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辫子留到头顶(清朝法律并不如山)
清朝辫子留到头顶(清朝法律并不如山)如此一来,尴尬出现了,那些头上不长头发,或者早年谢顶的人怎么办呢?毕竟秃顶这种事来自于天灾,外力无法对其进行影响。难道因为这个问题,还要被处死吗?再至后来,中原百姓从惜命情结来权宜轻重,最终还是学起了满人的胡服剃发人生。这一接受便一直到了大清结束,从而让留辫子成为大清标志性的发型。大清就不一样了,一个蛮夷之地而来的侵略者,不论是文化还是习惯,甚至是身上的味道,都让汉人没办法接受。这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是非常不舒服的。与此同时,留不留发,换不换服饰虽然明面上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更重要的则是一个汉人内心的语言:不肯换衣,不肯剃发的汉人绝对心里不会接受大清这一新政权,对于不接受者,人家满人自然也就不客气了。所以,多尔衮一入关便给汉人来了个吓马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自己选吧。据说当时有很多汉人不能接受,从而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儒家熏染极深。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古时候的中国人特别看重自己的头发,也就有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理论。虽然说这理论没什么大问题,但面对满族入关统治的现实,中原汉人又该怎么办呢?说起来可能还蛮屈辱的。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随着满人铁蹄入关的践踏之音,一条明文法令随之发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没错,中原百姓束了上千年的头发,为之衷情的生活方式必须要改了。
这是当年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旨意,不只是头发,连身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穿了,必须穿胡服。那他为什么这么关心汉人的发型甚至服饰呢?其实是有政治目的的。
当年满人入关是夺了大明的江山,大明不只是一个名称,更是千千万万汉人的统称。人们再怎么不满明朝的政策,但他们认可这个朝代为自己的国家。
大清就不一样了,一个蛮夷之地而来的侵略者,不论是文化还是习惯,甚至是身上的味道,都让汉人没办法接受。这对一个统治者来说,是非常不舒服的。
与此同时,留不留发,换不换服饰虽然明面上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但更重要的则是一个汉人内心的语言:不肯换衣,不肯剃发的汉人绝对心里不会接受大清这一新政权,对于不接受者,人家满人自然也就不客气了。
所以,多尔衮一入关便给汉人来了个吓马威: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你自己选吧。据说当时有很多汉人不能接受,从而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再至后来,中原百姓从惜命情结来权宜轻重,最终还是学起了满人的胡服剃发人生。这一接受便一直到了大清结束,从而让留辫子成为大清标志性的发型。
光头、秃顶的人怎么办?如此一来,尴尬出现了,那些头上不长头发,或者早年谢顶的人怎么办呢?毕竟秃顶这种事来自于天灾,外力无法对其进行影响。难道因为这个问题,还要被处死吗?
这倒不用担心,虽然说汉人有着束发的习惯,但绝对不是强迫天性的,也就是说你要跟时代大的潮流还是自我“个性”而为地保持光头,皆由你自身情况而定。
清朝自然也得认可这一“灾难”性现实,没有头发,或者秃顶的人很尴尬的好吗?怎么可以用法律来压迫人家呢。于是,清朝法规也人性化了一把,不强制光头、秃顶者留辫子。
但这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秃顶的人必须要将鬓角两侧的头发剃掉,你想什么“地方支援中央”,那是门儿也没有的。
其实,就当年清人的留辫子问题与现在影视剧中形象有很大的出入,绝对不是只剃掉前头顶一块,整个大背头都留着长头发式的阴阳头。
所谓清人留辫就是将前面大半个头都要剃光,只于脑后的一小撮头发梳成小辫子,这就类似于过去很多小孩子留长命发辫差不子,量上少的可怜,如同老鼠尾巴那样一小捋。因此,清人的发辫又称金钱鼠尾。
由此可见,秃顶完全不影响留辫子。至于光头嘛,还是有方法了,中国假发业可不是始于现在,早在清朝的时候有钱人就懂得用假发来遮盖自己的光头了。
当然,没钱的人还是大多数,实在没头发,又用不起假发的人清政府也不会让你为此丧命。毕竟他们要的只是你一个归服与否的态度,所以全头光亮的人也就这样了。
参考资料:
《满清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