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没有举人和秀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唐朝有没有举人和秀才(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种流外官吏名称繁多,如令史、府史、亭长、掌固等比比皆是,他们分布于省、台、寺、监以及地方府州衙门中,人数众多而又丛杂,故而又称杂流、杂途。他们多普及于基层,在所有官吏中占绝大部分。在经过吏部铨选后,也可以出任地方的录事、县令、尉等官职,然而虽然身份有所变化,但是对于看重出身的唐朝士大夫来说这些流外入流之人仍然被人所看不起。所谓流外入流,是指胥吏、技术人员等普通吏员积累一定的年资后,经考试迁转进入流官的行列。因为他们是非正途出身,不在朝廷正式九品流官范围之内,所以称作“流外”,又因其铨选经迁转而入流,故又称“流外入流。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 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 《新唐书·选举志下》在《新唐书选举志下》中对门荫
在“士农工商”的封建社会,似乎只有入仕做官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隋唐以前,中央政权选拔官员主要依靠的是“选举”,即通过地方、乡里推举选送,然后录用为官,如汉初的“举孝廉”,以及发展到后来的“察举制”都是此种模式。
而从隋朝开始,隋炀帝开天辟地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从此在隋唐时期科举代替选举成为了中国古代主要的人才选拔制度,这一制度延续了一千多年,直到清末才彻底废除,而唐朝正是科举制度的完善与成熟期,关于科举的选拔,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句话蕴藏着什么样的含义呢?首先,我们要从唐朝时期的官员选拔途径说起。
一、官员选拔的途径唐朝时选拔官员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门荫入仕,二是流外入流,三是科举入仕。除此之外,还有上书入仕、捐资入仕等特殊情况。
- 门荫入仕
所谓门荫入仕,是指官僚子弟凭借其父、祖的官职、勋、爵、资历获得官职的一种特权选官制度。因其入仕是凭借父、祖家门的荫庇,故称门荫、官荫、荫补,也称作任子。这种情况不仅见于隋唐,自汉代以来流传已久。而之所以会出现门荫制度,本质上来说是封建帝王为了笼络贵族官僚集团,维护他们的政治特权和利益,专门为高级官僚子弟大开入仕方便之门的封建特权铨官制度,其实质上也是为了让这些官员能够更好的为封建政府服务。
凡用荫,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 从五品及国公子,从八品下。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 《新唐书·选举志下》
在《新唐书选举志下》中对门荫制有具体的制定:诸用荫出身者,一品子正七品上,二品子正七品下,正三品子从七品上,从三品子从七品下,正四品子正八品上,从四品子正八品下,正五品子从八品上,从五品及国子,从八品下。三品以上官员荫及曾孙,五品以上荫及孙辈,孙低子一等,曾孙低孙一等。也就是说,凡官居五品以上皆可荫及子孙。所荫官上至正七品,下至从八品不等。以荫入仕,在隋及唐初人数颇多。
- 流外入流
有唐以来,出身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次以流外入流。 《旧唐书·职官志一》
所谓流外入流,是指胥吏、技术人员等普通吏员积累一定的年资后,经考试迁转进入流官的行列。因为他们是非正途出身,不在朝廷正式九品流官范围之内,所以称作“流外”,又因其铨选经迁转而入流,故又称“流外入流。
这种流外官吏名称繁多,如令史、府史、亭长、掌固等比比皆是,他们分布于省、台、寺、监以及地方府州衙门中,人数众多而又丛杂,故而又称杂流、杂途。他们多普及于基层,在所有官吏中占绝大部分。在经过吏部铨选后,也可以出任地方的录事、县令、尉等官职,然而虽然身份有所变化,但是对于看重出身的唐朝士大夫来说这些流外入流之人仍然被人所看不起。
- 科举入仕
所谓科举入仕,是指中央设立科目考试,允许全国各地学子考试,士人经科目举荐,由地方及尚书省考试合格后入仕。这是唐朝选拔官员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凡经过中央及地方上各机构的长官大多均由凭借此途径出身的人来担任,他们被视为正途出身,自初任官九品逐级可以上升到三品、五品,流动迁转,故称为“流内官”。
唐朝科举入仕有诸多名目,大致而言有常年的科举和临时的制举。常年的科举通常每年举行一次,若遇有重大事故而暂停,不久也会恢复举行。临时性的制举是由皇帝特命,其科目根据需要而立名,通常由五品以上公卿大臣及地方府州长官举荐,设置的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茂才异行、经明行修等科。
