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另一个例子那就是对敌人了。康熙24年,康熙皇帝派兵驱赶入侵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战胜之后,将军彭春向康熙皇帝请示,我们怎么来处置俘虏?这康熙皇帝回复说:“一个人都不杀,放他们回国。”没想到,清朝撤兵之后,俄罗斯人卷土重来,再次入侵东北,康熙皇帝紧急派兵保卫东北。这一次,俄罗斯人还不是清军的对手。而当俄罗斯人请求和谈的时候,康熙皇帝再次展现了自己的仁厚大度,不仅同意和谈,还将清军的食物、水和大夫分给俄罗斯人,防止他们在谈判期间无辜死亡。最终,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保障两国170年和平的尼布楚条约。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人们都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样的性格成就了康熙皇帝这样的千古一帝?根据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康熙的四个特点:第一个是仁厚,第二个是敢于担当,第三个是处变不惊,第四个是善于反思,不自我膨胀。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说,先说第一个仁厚。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君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1)

每一部名著都为我们开了一扇别致的窗,可以放进风日,可以看到月光,也可以远眺群山,听世界的回响。今天为大家解读的书是《康熙》,这是一本经典历史著作,也是一本传记。我会为大家解读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你将会看到康熙皇帝一生的重大事件和功过评定。说起康熙皇帝,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关于他的事随便谁都能说出几件。不过,大多数人对于康熙的印象都还停留在影视剧当中。你看到他擒鳌拜的勇气和智慧,却可能没有注意到他处置鳌拜时的宽仁厚道。你看到他平定三藩,征伐准噶尔,威风赫赫,但是却可能不知道他给百姓带来的沉重伤害。你看到他的盛世德政,却可能不知道他给清朝后来的衰落埋下了种子。

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康熙皇帝。本书的作者史景迁是一个美国人,英文名字是乔纳森斯宾赛。史景迁这个汉语名字意蕴深远,译为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他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学者,重点研究中国明清时代的历史,而且十分擅长对人物的研究。尤其要说的是史景迁的写作手法,非常的特别,既学术严谨又富有文学色彩。《康熙》这本书史景迁就采用了康熙朝大量的实录谕旨,这些材料编排出来,让人感觉即是看历史,又是在看小说,一个鲜活的康熙就呼之欲出了。这本《康熙》就是石景迁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史景迁以康熙皇帝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了康熙皇帝内心的种种情绪,快乐、悲伤、猜疑、懊悔,甚至于回忆和梦境。将康熙皇帝高高在上的外壳拨开,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既有帝王心术又有常人烦恼的真实的康熙皇帝。

好了,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的概况,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一下书中的重点内容。本书主要是有四个重点内容,

第一个重点,是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让康熙皇帝在众多的皇帝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一帝的?

第二个重点,康熙皇帝是如何缓和满汉矛盾的。

第三个重点,储君问题,二阿哥胤礽为什么会被两立两废?四阿哥胤禛又是如何成为康熙皇 帝接班人的?

第四个重点,康熙皇帝给后世留下了哪些弊病?

下面,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人们都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什么样的性格成就了康熙皇帝这样的千古一帝?根据作者的描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康熙的四个特点:第一个是仁厚,第二个是敢于担当,第三个是处变不惊,第四个是善于反思,不自我膨胀。我们就一个一个来说,先说第一个仁厚。康熙皇帝是出了名的仁君,无论是对臣子,对百姓还是对敌人都是这样。我们先来举两个例子看一看。康熙擒鳌拜的故事,你一定听说过,那在历史上,像鳌拜这样擅权专政又嚣张跋扈的大臣,但凡有一天被皇帝清算,基本上没什么好下场。比如说唐朝的长孙无忌,既是顾命大臣,又是唐高宗的亲舅舅,最终被逼自尽。再比如明朝的张居正,既是顾命大臣,又是万历皇帝的老师,结果死后被抄家,家人还因为抄家被饿死了十多口。回过头来看鳌拜,他跟康熙皇帝既没有什么特殊的关系,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他怎么看都是个死。但是康熙皇帝却念在他以往功劳的份上,没有杀他,只判了个终身监禁。鳌拜死之后,康熙皇帝又给他封了一个侯爵,由此可见康熙皇帝的宽仁厚道。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2)

