莲池美,荷花香,就说我也太过分了吧。
这时,一个大汉路过,把莲池中的荷花拔起,玩了一会,之后就把莲池毁了。这期间莲神居然没有出来制止。等大汉走了,修行人又问莲神,为什么你刚才不制止呢?让他毁了你的莲池,而我只是闻了一下你就要斥责我呢?
莲神说:你像一张白纸,起心动欲念像是一个黑点,所以看的很清楚。那个人像是一张黑纸,再加几个黑点,也看不出来,很难说服他去更正行为了。而你不一样,应当洁身自好。
书中般若羯罗对玄奘说:我知道为什么你这么多磨难,坎坷了。善行的好不过也是在欲界天的最高天,而欲界天主波旬,他是不会轻易让你有好果子吃的。所以你还将遭受很多磨难啊。
以色界来看欲界的事情,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因心化三界,因三界不能看清本心啊。人世间的寒霜未必不是种考验,人世间融化寒霜的温暖,未必不是对寒冷的宽恕啊......
五、《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
在《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玄奘、佛陀、法师、弟子、印度、佛法、国王、沙门、般若、菩萨、比丘、阿难、佛教、修行、辩论、神通、众生、恒河、地狱、尊者、长老、僧伽等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书中最开始,玄奘在迦腻色迦寺到离开去旧佛寺,翻阅宋云的笔记,到耆那教天祠,到迦湿弥罗,到恒河祭祀,到睹史罗天,之后曲女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拘萨罗火山口辩经、迦毗罗卫、拘尸那罗、鹿野苑、摩揭陀国王舍城、菩提树桓、金刚座、灵山、孤山精舍、那烂陀寺。其中经历的故事,让我们深深看到玄奘的佛性。
书中玄奘入深禅定进入睹史罗天面见弥勒菩萨,非心念极善极坚之人不能至。弥勒对玄奘说“你求法居然求到我这里来了,是谁叫你来讨这样一条捷径的?”
“玄奘,你走了多年的路,还未领悟这世间之道吗?”
菩萨口说偈语道:“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槃。”
在整个印度的生活岁月中,玄奘也曾失意、也曾迷茫、曾受伤、曾脆弱,曾不解,但最终义无反顾,勇往前行,坚定步履,岁月最终给出了他答案,就像许巍写给玄奘的歌《蓝莲花》一样:“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
在《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玄奘从北天竺境界步入,最终进入那烂陀寺。从第16章“前往舍卫国”开始,后面趋近于讲述释迦牟尼佛陀遗教的故事,从第19章“佛陀故里迦毗罗卫”开始,湖主开始看《佛陀传》,开始对释迦牟尼有了了解,开始认识从他出生到入大般涅槃一生的经历。
《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玄奘讲述的佛陀经历刚好与《佛陀传》相补充,更加全面、清晰的认知其中的细节。在《佛陀传》中,讲述的角度全程比较客观,没有太多的怪力乱神,刻意的不去提,而《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则对一些隐含的内容作了说明。
在《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有一段玄奘乘坐萨缚达的船过恒河的时候,萨缚达关于河水的描述令人有所感悟:“河水都是一样的。它们是大神湿婆和雪山女神突伽所生的孩子,一出生就带着破坏的野蛮性子。只不过到了平原地带,看到了新奇绚丽的风景,满足了它们诞生不久的虚荣心,它们就自以为变成平原的孩子了。脚步也开始变慢了,一粒粒的水珠慢慢地铺开,看上去要多乖有多乖……但是法师你千万别被它们的表象所迷惑,以为它们的野性就此消失,成了乖孩子。它们到底是破坏之神的孩子,怎么可能没有野性呢?只不过长大了,野性都被压在了心底,让你看不出来。一旦看出来的时候,那可就要了命了!”开始湖主看到这段话,觉得很无语,但是细品会发现很有哲理,寓意无穷。不仅是河水这样,我们人、接触的事物,不也是一样吗?
