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3日发生了什么事(2022年5月23日星期一历史上今天发生了什么)
今年5月23日发生了什么事(2022年5月23日星期一历史上今天发生了什么)2、上海拟从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从价格情况看,5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监测“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持续下降,本周为123.59,比上周降1.65个点。其中,蔬菜价格连续7周下跌,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7周累计下跌25.8%;牛羊肉、鸡蛋、水果价格正常波动;猪肉价格自3月以来企稳回升。1、农业农村部:我国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蔬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当前,我国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市场供需稳定。 从生产情况看,蔬菜供应总量充足。当前蔬菜在田面积达到9877.2万亩,同比增加317.4万亩左右,5月上旬产量超过2200万吨,同比增加150.2万吨,随着主产区露地蔬菜大面积定植,上市量将继续增加。肉蛋奶供应量增加。生猪出栏继续增加,牛羊禽肉产量保持稳定,禽蛋和牛奶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供应平稳。
1、1951年5月23日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1965年8月31日正式成立,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2、2010年5月23日 江西发生列车脱轨事故
2010年5月23日,2时10分,因连日降雨造成山体滑坡掩埋线路,由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编组17辆)旅客列车运行至江西省境内沪昆铁路余江至东乡间(K699 700米处),发生脱线事故,机车及机后第1至9位车辆脱线,中断上下行线路行车。
1、农业农村部:我国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
蔬菜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是居民生活必需品,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当前,我国主要“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市场供需稳定。
从生产情况看,蔬菜供应总量充足。当前蔬菜在田面积达到9877.2万亩,同比增加317.4万亩左右,5月上旬产量超过2200万吨,同比增加150.2万吨,随着主产区露地蔬菜大面积定植,上市量将继续增加。肉蛋奶供应量增加。生猪出栏继续增加,牛羊禽肉产量保持稳定,禽蛋和牛奶产量持续增长。水产品供应平稳。
从价格情况看,5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监测“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持续下降,本周为123.59,比上周降1.65个点。其中,蔬菜价格连续7周下跌,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连续7周累计下跌25.8%;牛羊肉、鸡蛋、水果价格正常波动;猪肉价格自3月以来企稳回升。
2、上海拟从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从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将分步、稳妥地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恢复,拟从5月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据介绍,综合考虑全市疫情防控和“三区”划分情况,结合公共交通自身防控能力和条件,上海将以覆盖度高的地铁长大干线起步,辅以相应的地面公交线路配套衔接,重点连接交通枢纽、医院、商圈,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
其中,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始发线路8条;连接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虹桥站的始发线路19条;途经医院的线路212条;与轨道3、6、10、16号线衔接配套线路34条。
此外,关于私家车、巡游出租车的通行,上海正在同步研究恢复方案。关于对外交通,将在维持目前离沪要求不变的基础上(即“48小时核酸阴性 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逐步增加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到发列车数量。上海将严格查验离沪人员核酸、抗原证明,坚决严防疫情外溢。
随着疫情形势的进一步明朗和出行需求的恢复,后续上海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的线路、运能。
正确认识糖尿病的预防诊疗?听听专家怎么说
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及特殊类型糖尿病,目前患病率高的主要集中表现为2型糖尿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可能患有糖尿病呢?王广讲到,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指超重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方式不健康、缺乏运动、大量进食甜品饮料的人群。当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口渴、体重突然下降等症状时应当引起注意。但同时,许多2型糖尿病的早期病人并没有明显的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出现,需要通过体检、检测血糖来发现并诊断2型糖尿病。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涉及饮食、运动、用药等多个方面。王广表示,饮食控制是整个治疗方案中的关键,任何药物治疗都需配合饮食管理。2型糖尿病,尤其是超重和肥胖的患者,本身处于能量的正平衡状态。糖尿病晚期患者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会导致能量大量流失,造成形体消瘦。但其实多数糖尿病患者仍处于能量摄入超过能量需求的情况,从而导致超重和肥胖。饮食控制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必不可少。
关于饮食控制,民间有“少吃主食,只吃素食、粗粮”和一味追求降糖、无糖食物等说法,王广讲到,这样的说法存在一定误区。红薯等粗粮因其中碳水化合物比例更低,纤维素更多,对糖尿病患者影响较小。不过米饭、馒头等主食依旧可以成为糖尿病患者餐桌上的选择,只要摄入量按照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出的基本能量平衡点。王广强调,对于超重的患者,这一平衡点应适当比普通标准量更低。在严格有效控制摄入量的情况下,粗粮或细粮,糖尿病患者都可以食用;若不控制摄入量,只用粗粮或所谓的降糖、无糖食品也会造成血糖升高。
患有糖尿病同时会伴随一系列并发症,尤其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未来的生存时间较长,出现心梗、脑梗、肾脏功能不全、尿毒症等并发症的几率更大,对其健康更加不利。王广表示,通过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和运动等方式,再配合药物治疗,进行综合管控,可以延缓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如今,糖尿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很多新型药物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心脏和肾脏的症状。王广谈到,在控制血糖的过程中,应使用个体化的治疗方式。对于年轻的、没有心梗脑梗病史的糖尿病患者,目标是使他的血糖回归正常,接近于普通人水准;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出现了并发症、有过心梗脑梗病史的患者来说,血糖控制目标不用特别严格,达到7%甚至8%的目标值即可。由此可见,在糖尿病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过程中,血糖控制并不是越低越好,应当针对个体治疗,使得血糖达到国际推荐目标值的同时,又能带来额外的对心脏、肾脏、脑血管方面的获益。
二十年前,我国40岁以前患有糖尿病的人数比例很低。如今,伴随生活方式的变化,饮食习惯变化、运动量少等问题越来越普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只依赖药物治疗并非正确选择,糖尿病需要患者长期与之斗争,生活方式的干预和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预防和治疗中贯彻始终的关键。拥有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早期2型糖尿病的发生,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药物,改善病症,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