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历史年限(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的历史变迁)
河北邯郸历史年限(了解河北省邯郸市的历史变迁)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统治赵国,长达158年,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前386年赵敬侯把都城迁于邯郸,赵武灵王对军事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措施,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强大起来,最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邯郸的城邑,始建于于殷商时期,商朝曾建都于邢台,后来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在数百年间里,邯郸成为了畿辅之地。据史书记载,在商末时期,邯郸就建有离宫别馆,证实了邯郸城至少有3100年的建城历史。商朝时期的邯郸地图
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与晋、鲁、豫三省接壤,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赵国,其都城就设在这里。这里发生过很多历史事件,也创造了优秀的历史文化,所以说这里是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现通过地图来了解邯郸的历史变迁。
邯郸市境内的魏县也历史悠久,曾经是魏国都城;邯郸市内的临漳先后为曹魏、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城;北宋时,大名府做过北宋的陪都;清代时,大名府成为过直隶省省会。
在8000多年前,新石器早期就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开启了农业文明,就孕育了磁山文化。
8000年前的磁山文化地图
邯郸的城邑,始建于于殷商时期,商朝曾建都于邢台,后来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在数百年间里,邯郸成为了畿辅之地。
据史书记载,在商末时期,邯郸就建有离宫别馆,证实了邯郸城至少有3100年的建城历史。
商朝时期的邯郸地图
公元前386年赵敬侯把都城迁于邯郸,赵武灵王对军事进行改革,实行胡服骑射措施,使赵国的实力很快强大起来,最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战国时期,邯郸作为赵国都城统治赵国,长达158年,成为当时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魏都城从安邑迁都洹水(魏县),把邺城(临漳)做为了陪都。
战国时期,赵国和魏国的势力地图
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邯郸做为了邯郸郡的首府。
秦朝时期,设立邯郸郡
西汉时期,邯郸城是座繁华的城市,留下“富冠海内,天下名都”的美称。
西汉时期,分封诸侯国的赵国和魏郡
东汉末年,皇帝给曹操分封到了魏地,并册封了魏王,在邺城建立都城,同时,在此地还修建了著名的铜雀台、金凤、冰井三台。
东汉时期,邯郸地图
三国时期,邺城有一段时间成为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后来把都城迁往了洛阳。
三国时期,邯郸地图
西晋时期,归司州管辖。
西晋时期,归司州所管辖
魏都临漳邺城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都城。
北魏时期,邯郸的地图
唐朝时期,邯郸归洺州管辖。
唐朝时期,邯郸当时地图
五代十国时期,大名在五代时期兴起,魏州首府大名成为当时黄河以北的中心城市。公元923年,李存勖在大名登基做了皇帝,后迁都洛阳,建立了后唐。
北宋时期,大名作为了(省府)管辖着河北路。公元1042年建大名成为陪都,称北京大名府。
北宋时期,大名成为了陪都当时地图
南宋时期,被金所统治,当时大名府有百余万人,城市后来被黄河所淹没,当时的宋城完整地保留在4米之下的淤沙之中,如果有朝一日,进行考古出土,规模定会举世震动。
南宋时期,被金所统治,分别归河北西路和大名府路管辖
元朝时期,邯郸归广平路管辖,隶属于中书省。
元朝时期,邯郸归广平路管辖
明朝时期,邯郸县属北直隶省广平府管辖。
明朝时期,邯郸属于北直隶省广平府管辖
清朝沿袭了明朝制度,也称直隶省,大名府曾为直隶总督所在地。邯郸仍属于广平府管辖,自明清时,广平府城成为了邯郸一带的政治、经济中心。
清朝时期,邯郸地图
民国时期,邯郸隶属于直隶省管辖,1928年,把直隶省改为河北省。
民国时期,邯郸地图
1949年8月,河北省政府成立,设立邯郸专区, 河南省的涉县、临漳县和武安县划入河北省管辖。
1952年12月,邯郸镇复升为邯郸市。
1953年,河南省六河沟煤矿划归邯郸
1953年,邯郸地图
1954年,邯郸改省辖市。
1955年 部分地方进行调整。
1955年邯郸地图
1965年部分地方进行调整。
1965年邯郸地图
1986年,武安县划归邯郸市管辖。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实行地市合并,将邯郸地区所辖的各县划归邯郸市管辖,称邯郸市。
现在的邯郸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