在《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中提到了一段关于曲女城来源的故事,看完故事后发现原来这么美的名字下居然藏着这么辛酸的故事,很多外道修道以克制欲望来满足更大的兽欲。在修行的过程中福慧智都要重视,一味苦修,不注重开悟则会南辕北辙。
书中提到《楞严经》的故事,在那个年代能学习、接触《楞严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需要有很大的福德、机缘才可以得见,想想今天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我们得到这本经书是如此的容易,当时整个印度只有戒日王的王宫里才有一部,且不许外传。而且玄奘为了西行万里求法学习《瑜伽师地论》,历时五年才到那烂陀寺,多么艰辛,想想我们今天一个订单就可以得到这本书,但是又有多少人去看去了解呢?不仅是佛法,传统的文化也是如此,杏林也是如此,以前很多珍贵的医书典籍只有皇宫才能看到,所以当时李时珍为了学习而为太医院院判。
书中讲到玄奘拜谒灵山,湖主不自觉想起王阳明的“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身人。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万爱千恩都在唱,有谁知道父母苦。父母健在多行孝,莫待归去空伤悲。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不过当时的玄奘发心是为了天下苍生,其心令人感动。灵山上法显大师错过摩诃迦叶的故事也令人沉思,你我周围的普通人或许他们的心从不普通。
雁塔的传说,孤山精舍中玄奘对观自在菩萨圣像发的三个愿令人感动,三只花鬘的抛出也着实捏了把汗。
《行者玄奘5天竺岁月》最后一章(第32章“我活着就是为了等你”):“世界是你的影子,你必须承受的一切,你所想念的一切,你希望努力去做的一切,你渴望领悟的一切,皆是你能变的心识所起的境相。所以,你就是这个世界。”
“回避不是修行,恐惧也不是修行。一个修行者必须秉承如下圣谛:存在着苦难,存在着产生苦难的原因,苦难的原因可以消除,存在着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
“这,就是四圣谛……”
六、《行者玄奘6:大乘之神》
湖主看到《行者玄奘6:大乘之神》中“佛不东来,我便西去”的时候,顿时全身炸毛,或许这应当是我们面对人生的态度,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或许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世界万物一元同体,改变本我即是改变这个世界。
《行者玄奘6:大乘之神》的开头便是玄奘在那烂陀寺求学的场景,里面提及了很多佛学辩论,给湖主打开了新的天地,之后湖主开始学习《瑜伽师地论》、《金刚经》、《圆觉经》、《药师经》等著作。
在《行者玄奘6:大乘之神》里最有趣的是关于大小乘的论道,此中幽微值得深思。当玄奘声誉在那烂陀寺达到最高,之后毅然拒绝那烂陀寺的挽留,开始游学五印,其中只身一人经历多少孤苦磨难,最终在整个五印取得辉煌成就、空前地位,而奘并未沉迷其中,最后决然东归。其中,游学五印经历的种种奇闻异事,在曲女城进行的一场场辩论。这些情节写的栩栩如生,好像在千年之后的时空里玄奘依然存在。
书中章节的名字:“圣人立教,各随一意”、“此皆不顺,顺世安立”等等,无不引人深思。这这个娑婆世界里,不如意的一生,又有多少人能看淡看破名利、生死、声色?这个世界不仅是玄奘的一场大梦,更是我们这些愚痴众生的一场大梦,只不过,黄粱冷却,谁能从大梦中醒来?
七、《行者玄奘7:东归故土》
《行者玄奘7:东归故土》在这本书中:玄奘历时19年,途经56国和110个城市,取回1335卷经文,行走5万余里路后终于回到了长安。为了履行麹文泰的三年之约,玄奘放弃了轻松便捷的海路,毅然选择重走大雪山回国,带领上千人来自不同国家、肤色、信仰的队伍东归故土。
重走西域雪山,玄奘与唐王李世民的故事逐渐拉开,女儿国前缘再续,高昌亡国,《大唐西域记》写作缘由,辩经,药王访医,一幅幅精彩的序幕拉开。
在开始的章节中,印度的使节团队跟随玄奘在准备翻阅大雪山的过程中,经历“夏虫不可语冰”的场景让人哭笑不得。印度的气候比较温热,所以他们无法想象会有如此严寒、冷酷的地方,都觉得玄奘的准备是多余的,但是真正攀登雪山、见识过雪山的寒冷、残酷的时候,才明白玄奘的先见之明、巧思妙想。这神奇的大千世界,我们身处其中,不也是一样,身为夏虫不可语冰吗?