另一个例子那就是对敌人了。康熙24年,康熙皇帝派兵驱赶入侵东北地区的俄罗斯人。战胜之后,将军彭春向康熙皇帝请示,我们怎么来处置俘虏?这康熙皇帝回复说:“一个人都不杀,放他们回国。”没想到,清朝撤兵之后,俄罗斯人卷土重来,再次入侵东北,康熙皇帝紧急派兵保卫东北。这一次,俄罗斯人还不是清军的对手。而当俄罗斯人请求和谈的时候,康熙皇帝再次展现了自己的仁厚大度,不仅同意和谈,还将清军的食物、水和大夫分给俄罗斯人,防止他们在谈判期间无辜死亡。最终,清朝和俄罗斯签订了保障两国170年和平的尼布楚条约。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个感觉,这厚道的人难免都会有点窝囊。但是,康熙皇帝是个例外。不仅仁君,还非常的有担当。康熙曾在诏书中说:“我看历史书,汉朝的时候,曾因为国家发生大的灾害和瘟疫而重重处置宰相,我认为这很不可取。国家治理不好,上天示警也应该是皇帝承担主要责任,怎么能全推到宰相身上?”你可能会说,说好听的谁不会?问题是做得怎么样?事实上,康熙皇帝做得更好。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三个人,本来是明朝的降将,帮助清朝平定天下。之后,三人分别被分封在云南、广东、福建三地为王。后来,三王手中的军队消耗的粮饷是越来越多,朝廷无法负担了,三王又在封地内各自为政。已然已经是威胁到了清政权,于是康熙皇帝决定收回三王手中的权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削藩。却不想,三王赶在康熙削藩之前联合叛乱,这场叛乱波及了全国16个省份,几乎是要将整个清王朝颠覆。叛乱发生的初期,一直反对削藩的大臣索额图曾跟康熙皇帝建议,杀了主张削藩的大臣明珠,安抚吴三桂。如果说你熟悉历史,应该会对这一幕很熟悉。汉朝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同样是主张削藩引起叛乱,同样也有大臣建议杀掉主张削藩的大臣晁错安抚藩王。汉景帝六神无主之际,居然真听信谗言,杀了晁错。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晁错不过是白白枉死,最终的叛乱还是要靠武力镇压解决。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3)

而当时年仅20岁的康熙皇帝却做出了跟汉景帝完全不同的反应,他对索额图说,主张削藩的是我,跟别人没有关系,要杀你先把我杀了吧。你看,在亡国的危难面前,康熙皇帝都丝毫不肯推卸责任。那这样的皇帝谁不愿意对他效忠?最终,在康熙皇帝带领下,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而这场叛乱的平定也标志着清朝的统治进入了稳定期,我们熟悉的康熙盛世即将来临。这场三藩之乱,不仅展现出了康熙皇帝有担当,还能看出他处变不惊,临危不乱。

三藩之乱整整持续了八年,那在第六年的时候,京城地带爆发了一场大地震。史书记载,当时井水枯竭,黄沙漫天,地上裂口,黑水、黄水横流,而且余震不断,包括皇帝寝宫在内的整个皇宫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康熙皇帝不得已只好去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躲避地震。外面吴三桂还在作乱,家门口又爆发了这么大的地震,一般人,碰到这样的事儿,那不吓死也得愁死了。但是,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却表现出了异常的镇定。地震爆发之后,他立刻颁布了一系列的赈灾措施,并且对余震现象作了科学的分析,向大家说明余震只会越来越轻,而不会越来越重,有效地安抚了灾民的惶恐情绪。灾情基本稳住之后,康熙皇帝,又下了罪己诏。所谓罪己诏,就是皇帝数落自己不是的招数。古代人认为皇帝失德,上天就会降下灾害作为。所以,每逢大的灾害皇帝都会下罪己诏,向上天和天下臣民请罪。康熙皇帝爱好西学,在天文、地理、物理、数学等方面都有涉猎,所以能比较客观地认识地震是自然现象,而不是所谓的皇帝失德,上天示警。所以,康熙皇帝下罪己诏,并不是为了请罪,而是为了借机敲打大臣。果然,康熙皇帝下完罪己诏之后,话锋一转,对大臣说,我有错你们就没错吗?这几年和吴三桂打仗,我没精力整顿官吏,你们背着我都干了什么,当我不知道吗?康熙皇帝当即历数群臣的八大罪状,狠狠地敲打了大臣一番。你看他能一边儿镇压叛乱,一边解决灾情,就已经很让人佩服了,但这康熙皇帝却上一层楼,借灾害的名头整顿官吏。这样的智慧,恐怕临危不乱,处变不惊都不足以形容。

除此之外,康熙皇帝还有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点,那就是善于反思,不自我膨胀。三藩之乱平定之后,举国欢腾,大臣们纷纷要求说,给康熙皇帝上个尊号吧,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这尊号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一般的大臣如果有功劳,那可以加官晋爵,赏赐金银,但这皇帝你已经到头了,没法再升官儿了,国家的东西都是你的,也用不着赏赐。所以,如果皇帝有了大的功劳,臣子们通常会给皇帝加个好听的名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荣誉称号。比如说武则天就曾加尊号圣母神皇。平定三藩稳固清朝的统治,这在我们现在看来也是很大的攻击,所以大臣们请求加尊号也算不上是阿谀奉承。但是,康熙皇帝却认为,如果不是他草率削藩,就不会导致这八年的叛乱,以至于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他坚决不同意加尊号。还有一次,康熙皇帝平定了扰乱西北的准噶尔汗国之后,并没有急着高兴,而是总结了自己在战争中的两大失误。第一条是丧失时机。康熙平定准噶尔共经历了三次大战,其实在第一站,也就是在乌兰布通之战当中,清军就已经大败了准噶尔军队,但是却不幸被准格尔大汗葛尔丹逃脱了。后来格尔丹招兵买马,卷土重来,清朝不得已再度劳师远征。如果说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史你可能会有感觉,一旦战败,主帅通常跑得比谁都快,所以大军战胜却被对方主帅逃脱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儿,根本算不上什么大错误。但是康熙皇帝依然对这个错误做了深刻的反思。第二条是用人不当。在战场上,时机稍纵即逝,难免会有一些将军判断失误。比如说将军阿拉尼,因为性格急躁,没等大军全部赶到,就贸然发动进攻。再比如说将军马斯卡因为决策迟缓而贻误战机。那面对这些问题,康熙皇帝没有把责任全部推给当事人,而是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用人不当。康熙皇帝的自我要求,大概就是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了吧。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4)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通过擒鳌拜、平定三藩、京师大地震、平定准噶尔、抵抗沙俄入侵等等事件,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康熙皇帝具备着仁厚、敢于担当、处变不惊、善于反思四项大的优点。也正是这四项优点,成就了康熙千古一帝的美名,成为他一生功业的支点。说到功业,我们上面提到了平三藩,遏制沙俄入侵,打击准噶尔。不过康熙一生还有一件大事没说,这就是我们要介绍的第二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是怎么处理满汉矛盾的?

