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低配版虎式坦克(二战日本坦克之97式中型坦克)
二战日本低配版虎式坦克(二战日本坦克之97式中型坦克)装甲厚度:8-25mm;最高车速:约40km/h,最大行程:约210km;1944年,太平洋塞班岛,日军第9装甲团指挥排的一辆97式(改1式)中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最大特点是采用少有的形状不对称的炮塔;它的车体是铆接的,动力用风冷式柴油机,炮塔上方安装框形天线,悬挂系统内主动轮置前。每侧有6个大直径负重轮。车长:5.52m,车宽:2.33m,车高:2.23m,车重:15.3t;
日军97式中型坦克于1937年完成研制,1938年正式装备日军装甲部队,它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生产最成功的坦克。然而,虽然它吸取了欧洲坦克的不少优点,装甲也得到了加强,但日军97式中型坦克车重不足20t,只相当于他国的轻型坦克,其整车性能仍难以与盟军的中型坦克对抗。1940年开始,97式中型坦克根据实战的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先后生产了97式、1式-5式等多个改型。97式中型坦克自装备日军后,先后投入了远东战场、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战斗,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二战期间,97式中型坦克一共生产了1000多辆,但因为数量太少,一直都无法满足日军在战场上的需求。
97式中型坦克俯视图
1941年12月,日军第1坦克团第3连的一辆97式中型坦克。
1944年,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23军的一辆97式中型坦克。
1944年,太平洋塞班岛,日军第9装甲团指挥排的一辆97式(改1式)中型坦克。
97式中型坦克日本97式中型坦克最大特点是采用少有的形状不对称的炮塔;它的车体是铆接的,动力用风冷式柴油机,炮塔上方安装框形天线,悬挂系统内主动轮置前。每侧有6个大直径负重轮。
车长:5.52m,车宽:2.33m,车高:2.23m,车重:15.3t;
最高车速:约40km/h,最大行程:约210km;
装甲厚度:8-25mm;
武器:1门57mm短身管火炮;
2挺7.7mm机枪,一挺前置,另一挺装在炮塔后部偏右的位置;
乘员:4人。
97式中型坦克
97改-1式中型坦克
97改-3式中型坦克
97改中型坦克97式中型坦克坦克从1940年开始改进,改进后有以下多种后续型号。
97改:换装了47mm火炮(用穿甲弹可在500m距离击穿75mm厚装甲)。
97改1式(1941年生产):车体改为焊接,加长了炮塔和改装了47mm火炮,最厚处装甲增至50mm,乘员增至5人。
97改2式(1942年生产):换装了短身管的75mm火炮。
97改3式(1943年生产):换装了全新的炮塔和75mm野战炮,取消了炮塔后方的机枪,车重增到18.8t。
97改4式(1944年研制成功,但只生产了6辆):车体增大,每侧负重轮增至7个,换装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最大车速增加至45km/h,最厚处装甲也增至75mm。
97改5式:将炮塔、车体和火炮都作了改进,但由于日本已投降,因此研制停止。
战场上的97式中型坦克97式中型坦克装备日军后,有少量坦克参加了1939年7月远东战场诺罕门的苏、日战争(中蒙边境的哈拉哈河战役),后在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太平洋战场被广泛使用。1941年12月日军入侵东南亚,97式中型坦克横扫英军部队,一路挺进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和菲律宾。1944年5月日军进攻中国洛阳城,在日军第6坦克旅的97式中型坦克的掩护下,日军步兵攻破了洛阳城,使中国军队遭受到重大损失。1943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反攻,日本将关东军的数百辆97式中型坦克调去守岛,但全部被美军歼灭。1945年8月,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大量97式中型坦克被苏军缴获。
一支装备97式中型坦克的日军装甲部队正在集结受阅。
一辆在中国战场的日军97式中型坦克。
1944年,一辆日军97式中型坦克在中国洛阳附近驶过。
1944年底-1945年初,菲律宾战场,一辆被美军缴获的日军97式中型坦克。
1944年底-1945年初,菲律宾战场,一辆日军97式中型坦克被美军坦克击中起火。
一辆被美军击毁的日军97式中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