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与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故事)
战国策与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故事)晋献公时期,晋献公把军队分为上下二军。晋献公自己统领上军,世子申生统领下军。世子申生率领大夫赵夙、毕万,统领下军攻打耿、霍、魏三国,并且灭了这三个国家。之后,晋献公把耿国赐给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春秋初期,周王的实力已经削弱,已经无法拿出六支军队作战。比如周桓王和郑庄公交战,周桓王召蔡国、卫国、陈国三个国家的军队组成左右两军,周桓王率领王室大军为中军,总共是三军,攻打郑国。郑庄公也把本国军队分为左右中三军,对抗周桓王率领的三国军队加王室军队。结果是郑庄公获胜。秦王嬴政和大将王翦的这段对话,充分说明春秋初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一,军队规制不一样,春秋初期军队人数不超过十万,战国时期军队人数动不动就十万以上。从秦王嬴政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春秋初期,乃至更久远的古代,大国也只有三支军队,中等国家只有两支军队,比较小的国家只有一支军队。周朝只有周王可以拥有六支军队。一军的人数是一万二千
秦王嬴政和大将王翦有一段对话,能说明春秋初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当时,秦王嬴政派大将李信率领大军二十万攻打楚国,被楚国大将项燕打败,秦王嬴政亲自到王翦的老家频阳,请养病的王翦出来率领秦国军队攻打楚国。王翦提出一定要六十万大军才能彻底打败楚国。
秦王嬴政说:“寡人闻:古者大国三军,次国两军,小国一军,军不尽行,未尝缺乏。五霸威加诸侯,其制国不过千乘,以一乘七十五人计之,从未及十万之额。今将军必用六十万,古所未有也。”
王翦回答说:“古者约日而阵,皆阵而战,步法俱有常法,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故帝王用兵,从不用众。齐桓公作内政,胜兵不过三万人,犹且更番而用。今列国兵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逢人责杀,遇地责攻,报级动曰数万,围城动经数年。是以农夫皆操刀戈,童稚也登册籍,势所必至,虽欲用少而不可得。况楚国地尽东南,号令一出,百万之众可具,臣谓六十万,尚恐不相当,岂复能减于此哉?”
秦王嬴政和大将王翦的这段对话,充分说明春秋初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一,军队规制不一样,春秋初期军队人数不超过十万,战国时期军队人数动不动就十万以上。
从秦王嬴政的话我们可以知道,春秋初期,乃至更久远的古代,大国也只有三支军队,中等国家只有两支军队,比较小的国家只有一支军队。周朝只有周王可以拥有六支军队。一军的人数是一万二千五百人,三军人数也不过是三万七千五百人。而到了战国时期,列国军队尤其是秦国军队动不动就是十万或十万以上。
春秋初期,周王的实力已经削弱,已经无法拿出六支军队作战。比如周桓王和郑庄公交战,周桓王召蔡国、卫国、陈国三个国家的军队组成左右两军,周桓王率领王室大军为中军,总共是三军,攻打郑国。郑庄公也把本国军队分为左右中三军,对抗周桓王率领的三国军队加王室军队。结果是郑庄公获胜。
晋献公时期,晋献公把军队分为上下二军。晋献公自己统领上军,世子申生统领下军。世子申生率领大夫赵夙、毕万,统领下军攻打耿、霍、魏三国,并且灭了这三个国家。之后,晋献公把耿国赐给赵夙,把魏国赐给毕万。
比如秦穆公时期和晋惠公时期的秦晋龙门山大战,秦穆公出动左右中三军,战车四百乘,攻打晋国。通过秦王嬴政的话,我们可以知道,一乘是七十五人,那么四百乘是三万人。晋惠公也出动左右中三军,战车六百乘。晋军人数总共是四万五千人。晋军人数比秦军人数多一万五千人,多出秦军总数的一半。所以秦穆公战胜晋惠公是险胜,秦穆公差点战败。
晋文公破曹伐卫,和楚国的城濮大战时,晋国的军队是中上下三军,楚国军队是左右中三军。晋文公大胜。城濮大战之后,周襄王赐封晋文公为盟主,晋文公为了增加晋国兵力,再加“三行”,总共是上下中三军和左右中三行,其实是六军。但六军是周王的军队规制,所以晋文公用三军三行避免僭越之名。晋襄公时期,晋国恢复三军规制。
战国时期,秦国军队十万灭了魏国、齐国,秦军六十万大军灭楚国四十多万大军。战国时期军队人数大大增加。
二,春秋初期,战争双方约战。战国时期再无约战。
从王翦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古时候的大部分战争是双方约战,从春秋初期的几次战例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宋楚泓水大战时,楚国大将成得臣向宋襄公下战书挑战,宋襄公在成得臣的战书之尾批字,约定十一月朔日,在泓水北岸开战。假仁假义的宋襄公在约定开战的日期之前,死活不肯抓住有利时机向成得臣开战。成得臣心安理得地率领楚国军队过河,又不慌不忙地列阵。宋襄公等成得臣的楚国军队过河列阵之后,才开战。宋襄公错失良机,最后战败。
晋楚城濮大战时,由楚国的成得臣先向晋文公下战书,晋文公令大夫栾枝回信,约定第二天早上会战。
