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中院”吴宓的五兄玉成就是过继给吴聘和周莹的吴怀先(吴念昔)】【“东院”的周氏就是指周莹】今天这篇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主要是由著名的国学大师、文学评论家吴宓先生的《吴宓自编年谱》展开,讲一讲晚清泾阳安吴堡吴家的东院与西院。我在最后再做一些梳理和粗浅分析。泾阳安吴堡吴家分老(长)支和新(次)支,老(长)支较贫穷,新(次)支有十家,较富厚。新(次)支里面按照血统亲疏,又分成甲乙两支一共十家“东西南北中”。甲支是北院两家,西院一家(吴宓家),一共三家。乙支有七家,东院一家(周莹与继子吴怀先家),中院有五家,南院一家没有人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历史上真实的东院与西院是怎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周莹”考释之四

文丨石城畔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1)

长话短说。

我的“周莹”历史考释系列前面已有三篇。在《《那年花开月正圆》中的周莹 不是什么慈禧太后干女儿》中我讲过周莹不可能是慈禧太后干女儿;在《《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 历史上曾与自己的继子吴怀先有何矛盾?》中,我找到了当年“陕西布政使”樊增祥调和周莹与继子吴怀先矛盾的内部指导意见书;在《《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历史上助赈十万,大臣上奏为她请封一品》中,我找到了光绪朝的刑部尚书薛允升为周莹请封一品夫人的原始奏折。

今天这篇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篇。主要是由著名的国学大师、文学评论家吴宓先生的《吴宓自编年谱》展开,讲一讲晚清泾阳安吴堡吴家的东院与西院。我在最后再做一些梳理和粗浅分析。

一. 出自“西院”的国学大师吴宓: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2)

泾阳安吴堡吴家分老(长)支和新(次)支,老(长)支较贫穷,新(次)支有十家,较富厚。

新(次)支里面按照血统亲疏,又分成甲乙两支一共十家“东西南北中”。甲支是北院两家,西院一家(吴宓家),一共三家。乙支有七家,东院一家(周莹与继子吴怀先家),中院有五家,南院一家没有人了。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3)

【“东院”的周氏就是指周莹】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死后怎么样了(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4)

【“中院”吴宓的五兄玉成就是过继给吴聘和周莹的吴怀先(吴念昔)】

二. 石城畔的一些粗浅分析:

1.

按照吴宓先生的回忆,周莹和继子吴怀先(吴)这家,全称可以是:陕西泾阳安吴堡吴家新支乙支东院,又号“式义堂”。吴宓先生家则是陕西泾阳安吴堡吴家新支甲支西院,又号“崇厚堂”。

2。

根据吴宓先生的回忆,“东院”周莹的丈夫吴聘在周莹之前其实有过一次婚姻,这个原配姓名不知道了,是“某氏”,“无出”没有孩子。

周莹其实是继室,“继室”是一般是指原配死后续娶的妻子,那么吴聘原配“某氏”可能很早就去世了。

3。

吴聘和周莹的继子吴怀先(吴念昔)原先是中院吴宓大伯父家的小孩,原来排行第五,他的原名是吴玉成。吴玉成后来过继给“东院”的吴聘和周莹,成为“东院”的继承人。

周莹有个养女吴秀翘,嫁给了陕西三原的刘廷骏。吴宓回忆是叫吴秀玉,嫁给了东里堡的刘氏。东里堡是在三原县鲁桥镇。那么吴秀翘和吴秀玉应该是同一个人,估计是大名小名。

4。

关于周莹是不是慈禧太后干女儿的问题,吴宓先生在1962年有一组十五首的组诗,第四首是这样的:

巧逢庚子是灾年,助赈功完西狩先,

帝后未闻亲召见,赐呼义女更虚传。

意思就是吴宓根本没有听说周莹被慈禧和光绪召见,至于什么太后“义女”更是虚传。

5.

我在《《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 历史上曾与自己的继子吴怀先有何矛盾?》一文中,找到了《樊山政书》上记载的当年“陕西布政使”樊增祥调和周莹与继子吴怀先之间矛盾的内部指导意见书,我发现吴宓先生1962年这十五首组诗中的第五首和樊增祥此事也有关:

立嗣安家似孝钦,何缘母子竟离心。

当堂责劝樊山判,晚岁园居悲义深。

大意是周莹的立嗣(过继吴怀先“吴念昔”)安家置业类似慈禧(慈禧是孝钦显皇后),但是母子不合(“竟离心”),“当堂责劝樊山判”意思就是“陕西布政使”樊增祥有过判决,官府还是调和,“责劝”是有责备也有劝说,周莹晚年是园居(住在寇家花院)郁郁寡欢。

6。

综上,由泾阳安吴堡吴家老(长)支和新(次)支,甲乙“东西南北中”十家的兴衰变迁,可以看出晚清民国大时代的变幻风云,以及大家族的悲欢离合。

更重要的是繁衍生息,文化文明的延续,这,就是我们的“历史”。

■ 2017年9月28日

【声明:“柔日读史”上所有稿件的任何形式的使用,都需我的许可,亦欢迎大家关注“柔日读史”。】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