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公认4大毒妇(历史上五大毒妇)
历史上公认4大毒妇(历史上五大毒妇)当吕雉在成为大汉的决策人之后,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便开始杀人立威。第一个被她选中的目标,就是被誉为“汉初三杰”的淮阴侯韩信。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但吕雉的故事远没有到此结束,因为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极端的转变,如果说之前的吕雉是位贤妻良母的话,之后的吕雉就堪称为绝世悍妇了。刘邦在一次押解囚犯时,因为他喝高了而使囚犯逃跑,他只好逃到芒荡山下的沼泽里躲灾避难,吕雉在独立支撑整个家庭外,还不时的长途跋涉,为阿邦送去衣物及食品周济他,因此,吕雉称得上是位难得的贤惠女人。吕雉作为一位封建时期的女性,她不仅是“上得厅堂,下的厨房”,而且在治国理政方面更是“如烹小鲜”。当然,能够成为汉高祖的皇后,光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据说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大汉朝廷群龙无首,吕后却能运筹帷幄,终使刘
在古代历史中,历史记录的女性大多都是帝王的妃子。主要是因为她们身份特殊,容易引起关注。我们都知道,古代帝王后宫佳丽三千,人人都想得宠,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以偿。就因如此,妃子们都想尽办法去讨帝王欢心,获得恩宠。于是妃子们想尽办法钩心斗角,一场场宫廷大戏在皇宫中上演。 “最毒妇人心、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中国历史上造成的杀戮,残忍的手段,大多是男人造成的,为什么不形容男人呢,因为男人已经有很多词了。历史上残暴和凶狠的女人也有不少,今天,咱们列举五大毒妇:
手段残忍,毫不留情的吕雉
吕雉的父亲吕公认为刘邦骨骼精奇,将来必定是大富大贵之人。于是当宴会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吕公便对刘邦说道“我很会看面相,但是还从没看过像你这么相貌不凡的,我有个女儿(即吕雉),希望你愿意接受她当你的糟糠之妻。”就在样,刘邦在未破费分文的情况下,居然就把如花似玉的、小他十五岁的吕雉娶进了家,不能不让人感叹世事之无常。
吕雉在当初嫁给刘邦时,刘邦家并不富裕。而且刘邦还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公婆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早年的刘邦常戴一顶自制的竹帽到处闲逛,因为骗吃骗喝而四处赊账,吕雉为了维护刘邦的颜面,每次都偷偷的为刘邦还账。
刘邦在一次押解囚犯时,因为他喝高了而使囚犯逃跑,他只好逃到芒荡山下的沼泽里躲灾避难,吕雉在独立支撑整个家庭外,还不时的长途跋涉,为阿邦送去衣物及食品周济他,因此,吕雉称得上是位难得的贤惠女人。
吕雉作为一位封建时期的女性,她不仅是“上得厅堂,下的厨房”,而且在治国理政方面更是“如烹小鲜”。
当然,能够成为汉高祖的皇后,光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据说刘邦被匈奴大军围困于白登山,大汉朝廷群龙无首,吕后却能运筹帷幄,终使刘邦全身而退。吕雉在其统治期间,实行黄老之术和与民休息的政策,废除挟书律,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这就为后来的”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给予吕后施政极大的肯定。但吕雉的故事远没有到此结束,因为她的人生轨迹从此发生了极端的转变,如果说之前的吕雉是位贤妻良母的话,之后的吕雉就堪称为绝世悍妇了。
当吕雉在成为大汉的决策人之后,她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便开始杀人立威。第一个被她选中的目标,就是被誉为“汉初三杰”的淮阴侯韩信。
她趁刘邦在外征战之际,与萧何用计杀掉了韩信。被誉为“汉初三大将”的梁王彭越,在被刘邦削职流放蜀地的途中遇到吕雉,吕雉便将其带回咸阳,她对刘邦说:“你把彭越放走,等于放虎归山。”刘邦遂将其处死。应该说,在刘邦善杀功臣的这枚勋章中,有刘邦的一半,更有吕雉的一多半。至于吕雉的情敌戚夫人更是在劫难逃。吕雉先是惩罚戚夫人作苦工,并于公元前195年(孝惠元年)十二月,杀了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刘如意,随后又将戚夫人做成“人彘”,意为人中之猪。
