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儿子驾崩太后对皇后说(皇帝儿子驾崩太后对皇后说)
皇帝儿子驾崩太后对皇后说(皇帝儿子驾崩太后对皇后说)而有段历史却更是离谱:皇帝儿子驾崩,皇后埋在帝王身前,哭得梨花带雨。可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事,哪怕是皇帝紧盯天下人之口,逼得世人道路以目,可却堵不住天下人背地里的悠悠之口。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刘邵为夺取皇位,杀死父亲宋文帝刘义隆,自立为君。这些历史的阴暗面尽管在这些人登临帝位后,想尽办法去掩埋。甚至在他们所在的朝代,大量人因为这些肮脏事被牵连,甚至身死。
皇家无亲情,纵观历朝历代,为了皇权富贵,那高高在上的至高皇位,多少手足相残,甚至是父子相杀。
剥开任何一个皇朝的华丽外衣,都必定会流出掺杂着肮脏和黑暗的污水。
唐有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杀兄弟囚父亲,登临至高皇位;
宋有赵匡义,接兄长之皇位,斧光烛影,兄长之死成谜;
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刘邵为夺取皇位,杀死父亲宋文帝刘义隆,自立为君。
这些历史的阴暗面尽管在这些人登临帝位后,想尽办法去掩埋。
甚至在他们所在的朝代,大量人因为这些肮脏事被牵连,甚至身死。
可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事,哪怕是皇帝紧盯天下人之口,逼得世人道路以目,可却堵不住天下人背地里的悠悠之口。
而有段历史却更是离谱:皇帝儿子驾崩,皇后埋在帝王身前,哭得梨花带雨。
可一旁的太后却冷眼相看,还笑着对皇后说道:“难过什么,我早就想杀他了”。
这段历史,发生在辽宋夏金元时期。
这位在驾崩后被母亲厌恶至此的皇帝,是辽兴宗耶律宗真。
一旁对自己死去儿子恶语相加的太后,是他的生母钦哀皇后萧耨斤。
作为太后,儿子当上皇帝本应该是母凭子贵,理应该和皇帝站在同一立场。
那么,为何这位太后却巴不得皇帝早点死?这对母子之间,有着怎样的深仇大恨呢?
倘若要追究这对母子之间仇恨的根源,说到底还是权力二字,而太后为何要和亲生儿子皇帝争权且不论。
历史往回翻动至耶律宗真刚出生,萧耨斤还是宫中一个最底层的宫女时。
或许从耶律宗真刚出生起,这对母子之间便注定亲情淡薄。
耶律宗真的父亲,萧耨斤的丈夫,是辽朝第六位皇帝辽圣宗耶律隆绪。
这位皇帝在位期间最出名的是屡败宋军,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两朝守此界,此后一百年两朝再无大战。
耶律隆绪也因为在位期间的功绩,被后世视为“辽朝盛主”。
而《辽史》中对于这位帝王的评价,更是赞誉之词洋溢言表:“辽之诸帝,在位长久,令名无穷,其唯圣宗乎!”
这样一位圣明皇帝,他娶妻自然也要有政治考量,而萧耨斤入宫便是因为其政治背景。
萧耨斤出自后族,她是辽太祖皇后述律平的后代,她的爷爷还是北府宰相萧阿古只。
这样的显赫背景,决定了萧耨斤入宫之后,必定要在后宫中有一席之地。
虽然因为家庭权势得以入选后宫,但萧耨斤并不是什么美女。
甚至在《辽史》描述中,她生的一副“黝面狠视”。
所谓黝面,指的是女子长得很黑,而狠视的意思则是目光凶狠,让人害怕。
这样的面目,倘若不是家族势力,恐怕萧耨斤连进宫的机会都没有。
在中国古代,那些未来身份不俗的大人物,人们在描述他们的出生时,总是喜欢加上一些荒诞不羁的描述以此表明其天生不凡,而萧耨斤也是一样。
萧耨斤的母亲曾经梦到过一根擎天金柱,她的孩子们围绕着这个柱子向上攀爬。
而唯独萧耨斤一人来得最晚,却能轻松爬到顶峰。
这位独上金柱的小姑娘在长大后虽然生的一副凶狠面目,但还是入了宫,并且在萧太后处做近旁宫女。
在当宫女期间,萧耨斤身上更是发生了神奇的事情。
一日,萧耨斤在为太后打扫床铺时,无意间从被褥中打扫出一只金鸡。