我们都知道,但凡是改朝换代,总会有一些人出于习惯或者忠义二字,对于新的朝廷不认同。而和汉人王朝的皇帝相比,少数民族王朝的统治者还要多面对一个问题。就是民族的不认同。准确地说就是本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和我们现在推崇各民族团结友爱不同,中国古代的汉人对于少数民族非常歧视。从命名上就可以感觉得到,什么蛮、夷、戎、狄。基本上没一个是好的意思。所以任何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会遭受到汉民族的强烈抵抗。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政权就有可能被推翻,这元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康熙朝正是满汉矛盾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在此之前,清朝的统治者们一直在激化矛盾。清太祖努尔哈赤大肆屠杀汉人,清太宗皇太极六次劫掠中原。那顺治时期,摄政王多尔衮又推行剃发易服,也就是说要求汉人都改换满人的发型和服装。当时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想必你一定听说过。所以,如果康熙再不能缓解满汉矛盾,清朝就有可能会遭遇亡国的危机。

为此康熙皇帝推出了三项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分别是收拢名士、祭拜汉族文化代表以及拉近与汉臣的关系。我们先来说第一点,收拢名士。为什么缓和民族矛盾要先收拢名士?先来想一个问题吧,当时的汉人对满清的统治者不满,那么最不满的应该是哪一部分汉人?答案是知识分子。原因很简单,普通百姓或许会对满族人当皇帝有所不满,但是这种不满,不会很强烈,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吃饱饭,谁当皇帝都差不多。但是知识分子不同,他们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华夏民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区分非常重视。比如说儒家经典大学篇中就有一句:“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把奸臣赶到少数民族居住的蛮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呆在中原。你看看这少数民族住的地方,都成扔坏人的垃圾堆了。可见儒家对于周边少数民族的歧视。那具体到行动不认同清朝的知识分子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誓死不降的,比如著名的儒家将领张煌言,他一直领兵抵抗清朝,被清朝俘虏之后,面对清朝的封官许愿誓死不降,最终被杀。另一类,是消极抵抗,不跟清朝人合作,比如说明朝大将卢象升的弟弟卢相进被清朝强行剃发之后,索性把头发都剃光,出家当了和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缓解满汉矛盾,就要先安抚知识分子,而安抚知识分子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开展科举考试。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5)

清朝的科举考试从顺治年间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当时有一些读书人是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这些人大多是当时的名士,著名的名士大夫的是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差不多就是儒学大师,或者著名的学术权威。这些人在读书人当中有影响力、号召力,只有他们认可了清朝,才能算作是知识分子阶层认可了清朝。但是问题是,这些人差不多都一大把年纪了,就等着死后留下一个忠于明朝、致死不降的美名。他们不会参加科举考试,更不会轻易地投降清朝。所以,康熙皇帝另想了一个拉拢名士的办法,开博学宏词科。博学两个字不用说,宏是宏大的,宏词是词语的词,博学宏词科是科举的一种,那这个制度不是康熙的发明,而是从唐朝唐玄宗的时候传下来的。只不过,开科考试的次数少,时有时无,到了元代之后,科举直取进士,所以你可能不熟悉。康熙这次开博学宏词科,走的路径就比较高端了,要有省部级的高官推荐才能参加。当然了,一旦考中机会也比进士要多得多,相当于是一条给名士开的绿色通道吧。那么康熙皇帝的这个办法效果怎么样?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名士要数顾炎武、王夫之和黄宗羲三个人。这三个人虽然都没有参加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但是知道了康熙的这项举措之后,他们对清朝的态度都有所改观。先说顾炎武,当时康熙皇帝提出要见他,他不见,请他去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他也不去。但是,他的学生潘磊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他的三个外甥也都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后来都在清朝做了高官,而这些人还都和他有联系。可见,此时顾炎武对清朝的态度已经有所软化。黄宗羲和顾炎武差不多,虽然自己还是不跟清朝朝廷接触,但是他的儿子和学生都去了明史馆,修明朝时。这里顺带提一句,当时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每个朝代都要给前朝修史。