三,春秋时期的战争都是车战,双方列阵再战,步法也有常法。而战国末期,不再是车战,而是骑兵与步兵结合出战。
从王翦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的战争都是车战,而且,步法也有常法。吴国在吴王寿梦之前,因为不懂车战之法,所以,吴国的陆军很弱。因为吴国地处江南水乡,对于船非常熟悉,所以吴国的水军非常厉害,经常在水战中,吴国军队战胜楚国军队。
吴王寿梦时代,楚国大夫屈巫因为娶了夏姬,出奔晋国,楚共王把屈巫的族人都杀了。屈巫为了报复楚国,说服晋景公通好吴国,使吴国和晋国夹攻楚国,屈巫把车战之法教给吴国。屈巫还让儿子屈狐庸留在吴国为官,使屈狐庸经常在吴国和晋国之间通使往来。从此吴国军队掌握了车战之法,军队日益强盛,吴国军队经常攻打楚国的东方属国,夺取楚国属国的土地。楚国边境经常被吴国军队骚扰,楚国不得安宁。这个故事说明车战有常法,不是随便列阵就可以上战场。
战国末期,由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车战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四,春秋初期,战争双方是“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战国时期,战争再无礼让,再没有不兼并土地的战争。
“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王翦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使用武力,但不刺杀已经受伤的敌兵,声讨罪过却不兼并土地。
“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王翦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是在双方交战之中,都有礼让三分之意。
这两句话也可以从春秋初期的一些战例加深我们的理解。
周郑交兵时,郑庄公的大将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左肩,祝聃想生擒周桓王,郑庄公急忙鸣金收兵。郑庄公向祝聃解释说:“本为天子不明,将德为怨,今日应敌,万非得已。赖诸卿之力,社稷无殒足以,何敢多求!依你说取回天子,如何发落?即射王也不可也。万一重伤殒命,寡人有弑君之名也。”
祝聃射中周桓王的左肩,按理,在战争当中,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郑庄公不这样认为,因为周桓王是天子,郑庄公不想落得弑君的罪名,即便是射伤了周桓王,郑庄公都认为不可以。不仅如此,作为战胜方的郑庄公,还派大夫祭足,把十二头牛、一百只羊、一百多车栗米等物资,送到周桓王的军营,祭足再三向周桓王叩首谢罪说:“死罪臣寤生,不忍社稷之殒,勒兵自卫。不料军中不戒,有犯王躬。寤生不胜战兢觳觫之至!谨遣陪臣足,待罪辕门,敬问无恙。不腆敝賦,聊充劳军之用。惟天王怜而赦之!”
郑庄公打了一个胜仗,没有一点骄矜,更没有乘胜把周桓王打死,更没有乘机侵占周桓王的土地。反而派遣使者向周桓王送了一大堆犒劳物资,说了一大堆赔罪的话。战后论功行赏时,郑庄公没有给祝聃记功,祝聃气得背上长疽疮而死。这个战例充分说明古代战争“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
这样的战例还有好几个,比如晋文公和楚国的城濮之战。晋文公作为战胜方,他完全可以把楚国的将领活捉或者斩杀,但晋文公念在往日楚成王礼遇他的份上,在双方交战前,晋文公退避三舍,战争快要结束时,放回楚国大将,没有把楚国大将赶尽杀绝。晋文公更没有乘胜侵占楚国的土地,也没有灭了曹国和卫国。如果晋文公毫不客气,他完全可以灭了曹国和卫国,也可以趁机侵占楚国的土地,他没有这样做。这个战例也充分说明春秋初期的战争是“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这在战国时期,是完全没有的事。
五,春秋初期的战争伤亡数字都不会很大,战国时期伤亡数字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
正因为春秋初期,战争双方的军队人数少,“致武而不重伤,声罪而不兼地。虽干戈之中,寓礼让之意。”所以,春秋初期的战争伤亡数字很小。
而战国时期,尤其是秦国,因为商鞅变法,秦国鼓励军士多立军功,官爵以军功为叙,能斩一敌首,赏爵一级,退一步就斩,军功多的受上爵,等等。所以秦国将士上了战场都是拼命杀敌,如狼似虎。秦国军队斩杀邻国的战士,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光是秦赵长平之战,白起率秦国将士坑杀赵国将士四十多万。光是白起一人率领秦国军队斩杀邻国将士就有一百多万。
六,春秋初期,参加战争的都是成年士兵。而战国时期,连十五岁左右的少年也上军籍,甚至上了战场。
长平之战,赵国军队四十多万将士被白起坑杀,白起只放回两百多个没有成年的士兵回赵国。王翦说列国连农夫也拿起了刀戈参加战斗。列国简直是全民皆兵。就这样,列国也没有挡住秦国的侵伐,没有避免灭亡的命运。
这六点就是春秋初期和战国时期的战争不同点。
原创首发,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