这时候萧太后正好到来,慌乱中,萧耨斤将这只金鸡吞了下去。
接下来几日,萧耨斤每日惶恐不安,害怕身体吃出问题。
可没想到几天后,萧耨斤的面貌却突然脱胎换骨,皮肤变得光滑透亮,而颜值也翻了几倍。
这段历史听起来荒诞不羁,或许真相是少女长大,容貌天翻地覆也不一定。
而萧太后发现自己这位同族后辈容貌如此惊变,以为是神迹。
她认定萧耨斤日后一定可以生下奇子,因此将萧耨斤送进了耶律隆绪的床铺之上。
果然,开泰五年二月二十三,萧耨斤生子,取名为木不孤。
因为有太后生下奇子的断言,再加上皇后萧菩萨哥连逝两子,之后一直未曾诞下子嗣。
萧耨斤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木不孤,就被过继给萧菩萨哥,成了皇后之子,木不孤之名也被改名为耶律宗真。
这种事在古代并不少见,皇后和皇帝情投意合,并且自身家族背景雄厚,如果长期未曾诞下子嗣,一般就会从其他妃子的孩子中选一个过继。
萧菩萨哥同样出自后族,她和太后的关系更亲近。
萧太后是她的姑母,而且萧菩萨哥还生的一副花容月貌,并且以心慈而饱受好评。
这样一个几乎没有缺点的皇后,能够受到皇帝喜爱,过继皇子自然也不奇怪。
可这却也为后来埋下隐患。
耶律宗真从小便被萧菩萨哥带着身边培养照顾,对于这个后母,耶律宗真很是恭敬。
而萧菩萨哥也是把耶律宗真当成了亲生儿子,在她的培养下,耶律宗真少年时便以聪慧出名。
其擅长骑射,爱好儒家学说,通晓音律,堪称皇帝完美的接班人选。
在众望所归下,耶律宗真被立为皇太子。
可这边是母慈子孝,另一边萧耨斤看的却是恨之入骨,她对亲生儿子和后母关系好而很不高兴。
在生下耶律宗真后,萧耨斤被纳为顺圣元妃,可在她看来,这个位置还不够高。
萧耨斤暗中命令宦官赵安仁,将皇后的言行全部记录下来给自己汇报,而她则是想尽办法挑拨皇帝和皇后之间的关系。
而在发现辽圣宗和萧太后都庇护皇后,甚至亲生儿子都站在养母一方,自己不可能撼动对方地位后,萧耨斤便开始私下结党营私,朝廷内外渐渐都被她安插了人手。
太平十年六月,辽圣宗病危。
他在临终之前,立皇后萧菩萨哥为皇太后,并且违背常规,立萧耨斤为法天皇太妃。
辽圣宗的意思显然是让萧耨斤尝到好处,和萧菩萨哥和睦共处。
可显然,萧耨斤不是一个良善之辈。
耶律宗真和萧耨斤之间虽然有着血缘关系,但显然比起亲情,萧耨斤更在乎权力。
更不用说一直以来,萧耨斤都认为,耶律宗真虽然是自己的儿子,心却在自己的死对头——萧菩萨哥身上。
所以,萧耨斤和耶律宗真之间最大的矛盾,说到底还是权力。
辽圣宗病危时,萧菩萨哥是心如刀割,萧耨斤却是一副大仇当报的模样。
萧耨斤对着萧菩萨哥骂道:“老东西,你也会有末日吗”
皇帝尚未死透,萧耨斤便口出此言,未来她当如何可想而知。
而在辽圣宗临终前,他还特意把儿子叫道身边细细叮嘱:“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无子,故命汝为嗣。我死,汝子母切毋杀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后陪了我四十年,因为她一直没有孩子,所以我让你过继到皇后名下。
在我死后,你和亲母不能忘恩负义,杀害皇后。
辽圣宗以为只要让自己的接班人不动杀心,就可保皇后无忧。
可他没想到,萧耨斤狠辣到连亲生儿子都想动手,自己死后,皇权旁落到了萧耨斤之手。
辽圣宗驾崩,萧耨斤当即藏匿起了先皇遗诏,自立为太后,开始临朝涉政。
至于萧菩萨哥,则是半点名分都没给。
昔日萧耨斤结党营私积累下的人脉,在此刻都发挥了作用,萧耨斤以太后身份掌权朝政。
有了权后,萧耨斤最先做的,便是陷害自己昔日最大的敌人——萧菩萨哥。
这种情况下,自然少不了小人和奸臣兴风作浪。
冯家奴、耶律喜孙两人诬告北府宰相萧浞卜、国舅萧匹敌这两位萧菩萨哥的兄弟造反。
随后,又将罪名牵连到萧菩萨哥。
此时的皇帝辽兴宗耶律宗真虽然手头无权,但仍不忍自己侍奉多年的养母被这般对待,他还是选择了出面阻止。
耶律宗真找到萧耨斤劝说道:“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将我抚育成人,本当做太后;现在没有做成,反而要拿她治罪,怎么行呢?”