在东归之路上,一路风波四起,所幸以玄奘的智慧都能带领大家化险为夷,东归的路上,令人悲伤的事情是西突厥欲谷设一路征伐杀戮,让很多人家破国亡。在玄奘西行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小孤城,玄奘当时答应回去的时候带领他们回到故土,再经过的时候,已经不可能再实现了。
玄奘孤身驾马回女儿国的时候,想找迦若(迦弥罗)给她带回玫瑰花的种子,但是已经再也不可能见到女儿国王了。在这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弱小国家,弱小的群体谁又能保全自己呢?迦若不愿意以牺牲自己的幸福嫁给欲谷设来成全狼一样的突厥人而自焚,何况他们的野心并不能被填满,只会无穷尽的犯下罪恶。突厥人在迦弥罗自焚的玫瑰园下洒满种下了荆棘,荆棘长起来的时候密集交错,以致于周围再也不长别的作物,而且荆棘的枝蔓很坚硬,不好砍伐,放火烧也烧不掉,反而在附近引起火灾,损失惨重。最终新任国王艾瓦——迦弥罗的弟弟只能作罢,不去砍伐,在外围祭奠姐姐迦若。玄奘要来一些砍刀履行当初对迦若的誓言,为玫瑰园带来玫瑰种子。
玄奘夜以继日的砍伐荆棘,手上的刀卷了一把又一把,手上伤痕遍布,血流了一滴又一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遍布荆棘的荒冢遍值玫瑰。期间玄奘热泪盈眶过,当时在女儿国的时候,迦若问玄奘如果有一天她死了,玄奘会不会为她流泪,玄奘回答不会,而今玄奘为她流泪了,她也再也看不到了。期间玄奘也心魔缠身过,痛苦过,最终玄奘希求玫瑰园附近村庄的居民照顾他种植在玫瑰园中的玫瑰保留三年,期间浇水、施肥。艾瓦带着他的王后看玄奘种植的玫瑰园,开始王后认为玄奘是爱迦若的,最后玄奘离开的时候竟然一次也没有回头,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她这时才认为玄奘一直都没有爱过迦若,他对她的感情或许对众生是一样的。
玄奘打听高昌的时候,才发现高昌已经亡国改名西昌了,麹文泰也早就忧惧而死,当时玄奘西行的时候走出莫贺延碛到达的第一个国家伊吾早已物是人非,举全国之力帮助玄奘西行的高昌国王麹文泰如今却是这种下场。生命、国家的存在是多么无常,谁又能一直持久呢?
之后玄奘改变路线继续东归,走到敦煌,瞻仰佛迹,上书唐皇李世民。这位天可汗因为迫切想了解西域的情况,从而想急切的见到玄奘从而了解西行的见闻。在长安的郊区,万人空巷,大家都想急切的一睹西行万里到佛国求取真经的大乘天三藏法师,玄奘借故推脱独享清静的时光,五色祥云迎真经的画面让多少老僧热泪盈眶。之后玄奘请太宗允许他组建译场,翻译真经,多次博弈后才争取到这个机会。期间太宗为了平衡佛道的关系,而让玄奘翻译《道德经》成印度版的文字,其间经历的曲折、辛酸又有谁人知呢?唐皇逼迫玄奘写下西域的见闻,最终不得不妥协,玄奘口授辩机而写下《大唐西域记》,其中隐曲又藏着多少无奈、动情。
在药王来访的环节中,孙思邈通过他的医书彻底折服了湖主,可以看到其中藏着的大医智慧,湖主去看了一下《千金要方》,发现此书如此的博大精深,读之受益无穷。药王为玄奘诊病,原以为徒步走万里的僧人必定是个身强体健之人,没想到却有着难以治愈的寒疾。
在《行者玄奘7:东归故土》中,我们看到这个孤独僧人的心灵之旅,看到当时家国环境夹缝中的玄奘,这里并没有《西游记》中的群魔乱舞,天可汗与玄奘的关系也是如此微妙,佛道之争也非常激烈。没有西游记中的玄幻,有的只是一位目标坚定、步履执着,德高服众的客僧。不知归去会有怎样的境遇,可他仍决心归去,哪怕失去一生的自由。
玄奘是私自出关的,并未获得批文,私渡出关的罪不小,但是玄奘仍然在众多人的帮助下踏上西行之旅。归来时,戴罪之身,大家都为他担心,可是他的心中只有苍生,无惧个人安危。直到之后刘善因点醒玄奘“教化万民是朝廷的事”,这个通透的僧人才明白,红尘中弘法也是需要兼顾朝廷的想法。
