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灭了哪五国(王翦在秦国平定内乱攻灭数国并自污保身)
王翦灭了哪五国(王翦在秦国平定内乱攻灭数国并自污保身)那么,王翦具体有什么战功?他为何多次向秦王提出要求?最后,他为何能避免功高盖主而被处置的惨剧呢?下面进行分析。王翦是嬴政时统一天下的战神,他战功显赫,又很敢向秦王提出各种要求,然而,他功高而不盖主,能得善终,作为战功赫赫的武将,他是比较幸运的。可以说,秦始皇灭六国的大多数战役是由王翦父子完成的。王翦一生经历了诸多战事,他很有韬略而不残暴,极有胆识而不鲁莽,与白起相比,他用兵有度,没有杀戮无度,显得更冷静,更有人性;与李牧相比,他一直受秦王的信任和支持,没有被陷害;与廉颇相比,他遇到了秦王更幸运,用不着像廉颇一样,郁郁不得志,最出走他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就灭六国的战功而言,王翦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离不开王翦从军事方面的辅助,王翦是既是秦国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同时,他也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之一,
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
《千字文》曰:“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王翦作为秦代杰出的军事家,一生战果辉煌,他平成蟜之乱,协助铲除吕氏,破赵都邯郸,消灭燕、赵,攻灭楚国,而他的儿子王贲俘虏了齐王建。
可以说,秦始皇灭六国的大多数战役是由王翦父子完成的。
王翦一生经历了诸多战事,他很有韬略而不残暴,极有胆识而不鲁莽,与白起相比,他用兵有度,没有杀戮无度,显得更冷静,更有人性;与李牧相比,他一直受秦王的信任和支持,没有被陷害;与廉颇相比,他遇到了秦王更幸运,用不着像廉颇一样,郁郁不得志,最出走他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国兼并了所有的诸侯国,统一天下,就灭六国的战功而言,王翦该是排在第一位的。
王翦是嬴政时统一天下的战神,他战功显赫,又很敢向秦王提出各种要求,然而,他功高而不盖主,能得善终,作为战功赫赫的武将,他是比较幸运的。
那么,王翦具体有什么战功?他为何多次向秦王提出要求?最后,他为何能避免功高盖主而被处置的惨剧呢?下面进行分析。
平定成蟜叛乱,镇压嫪毐反叛,协助铲除吕氏
在秦王嬴政亲政之际,王翦帮助秦王干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平定了长安君成蟜的叛乱;另一件是协助和支持秦王铲除了吕不韦等权臣的势力。
秦王政八年(前239年),秦王行冠礼的前一年,嬴政想尝试他的军事行动,于是,他拿他很讨厌的赵国开刀,他任命他的同父异母弟长安君成蟜为主将,樊于期为副将,率军攻打赵国,可是,长安君成蟜率兵行至中途,却在樊于期的唆使下临阵倒戈,举兵反叛,试图打败秦兵,抢王位。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面对的是王弟成蟜和秦军将士,他不愿意让秦军自相残杀,于是,在开战前,他派说客混进成蟜的叛军中。说客找机会拜见了长安君,他递送了王翦的劝降书信,并恩威并施,对成蟜说了很多说服的话,长安君感到说客所说的很有道理,想与王翦的兵拼杀,必败无疑,他意识到他是一时冲动,轻信樊于期的唆使,于是,决定投降。樊于期知道自己犯了大罪,逃奔燕国。可是,随成蟜反叛的军吏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百姓被流放,嬴成蟜不敢回秦,亡命到赵国,被授予封地饶。