同时吕雉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追封她已故的大哥吕侯为悼武王,吕释之为赵昭王,以此作封立诸吕为王的开端。
公元前187年(吕后元年),封侄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追尊其父为吕宣王,封女儿鲁元公主的儿子为鲁王,封吕释之的儿子吕种为沛侯,封外甥吕平扶柳侯。公元前186年(吕后二年),吕台去世,谥号肃王,封其子吕嘉代吕台为吕王。公元前184年(吕后四年),又封其妹吕媭为临光侯,侄子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吕后先后分封吕氏家族十几人为王为侯,完全至刘邦的“异性不能称王”旨意于不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吕雉改变了人生观哪?我们不妨从她这些年的遭遇和经历入手。
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四月,刘邦率汉军一举攻下项羽的老巢楚都彭城。
随后项羽与汉军战于睢水,汉军大败,吕雉等一帮众刘邦家为楚军所俘,直至楚汉议和后方被放回归汉。在这期间,项羽为了威胁刘邦,曾经将吕雉等人五花大绑的推至阵前,支起大锅,声言要将她们煮了做羹,而刘邦却催促项羽别磨叽,做好了分他一碗。但是可有人想到过吕雉此时的感受吗?那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生死只在旦夕之间的感受吗?一个人由生到死,在由死到生,她的人生观肯定会发生质变的。
当吕雉九死一生的回到刘邦身边时,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有了宠幸的戚夫人,此时吕雉的心态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吧。后来戚夫人因为自恃得宠,曾经常在刘邦面前哭闹(史载到达“日夜啼泣”之地步),意欲为自己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太子,而刘邦在公元前205年(汉二年)六月即已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了。在那个“母以子贵”的后宫之中,太子之位如果不保,那就意味着皇后之位也将易手,而皇后之位易手的后果,用膝盖想也拎得清。想想自己用青春、用生命换回来的果实,即将被别人不费吹灰之力摘走,“生存或死亡”这是个问题。
人生是个大课堂,它能教会你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我们从吕雉以后的处世原则中发现,她学到是主动,“能掌握主动时候,绝不被动接受”,其中最重要的是她学会了说“不”。
其实,吕雉与刘邦是一对恩爱夫妻,被项羽软禁后,心理落差很大,当被放出来后,看到刘邦的新宠戚夫人,心想,老娘我为你当了这么长时间的人质,你在外边风流快活,再加上戚夫人又生个儿子,刘邦还想着立他为太子,这下触动了吕雉的底线。刘邦死后,吕雉找个理由把戚夫人关进冷宫,一根根把头发拔下来,然后又砍去双手双脚,戚夫人疼的夜夜哀嚎,吕雉嫌麻烦,又用药给她毒哑了,后来又把俩眼珠给挖了下来,最后做成人彘扔进了厕所,活活疼死了,斩草除根,又把戚夫人的儿子给毒死了。这手段太吓人了。。。
心肠狠毒,痛下杀手的赵飞燕
鸿嘉三年(公元前18年),汉成帝即位十多年,年已30岁,后宫却没有一个存活的皇子。一次微服外出游乐,来到阳阿公主府,阳阿公主把养在府中的良家女都叫出来,取悦汉成帝,赵飞燕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婀娜曼妙的舞姿,一下子就倾倒了成帝。汉成帝将她带回宫中,夜夜临幸。
后来汉成帝听说她的妹妹赵合德长得非常漂亮,又温柔妩媚,连赵飞燕也自愧不如,便下令招入宫中,姐妹“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成帝固宠赵氏姐妹,对其它妃嫔不屑一顾,对她们的宠爱逾越了礼制,班婕妤等人皆失宠。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俩人把宫里怀上龙种的女人全部害死,就是生了孩子的也想办法把他整死。可以说断了汉成帝的后啊,为了自己的地位,让老公绝了后,这种女人太可怕了。汉成帝也并不是不知道姐俩的手段,可长期沉迷两人的美色,无法自拔了,导致最后自己也没个子嗣,悲哀啊。 永始元年(前16年)四月,成帝先封赵飞燕的父亲赵临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六月,立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大赦天下。