玄奘在西域的影响力很大,以致于李世民都非常忌惮他,他为了换取佛法的有利地位,表明心迹,无心朝政,失去他的自由,主动被唐王监视,终其一生,青灯古佛。但是很多僧人却不明白玄奘,觉得玄奘手眼通天,他出入皇家富贵,他可以改变一切却不作为,这都是他的锅。
在《行者玄奘8:译场春秋(大结局)》中这种矛盾表现的尤为激烈,他有心改变,但是很多事情却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很多事情也不是他可以改变的。很多简单的事情背后,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是我们看到的表面,我们却用我们天真的思维去想当然,不免可笑。
八、《行者玄奘8:译场春秋》(大结局)
《行者玄奘8:译场春秋》(大结局)中,记录了玄奘的晚年生活,湖主看完不禁唏嘘。
玄奘(602年-664年),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玄奘开始西行,公元643年玄奘开始启程归国,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回到长安。中间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回到长安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个神一样的存在,唯独药王孙思邈知道他只是个病人,以病态之体完成西行、东归。
回到长安的玄奘,交出了自己一生的自由换取译经的支持,换取皇帝对佛门的支持,所有人都认为他是个攀附朱紫,手眼通天的人物,佛门甚至都将重担压在他的肩头,觉得他无所不能。事实,虽然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他所能影响朝廷的实在有限,都是从世事通彻中观察事物背后运转的真相。而这些真相,是极其残酷的,大众也不愿意接受,皇族也不肯外流的。
玄奘只是起一个处于朝廷、佛门间冲突的缓冲带作用的人物,他只是个学问僧,但不得不卷进波涛汹涌的江湖浪潮中,历经几代多国的皇帝,身处险恶之中,伴君如伴虎,一不小心,可能粉身碎骨。
大唐皇帝很欣赏玄奘的才能,一心想要玄奘还俗,甚至不惜给他一人之下的宰相待遇,但是玄奘也多次拒绝,并表明“终我一生,不得我志”。在皇家行宫玉华山上玄奘遇到了尉迟洪道,以后的窥基大师,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和玄奘结下了深厚的师徒缘分。在玉华山上,玄奘和洪道攀爬山崖,玄奘找到了西行的感觉,之后洪道问玄奘成佛的意义,玄奘回答他:“成佛意味着完善”。之后的故事中,在垂垂老死挣扎中的李世民,临死前告诉了玄奘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虽然这只是一种内心不安的倾诉,但也让我们感到了帝王家的无情。一辈子,一场梦,人生如一场大梦,我们无法醒来。
大慈恩寺修建好,玄奘入住为上座,之后玄奘主持大雁塔工程,亲自设计,译经讲学。但是在入住大慈恩寺前发生一件事情,让玄奘痛心疾首,就是辨机腰斩。辨机是个义学僧,在戒律上严守,但是因为和魏王府等交往密切,被归类涉及到太子之争,之后因为玉枕事件被诬陷入狱,后被李世民判为腰斩,这是仅次于凌迟的第二大酷刑。人生在世,很难看清局势,不小心就踏入激流而身心俱焚。清白无辜的辨机被传各种花边新闻,被各种揣测真相,虽然都是假的,但是大众津津乐道,他们枯燥无味的生活需要刺激,他们冷漠,这些人性,仿佛未曾变过。