凡应制科举荐的人,不论有官无官,均需参加考试,考试合格有关者可以获得升迁,无官者可以授予官职。考试如果不合格,可以在下次开科时再举再考。但是制举每次录取人数较少,而且不是经常开科,所以在整个选举制度的影响和作用都不及常年的科举来的重要。
二、科举考试都有哪些科目科举顾名思义就是以科目举人,它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其科目有二十余种,通常所见的有秀才、明经、进士三科。明经中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礼记》、《仪礼》、《周礼》)等科目。此外,还有明书、明法、明算、史科、道举等,统称为诸科。
隋代重视秀才科,秀才之名,自汉代以来即有,凡是应秀才举试的人都需学识渊博,文辞秀丽。其考试内容注重古今通识,所试有方略策五道。主考官可以随意设问,涉及的内容广泛、难度颇大。到了唐代规定:秀才考试不合格,举荐官要连带受到处罚,这就导致了举荐者不愿因此受牵连,应试者也因为难度太大而不愿参加考试的局面,由于应试者少,到了唐高宗永徽以后,便下令废除秀才科,所以终唐一代,常科只有明经、进士两科而已。
明经考试主要有帖文、经义、时务策。帖文亦称“帖经”,是帖去经书中上下两端的文字,仅留下中间一行少数几个字,要求应试者默写出前后经文的句子,这种题型和现代高考中的古诗文填空颇为类似。经义又称“墨义”,是对经文中的要旨结合实际政治加以发挥,但两者都以死记硬背为基础,且经文有限,所以相对简单,而且明经录取人数较多,通常比进士科的人数多十倍。唐初,由学校出身参加明经考试的人数最多,但到了高宗、武则天之后,因为时风多崇尚文艺,由此进士科不断受到重视,成为士人入仕做官的最好途径。
进士科初行于隋炀帝之时,唐高宗永徽之后为朝野所重视,进士科特重文辞,考试除明经所试帖经、经义外,还须加试时务策及新添的杂文。所谓杂文,是指诗词歌赋,故进士科又称为“辞科”,这是考文学修养,而且诗赋还有音韵格律的限制。
进士与明经相比,明经重经书、经义,进士重文辞修养,进士难度要比明经高出一层,从录取人数看,进士比明经少,大概进士中第的比率为百分之一二,而明经得第者为十分之一二。俗语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也就是说三十岁中明经都算年老了,而五十岁中进士都算年轻的,而且当时社会明经不被士人所看重,而进士则备受人们的仰慕和关注。
三、科举考试的程序与主考机构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乡试——省试——吏部试,层层筛选,比我们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更加复杂严格,真正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乡试
唐代科举考试的士子分为两类:一种是诸生,亦称“生徒”,是在各类学校如国子监的太学、四门学及地方州县学读书,经考试合格后由本司推荐应考;二是本人自学成才,经本府本州考试合格后由本司推荐应考。他们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考试,通过后称“乡贡士”。唐代规定由地方州刺史下考试举送者称“州试”,由京兆、河南、太原、凤翔、成都、江陵诸府下考试称“府试”。这一级考试的试官为当州、当府参军或属县的主薄、县尉一级的官员为试官,有时也由刺史亲自主持考试。考试合格后根据名次排定等级,第一名称为解元,也称作“解首”、“解头”,余者统称为“乡贡进士”,也可简称为“进士”。乡试是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合格后才有可能参加中央举行的省试。
- 省试
由中央尚书省主持的全国考试称为“省试”,省试初属尚书省吏部,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后,把科举考试与选官分开,进士考试属礼部,由礼部侍郎主管,称“礼部试”,选官考试属吏部,由考功员外郎主持铨叙,称作“吏部试”。省试通常由礼部侍郎主持,有时也由皇帝亲敕命大臣主持,称“知贡举”。礼部试通常明经先试帖文,然后考试经问大义十条、时务策三道,进士科较难。考试之时日以继夜,一直到深夜三支蜡烛燃尽才收卷停止。礼部试合格后,主持官员排定名次,送中书门下省由宰相审定,再正式在礼部贡院前放榜,考中者一律称“进士出身”,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但即使这样还不能真正做官,仍要过最后一关“吏部试”才行。
- 吏部试
礼部所录取的进士如果要做官,还须到吏部进行最终的一次选官考试,称为“吏部试”,相当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过后参加的面试。难度更大的是这个“吏部试”要经过面试和笔试的双重考验,面试时“察以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证)”;笔试时“观其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四个方面中以判最为重要。但都须合格才能脱去白衫,穿上官服,叫做“释褐”,故而“吏部试”也称作“释褐试”。如果这一关不能通过,就不能授官,还要等待下一次再参加吏部试。如果没有通过考试还可以接受地方长官如节度使、观察使的征辟去做他们的幕僚。如唐代大文豪韩愈三次都未能通过吏部试,只能应节度使董晋、张建封的征辟去做他们的幕僚,而大部分举子因为没有门路可走,甚至一二十年也未能得禄做官。
