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其实中堂对于清朝来说只是一种官场上的别称,对此并没有真正的统一标准。至于能否够得上这个名位,还是要看官职大小,资历深浅,以及名望高低,甚至还要看皇上是否宠幸而定。海军衙门也是属于中央衙门,最高领导人便是海军大臣,当时这个职位是由醇亲王担任的。而李鸿章的地位仅仅在醇亲王之下,同时他还担任了内阁大学士,又在地方实力派担任督抚,还在中央两大衙门担任高官,自然人们可以称他为中堂。在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之后,军机大臣如果没有担任大学士职位的话,是不能被称为中堂的,这种情况有很多,但如果是军机大臣里面的首席的话,也一定会是内阁大学士。在清代没有设立宰相,但那些是军机大臣,同样也是大学士的人,一般都会被认为位同宰相。军机处也渐渐取代了内阁,成为了中枢机关,所以军机大臣的地位和大学士是一样的。只不过军机大臣是没有品级的,所以也不是正式的官职。为了提高军机大臣在朝堂当中的地位,皇帝会让这些大臣兼任大学士,或

我们在观看清代的影视作品的时候,可以发现那些身居朝廷中枢的大臣,往往被人们称为中堂大人。很多人都认为,中堂指的是一些内阁大学士,但其实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们要明白,中堂在清朝并不是官方称谓,在历史上也没有这种叫法,中堂这种说法只存在于一些野史笔记当中。

中堂的起源

中堂称呼最早起源于元代时期,盛行于明代中期以后。清朝的官员制度大多沿袭了明代时期的,所以设置内阁大学士之外也继承了中堂这种说法。中堂并不是一个官名,在古代的时候,这指的是人们家中的会客室。中堂指的是庭院当中,居中的厅堂。同时也是一种书法和画。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1)

在雍正以前,朝廷的中枢机构被称为内阁,大学士的权利可以和宰相比较。而且大学士们经常为会分管一些部门。例如在康熙时期担任大学士的明珠,分管的就是吏部,而在他来到吏部之后,官员们都在两边排列,明珠则在中间,因此被人们称为中堂。其实中堂这个称呼在清朝时期也是一种潜规则,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内阁大学士都有这个称号的,只有那些真正掌握权力的个人名望较高的才能被称为中堂。

例如清朝的张英,他是康熙皇帝的近臣,后来又当了文华殿大学士,但是因为他没有分管六部事务,所以他也没有被人们称为中堂,当然有一些大学士,虽然是封疆大吏,但也没有被称为中堂。在乾隆时期,有一位两江总督伊继善,在晚年又成为大学士。还有福康安也是在后来被晋升为大学士,但是他们都没有被称为中堂的资格。所以想要被人们称为中堂,首先必须是内阁大学士,其次要分管某个部门,在官场上也要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雍正年间设立了军机处之后,军机大臣如果没有担任大学士职位的话,是不能被称为中堂的,这种情况有很多,但如果是军机大臣里面的首席的话,也一定会是内阁大学士。在清代没有设立宰相,但那些是军机大臣,同样也是大学士的人,一般都会被认为位同宰相。

军机处也渐渐取代了内阁,成为了中枢机关,所以军机大臣的地位和大学士是一样的。只不过军机大臣是没有品级的,所以也不是正式的官职。为了提高军机大臣在朝堂当中的地位,皇帝会让这些大臣兼任大学士,或者是出任各部尚书。很多人会对李鸿章感到疑惑,因为他不是军机大臣,但也被人们称为李中堂,其实他的情况是比较特殊的,能被称为中堂,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2)

一是因为他执掌北洋。他一直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那个时期能和他一样资历够老,功劳又能比肩的恐怕就只有左宗棠了。虽然张之洞和刘坤一都是地方实力派,但他们的地位和李鸿章也是无法相提并论的。二是李鸿章深受太后的宠幸。对于太后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再加上他在洋务运动里面有极大的功劳,所以在那个时期的官场上,名望是很高的,人们称他一声中堂,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海军衙门也是属于中央衙门,最高领导人便是海军大臣,当时这个职位是由醇亲王担任的。而李鸿章的地位仅仅在醇亲王之下,同时他还担任了内阁大学士,又在地方实力派担任督抚,还在中央两大衙门担任高官,自然人们可以称他为中堂。

其实中堂对于清朝来说只是一种官场上的别称,对此并没有真正的统一标准。至于能否够得上这个名位,还是要看官职大小,资历深浅,以及名望高低,甚至还要看皇上是否宠幸而定。