王夫之,一开始对清朝非常排斥,那清朝建立后,住在树林子里边儿不出来。后来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称帝,有人请他写劝进表,支持吴三桂称帝,但是他拒绝了。可见这个时候他心里已经开始认可清朝了。除了这些请不动的名士大儒,还有很多的名士参加了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康熙这一科博学宏词,共录取了50位博学宏儒,这些人作为士林的领袖,开始慢慢地认可清朝,与新满人统治者合作起来。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康熙皇帝缓和满汉矛盾的第二个举措,祭拜汉族文化地标。康熙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沿途祭拜了孔子庙、大禹陵、明陵、泰山四个地方。这四个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汉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孔子不用说了儒家的代表人物。康熙皇帝到了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对孔子像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样一个举动代表折清朝也跟汉人王朝一样,推崇孔子,推崇儒家思想。那这样的信号无疑就会让知识分子们很暖心。大禹治水的故事你也一定听说过,大禹是儒家推崇的明君典范,祭拜大禹和祭拜孔子,目的是一样的。第三个,祭拜名陵,也就是祭拜朱元璋的陵墓。这里你可能不太理解,明朝不就是被清朝灭亡的吗?怎么还去祭拜朱元璋?其实准确的说,明朝不是被清朝灭亡的,而是被闯王李自成灭亡的。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导致崇祯皇帝自尽,明朝宣告灭亡。而清朝攻入北京,则是打着给明朝报仇的旗号。虽然这鬼话都不信,但至少清朝的官方说法宣称自己的皇位是继承自明朝,而不是从明朝手里抢过来的。这个时候康熙皇帝在跑到朱元璋墓前祭拜一番,把朱元璋夸奖一番,自然,能获得不少怀念明朝人士的好感。最后一个是泰山,满族人的圣山是长白山儿,泰山在汉人的文化里是尊贵无比的。比如说我们熟悉的汉族皇帝,秦始皇、汉武帝等等,都曾祭拜过泰山。所以康熙祭拜泰山也是一个融入汉族文化的信号。

下江南的沿途祭拜了这些汉族文化的代表。那到达江南地区之后,康熙皇帝又开始实施他的最后一个举措,拉近与汉族大臣的关系。当时的清朝朝廷是满族大臣占主导地位的,汉人挤不进去,所以满族大臣和汉族大臣之间不可能没有矛盾。康熙皇帝想要缓解这种矛盾,就要拉近与汉族大臣之间的关系,对汉族大臣加以安抚。而汉族大臣中,又以拉拢江南地区的汉臣最为紧要。你或许听说过,明朝除了首都北京之外,还有一个陪都在南京,而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残余势力也是主要聚集在江南地区抵抗。所以江南是清朝统治非常薄弱的一个地区,也因为这样,是康熙皇帝着重拉拢的地区。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6)

这康熙皇帝拉拢汉族大臣的方法也没什么新鲜的,主要就是三样赐东西、请吃饭和封官。这些事本来也没什么稀罕的,但是你皇帝亲自来做,这感觉就不一样。再说人和人就是要你来我往才能增进感情,这皇帝和大臣的关系也不例外。比如说康熙皇帝跟一个叫宋洛的官员。宋洛当时任江苏的巡抚,管辖整个苏南地区。宋洛自己撰写的笔记记载,康熙南巡之时,特别让御厨去他家传授内腐豆腐的做法,好让宋洛后半辈子都能够尝到大内的味道。想想看,如果你是宋洛,你会不会觉得自己跟皇帝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而是有私交的?而这也正是康熙皇帝想要达到的效果。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第二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是如何缓解满汉矛盾的。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在康熙之前,满清的统治者一直激化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如果康熙皇帝再不能缓和与汉人之间的矛盾,就很有可能面临亡国的危险。为此,康熙皇帝实施了拉拢名士、祭拜汉文化地标、拉近与汉族臣僚关系三项举措,缓和了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巩固了清朝的统治。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重点内容。首先我们通过康熙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康熙皇帝的性格特点。处置鳌拜,抗击俄国侵略,体现了他的仁厚,平定三藩,体现了他的担当,京师大地震,体现了他的处变不惊,打击准噶尔,则体现了他的善于反思。其次,我们讲到了康熙皇帝处理满汉矛盾的方法,一共有三个方面,拉拢汉族文化精英,一定程度上满足汉人的心理诉求。再有就是拉近自己和汉族大臣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清朝入关以来满汉之间深刻的矛盾。当然,我们说了康熙皇帝这么多的好,好像他所向披靡,无事不成的样子。其实不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痛点和盲点,康熙皇帝同样也不例外。

在接下来的的内容当中,我会为大家讲解康熙皇帝一生最大的痛点立储问题,还有康熙一朝无法回避的盲点一系列政治的弊端。我们说到了康熙皇帝拥有人后敢于担当、处变不惊和善于反思四大优点,还说了康熙皇帝处理满汉矛盾的三个方法。核心是笼络汉人的精英阶层为其所用。这些都是康熙皇帝的优点和功劳,但是人无完人,康熙皇帝也有他的无奈和缺点。那么就来说一些让康熙皇帝头疼的事。也就是剩下的两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储君问题和康熙皇帝给后世留下的弊病。我们先来说储君问题,这部分我们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二阿哥胤礽为什么会被两立两废?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最终是四阿哥胤禛成为了康熙皇帝的接班人?

