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清朝流放宁古塔不得入关什么意思: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 被流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

清朝流放宁古塔不得入关什么意思: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 被流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上图_ 乾嘉苗民起义随后,在皇位争夺战中落败的势力也会被发往宁古塔,还有一些造反的农民起义军。4.清朝中后期在进入清朝中后期后,国内矛盾集中爆发,大量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人失败之后也都被清廷流放。但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在于,流放的地区中,并非所有人都被送往了东北等地,送往西北边疆的人数也不在少数。

上图_ 沙俄版图

3.沙俄入侵时期

在清朝统治时期,遇到了和以往截然不同但又有所相同的问题,这就是来自北方的侵入。只是以往王朝遇到的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而满清遇到的则是陌生的沙俄。

为了应对沙俄的威胁,满清向东北输送了大量流人,这些流人包括造船工匠、兵丁,还有建设各类工事的站丁、台丁、庄丁,以及各类犯罪的差役犯人。

随后,在皇位争夺战中落败的势力也会被发往宁古塔,还有一些造反的农民起义军。

4.清朝中后期

在进入清朝中后期后,国内矛盾集中爆发,大量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这些人失败之后也都被清廷流放。但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在于,流放的地区中,并非所有人都被送往了东北等地,送往西北边疆的人数也不在少数。

清朝流放宁古塔不得入关什么意思: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 被流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1)

上图_ 乾嘉苗民起义

三、“流人们”都怎么样了?

这些被流放进入东北地区的流人都怎么样了呢?

清朝有个诗人叫做丁介,他写的《出塞》中写道“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 清朝成书的《柳边纪略》中也有记载“当是时中土之名卿硕彦,至者接踵。”

被流放而来的流人中,尤其是曾经的大多身居高位的高素质读书人,在突然被流放之后,身份骤然翻覆,有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这种突然的变化。

“君独何为至于此,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

不过这些文人大多也算人中龙凤,因此大多写写诗歌发发牢骚,互相之间吐吐槽,相互照拂一下,很快就适应了这边的苦寒生活。尤其是这些文人大多有功名在身,免于徭役,而且在当地也受到了一定的尊重。

这些文人要么自己种地,自力更生,“翻有躬耕乐”,甚至由于当地市场难以买到蔬菜水果,这些人还在家中自行种植一些蔬菜水果,生活虽不富贵,但也并不十分苦痛。

清朝流放宁古塔不得入关什么意思: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 被流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2)

上图_ 宁古塔 旧貌

还有一些人则给当地人开馆授课,说诗书,谈礼乐,“在塞外十余年 公卿子弟受业者众”。

在这种情况下,苦寒之地的宁古塔居然“彬彬弦诵 文教日兴”。

此外则是在医商两道之上,东北地区甚少有精通医学之人,当地人如果有个大灾大病的,往往只能求助于巫医萨满,有些巫医多少会点医术,但大多时候也只能让病人听天由命。而流放到宁古塔的文化人中,有不少人精通医术,在当地颇为出名,监狱等地甚至会特意去请汉人医生来看病。

还有一些人从从事商业,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些人还是生活境遇比较好的一部分。

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幸运。为奴、当差、站丁等等人的生活极为痛苦,这些人虽然生活痛苦,过着007或者996全年无休的日子,但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被视作“人”。

而在流人中,最为痛苦的无疑就是那些“奴”,不仅祸及子孙,而且毫无人权可言,被打被骂尚且算是温和的待遇,遇到脾气暴躁的主人,其下场实在不忍听闻。

清朝流放宁古塔不得入关什么意思:在清朝犯事流放宁古塔 被流放的人都怎么样了呢(3)

上图_ 吴兆骞(公元1631~公元1684),字汉槎,号季子,清初诗人

结语

偶尔也有人能从宁古塔离开,一种是立功或特赦光明正大的离开,一种则是逃亡。

但有趣的事情是,有些人在离开宁古塔之后,居然会思念当年的苦寒日子。

比如说吴兆骞在回乡后临终前就和儿子说到“吾欲与汝射雉白山之麓 ,钓尺鲤松花江,携归供膳,手采篱边新蘑菇,付汝母作羹,以佐晚餐,岂可得焉!”

另外一位孙旸 则写下了“到家仍作客,无地可容身”的诗句,不得不说,这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作者:未定君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清代东北流人生存状态探析》 郝素娟

【2】《清朝时期东北流人档案研究热点分析》 徐海静 韩瑞鹏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