秦王政即位时只有13岁,朝政大事由太后和相邦吕不韦决策,吕不韦权倾朝野,而且,吕不韦原本与太后赵姬有暧昧不清的关系,后来,吕不韦意识到嬴政日渐长大,担心他与赵姬过往太密将引起怀疑,于是,他献上了一个假宦官嫪毐给太后,以满足赵姬的欲望。
可是,嫪毐作为太后的男宠却不知好歹,他不但长期与寻欢作乐,而且,还鼓动太后移居在秦故都雍城(今陕西凤翔),与太后悄悄生下了两个私生子。更有甚至,嫪毐还以秦王“假父”自居,并在太后的帮助下获封为长信侯,拥有山阳、太原等地,他还大胆地自收党羽,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前往太后所在的雍城行郊礼。王翦一方面领兵镇压咸阳,严防朝中出现异动,其主要目的是防备权臣吕不韦趁机生乱;另一方面,王翦派三万精锐保护秦王西行。嫪毐因淫乱宫闱和自称“假父”的罪行败露,便发动手下党羽兵变,率兵进攻秦王嬴政所在的蕲年宫,秦王和王翦早有防备,抢先埋下伏兵,很快平定叛乱,斩杀了嫪毐,清洗了嫪毐集团数百人,维护咸阳的安定。
吕不韦
嫪毐之乱牵涉到了吕不韦,吕不韦很难逃脱干系,事情的发生是从他送假宦官给太后引起的,嫪毐淫乱后宫,培植党羽,暗中蓄养军事力量,吕不韦作为相邦,难以推脱责任。嫪毐之乱被平定之后,吕不韦虽是权臣,掌控朝政,但都城被王翦掌兵控制住了,秦王嬴政追究吕不韦对嫪毐造反该负担的责任,吕不韦被免去了相邦之职。不久,吕不在被贬往蜀国的途中,饮毒鸩自尽。
可见,平成蟜反叛,镇压嫪毐造反,铲除吕氏势力,嬴政都离不开王翦的辅助和支持,王翦因此而得到了嬴政的高度信任,这为以后被授予军事指挥大权创造了很有利的条件。
屡次征赵,后奇袭赵都,贿赂赵相,俘虏赵王
早在秦昭王时期,王翦就曾计杀魏齐。当时,
范睢
向秦王献上了“远交近攻”之策,后来,范睢成了秦相,而魏齐是范睢的大仇人。范雎曾扬言要魏国交出魏齐,否则秦国将举兵伐魏,魏齐害怕了,随即弃相印逃到赵国,投在平原君赵胜门下。白起率秦军在长平之战大获全胜之后,王翦向秦昭王献计,奏请昭王修书一封约平原君至函谷关赴宴,秦昭王依王翦之计而行,平原君果然赴约,秦军趁机扣下平原君,将其押至咸阳,随后,传消息至邯郸,称若赵国不交出魏齐,便放回平原君。当时,长平之战赵国元气大伤,赵孝成王惧怕秦国,得到消息之后,他急忙派兵围住平原君府,想抓住魏齐,魏齐害怕,悄悄逃出,欲投魏信陵君,信陵君不敢收留,魏齐无路可逃,便拔剑自刎。赵孝成王令人执魏齐之首,送至咸阳,请求秦王释放平原君归赵。
王翦此计很毒,以宴请为由,诱惑平原君上当,不费一兵一卒,得到了原魏相魏齐之首,替相国范雎报了大仇。
王翦灭赵是他助秦王灭六国中的显著功绩,秦昭王时期白起没有能做到的事,被王翦做成了,赵国亡在王翦的手里。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燕国、赵国两国发生交战,使秦国有了可乘之机。当赵国正集中兵力与燕国激战时,王翦奉秦王之命,趁赵国兵力空虚之际,分两路兵马进攻赵国。赵军抵挡不住,被秦军攻取了赵邺(今河北临漳西南)等十余城池。赵军不敢恋战,退守城内,顽强抵抗,而秦军也一时难以攻陷城池,两军进入相持阶段。
李牧
两年后,王翦令留守前方的秦将桓齮继续率军攻赵,秦军很快攻下平阳(今河北磁县东南),斩杀了赵军10万兵马,杀了赵将扈辄。桓齮乘胜挥师北进,追击赵军,向邯郸进军。危急时刻,赵王迁急忙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赵军反击秦军。李牧率边防军主力与邯郸派出的赵军会合后,在宜安附近与秦军对峙,李牧很有经验,他认为秦军连续获胜,士气高昂,不能与之决战,随筑垒固守,俟敌疲惫,伺机反攻。秦军远出,不利持久,桓齮率主力进攻肥下,企图诱使赵军出城救援,但李牧不为所动,拒不出战。秦国误以为李牧不敢决战,疏于戒备。