萧耨斤和耶律宗真之间本就没有多少母子感情,如今自己整治仇人,儿子还跳出来阻挠,自然是更加火冒三丈。
萧耨斤怒道:“此人若在,恐怕成为后患。”
辽兴宗仍硬着头皮劝阻:“皇后没有儿子而且年老,即使在我们这儿,也做不了什么事。”
萧耨斤干脆不理,将萧菩萨哥迁到了上京,而对养母挂念的辽兴宗对此也无可奈何。
之后,萧耨斤又担心辽兴宗顾念养育之恩,干脆派人去上京以诬陷的罪名加害萧菩萨哥。
使者到了上京后,萧菩萨哥不堪其辱,含恨自尽。
养育自己多年的养母被害,自己的权力被夺,辽兴宗和生母萧耨斤之间已经是水火不可交融。
之后,萧耨斤更是担心辽兴宗在亲政后,自己的权力会被废。
她动了废帝改立小儿子耶律重元的想法,因此,萧耨斤和萧孝先合谋起了废立之事。
可让萧耨斤没有想到的是,年仅十三岁的耶律重元,或许是秉持着君子之风,又或许是不愿意上位和哥哥一样做一个傀儡皇帝,竟然将母亲的密谋告知了兄长。
得知萧耨斤想要对自己动手,辽兴宗选择了先下手为强。
重熙三年五月,萧耨斤和辽兴宗同往行宫避暑,而萧耨斤的亲信都留在中京,这也成了辽兴宗的机会。
他以500亲兵包围了母后萧耨斤所在的行宫,杀死了萧耨斤身边的内侍,将生母用囚车关押,直接送到庆州软禁。
第二天辽兴宗下旨,对外宣称萧太后“还政于上,躬守庆陵”。
将生母废位守陵后,辽兴宗重新掌权,但他心中却没有多少喜悦。
毕竟母子之间如同仇人到他们这般局面,倒也是历史少见。
大权在手后,辽兴宗出游路过养母被埋葬的祖州白马山处,他特意前往养母萧菩萨哥的坟墓祭拜。
到了养母墓前,辽兴宗不由想到昔日父皇的遗言,再看到如今养母孤坟凄凉,忍不住哭泣道:“吾早同今日,汝不至于此也!”
倘若早知道生母残暴至此,或许从一开始,辽兴宗就会想尽办法废掉生母,宁愿担下一身骂名,也要救下自己的养母。
可当时顾及到生母身份和天下人的口笔,辽兴宗选择了隐忍。
萧菩萨哥被陷害至死,以庶人身份下葬,但辽兴宗还是忍不住落泪,并当即令近旁官员将养母萧菩萨哥墓地迁至祖陵陵园。
几年之后,他又追授萧菩萨哥为仁德皇后。
养母已逝,生母仍在,重熙十六年七月,辽兴宗听报恩经有感。
时隔十三年,萧耨斤已经年过七旬,可多年的放逐没有让她悔改,反而是对身为皇帝的儿子愈发怨恨。
辽兴宗接回母亲一方面是试图让母子重归于好,另一方面,却主要还是为了迎合中原汉族的孝道文化。
可多年过去,萧耨斤不改心思,辽兴宗自然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
虽然萧耨斤回宫,但母子之间的怨恨却是与日俱增。
偶尔母子共同出游,更是隔着几十里远,辽兴宗仍留萧耨斤在宫中,只不过是为了面子上过的去而已。
重熙二十四年,辽兴宗驾崩。
崇圣皇后萧挞里泣不成声,而萧耨斤身为太后,却不见半点悲伤,她甚至带有笑意,对儿媳说道:“汝还年轻,何必哀痛如此!”
这般恶毒女子,让人实在生不出好感,而辽兴宗的所作所为,也让人理解他的无可奈何。
清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萧耨斤去世,被下葬于庆陵,和萧菩萨哥同葬。
九泉之下,或许萧菩萨哥和辽圣宗都不耻与之同葬。
皇权,亲情,太多人在前者的诱惑下,放弃了后者,萧耨斤所作所为,却也是无数皇朝内部乱臣贼子的缩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