赵飞燕成为了皇后,虽然获得了作为女人的最显赫地位,但成帝对她的宠爱却渐渐不如以往,成帝更为宠爱她的妹妹赵合德。
赵合德居住的宫殿—昭阳舍极尽奢华,中庭以彤红之色,殿内油漆一新。门限以黄铜襄饰,并涂上黄金。上殿的阶梯以白玉砌成,殿内壁上露出的如带一般的横木以金环装饰,同时嵌入蓝田玉壁、明珠、翠羽、其富丽奢侈,为诸宫之最,自有后宫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奢华的宫殿。赵飞燕姐妹虽然相继专宠后宫十多年,但都同样没有子嗣, 《飞燕外传》中的解释是姐妹二人为驻颜却老使用息肌丸以致不孕。
轶事典故
身世传闻
《飞燕外传》记载赵飞燕的生父是冯万金,给江都王当协律舍人。江都王孙女婿江都中尉赵曼与冯万金有同性恋关系,冯万金趁机与江都王孙女姑苏主通奸,生下了两个女儿,长女宜主,次女合德,都冒姓赵,宜主就是赵飞燕。
身轻如燕
《飞燕外传》中记载赵飞燕家有彭祖方脉之书,擅长使用气术,长大后“纤便轻细,举止翩然”,所以人们叫她飞燕。她甚至能站在人的手掌之上扬袖飘舞。身轻如燕即身体像赵飞燕一样轻,现代多指动作轻盈。
留仙裙
《飞燕外传》中,赵飞燕体态极其轻盈,每当她纤腰款摆、迎风飞舞时,就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一天她穿了一件云英紫裙来到太液池边,在笙歌鼓乐中翩翩起舞,突然间狂风大作,像风筝一样飘起来。于是成帝赶紧叫乐师们拉住赵飞燕的裙摆,免得她被风吹走。待风停时,发现赵飞燕的云英紫裙竟被抓得皱皱的,从此宫女们盛行穿折叠出褶皱的裙子,美名其曰“留仙裙”。
息肌丸
《飞燕外传》中,赵飞燕为使肌肤雪白娇嫩,把一种秘方配制叫作息肌丸的药丸塞入肚脐。这种丸药是由麝香、高丽参、鹿茸等名贵药物制成的蜜丸,将其放入肚脐内,确实功效显着,用后可使人肤如凝脂,肌香甜蜜,肌肤胜雪,双眸似星,但该药之毒却会经久滞留积蓄在任督二脉内,令女人终生无法怀孕。皇宫药剂师上官妩曾教赵飞燕用羊花煮汤洗涤,可是已无法挽救。飞燕合德,悔不当初。
诈托有孕
《赵飞燕别传》中记载,赵飞燕因无法怀孕,而“欲为自利长久计”假装怀孕,多次从宫外买入刚出生的男婴冒充皇子,但最终未能得逞,只好对汉成帝说自己生下一个儿子,但已夭折了。
燕啄皇孙
《汉书》里记载成帝死后,司隶解光对赵合德杀害许美人及女官曹宫之子的奏疏,其动机是想惩罚赵飞燕。但从奏疏中看出,赵飞燕并未参与。而且奏疏也表明,成帝自己也脱不了干系,议郎耿育对此案也有质疑。然而外人眼中,赵氏姐妹被视为一体,班固的评论是“飞燕之妖,祸成厥妹”,并将“燕飞来,啄皇孙”的童谣载入正史,这个典故也因此流传下来以致于失去了本意而成为后妃杀害皇族的一个典故。
环肥燕瘦
环是指的唐玄宗贵妃杨玉环,燕是指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杨玉环很胖而赵飞燕很瘦,但都是著名的美女。苏轼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一诗中写道“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成语环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
西晋皇后贾南风
贾南风(257年-300年5月13日),小名峕,字南风,平阳郡襄陵县(今山西省襄汾县)人,曹魏豫州刺史贾逵孙女,西晋太宰贾充之女,晋惠帝司马衷皇后。
贾南风貌丑而性妒,因惠帝懦弱而一度专权,是西晋时期“八王之乱”的罪魁祸首,后死于赵王司马伦之手,而随后的八王之乱则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由于乱政与陷害他人的事迹,贾南风一直被视为后宫乱政的典型负面人物,其为人凶妒暴虐,手段往往残忍而极端。此人不但狠毒悍嫉,而且丑陋婬荡,无一可取之处。更可恨的是作为皇后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宫中被皇帝临幸的女人都要面临悲惨境地。她表现的比赵飞燕姐妹更凶残,在得知一官妾怀孕之后,带着卫士拿着大戟就冲了进去,看见本人就用戟捅破了肚子,导致一尸两命。 公元290年(永熙元年),司马炎驾崩,司马衷继位为帝,贾南风被封为皇后。