李牧遂突然率军出城,突袭秦军大营,并将主力埋伏两翼,等桓齮回救,桓齮中计,赵军趁势追杀,秦军大败,桓齮在撤退时被杀。李牧此次击败秦军,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桓齮被杀之后过了两年,王翦再次领命攻赵,此时他改变战法,他分兵两路,一路由派属下亲信将领率领,袭扰赵国都城邯郸,作出占领赵都之势;另一路是秦军主力,由他自己率领,经由上党郡,出井陉,攻击赵军的主力部队布防地区,企图将赵军截为两断。可是,王翦遇到了赵军主将李牧,切断赵军的意图被识破,李牧预先布防,使秦军无可乘之机,王翦战无所获。
秦王政十八年(前229年),王翦的机会来了,赵国发生了严重饥荒,王翦趁机率兵攻赵,他仍实行分兵进攻的办法,一路由得力将领率兵,绕道突然兵临赵都邯郸,袭击赵都;另一路是主力,由他自己亲率,攻击赵军主力。
王翦担心赵国名将李牧,知道有李牧为主将,秦国很难轻易大败赵军,于是,他派人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在都城散布流言,称李牧、司马尚筹谋造反。赵王原本对李牧等带兵将领就有所忌惮,因而轻信谣言,解除李牧、司马尚的兵权,任命宗亲赵葱和颜聚为主、副将,而且,还把名将李牧杀了。
王翦
王翦反间计获得了成功,李牧被赵王所杀,赵军没有能将率兵,经常被秦军打败。过了一年,王翦令秦军与赵军决战,秦军在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大败赵军,主将赵葱战死,副将颜聚逃亡。王翦乘胜追击,挥师直指赵国都城,很快攻陷邯郸,俘虏了赵王迁。赵国公子嘉等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秦军攻陷代郡,俘虏公子嘉,赵国宣告灭亡。
赵国视秦国为世仇之国,在六国中是抗秦最坚决的,赵国一亡,六国的合纵之策就再也搞不起来了,其他各国成了秦军砧板上的鱼肉。
平韩,灭魏,破楚,亡齐,秦军战无不胜
赵国被灭,燕国也难保了。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年),王翦、辛胜奉秦始皇之命攻燕国。燕、代两国发兵抵抗,但是,这两国的军力根本挡不住秦军的进攻,两军被秦军于易水以西击溃。第二年,秦军进攻燕都,拿下蓟城。燕王喜无奈,狼狈地迁都至辽东。秦军将领李信带兵继续追击,燕王喜听从赵代王嘉之计,杀了太子丹,献其首级给秦,以求和解。就在这一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趁机出兵,平定韩国的叛乱,并趁平乱之机杀了韩王安。
燕、韩被秦军击败之后,秦军的下一个目标是魏国。
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魏、齐两国发生战争,魏军攻下齐国的13座城池,秦王以救齐为名,派王翦等率兵攻打魏国,攻取了魏国的支阳、北安、阳晋等邑,秦军占领了漳水以北地区。两年后,秦国再次出兵攻魏,一直打到渤海湾,魏军溃败。六国自此被切成南北两段,更无力抗秦了。
此后,秦军挥师北上,声称欲从河北邯郸进攻魏国,引40万魏军主力防守北面。而秦军却趁机南下,出奇兵包围了魏都大梁,并分出一部分封锁了黄河,以阻挡在北面的魏军来援。魏军主力在北面,驻守大梁的兵力不多,他们依托牢固城防,拼死抵抗,秦军一时难攻破。王翦之子王贲派人改流水通道,引黄河、鸿沟之水灌城,大梁城被水浸泡三月后倒塌,魏王假拼死抵抗,但已无力回天,魏军中有人投降秦军,魏都沦陷。王翦趁秦军攻下魏都之机,对防守北面的魏军主力发起攻击,将其击溃,秦军占领了魏国的全部土地,魏国被灭。
秦始皇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
秦王计划灭楚,王翦提出欲灭楚非六十万人不可。
