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50年前的孔垄镇(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

50年前的孔垄镇(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明崇祯初年(1628-1632年),横跨小江的傅渡桥始建,沟通了孔垄到德化的陆上交通。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始建滩湖桥(德化桥),连通了小江南岸的德化。此后,原来小江以桥为界一分为二,东到小池口称东港,西经傅渡桥折向南至杨公闸称西港。那时,孔垄周围以邢姓为主的各姓人口大增,溶为一体,彼此和睦相处。部分有心人沿港岸填基筑房,开设店铺或小作坊,逐渐由集市形成集镇;外来的水陆商贾日渐增多,其集散点便成码头,今之猪坝头,谷坝头黄豆场即是。元明时期:元朝时,闽、粤的棉花不断向长江中游推广种植,而当时以孔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广大平原,层积厚而土质肥,正是种棉的好地方。至今黄梅下半县仍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产基地。明朝初年,长江干堤的黄梅段——康公堤开始修建,这样孔垄就避免了江泛之患。此时孔垄周围的滩坡、垏埂便有邢姓、梅姓、李姓、傅姓先祖率族人来此定居,繁衍生息,形成大小村落。人多了,生产发展了

古镇孔垄,地处大雷池西感湖地区。古“彭蠡泽”大湖,自西晋以后,以长江为界,江南叫彭蠡泽(即今江西鄱阳湖)江北叫大雷池,内辖感湖、源湖、龙湖、太湖。南对庐山隔水相望。

50年前的孔垄镇(千年古镇孔垄镇历史沿革)(1)

两汉时期:随着长江中上游沿岸不断开发,水土流失加重,故其中游自武穴以下的冲积平原加速扩大升高,自蔡山以东的水域尤为突出,日渐露出水面,并有高坡垄埂,成为水上渔民歇脚之地,亦是战乱流民避难拓荒之地。

隋唐时期:孔垄地域有人来此逐水草而居,多以捕鱼,垦荒为业。今之“一宿庵”就是唐僧无能首建。初唐五祖弘忍幼时就随母乞讨今之蔡山、新开等地,还在孔垄附近吴河村留下了遗迹——佛母寺并“讨米棍树”。

两宋时期:由于金人犯宋,战乱扰民,北方人大量南逃;而此时大雷池西边的淤滩已成为广袤而肥沃的平原,成为流民定居垦荒的理想之地。群居在高滩、垏埂的居民,以姓氏为纽带形成村落。南宋时期,有一姓孔的聋子率家人来孔垄地段定居,捕鱼为主,兼垦荒地。勤劳厚道的孔聋子渔业收入颇丰,便与人交易,日长月久,便建有定点的交易店屋,这就方便了来往的人们,孔聋子也就因此出名了。此地本无名,当地人们便习惯用孔聋子代替他的住处(大约就是后来孔垄当铺旧址)。随着居民日渐增多,人们觉得应有一个正式地名。有人想沿用孔聋子作正式地名,可大家又觉得此名不敬、不雅,也不贴切,后来大家便想到此处的地貌特点,形似垅埂,且“聋”与“垄”谐音,故定名“孔垄”,是为孔垄古镇之名由。

元明时期:元朝时,闽、粤的棉花不断向长江中游推广种植,而当时以孔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广大平原,层积厚而土质肥,正是种棉的好地方。至今黄梅下半县仍是国家重要的优质棉产基地。

明朝初年,长江干堤的黄梅段——康公堤开始修建,这样孔垄就避免了江泛之患。此时孔垄周围的滩坡、垏埂便有邢姓、梅姓、李姓、傅姓先祖率族人来此定居,繁衍生息,形成大小村落。人多了,生产发展了,实物交易频繁了,孔垄就逐渐形成集市。

明朝中期,人们为了排水灌溉,方便水运,开始按原自然水沟疏通水系,逐渐有了孔垄南边之小江,北之邢港的雏型。

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始建滩湖桥(德化桥),连通了小江南岸的德化。此后,原来小江以桥为界一分为二,东到小池口称东港,西经傅渡桥折向南至杨公闸称西港。那时,孔垄周围以邢姓为主的各姓人口大增,溶为一体,彼此和睦相处。部分有心人沿港岸填基筑房,开设店铺或小作坊,逐渐由集市形成集镇;外来的水陆商贾日渐增多,其集散点便成码头,今之猪坝头,谷坝头黄豆场即是。

明崇祯初年(1628-1632年),横跨小江的傅渡桥始建,沟通了孔垄到德化的陆上交通。

明洪武年间,朝廷设“孔垄巡检署”,地址今马坊口,明万历年间建署房正厅三间。清康熙十四年(1585年)孔垄驿站设置马70 匹,马夫35名,兽医一名。此驿站是上接停前驿,下达小池、九江。

清至民国时期:清朝后期,黄梅县行政区划分为四乡,三十六镇,孔垄为一镇,隶属长乐乡。民国初年,黄梅县分为四区,孔垄镇就是二区的行政驻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原德化县长江北岸的封一、封二划归黄梅县,这样,原德化桥南端的德化街就并入孔垄镇。

清末民初,是古镇孔垄的全盛时期。水路有东西二港,县内有西港连镇串乡,县外有东港经小池口过长江,可招江西之九江、湖口、瑞昌、德安等县市之商客;古时邢港上接杨柳湖,太白湖水,向东北入感湖、源湖、龙湖、太湖,经华阳闸入长江,途经安徽之宿松、太湖、望江各县;陆路有驿道上接坼春、广济、宿松等县。且此时黄梅自身的上乡水稻,下乡的棉、麦已闻名于世,早有鱼米之乡的美名。地利物阜,故当时孔垄成为“三省七县”商埠物流的集散地,曾有“小汉口”之称。

据史料记载:清末,孔垄镇设有钱庄一家,业务存款、放款、兼营土产。有当铺一家,店主徽州人,资金约十万银元。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湖北省银行在孔垄设有金库,以供商贸资金货币流通。

其时,孔垄商贸兴旺,市场繁荣。市面有南货店53家、百货店20家、布匹店15 家,药店10家、屠宰店24家、煤油经理处3家,粮行60家,树行3家、小摊贩72家。其中资金三千银元以上的约二十家,如李万茂的南货店、吴复茂的南货店,涂裕盛的布业、刘祥盛的屠宰店、邢信记的粮行。

此时,孔垄的工业也很发达:清末开始有家庭轧花场坊,轧花机用牛车旋转带动。有孔垄纺织厂,由木机到铁机,主要生产棉质土布,民国十八年(1929年)首建碾米厂,由商人集资办“惠民碾米厂”。

民国二十年(1931年)又开办“利民碾米厂”,后又建“裕民城米厂”,此外还有油料加工厂,主要是与轧花厂配套生产棉油。孔垄发电厂,董事长吴上达,资金约三千银元。

孔垄早期的教育活动是清嘉庆八年(1802年)余漱石修建的文昌阁,后扩建为“文昌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在其旧址办有孔垄高等小学,主要招收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常设有6-8个教学班。早期的文化活动点有“万年台”,地址在德化桥北端,和“代文乐园”,地址在西街杨泗庙旁。

至1949年,古镇孔垄包括东街,德化街、筷子街、邢大墩、马坊口、正西街、黄豆场、张圹,共计约1000户,近7000人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