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宋真宗为何差点不能即位(凭着好运气和皮厚两大绝技成功上位的皇帝)
北宋的宋真宗为何差点不能即位(凭着好运气和皮厚两大绝技成功上位的皇帝)主帅一死,辽军士气遭到沉重打击,而这边宋军已经大举集结,战力也因为皇帝的亲征而超常发挥,辽军逐渐不敌,只得请求讲和。在敌我力量发生逆转的情况下,讲和自然也理直气壮。最终,在寇准等人的主持下,朝廷以每年送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换来了宋辽两国长久的和平。而这点钱对于大宋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因为根据估算,当时大宋为了对付契丹,每年的军费开支就多达几百万两白银,这生意,一个字——值。十一月,因为辽国大举来犯,宋真宗在宰相毕士安、寇准的极力劝说下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军对峙。要说人家的好运气真不是吹的,真宗一到,辽军主帅挞览就在阵前炫耀兵力时被宋军的伏弩射死。那么远的距离,那么的多人,偏偏射死了敌军的主帅,这概率不是一般的低。可真宗就是凭借自己的好运气做到了。而二哥赵元僖更倒霉,年仅二十六岁就突然暴毙身亡,根据分析,很有可能是纵欲过度。因为据史书记载,在赵元僖死后,他在外面胡搞的事情被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月的泰山,一场规模空前的封禅大典圆满结束,参加这次大典的皇帝——宋真宗得意洋洋的打道回京,他不知道的是,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泰山封禅,从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再没有一个皇帝有此殊荣。
泰山封禅始于秦始皇,之后,一些有着文治武功的帝王就会以此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在宋真宗之前,历史上进行过封禅大典的皇帝只有五个——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这几位帝王一提到名字,那可是如雷贯耳的。可说到这位宋真宗,还真没啥名气,比起之前泰山封禅的秦皇汉武,更是遥不可及。连他的伯父,作为开国之君的宋太祖都没敢搞什么泰山封禅,他又有何德何能,敢这样做呢?总结下来无非两点——运气好、皮厚。
这位真宗皇帝的运气,那简直无人能及。他在家排行老三,前面还有两位哥哥,按理说皇帝的位子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做,可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
先说大哥赵元佐,此人应该算是个重情重义的耿直汉子。当时太宗为了稳住皇位,用卑鄙的手段害死了自己的亲弟弟、秦王赵廷美,又将哥哥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逼得自杀。面对这样兄弟子侄的相残,赵元佐接受不了刺激,精神有些失常,在重阳节家宴时放火烧了自己的宫殿,以此泄愤。结果被太宗废为庶人,幽禁宫中,自此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
而二哥赵元僖更倒霉,年仅二十六岁就突然暴毙身亡,根据分析,很有可能是纵欲过度。因为据史书记载,在赵元僖死后,他在外面胡搞的事情被人揭发出来,太宗大怒,剥夺了原本给他的太子谥号。于是,作为老三的真宗毫不意外的被立为太子。仅仅两年后,太宗病死,真宗在宰相吕端的拥立下顺利即位。试想,如果没有爆棚的运气,一下熬死三个,行吗?
实事求是的说,在宋真宗当政的前几年,大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在他老子宋太宗的挑衅之下,北方的辽国每年都过来打秋风,有时候还打到中原腹地,所过之处烧杀抢掠,坏事干尽。西方更有党项族的李继迁天天骚扰边境,采用游击作战,打完了就跑,让朝廷疲于应付。而边境的不稳定和沉重的军费负担也让国内百姓生活艰辛,民变一触即发。
景德元年(1004年),也就是宋真宗即位的第八年,他的好运气终于又来了。二月,李继迁在进攻西凉时中箭身亡,刚刚有所起色的党项人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而新即位的儿子李德明还年幼,无法掌控局势,对大宋的骚扰也就随之减少了很多。
十一月,因为辽国大举来犯,宋真宗在宰相毕士安、寇准的极力劝说下御驾亲征,在澶州与辽军对峙。要说人家的好运气真不是吹的,真宗一到,辽军主帅挞览就在阵前炫耀兵力时被宋军的伏弩射死。那么远的距离,那么的多人,偏偏射死了敌军的主帅,这概率不是一般的低。可真宗就是凭借自己的好运气做到了。
主帅一死,辽军士气遭到沉重打击,而这边宋军已经大举集结,战力也因为皇帝的亲征而超常发挥,辽军逐渐不敌,只得请求讲和。在敌我力量发生逆转的情况下,讲和自然也理直气壮。最终,在寇准等人的主持下,朝廷以每年送给辽国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条件,换来了宋辽两国长久的和平。而这点钱对于大宋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因为根据估算,当时大宋为了对付契丹,每年的军费开支就多达几百万两白银,这生意,一个字——值。
不止于此,随着与辽国的停战,一直依附于辽国的党项人也没了依靠,惶惶如丧家之犬。景德三年(1006年),党项的新首领李德明正式上书,向真宗称臣纳贡,真宗也顺势任命他为定难军节度兼侍中,封西平王。自此,困扰了几代皇帝的边境问题就这样全部轻松化解。
因为边境没有了威胁,为了减少开支,真宗立即着手裁军,罢除了诸路行营,裁汰冗官二百九十多员,又将河北戍兵减少一半,沿边守备减少三分之一。而军费的大幅缩减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百姓们日子过好了,民变的危险也随之解除。至此,大宋真正迎来了和平安宁的时期。
天下大治了,真宗的虚荣心也逐渐抬头。景德四年(1007年),真宗巡行西京洛阳,拜谒道教圣地上清宫,但这远远不够。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在王钦若、丁谓等人的怂恿下,真宗借着可笑的“天降神书”开始了自己的四处炫耀之旅,于是就有了我们开场所描述的泰山封禅大典。大中祥符三年(1011年),真宗又在群臣的请求下前往汾阴,举行祭祀后土大典。
大中祥符六年(1014年),真宗又一次坐不住了,但皇天后土都祭祀完了,还能去哪儿呢?想了半天,真宗决定前往亳州,朝谒了太清宫。八年时间,作为一个既不是开国之君,又没有光辉战绩的皇帝,真宗将所有古代帝王能去祭祀的地方都去一遍,心满意足的做他的太平天子,他的皮厚也是无人能及。
比起他伯父宋太祖的开创立国,统一南方,真宗其实没有太多可以拿得出手的功绩。但比起他老爸宋太宗的挑衅辽国,错误处理党项人的关系,激起四川民变,真宗却能化干戈为玉帛,让辽人和党项人先后退却请和,又缓和了国内矛盾,算是功德圆满。乾兴元年(1022年),真宗终于走完了自己饱受争议的一生,将他的好运气和皮厚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