贾后在早年被废的危机之中,受到皇后杨芷的多次劝诫,却不知杨芷曾尽力营救她,反倒以为是她向司马炎中伤她,因而对杨芷极为怨恨。惠帝继位后贾后都不对杨芷尊敬礼待,反而更打算参与政事,却被身为外戚的太傅杨骏阻挠。次年,贾南风因杨骏的阻碍而勾结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和寺人监董猛等密谋诛除杨骏和废掉太后杨芷。贾南风又派李肇联络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要求他们领兵讨伐杨骏,其中司马玮同意,于是请求入朝,杨骏不敢阻止。司马玮入朝后,孟观、李肇等又指使司马衷下诏,诬告杨骏谋反,又派东安公司马繇领四百人讨伐杨骏,司马玮驻屯司马门。杨峻最先在府第中被杀,后又收捕卫将军杨珧、太子太保杨济等,皆夷三族。贾南风后又因杨芷曾在布帛中写“救太傅者有赏”而称太后一同谋反,矫诏废皇太后杨氏为庶人,徙于自己亦曾被囚禁之金墉城,第二年被活活饿死。
诛杀外戚杨氏集团后,贾南风征召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录尚书事,一同辅政,又任命司马玮为卫将军,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贾南风则与族兄贾模、从舅郭彰、妹妹贾午之子贾谧、司马玮和司马繇一同干预国事。此时,因贾南风愈来愈暴戾,令司马繇打算废掉她,但因司马亮指控司马繇意图专擅朝政而将他免官,并将他流放到带方郡,危机才得以解决。后贾南风又看准了司马玮和司马亮不和,要司马衷罢免二人,后又矫诏命司马玮诛除司马亮和卫瓘两名辅政大臣。司马玮诛杀二人后,太子少傅张华派董猛劝贾南风顺道诛杀司马玮,贾南风听从并称司马玮矫诏杀害司马亮和卫瓘,从而令司马玮部下四散,司马玮被捕诛杀。司马亮、卫瓘和司马玮被杀后,贾南风得以专权,并树立党羽,例如任命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张华为侍中、中书监。 贾南风母亲郭槐见贾南风无子,常常劝他疼爱太子司马遹,直至临死亦恳切要求贾南风要爱护太子。但贾南风不听,与充华赵粲和妹妹贾午一同谋害太子。
公元299年(元康九年),贾南风假称当年在武帝丧期间曾有孕生子,因事情隐密没有对外宣布,并拿来妹夫韩寿之子韩慰祖充当亲生儿子,要废掉司马遹,以韩慰祖作为太子,于是强行灌醉司马遹,让他在酒醉迷糊之中写下“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并与谢妃共要,刻期两发,勿疑犹豫,以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氏为内主。愿成,当以三牲祠北君。”的字句。因酒醉而有一半的字不成字型,贾南风又修改了,最终将字句交给司马衷和各宗室,称司马遹谋反,最终废掉了他的太子地位,与三个年幼的儿子都囚禁在金墉城,又杀司马遹生母谢玖和司马虨生母蒋俊。司马遹的岳父王衍急忙奏请离婚,司马遹的妻子王惠风只好痛哭而去。
公元300年(永康元年),因甚有名望的太子被废,很多人都十分愤怒,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猗等更图谋废掉贾南风,重新立司马遹为太子,并向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游说。孙秀听后同意,并报告司马伦,更图谋为司马伦夺取权力。孙秀后即施行反间计,称宫中有人打算废掉贾南风而让司马遹复位,配合民间怨恨之声,令贾南风大为惊惧;司马伦和孙秀于是劝贾谧杀死司马遹以绝民众之心。贾南风于是命太医令程据带毒药,矫诏命黄门孙虑前去毒杀司马遹,但司马遹不肯服食,孙虑最终以药杵将司马遹杀害。这个举动成了赵王司马伦讨伐贾南风的借口。 心狠手辣,歹毒残暴,更可怕的是她权倾朝野,为所欲为,弄得天下大乱,几乎葬送大晋王朝。而且不仅是貌丑,贾南风几乎集所有缺点于一身,她妒忌、荒淫、狠毒、残暴,无论是在个人品行还是在政治处事上都毫无可取之处。 至此,贾南风走上人上巅峰。龙椅上上坐的是傻皇帝司马衷,藩王要么就镇,要么乖乖听话,大臣如张华、裴頠等人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根本妨碍不了自己。于是,贾南风为所欲为,荒淫暴虐,其荒淫程度甚至闹得满城皆知,成为一时笑柄。
贾南风成为一代悍后、一代淫后、一代妒后。
但好景不长,贾南风的好日子没过几天便到头了。
首先发难的是赵王司马伦。时任右军将军的司马伦狼子野心,想掌握大权,于是便以贾南风陷害愍怀太子司马遹为由,诛杀贾南风,自立为帝。之后朝廷大权几番易手,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人先后争权夺利,互相攻伐,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致使西晋国力空虚,民生凋敝,最后成功被汉国刘渊、刘聪、石勒、刘曜等人灭亡。
