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藩之战真相(清朝三藩之乱)
清朝三藩之战真相(清朝三藩之乱)吴三桂反讯传到北京的第二天,京城有杨起隆者自称“朱三太子”,密谋率领其他八旗奴仆四处纵火,借机起事,因事泄,被都统图海、祖承烈等迅速围捕。杨起隆突围逃走,其党羽数十人被抓。百姓因此人心惶惶,欲逃往西山。康熙帝为全力对付吴三桂,发布上谕安抚百姓,并将叛乱者处死,家属从宽赦免。此后,京师形势逐渐平稳。1677年(康熙十六年),吴三桂失去尚、耿、以及陕西外援,又失江西,右翼被清廷突破,清军可以抽出更多兵力对付吴三桂。在湖南,清军连陷浏阳、平江,招降吴军水师主将林兴珠于湘潭,湖南东北部已在清廷掌控之中。值此颓势,吴军势力已有解体之状,为挽回声望,吴三桂以明裔断绝为由,示意部下劝进,遂称帝,国号周,定都衡州,建元昭武,令所辖各省开科取士。但创制新朝、取消复明口号等举措,反而使得吴三桂更失民心。
清朝康熙初年,吴三桂为首的平西、靖南、平南三藩,以朝廷撤藩之议为由,结合海内外反清势力起兵反叛的战争。自1673年,冬吴三桂举兵始,至1681年,清军攻占云南、吴世璠自缢而终,共历时八年。
清朝初年,由于满洲初入中原,其统治力量尚不足以直接控制南方各省,因此满洲统治者采取“以汉制汉”之政策,在“三顺王”的基础上分封入关有功之四位汉人将领治理南方各省、与南明势力作战以巩固清廷统治。朝廷册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贵州及四川;孔有德为定南王,镇守广西;尚可喜为平南王,镇守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镇守福建,史称“四王”。
三藩的军事实力也较为雄厚。平南王尚可喜因与其子尚之信不和,上书朝廷,请求归老辽东,以之信袭爵留守广东。康熙帝顺势宣布裁撤尚藩,命尚氏父子一齐返回辽东故乡。吴三桂听闻尚藩被裁后感到非常震惊,联合靖南王耿精忠上疏朝廷请求撤藩以为试探。吴三桂自以为功勋高于尚耿,认为朝廷将仿效明朝沐英故事,使其世守云南,并未完全作好造反准备。
另一方面,清廷以吴应熊以及耿精忠诸弟在京为质,并不认为吴三桂敢于毫无顾忌骤然起兵,撤藩后甚至还派员赴云贵上任。接获吴三桂反清檄文后,康熙帝否决索额图请诛撤藩之臣以谢三桂的提议,急调荆州都统巴尔布进驻常德,武昌都统珠满增援岳州、西安将军瓦尔喀率部进驻四川,河北、河南、和山西各地都督各率兵马分别进驻西安、汉中、安庆、兖州、南昌等要地待命,任命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满汉各路兵马,同时下诏停止裁撤尚耿二藩以孤立吴三桂。
吴三桂反讯传到北京的第二天,京城有杨起隆者自称“朱三太子”,密谋率领其他八旗奴仆四处纵火,借机起事,因事泄,被都统图海、祖承烈等迅速围捕。杨起隆突围逃走,其党羽数十人被抓。百姓因此人心惶惶,欲逃往西山。康熙帝为全力对付吴三桂,发布上谕安抚百姓,并将叛乱者处死,家属从宽赦免。此后,京师形势逐渐平稳。
1677年(康熙十六年),吴三桂失去尚、耿、以及陕西外援,又失江西,右翼被清廷突破,清军可以抽出更多兵力对付吴三桂。在湖南,清军连陷浏阳、平江,招降吴军水师主将林兴珠于湘潭,湖南东北部已在清廷掌控之中。值此颓势,吴军势力已有解体之状,为挽回声望,吴三桂以明裔断绝为由,示意部下劝进,遂称帝,国号周,定都衡州,建元昭武,令所辖各省开科取士。但创制新朝、取消复明口号等举措,反而使得吴三桂更失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