第一个问题,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说。先把时间倒退到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立为皇太子的时候。当时是康熙14年,胤礽刚满一周岁,那么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把一个刚满一周岁的小孩立为皇太子?最主要的原因是吸取了前代的经验教训。在康熙之前,清朝几乎代代都是因为皇位交接问题而剑拔弩张。清太祖努尔赤临死前没有确定接班人,儿子皇太极为了争皇位,甚至把努尔赤的大福晋阿巴亥逼死。清太宗皇太极是猝死,临死之前也没有选定接班人,在各方博弈之下,选定了顺治皇帝即位,后来又酿成了摄政王多尔衮专权的祸害。而康熙皇帝自己,也是父亲顺治在病危的时候仓促选定的接班人。祖辈的教训让康熙知道,在自己活着的时候,选好接班人,培养接班人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为什么是胤礽?

因为胤礽是康熙的嫡长子,所谓的长子就是正妻,也就是皇后生的大儿子。在汉人王朝,无论是皇位还是其他可以世袭的爵位,都采用嫡长子继承制来避免其他人的非份之想。当时的清朝并没有这样的制度,那我们前面提到的皇太极、顺治、康熙都不是父亲的嫡长子,皇太极的母亲是父亲努尔哈赤的第三任正妻,他前面还有前两任正妻生的哥哥,所以他还算不上是嫡长子。而顺治皇帝和康熙皇帝都是父亲的妃子所生,也都不是嫡长子。不过,康熙皇帝是一个受汉族文化影响很深的皇帝,他从小就熟读儒家经典,所以也想学汉人的继承制度,选嫡长子当皇太子。当然除了想效仿汉人的制度,康熙也有一些私心。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康熙与赫舍里氏情深意笃,赫舍里氏因为生胤礽难产而死,康熙是非常的伤心,所以康熙立胤礽为太子,也包含了一部分对妻子的爱。

时间一晃就到了康熙47年,这一年,康熙第一次废掉了太子胤礽。事情的导火索,是十八阿哥胤祄生病。康熙皇帝从避暑山庄去往木兰围场打猎,年幼的18岁阿哥因为受不了跋涉的辛苦而生病。康熙皇帝嘱咐太子胤礽去看望弟弟,没想到胤礽回来之后,丝毫不见伤心难过,反而是一脸的幸灾乐祸。这一幕,让康熙想起了几年前远征准噶尔的时候,当时他病重,太子胤礽前来探望,同样是丝毫不见伤心难过跟没事人一样。这不仅要吐槽一下太子的情商,皇帝老爸生病,哪怕装你也应该装出一副伤心的样子吧?他可倒好,连装都不愿意装。两件事情加在一起,让康熙皇帝越想越伤心。往日里其他皇子说太子的坏话,此时全都涌上心头,这康熙一怒之下,就把太子胤礽臭骂了一顿。如果只是这样,可能还没有到废太子的地步,但就是在当晚,胤礽又犯了忌讳。他白天挨了骂或许是害怕老爸饶不了他,晚上就跑到康熙的营帐外偷窥,结果正好被死对头大阿哥胤禔抓个正着。太子偷窥康熙的事这要是在普通人家,儿子窥视老爸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但是放在皇帝身上,难免就要被人扣上行刺之类的大帽子了。而且,早在五年前也就是康熙42年的时候,以索额图为首的太子党就闹出了逼康熙皇帝退位、推太子登基的传闻。要顺带提一句,很多影视剧中都说索额图是胤礽的亲外公,但其实索额图是胤礽的叔外公,也就是胤礽妈妈的叔叔。当初谋反的传闻没有坐实,康熙皇帝也没有发作,但是联系上这次的事情,就很难让他不多想了。特别是这个时候康熙皇帝的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太好,开始有点儿神经质,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所以这一次他彻底被太子激怒,立刻下诏废除了太子。太子胤礽被废之后大约一年,康熙皇帝的气儿也消得差不多了。想起早逝的结发妻子,再想想自己花了大把心血培养的儿子,他开始心软了。

而且,其他皇子一看太子被废了,都觉得自己有机会了,开始上蹿下跳争太子之位。康熙皇帝,实在是不胜其烦。于是,康熙又想把太子胤礽重新立起来。但是出耳反尔的话实在不好说,怎么办?在这儿,康熙皇帝耍了个花招,他先把自己想复立胤礽的想法透露给了宠臣李光地,然后对大臣们宣称:“我想立太子,你们商量着推举了一个,你们推举谁,我就立谁。”康熙皇帝以为李光地会把他的意思透露给其他大臣,大臣们会按照他的意思推举废太子胤礽。这样他也好顺水推舟,把胤礽在立起来。但是没想到这个李光地不买皇帝的账,根本没跟其他大臣透露康熙的意思。所以大臣们最终推举的人,不是康熙想要的废太子胤仍,而是八阿哥胤祀。结果,康熙皇帝翻脸不认账,逼着大臣们重新推举。