相貌是爹娘给的,长得丑不怪贾南风,但要出来祸害人间就是她的不对了。贾南风残虐妒忌的性格应该是遗传他母亲,他母亲郭氏就是个出名的妒妇,就因为她的妒忌,甚至直接导致了贾充绝后。
在贾南风身上很难挑出什么优点来,让这么一个人掌控朝政,不祸国殃民就不正常了。蔡东藩先生曾这样评价贾南风:“贾后凶暴未足,继以淫黩,中冓丑声,播闻中外,古今有如是之浊秽,而不至乱且亡者,未之闻也。” 晋武也是胆小到史无前例,还说“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是最尊崇“礼法”的。但是面对贾南风的横行暴施,只有徒叹奈何。
千古一后 独孤伽罗
她不能说是毒妇了,应该说是悍妇。隋文帝与独孤皇后一直保持着一夫一妻制的优良传统,不是杨坚不想三宫六院,是惹不起这位皇位,有一次,杨坚与一位宫女正在鱼水之欢,知道消息的皇后,拿着刀就找了过去,还没等俩人完事,就把女子给杀了,这下把老杨吓得不轻,差点就不行了,骑着马狂奔了半天,到黑才委屈的回到家。 独孤伽罗(544年—602年9月15日),复姓独孤,字伽罗,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第一任皇后,北周太保独孤信第七女。
名门淑女
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秦州刺史、河内郡公独孤信喜得第七女。当时社会普遍崇佛,独孤信也不例外,他给女儿取了一个极富佛教色彩的名字:伽罗,梵语为Tagara,意为香炉木、沉香木、奇楠香。谁也不曾料到,三十七年后,这个女孩将会掌控中国历史走向。
独孤伽罗的祖辈为依附拓跋鲜卑政权的代北匈奴贵族,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父亲独孤信在北魏六镇起义时以自身军功登上政治舞台,曾协助宇文泰开创霸业,位列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时进太保、卫国公。因容貌俊美风流,号“独孤郎”,留下“侧帽风流”典故 ;母亲崔夫人,出自清河崔氏定著六房之一的郑州崔氏,北魏永昌太守崔稚孙女、崔彦珍之女。清河崔氏是中古时期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世代重视德业儒教和文化传承,人材辈出,家族成员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立下过汗马功劳。
匈奴、鲜卑等民族有母系遗风,旧俗“妇持门户”,《颜氏家训·治家篇》说,“邺下风俗,专由妇人主持门户,诉讼争曲直,请托工逢迎,坐着车子满街走,带着礼物送官府,代儿子求官,替丈夫叫屈,这是鲜卑的遗风吧!”由于礼法束缚较弱,北朝妇人发挥才能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独孤伽罗就是从这种风气里产生出来的杰出人物。同时,其母崔氏又为小伽罗烙上了深刻的汉文化印记。清河崔氏是一个学识深厚的文化世族,家族的文化教养在伽罗身上也有相当程度的体现,史载文献皇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见公卿有父母者,每为致礼焉”。独孤伽罗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之独立英气,亦有母系汉文化之博雅谦和,本身便是民族大融合之时代产物,是汉化了的鲜卑人。
伽罗生长的年代,中华大地分裂为几个对立的政权:东魏、西魏和南朝,诸政权之间战争频繁爆发,社会长期不得安定。出生于掌握核心政权的顶级权贵家庭,让聪慧的少女视线超出闺阁,锻炼出了不一般的勇气和胆识,开始关注这个特殊时代的天下局势与命运。
隋开皇元年二月十四日(公元581年),杨坚即皇帝位,建立隋朝,三天后即册独孤伽罗为皇后,从此夫妻呕心沥血为隋帝国的强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与心血,独孤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对君主终生保持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独孤皇后通达书史,聪明过人。每次隋文帝上朝,她必与之同辇而行,至殿阁而止,派宦官跟随而进沟通联络,“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待到文帝下朝,她早已在等候,夫妻“相顾欣然”一起回宫,同起同居形影不离 。在平常生活中,她一有闲暇便手不释卷,学问不凡。隋文帝对这位爱妻是既宠爱又信服,几乎是言听计从,宫中同尊帝后为“二圣” 。所以,开皇年间的政治决策,很难分得清哪些是隋文帝的主意,哪些是独孤皇后的的主意,而她的政治影响力也不仅限于影响隋文帝而已。