李信认为只需二十万人便击败楚军,秦王大喜,疑王翦已老,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万南下伐楚。王翦称病回故里,秦军二十万对阵楚将项燕率领的四十万大军。楚军故意示弱,边战边撤,秦军中计,被楚军埋伏的精锐部队偷袭,李信手下有七个都尉被杀,李信创造了秦灭六国时罕见的战败记录。
秦王知李信战败后大怒,亲往频阳向王翦致歉,答应王翦统领六十万大军伐楚。
王翦很敢讨价还价,他向秦王“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始皇大笑。
”出关前,王翦又连续五次求秦王赐美田。
就连王翦的部下都感到王翦的要求太过分了。
王翦对亲信部下表示:“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领兵入楚,楚军坚守不战,秦军六十万士兵休养玩乐,以投石比赛取乐。项燕只有楚军四十万,不敢强攻秦军,一年之后,楚军向东调动,王翦趁机率军出击,大破楚军,将项燕杀于蕲,一年后,楚军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随后,王翦又南征百越,得胜回秦,被封为武成侯。
秦灭六国示意图
楚军被王翦歼灭之后,秦王只剩下一个距离比较远的敌手齐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军出兵攻齐。这一次领兵攻齐的是王翦的儿子王贲。齐国距离秦国较远,在秦军兼并其他五国时,力求中立,因而也放松防备。齐国于“济西之战”受燕军重创之后,弱势状态未能改变,齐国君王一直与结好秦国为主要政策,十多年不敢联合他国抗秦。齐国丞相后生被秦国重金收买,只图与秦联盟,很少备战抗秦。当秦军灭了其他五国之后,齐王意识到危险,匆忙将集结军队,守住西部,抵御秦军。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以齐国拒绝秦国使者访齐为由,避开了齐国西部主力,命王贲率军经原燕国南部直攻齐都临淄。齐军主力在西边,都城守军少,士气低,很快被突袭的秦军击败,秦军占领了临淄,俘虏了齐王建,齐国也随之灭亡,秦王在齐设置齐郡和琅邪郡。
秦国灭了六国中最后的齐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在灭六国的战争中,王翦父子发挥了巨大作用,军功当排在前列。
战国显赫的名将王翦为何能善终呢?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秦王政兼并天下后,建立皇帝名号,称“始皇帝”,秦始皇东巡,以安抚东方百姓,当他东巡到琅邪(今山东胶南)时,王翦的儿子王贲随行,与丞相王绾、长史李斯等人参与评议秦始皇的功德,但不见王翦随行。史书中没有能找到嬴政称“始皇帝”之后到底王翦去何处了。有一种说法,说他急流勇退,告老还乡了。
王翦晚年激流勇退的可能性很大。
王翦是军事谋略家,他甚至兵法韬略,他当然知道军权的重要性,同时,他也很了解秦始皇的帝王之术,灭了六国之后,秦军已经没有强硬的对手,而作为嬴政时期的第一大将,手中若再有兵权,加上他战略赫赫,难免有功高盖主之嫌,若是不急流勇退,怕是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从王翦在出征攻楚前一再故意向秦王讨要美田、宅园、银两的聪明劲来看,王翦是很有智谋的,是知进退的智帅。
他对秦始皇是非常了解的,司马迁曾说:“翦为宿将,始皇师之”。王翦是教给嬴政军事韬略的名将,他当然知道嬴政这一位史上第一位称“皇帝”的君王是何等重视兵权的,所以,王翦一定极大的可能是在灭了六国之后,感到不该再染指兵事了,于是,交了兵权便告老还乡,养老去了。只有这样,他才能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