最终,大臣们在康熙皇帝的威逼之下,不情不愿地推举了废太子胤礽。这也是胤礽第二次被立为太子。不过可惜,重新被立为太子的胤礽并没有像康熙预想的那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相反,结党好色,窥探老爸行踪,他是一样都没少干,而且还变本加厉的和九门提督托合齐搅在一起。这九门提督是负责守卫京师和维持京师治安的官员,手里是有兵权的。那在康熙看来,太子和九门提督接搭,那就是要篡位。所以胤礽这太子的位置还没坐热,不到三年,又被康熙废掉了。这一次,康熙皇帝彻底的心灰意冷,胤礽也彻底地背叛出局了。

这里就要说到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众多的皇子当中是不太起眼的四阿哥胤禛接了康熙皇帝的班。虽然小说和电视剧当中经常号称是九子夺嫡。但实际上比较有力的竞争者只有四个。大阿哥胤之,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祀,还有十四阿哥胤禵。其他皇子要么是早早地退出了竞争,要么是依附于这四个皇子,所以,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那这其中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祀早在废太子胤礽出局之前就已经出局了。大哥胤禔武艺高强,征讨准噶尔时也曾立功,而且还是长子。按理来说是太子的上佳人选。但是它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导致自己和皇位失之交臂了。一个是在废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他就极力撺掇着康熙杀了胤礽。康熙一看,连自己的亲弟弟都想杀,这样的人当了皇帝还了得。另一个,就是他极力收买党羽,让康熙皇帝感到十分的不安。而八阿哥胤祀则有点冤枉了。八阿哥胤祀很会做人,人缘极好,连康熙皇帝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临死之前都劝康熙立他当太子。但是没想到,他却被自己的好人缘儿给坑了。我们前面说了,康熙让众大臣推举太子人选,人家推举的都是八阿哥胤祀。这个时候康熙已经当了40多年的皇帝老油条了,他一眼就看穿八阿哥胤祀受推崇,绝对不是因为什么贤能,而是因为他善于结党营私,收买人心。而结党是康熙最反感的事情之一,所以这一次八阿哥胤祀也出局了。大阿哥胤禔和八阿哥胤祀出局了,那还剩下四阿哥胤禛和十四阿哥胤禵。其实,康熙皇帝早年对四阿哥胤禛的印象并不好,对他的评价是轻率、急躁、喜怒无常。康熙看好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因为十四阿哥有很多的优势,比如说他当时还年轻,才不到30岁,而四阿哥胤禛已经40多岁了。和咱们现在喜欢稳重成熟的领导人不同,康熙认为人40岁以后就气血衰弱,精力不济了。比如十四阿哥性格豪爽直率,从来不在康熙背后搞小动作,这样康熙很喜欢,也很放心,所以康熙皇帝是真心地想培养他。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7)

恰巧康熙57年蒙古侵略西藏,让清王朝丧失了对西部统治权,众皇子们都盯着这个机会,想要出征立功,捞取立太子的资本,连出局已久的废太子胤礽都在暗中使劲。但是最终康熙将机会给了十四阿哥胤禵。说到这儿,你可能会问了,既然康熙这么着力培养十四爷,为什么没接上班呢?主观的原因就是胤禵身上也有一些康熙不太喜欢的地方。比如说八阿哥胤祀出局之后转而支持十四弟胤禵,那相应的八爷党的人也都围绕在了胤禵身边,这就难免让康熙皇帝反感。而客观原因也是最终的决定性因素,就是康熙皇帝死的时候,十四阿哥胤禵不在身边。这时胤禵远在西北,就算康熙皇帝指明了把皇位传给他,他那些虎视眈眈的兄弟们也会赶在他之前把皇位夺走。等到他回来,要么自认倒霉,要么就发动兵变,总之都不是康熙皇帝想看到的。所以,认为康熙皇帝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了十四阿哥胤题的说法并不靠谱。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说最后一个问题,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是怎么上位的?雍正皇帝到底是合法继位还是非法篡位,这个问题,至今也没有定论,所以我们也就不讨论了。在这儿,只是给大家介绍一下他当时的四个优势。

第一个也就是最重要的优势。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就是他的人。我们前面说过,九门提督有兵权负责守卫京师,那换句话说,九门提督也可以控制京师,所以无论是继位还是篡位,足够的兵权都让他底气十足。

第二个优势是相比较远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和被关押的大阿哥、二阿哥,他就在康熙身边,近水楼台。

第三个优势就是这个时候康熙对他的印象还不错,相比较那些卯足了劲儿争位的兄弟们,雍正则是卯足了劲儿表演。康熙生病,他亲手喂药。废太子胤礽获罪,他去求情,特别是他还对外宣称当皇帝是苦差事儿,他一点儿也不想干。所以此时康熙皇帝对他的印象已经从当初的轻率急躁、喜怒无常,调整为孝顺父亲、友爱兄弟、不争不抢了。