因此,有唐一代一个士人要通过科举入仕做官,必须经过地方乡试和中央的省试、吏部试三个阶段才能够真正进入仕途,真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四、进士及第在士大夫阶层的地位与关注度新进士在释褐试后,由吏部授予官职。其初授官职在中央任职的多为秘书省校书、正字,调升则多为拾遗、补阙及御史;在地方任职多为县丞、县尉,调升则为县令,或进入中央机构。这些人都是国家精英,有学识、擅长文辞,参与政事后,晋升也快,他们不仅可以在中央省、台、寺、监中担任各项要职,由于文辞出众还可以充当皇帝的代言人,如枢要任职的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即是,而且由尚书省丞郎而升任宰辅的也不乏其人。如宪宗朝宰相有二十九人,其中科举出身的有十九人,内进士及第的十七人。
由此可以看出,进士出身占科举人数的绝大部分,而进士出身占宰相之职的则占了三分之一,故而在唐人看来,一旦进士及第便是“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便可青云直上,前途无量。所以进士登科时被时人誉为“登龙门”,美之为“蟾宫折桂”。一些做官的人,即使位极人臣,却认为“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如高宗朝的宰相薛元超,兼东宫侍臣,也曾不无遗憾的对人说道“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一恨。始不以进士擢第”。虽身居宰辅仍对没有由进士出身而抱憾终身,进士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隋唐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也对进士科关注有加。隋炀帝特设进士科,这是皇帝重文辞的开端,唐太宗继之,开进士科以尊奖文辞,甚至在放榜之日,太宗亲临考场参观,并亲笔写下“礼部贡院”四字作为榜头题词。女皇武则天亦喜好文学,特重科举,并亲自举行殿试以策问进士,故进士有“天子门生”之说。
五、新科进士们的狂欢方式古代称人生有四大喜事,即“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进士及第是士人们一生最风光的时刻,及第时有“金榜题名”,有红花金帖子报喜,有参见主司谢恩,有宰相接见过堂,有同座同年互相庆贺,书肆在进士及第后,立即抢时间刊出《登科记》、《讳行录》、《文场盛事》等书,刊登出及第进士的姓名、籍贯、行第,父祖的官轶、名讳、主司的姓氏以及进士所试的诗赋文章,有关新科资料可谓一应俱全,故进士及第,不出十日即名闻天下。
街市坊巷之人在放榜后,纷纷来到街市观看新科进士的风采,期间最热闹且成为科举典故的就是曲江大会和慈恩寺雁塔题名。
曲江,即曲江池子,其地在长安外城东南角,又称作“芙蓉池”,其西南有园苑,称“芙蓉园”,沿曲江池岸筑有紫云楼等殿宇楼阁亭榭,四周花卉环绕,是唐代长安的最佳胜境。新进士在及第离京前于此地举行同年大会,称“曲江会”,此日热闹无比。届时,皇帝御驾紫云楼,垂帘观看新进士或赐红绫馅饼。教坊作乐竟日,长安城中,文武百官、商人大贾多携带亲朋好友到此观看盛会。公卿王侯之家还会趁此机会携带女眷,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此时举办的临别前的大宴称作“曲江宴”,又称“关宴”,新进士们陶醉于狂欢极乐之中,好不惬意!
雁塔,即慈恩寺大雁塔,俯览曲江,是长安最高建筑。曲江宴后,新进士余兴未尽,复汇聚在雁塔之下,在同年中推举出一名擅长书法者在雁塔上一一题名。其所题之名,“妙有行列,宛若雁阵”,故时人有“雁塔题名”之称。白居易有诗曰“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表达他登科后春风得意的心情。
六、达达令说不似现代社会职业的多元性与多样化,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士子们寒窗苦读数十年,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在“僧多粥少”的唐朝,进士的录取比例真的太低太低了,这就导致了“物以稀为贵”,正是因为进士及第的率取率过低,才使得唐代的进士如此金贵。而士子们只有最终中第,才能获得无上的荣华和风光,因此在当时的广大学子看来登科与否决定了一生的前程与命运,许多士子苦读寒窗不惜一考再考,即使到了须发并白,仍不丧失斗志,我们不禁感叹古人的求学不易,他们才真正称得上是“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