之后三藏与吕公的对定也占了书中很大的篇幅,我们很多时候都像提线木偶,在别人的局中,自己不知,被操控,被摆布。“赢,是有代价的”,玄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不知内心是怎样的复杂,世间少有双全法,很多事情,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后的政治天赋,李治比之相去甚远。书中玄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深具佛性的女子,又会这样狠毒呢?一将功成万骨枯,我们追求的世间事,不过是镜花水月,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真是难以两全。
玄奘生命的最后,用超强的毅力翻译完了《大般若经》,生命的最后也再见了药王,可惜药王也无法疗愈他的疾患,玄奘活着全凭对于经书的执念。药王也感慨他的命数,很多时候,命是天注定的,但是也不是定数,存乎心。玄奘的弟子们请求玄奘再翻译《大宝积经》,可惜玄奘不能够了,翻译几行就知道他的身体再也坚持不住了,玄奘走的时候,姿势跟释迦牟尼一样,像个卧佛,弟子们都知道他去了睹史罗天。
玄奘在玉华寺中圆寂,他生前曾说过:“待到无常到来,你们就用苇席将我的肉身裹住,择山间幽僻处安置即可。千万不要靠近宫廷和寺院,还是让我离这两个地方远一点儿好……”。
可惜“玄奘圆寂后舍利子被安放在大遍觉寺塔,唐末朱温迁都洛阳,大遍觉寺塔被破坏,所幸舍利子被抢出,之后舍利子不停的流转,宋朝被安置在天禧寺旁的石塔。明朝天禧寺发生火灾,朱棣重修寺庙,命名大报恩寺,将玄奘的舍利置于其中。之后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大兴拜上帝教,大毁寺庙,玄奘的舍利子被深埋在塔下,逃过一劫,此时的大报恩寺也被毁掉。之后日军侵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想在原来的大报恩寺上修建稻禾神社,挖出三藏舍利,偷运回日本。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迫于形势将玄奘的舍利子被分为两份,一份还给中国,留下的一份中分为三份放在日本的奈良市药师寺、琦玉县慈恩寺,中国台湾日月潭玄奘寺。1955年,郭沫若把位于天津的玄奘顶骨送给印度,至今放置在印度的那烂陀寺。”
纵观玄奘的一生,他就像一只漂泊的大雁,雁来雁去无痕,但他已飞过。
在《行者玄奘8:译场春秋》中,玄奘曾多次被人问起,为什么年高德劭的玄奘,还要经常遭受风寒之苦。因为早年翻越大雪山,玄奘的身体内早已留下风寒的病根,这根连孙思邈也无能为力,每每发作起来,都会让玄奘痛苦难熬。可是其他人,都觉得玄奘是个高僧,为何要遭受这诸多业力呢?
跟李世民的聊天中,唐皇问玄奘“是上辈子的业都集中在这一世来报了吗?法师是要成佛了吗?”
玄奘回答:“就好比一个污垢的房屋,房屋里的尘垢好比是我们多生累劫以来的业力,当我们开始修行的时候,好比我们开始打扫房屋,自然尘土飞扬。一旦打扫完毕,房屋就会光洁如新,没有尘垢。而这就像是我们修行的过程,所以很多修行人开始修行的时候运气比之前要差,正是因为因缘飘杂,集中返现。”
玄奘的一生都是与人为善,一生都在众善奉行,诸恶不做,他的弟子窥基问他为何这世间如此冰冷,充满恶意。玄奘回答道:“当你盖被子的时候,是你在温暖被子,还是被子温暖你?”
“被子没有温度,我们身体发出温度,但是被子是用来保存温度的。”
“世界就像被子,你去温暖它,它也会保存你的体温,反过来温暖你。你对它以善意,它就会回报你以善意。当我们把温暖延续,感染更多的人,世界会变得越来越温暖、美好。”
漫漫黄沙中,合起书本,湖主仿佛看到了那个步履坚定僧人的一辈子,他在默默地行着:“这么决绝的步履,若他不是绝对的无情,便是绝对的深情。我相信,他属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