第四个优势就是他的儿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非常受康熙皇帝的宠爱,一直是被康熙带在身边。康熙皇帝不仅会考虑下一任皇帝。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下下任皇帝。所以,一个好儿子对雍正是加分项。那至于雍正皇帝到底是靠着这些优势继位的,还是靠着这些优势篡位的,那就留给你自己去判断吧。

好了,以上为您讲述的就是第三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的储君问题。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康熙皇帝吸取了前代的教训,早立储君,以防止自己百年之后皇室内部争权。却不料,太子胤礽根本不是当储君的材料,被康熙皇帝两立两废,最终与皇位无缘。太子被废后,诸子争位,最终四阿哥胤禛突出重围,夺得皇位,是为雍正皇帝。

我们接下来来讲最后一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给后世留下了哪些弊病?人无完人,前面说这么多康熙皇帝的伟大,下面,我们也来说一说它的不足。作者认为康熙皇帝给后人留下了四个严重的弊病。

第一个是皇位继承制度没有确立。

第二个是八旗制度的弊病没有解决。

第三个是对人口发展没有远见。

第四个是严重剥削地方政府,导致吏治腐败。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皇位继承问题。康熙皇帝一开始有心推行汉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的好处就是继承人明确,杜绝了其他人的非分之想,因此也就能够减少皇位传递过程中的动乱。我们来举个例子,感受一下唐太宗宠爱自己的四儿子魏王李泰,就跟大臣说:“你们对魏王尊敬一点,万一太子有个三长两短,魏王没准就成你们的主子了。”结果大臣魏征一盆冷水泼下来,他说:“就算太子死了,也该立太子的嫡长子当皇太孙,有魏王什么事儿?”由此就可以看出,一旦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皇位永远是嫡长子传嫡长子,其他人永远没戏。这样多数的皇子就会因为希望渺茫而放弃竞争,皇室的内耗也会跟着减少。但是康熙皇帝在册立二皇子胤礽的时候,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定,以后清朝的继承制度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太子确立后,才会依然有其他的皇子想把胤礽从太子之位上拉下来。太子被废后,众皇子更是上蹿下跳,你争我夺。

那到了雍正朝选择太子的问题依然难办。雍正皇帝为了避免康熙朝的悲剧,立下了不立太子的规矩。他将下一任皇帝的名字装在盒子里,放在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让后人等他死了再拿下来。这样做问题就又来了。皇帝一个人决定储君的人选,大臣完全没有机会参与,偏颇的可能性大增。清朝末期,慈禧太后就借着这个便利,一个人决定新皇帝的人选,扶植了光绪、溥仪两代小皇帝。再说回到康熙皇帝,他只要进行一个小小的变通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在立二阿哥胤礽为储君的时候就明确嫡长子继承制,二阿哥胤礽被废后,康熙皇帝想选谁当接班人,就可以先把他的母亲立为皇后。康熙皇帝曾经历过三位皇后,此时都已经过世立新皇后不会有阻力。比如最终即位的雍正皇帝,他的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康熙完全可以先把乌雅氏立为皇后,雍正皇帝也就成了嫡长子,此时再立他为太子一样是名正言顺的。如果这样,康熙后期的储君之争和后来的慈禧长期专权问题可能都不会发生了。

第二个就是八旗制度的弊病没有解决。我们都知道,八旗军队是清朝的核心军队。八旗最初是起源于狩猎,因为大规模的狩猎或者作战需要统一的指挥,而用旗帜作为标志可以引导将士防止方向错乱,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以其为单位的军队。和汉人王朝养职业军人不同,八旗是战争时期全民皆兵,战争结束后又全体恢复平民的状态。满清入关之前,主要是依靠打猎和抢劫其他民族为生,战争频率非常的高,所以将八旗军队锤炼成了百战不殆的精锐之士。那满清入关之后,国家安定,战争频率大大减少,八旗贵族的特权就可以让他们接受国家的供养,不必经商务农。有了这个铁杆儿庄稼,结果可想而知,八旗军队是迅速腐化。我们前面说过的三藩之乱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形成燎原之势,席卷16个省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八旗军队的腐化松散。比如说战争初期,有一个叫朱满的将领,率兵从武昌前往长沙,300多公里路,磨磨蹭蹭走了一个月,平均一天走十公里。那等他到达长沙早就已经投降了吴三桂。其它地方的情况,也都差不多,八旗军队在前线畏缩不前做事,吴三桂攻城略地,而且装病逃脱,投降和被俘的八旗兵也是屡见不鲜。康熙皇帝没有办法,只能开始重用汉军将士。那个时候叫做绿营兵,绿林好汉的绿军营的营。可以说攻打吴三桂的多数战役,都是绿营兵冲锋在前,而八旗兵跟在后面,或者负责转运粮食。攻打吴三桂战场主要是在南方,如果说常年在北方的八旗兵不适应,也还情有可原。而响应吴三桂造反的王辅臣位于西北,康熙皇帝命令大将军图海调集军队围剿王辅臣,结果围剿了一年也不见成效,最终只能招安了事。可见此时的八旗兵已经无能到了什么程度。可惜的是康熙皇帝虽然在战争中对于这些腐败无能的八旗军队大加斥责,但在战后却丝毫没有着手整改八旗军队的迹象,甚至还在三藩之乱平定后沾沾自喜的说,能平定叛乱是靠着祖宗庇佑和满足士兵的英勇。结果,就是八旗军队继续腐化,同时旗人代代繁衍,人口越来越多,花大价钱养了一帮闲人,国家最终不堪重负。