高熲父亲原来是独孤信家的宾客,在独孤家落难时,高家依然和独孤皇后保持了亲密的联系,高熲的才干和品德都很得独孤皇后赏识,故大力推荐给隋文帝。所以,当隋文帝建隋之初,就立即委以重任。而高熲位居首辅十余年,经历多次政治风浪,始终履险如夷、不动如山,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独孤皇后这一坚强靠山,以至隋文帝把他当家人看待。高熲地位的稳固,对隋朝具有重大的意义。换言之,高熲能够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最大程度地施展抱负、发挥才干,固然有赖于他强大的个人能力,但是,独孤皇后在宫中的支持与协助,应当也是重要因素。
在爱妻独孤伽罗的辅佐和支持下,隋文帝迅速稳定了政局,领导着以高熲为首的能臣干将们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影响深远的全面改革。他首先恢复汉制,建立起以汉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理念;北破突厥,重新建立起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东亚国际政治新秩序;南平陈朝,统一了分裂将近四百年的中华大地,并且使政治上长期分裂导致经济、文化分裂的南北方初步开始融合;改革官制,正式确立分工明确的以三省六部为主体的中央官僚体系;开创科举制度,开始了打破世家门阀垄断政治、文化资源第一步;修订律法,废除大量酷刑,制定出影响之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建设的《开皇律》,首创死刑三奏而决制度;休养生息,减轻农民负担,文帝时期朝野丰足,隋朝国富程度历代瞩目……隋文帝完成的这一系列定万世之基、成富国强兵的宏大伟业,在职官、礼法、经济、文化、军事、公共工程等各个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深远地影响了之后的唐朝以及未来一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发展,史称“开皇之治”,独孤皇后对此功不可没。
独孤伽罗十四岁嫁给大将军杨忠的嫡长子杨坚。不久,父亲在政争中失败被杀,家道中落。她对外低调谦恭,对内夫妻恩爱,育有十个儿女,并辅助杨坚建功立业。隋朝开国后,册封皇后。她“雅好读书、识达今古”,参预朝政,对于“开皇之治”功不可没,与杨坚并称“二圣”。晚年主导罢黜宰相高颎、废黜太子杨勇,支持晋王杨广,引发后世争议。
一代贤后
独孤皇后虽然深度地参与了国家管理,不仅在后宫辅政,还把触角直接伸到了政治前台,亲自参与处理朝政。但她并无个人野心私欲,而且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堪称母仪天下的贤内助。
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的宠爱满朝皆知,他甚至允许皇后和他并尊二圣,共享皇权荣光。当时,有关部门曾趁机上奏讨好皇后:“根据《周礼》,百官之妻的命妇头衔都应该由皇后授予,请求恢复古制。”这其实是给皇后找一个大出风头的机会。但独孤皇后一口拒绝,她认为:如果让皇后册封命妇,恐怕会开了妇人参与国务活动的口子,甚至发展到干权乱政的程度,所以此举不妥。
开皇初年,突厥和隋朝互市,出售一筐价值八百万钱的明珠。有人劝独孤皇后买下来,独孤皇后说:“非我所须也。当今戎狄屡寇,将士疲劳,未若以八百万分赏有功者。”一下子赢得满朝归心,这为新生的隋杨政权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
隋文帝杨坚脾气暴躁易怒,陪在身边的独孤皇后也常常充当起他与大臣之间的缓和剂。有人曾诬告大理少卿赵绰,事发后,隋文帝勃然大怒,要处其斩刑。赵绰认为其按律不当死,隋文帝很不高兴,拂袖退往内宫。赵绰追入宫中又谏。恰好独孤皇后在座,她很赏识赵绰的正直,命人赐给他两金杯酒,饮完后又把金杯一并赐给了他。隋文帝这时也转怒为喜,接受赵绰意见,同意赦免罪犯死刑,改判革职流放 。