在中法战争时期的资料,就有人把左宗棠称为中堂大人。清代时期有一位经学家以及文学家名叫王闿运,他为人较为猖狂,和曾国藩也合不来,这也导致曾经在曾国藩的幕府做事不久便离开了。但是偶尔他们之间还是有书信往来。由于曾国藩的名望较高,所以也被称之为中堂大人。洋务运动中是一个高手,他的功绩也足以被称之为中堂大人。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3)

中堂与中丞

其实内阁的权力只是名义上的,这个官位只是一个称号,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六部,六部之上一共有两位官员,这也是因为清朝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朝代,一位是满族官员,一位是汉族官员。但在实际当中满族官员的地位会比汉族高。

虽然两个人都是同等级别的官员,但在工作当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相互推诿甚至有闹矛盾的行为。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皇帝就会派一名内科大学士监管其中的内部事务。久而久之内阁大学士才是最高的行政长官。作为地位最高的长官,这位大学士会坐在衙门大堂的正中央,久而久之也被人们称为中堂大人。

清朝时期的内阁大学,是经过了三个朝代的发展,分别是顺治康熙以及雍正。到了乾隆时期,就形成了三殿三阁大学士这样的模式。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当中,经常能听到文渊阁大学士以及保和殿大学士这样的名号。这些大学士会被下级官员或者是皇帝称为中堂。随着皇权一步步集中,清朝时期的内阁,可以算得上是形同虚设。到了后来内阁大学士就变成了一种荣誉官职,但即使是名号好听,在这个时期的官员依旧希望能够达到这个顶点。

中丞这个官职最早出现在汉朝,在这个时期有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下面又设了两个佐官,一个被称为御史丞,而另一个被称为御史中丞。从明朝到清朝,副都御史都会代替天子巡视地方,还会出任巡抚,这一个特别官职。到了后期巡抚便成为了一个固定官职,同时还是省这个级别,行政最高官员。清朝还对巡抚出台了加衔制度。清朝时期的巡抚 是一个权力较大的官职。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4)

从古至今的惯例,巡抚的等级就更高,地位也更加显赫。所以也被称为副都御史,也出现了中丞大人这个称呼。那么中堂大人与中丞大人之间的官职进行比较,可以相当于内阁大学士以及巡抚之间做比较。其实两个职位的具体职能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各类典籍当中得出结论,内阁大学士相当于政治常委。而经过加衔制的巡抚大人,级别才达到副国级。所以很明显中堂大人的职位是要比中丞大人更高的。

当然中堂大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在清朝晚期就非常明显。在国外的电影里面说的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其实不管是中堂大人还是其他的官员,即使是站在大殿内的七品小官员,想要当一个好官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只是挥霍权力,按照自己的性子来,也当不了一个好官。

想要当好中堂大人,除了要拥有过人的智慧之外,还要有异于常人的坚强意志,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运气,如果碰到一个明君,就可以大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一旦遇上一个昏君,很有可能还会导致亡国。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5)

中堂不好干的原因也是因为在实质上这已经是朝廷的一个大官了。很多人甚至还可以被称为是官场上的领袖人物,别看地位非常高,但这些大人需要夹杂在皇帝以及整个官场中间,如果皇帝和众多大臣之间产生了矛盾,就需要这些中堂大人来调和。作为一个中堂大人,需要及时领会皇帝的意思,还要把皇帝交代的事情办好。向下还要学会统御好官场,下面的官员尽心尽力做事不惹出麻烦,才能让整个朝廷较为稳定。

所以在明朝时期当过首辅的官员,非常能明白皇帝和整个官场之间闹别扭,这些大人需要夹在中间进行劝架,这样才能保证运行不出乱子,而皇帝又希望中堂大人可以为自己去说服整个官场,这样看来担任中堂这个职位有多么困难。

其实中堂这一职位,在明朝时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也借此机会把所有权力抓在自己手中,但到了后来,皇帝们渐渐没有像朱元璋这样勤于朝政,所以就有一些内阁大学士帮助皇帝打理朝政,这些人在后来被称为中堂,所以在后世出现的内阁大学士,也往往被人们以中堂来称呼。到了清朝这一时期,内阁大学士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堂,没有宰相那样的权利,位置却处在文官之首,所以地位也是非常尴尬的。

清朝中堂和中丞的区别(清朝多大的官才能称为中堂)(6)

无论是哪一种官员,都需要做实事才能匹配他们的官位,即使是虚名,依旧有很多官员为了名誉而奋斗。古代的官员制度也给了如今的我们一些启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