第三个就是对人口发展没有远见。我们通常的印象当中,古代人特别提倡多子多福,喜欢多生孩子,但其实古代人也有控制人口的意识,比如宋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人通常会保持一家两到三个孩子不再多生,这就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繁衍,避免了人口过多导致的饥饿。但是康熙皇帝明显是缺乏这种远见。康熙51年,康熙皇帝下诏,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也就是说,康熙51年之后,新出生的人不用再交人头税。康熙皇帝实施这个政策,主要是考虑到自己的善政、德政,但是客观上却起到了鼓励生育的作用。这里要强调一下,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很多,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等等,康熙皇帝的政策只是原因之一。康熙时期清朝的人口已经超过了1亿,乾隆时期增长到3亿,道光时期4亿。这个数字,在我们现在看来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清朝,有限的土地要养活这么多的人,简直就是噩梦。人口压力很快就转变成为社会问题,像后来雍正时期的曾静案,乾隆年间的叫魂案。还有嘉庆、道光时期的帮会,直到咸丰、同治朝的太平天国运动,无不与下层社会的生存困境有关。闹到最后,人们就直接通过暴力战争寻求出路了。

第四个就是剥削地方政府,导致吏治腐败。我们前面提到了康熙朝的很多事情,平定三藩打了八年,中间还遭遇了一次京师大地震,平定准噶尔又打了八年,江南去了六次,而且康熙皇帝还经常给百姓减免税赋。这些事情,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特别烧钱。比如打仗,几十万将士等着吃饭,还有皇帝下江南,可跟普通人不一样,要带着大批的嫔妃、皇子、大臣、宫女、护卫队。这么多人,衣食住行,哪儿不是钱?那说到这儿,你会不会有个疑问,哪儿来这么多钱给他造?这就要提到康熙皇帝的一条敛财手段,也就是剥削地方政府。通常税从百姓手里收上来会分成两份,一份上交给朝廷,由朝廷统一支配,比如军饷、俸禄,另一份留在地方政府,用于地方的各项开支,比如驿站的开销,衙门的支出等等。而康熙皇帝为了保证朝廷的银库充盈,就对地方大加盘剥,给地方的存留一减再减。康熙七年户部统计,年初康熙皇帝给地方政府存留的银子只有六百五十五万两,比顺治11年少了将近180万两。这600多万两的存留,差不多只有明朝的1/4,但就是这样,康熙皇帝还要把这个数字往下砍,地方存银最少的时候仅有164万两。后来群臣力争,才有所恢复。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朝廷的银库存银四五千万两是常态,而地方的银库却空得连老鼠都不光顾。地方政府手中没钱,但是各项开支依然无法避免,怎么办?就只能盘剥百姓。各种名目的私争私派开始在地方上出现,虽然这种滥权犯了大忌讳,一旦曝光出来,一般都会严惩。但是,康熙朝官吏腐败,却从未因此停手。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第四个重点内容,康熙皇帝留下的弊病。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作者认为康熙皇帝给后人留下了四大问题,第一个是皇位继承制度没有确立,第二个是八旗制度的弊病没有解决。第三个是对人口发展没有远见,第四个是严重剥削地方政府导致吏治腐败。第四个问题说完之后,我们不妨用康熙皇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来为全书做一个总结。康熙皇帝在遗诏中说:他虽然不敢跟三代的明君尧舜禹相比,但是在位61年,也是殚精竭虑,日夜操劳,想把国家治理的歌舞升平,百姓安居。在处置朝政上,他事无巨细,详加谨慎,不敢稍有懈怠,哪怕奏章有一个错字,也要修改过后方才发出。在用兵上,他平三藩,平准噶尔,收台湾,运筹得当,用兵谨慎,不敢妄杀一人,更怜惜战乱之中百姓辛苦。在个人修养上,戒酒戒色,博览群书,远离小人,和秦始皇,汉武帝相比,他更理性不信天降祥瑞,二不求长生不老。虽然康熙皇帝没有在遗诏中直接提到过自己为政的过失,但是从他为前代帝王的辩护中还是可以隐约看出,他感到天下事号多繁杂,皇帝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年老体衰之后,更是深感心力交瘁。不过,作为一位封建帝王,最让他担忧的还是身后事。直到晚年,储君问题一直是他的心病,太子两立两废,其他皇子中也没有让他十分满意的接班人。群臣催促他早立太子,他却一直举棋不定,无法决断。再完美的皇帝也难免有缺失,有遗憾,这与他的功业一道被我们后人评说。

至此,《康熙》这本书就为大家解读完了,感谢大家的阅读!

康熙记录生平的书(每天解读一本书)(8)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