独孤皇后少年时代父母双亡,这是她人生难以释怀的遗憾。隋文帝夺取政权之后,为了补偿妻子的心事,给予了岳父独孤家族和岳母崔氏家族很高的哀荣。不仅如此,笃信佛教的独孤皇后还先后在京城为父母和外祖父崔彦珍立寺祈祷冥福。虽然独孤皇后对娘家感情很深,又独宠后宫,但自律甚严。隋代外戚较少有凭藉私宠飞扬跋扈者,所以也得以保全身名,这与独孤后鉴于史迹、矫正其弊端有很大关系。独孤皇后对她的亲戚“贵而不用”,虽然给以很多关照,但并不让他们盘踞权势之位。正是由于独孤后的严格约束,隋朝外戚极少干扰朝政。有一次,大都督崔长仁犯法当斩。一向执法甚严的隋文帝考虑到崔长仁是皇后娘舅家的表兄弟,想赦免他。皇后闻知,虽然痛心,但对丈夫说:“我怎能因亲私之情而置国法于不顾呢?”大义灭亲阻止了丈夫的徇私之举。
独孤皇后对德才兼备的女性极其推崇。南朝才子许善心的母亲范氏品德高尚、才学渊博,好学不辍的独孤皇后特意诏她进宫为自己讲读经典,文帝因此封范氏为永乐郡君。番州刺史陆让因为贪污下狱,数罪并发当死。他是陆家庶出之子,嫡母冯氏赴朝堂请罪痛斥陆让,又泣涕哀切为庶子送别,替其向皇帝上表求情。独孤皇后被冯氏的气度感动,为她向隋文帝求情。隋文帝树冯氏为妇女典范,并且发诏书号召天下妇女学习其道德风范,陆让也因其母得免一死。
就这样,独孤皇后一方面积极为隋文帝贡献她的政治才华,另一方面则是牢牢把握尺度,并不违规干政。俗语云:共患难易,守富贵难。即使亲密如夫妇关系,难免也会被权力所侵蚀异化。然而,隋文帝夫妇一起掌控至高权力二十多年,彼此间却做到了终生毫无保留相互信任。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高祖(隋文帝)龙潜时,颇好音乐,常倚琵琶,作歌二首,名曰《地厚》、《天高》,托言夫妻之义。”不管外人如何看待,在当事人心中,也许只有这种互为知己的高天之义,厚地之恩。 独孤伽罗在政治上是一位智慧严肃的皇后,生活中对感情的追求却带有鲜卑女子特有的天真炽烈气质。“性忌妾媵”是其显著个性,尤其是妒杀尉迟女导致独孤皇后背上了千古第一奇妒之名。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彼此感情非常深厚,文帝为爱妻不置嫔妾、六宫虚设,然而晚年时隋文帝也没克服得了人性弱点。有次他在仁寿宫遇到了尉迟迥的孙女。当年周宣帝死后,杨坚矫诏辅政,马上引发了三总管起兵,势力最大的尉迟迥差点导致杨坚大业失败。后来,尉迟迥兵败,他的孙女沦为宫女,长大后颇有美色。抚今追昔,杨坚的内心充满了征服者的豪情,就临幸了她。这让一生骄傲自信的独孤皇后遭到毁灭性打击。她悲愤交加,盛怒下杀死了尉迟氏,文帝一气之下“单骑从苑中出,不由径路,入山谷间二十馀里。”最后在左右仆射高熲、杨素的劝解下,隋文帝长叹一声,说:“吾贵为天子,不得自由!”又调转马头,回到了后宫,独孤皇后也主动谢罪,夫妇俩和好如初 。
虽然在随文帝看来妾媵只是晚年生活调剂,他对皇后的疼爱和信任从没变过,但却没想到自尊心强烈的独孤皇后内心已经受到重创,从此“意颇衰折”,心灰意冷。在废易太子之后,皇后身心逐渐萎靡,生命如风中之烛奄然熄灭。随文帝丧妻后枉自痛苦不堪,直到病重时才幡然醒悟和悔恨自责。独孤皇后这样一片痴心,以及为了一片痴心而不顾一切的劲头,是不是也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呢?
吕思勉曾云:“鲜卑之俗 贱妾媵而不讳妬忌 (独孤)后固虏姓 高祖亦渐北俗”。独孤皇后强烈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北朝鲜卑妇女地位相对较高不无关系。隋文帝是一个人品端方、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他的品性才华也赢得了内心高傲的独孤皇后痴情追随。因此,独孤皇后宁可放弃名声,也要维护自己追求一夫一妻、独占丈夫身心的强烈感情坚贞意愿要求。
从个体的角度看,独孤皇后的妒忌乃是源出于爱情。一些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爱情并不排斥某些可以归入性嫉妒范畴的情感。对隋文帝痴情的独孤后希望丈夫的爱能绝对等地集于自己一身,真正过着“一夫一妻”生活。“性爱按其本性来说就是排他的。……以性爱为基础的婚姻,按其本性来说就是个体婚姻。” 排他性是指人们抗拒其他人对自己的爱情对象,予以任何亲近的心理倾向,即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睡”。许许多多帝王后妃这种排他的本性均被压抑乃至窒息了。作为一个女性,独孤皇后这种对真正“一夫一妻”生活的追求和对专一、持久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其他同性(只限于对其“一夫一妻”生活构成威胁者)的忌妒是合情合理的。
身为皇后专房独宠一生和情伤后的过激手段使得独孤皇后成为了中国古代妒妇最典型代表。一个也许最完美的皇后却在历史上得到了最意料不到的差价,值得还是不值得呢?
当然是值得的。"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独孤皇后对爱情的真挚热烈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称得上是封建社会里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鼻祖,因而她在历代如烟云的女性中脱颖而出,永远在历史的一页中闪耀其独特的个性光采。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她的狠辣决绝很大程度是政治原因。老公扶不起来,只能自己上了,面对其他女儿的明争暗斗,自己没有手段就会被别人所害,无奈之下把自己的孩子都杀了,虎毒还不食子呢,可见也是被逼到无可奈何了。晚年可能是权力太大,也要享受皇帝的待遇吧,养了很多男宠,给老公没少戴绿帽子。 以上这些毒妇,让我们见证了什么叫最毒妇人心。她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后宫生活的残酷。虽然后宫中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同时也存在着危险。一步走错,将跌得粉身碎骨,真可谓“步步惊心”。 中国史家都过分热爱皇帝,因为遇到错误总是“为尊者讳”,能推给女人则推女人,没女人推给宦官,没宦官推给大臣,总之皇帝是一贯英明的。然而在记叙武曌发迹史时出现了很有趣的现象,皇帝不英明了。史书在抹黑武曌的同时对李治也做了抹黑,欧阳修甚至评价李治是“昏童”(拿现代话说就是弱智儿童),这种记载非常罕见。不过它也从反面说明一个事实——两口子感情很铁!以至于无法贬低武曌而把李治摘出来,只能一起推进粪坑。
在武曌性格和政治手段的形成过程中,李治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李治是武曌的政治导师。如果不弄清李治,就不可能弄清武曌。
如果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李治的重要性是超过他父亲李世民的, 其实李治是个非常了不起的皇帝,而且是个操弄权术的高手,绝不是“昏童”。
最能体现其性格的其实正是他和武曌最初的关系,一个敢在父亲病榻之侧与庶母勾搭通奸的人是何等角色?别忘了他父亲是李世民,且不论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囚侄之举,其一生共流放或处死过李承乾、李泰、李祐三个儿子,可李治竟还敢在他眼皮底下做出这等大不敬、大不孝之事,就凭这点给个“胆大心细”的评价总不会错。
史家和现代编剧总爱把李治塑造为一个软弱怯懦的人,诚然他在性格上不算强悍,但他不是没主见的人。
回头再看武曌,她之所以二次回到宫廷,一方面李治难忘旧情,另一方面是李治的原配王皇后促成。因为当时李治后宫中淑妃萧氏有专宠之势,又生下雍王李素节,威胁到皇后的地位,所以皇后把身在佛寺的武媚娘视为外援,想要引进竞争机制对付淑妃,在兵法上这叫“驱虎吞狼”,不过皇后错算之处在于她没有驾驭老虎的能力,老虎确实把狼吞了,但吞狼之后回头又要吞她了。
武曌渐渐专宠,连续三年生下仨儿女,开始窥觊皇后之位。皇后本来就不受宠,又不曾生育,单凭与皇帝的情感是无力对抗武曌的。于是出身关陇名门的她自然而然想到倚仗娘家、倚仗关陇臣僚势力,就出现了抢立李忠为太子之事。其最终后台可以归结到长孙无忌。
于是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李治想收回皇权,武曌欲争夺后位,终极对手都是长孙无忌——这叫“情侣 战友”!
毫无疑问武曌是一个有争议,而且争议比较大的人物,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似乎“狠”字用在她身上最为妥当。诚然如此,但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史家的笔下武曌实际是被抹黑过的,她人格方面的缺陷被放大,甚至有些记载纯粹是栽赃诬陷之辞。 成大事者,要有胆魄,该狠的时候要狠。
武则天称帝有三大障碍。
首先,她是个女人,古代基本上没有女人当皇帝的;
其次,她没有门第,父亲原本是生意人,庶族出身,人们更认同豪门大族;
第三,她长期辅佐高宗,靠太后的身份夺权篡位,并没有立下非常大的功劳,改朝换代,说服力有些不够。
正因为此,武则天的上位是有阻力的,特别是那些李唐皇族,他们不会甘心。受到的压力越大,应对的手段越残忍,武则天燕啄皇孙,利用酷吏排除异己。如果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看,她杀人如麻,的确冷血。如果站在政治斗争的角度看,又十分合理。武则天想当的是开国皇帝,一个开国之君,诛杀前朝皇族以及不愿合作的大臣,实在是太正常了,隋文帝不就是这么做的吗?他是太后的父亲,为了顺利篡位,屠戮北周宗室,铲除尉迟迥等大臣,登上权力之巅。
个人努力、家庭背景、社会条件、机遇、魄力,是武则天能够上位的关键因素,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想要凑齐,难度极大,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女皇少之又少。
反观现在,我们虽然逃离了古代的那个社会大背景,但其实还是存在潜在的危险的。所以,不管我们处于怎样的时代,我们都要保护好自己,毕竟生命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