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王旦能说怎么样,自然是好得不得了。真宗说:“爱卿要喜欢,宴后朕送你一坛,回家去慢慢喝。”这一天,真宗请王旦喝酒。席间,真宗亲切地问道:“王爱卿,朕的这个御酒,味道怎么样?”杜镐的回答居然和王钦若说的一模一样,真宗这下心里有底了。于是,一桩中国历史上荒唐的闹剧由此拉开了序幕。但是,真宗知道,大臣们清醒的是大多数,他们肯定不会都支持他干这事。必须私下里把他们的工作做通了,才能到朝堂上去宣布。他让王钦若先去征求另一个宰相王旦的意见。王旦觉得这是有点荒唐,便支支吾吾,没有痛快地答应。必须把王旦搁平,只要王旦支持,其它虾兵蟹将即便反对,声音也不会很大。照一般的情形,臣子要是反对皇帝的意见,强硬的皇帝会让臣子下课,把他撵开。但真宗是胆小而柔弱的,他又干出了一桩自古到今也是少有的稀奇事:皇帝贿赂臣子。

“大中祥符”是宋真宗的年号。在宋代,四个字的年号一共有三个。一个是宋太宗的“太平兴国”,一个是宋徽宗的“建中靖国”,还有一个就是宋真宗的“大中祥符”。太宗选“太平兴国”作为年号,表达的是他想实现海内一统和国富民强的双重愿望。这两个愿望虽然结果差强人意,但主观想法还是好的,比较靠谱的。宋徽宗的“建中靖国”是在他刚上台的时候选的一个年号,体现了他想调和当时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矛盾的意愿,这个年号用的时间非常短,很快他就放弃了调和的努力,转到别的道上去的。不过,不管怎么说,徽宗的年号意思还是比较明确的。却是真宗那“大中祥符”,实在有点诡异。它与真宗在位时期着魔般迷恋的一件事有关。这件事就是“封禅”。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1)

“要等也不一定能等到,”王钦若干脆赤裸裸地说道,“不过古人见到的所谓祥瑞,很多都是人工搞定的。就拿‘河图洛书’来说吧,那就是圣人设教人为搞出来的一张图纸啊!”

人工搞?真宗觉得有些不太靠谱。不过,“封禅”对他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如果真能够过一把封禅瘾,那罩在他头上的那团紫色阴霾瞬间就烟消云散了!

于是他跑去问秘阁直学士杜镐,“河图洛书”是怎么一回事?杜镐闹不清皇帝问他的意图,当皇帝是好学上进,于是答道:“陛下,‘河图洛书’之事,历史上未必有过,而周易八卦流传了下来。由此可见,这大约是圣人设教,以教化后人的吧……”

杜镐的回答居然和王钦若说的一模一样,真宗这下心里有底了。于是,一桩中国历史上荒唐的闹剧由此拉开了序幕。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2)

但是,真宗知道,大臣们清醒的是大多数,他们肯定不会都支持他干这事。必须私下里把他们的工作做通了,才能到朝堂上去宣布。他让王钦若先去征求另一个宰相王旦的意见。王旦觉得这是有点荒唐,便支支吾吾,没有痛快地答应。

必须把王旦搁平,只要王旦支持,其它虾兵蟹将即便反对,声音也不会很大。照一般的情形,臣子要是反对皇帝的意见,强硬的皇帝会让臣子下课,把他撵开。但真宗是胆小而柔弱的,他又干出了一桩自古到今也是少有的稀奇事:皇帝贿赂臣子。

这一天,真宗请王旦喝酒。席间,真宗亲切地问道:“王爱卿,朕的这个御酒,味道怎么样?”

王旦能说怎么样,自然是好得不得了。真宗说:“爱卿要喜欢,宴后朕送你一坛,回家去慢慢喝。”

皇帝赐酒,那自然是莫大荣耀。王旦满脸激动捧回家,打开一看,却并不是酒,而是满满一坛上好的珍珠!王旦愣了数秒,他一下就明白了,这是皇帝在讨好他呢,让他在封禅的事情上别再开腔了!

王旦在历史上还算是一个正直的宰相,但一坛珍珠,却就此把他的嘴给堵住了!

在王旦那儿获得了成功,让真宗信心倍增。他又请陈尧叟、丁谓、杜镐等人喝酒。进席的时候,他让大家不拘礼仪,打乱了随便坐。席间,他还给每人发了个大红布包,里面装的都是大颗大颗的珍珠。宴罢,他又赏赐了他们不少的金银。那些人自然都明白了,后来丁谓成为真宗封禅闹剧中最起劲的一个,恐怕这些金银珠宝起了一定作用吧。

一切准备停当后,一天早朝的时候,真宗煞有介事给众大臣讲起来:“诸位爱卿,去年冬月的时候,朕半夜做了一个梦,有个紫衣大神告诉朕,只要在正殿做道场一个月,上天就会降下‘大中祥符’天书三卷。当时朕没给众爱卿说,悄悄做了。今日时间已满,不知是否真有祥瑞……”

真宗话未说完,皇城司就一连迭声闯进来,说发现承天门上挂着一个黄色布包,不知是何物。

还用说,自然是“天书”。君臣一行赶过去,取下“天书”一看,果然是“大中祥符”三卷,上面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3)

天降祥瑞了!真宗君臣一行欣喜若狂。真宗立刻把当年改为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大赦天下,对大小官员加官进爵。放五天大假,五天之内,公费随便吃喝玩乐。一时之间举国欢腾,天下争说祥瑞。

“天书”上字虽然不多,确实颇有讲究的。“付于恒”,意思就是赵恒的皇位是上天授予的。有学者认为,“天书”上之所以这么写,表明了真宗一直对皇位的稳固性忧心忡忡。因为那时候废太子赵元佐已经不怎么疯了,而且支持元佐的大有人在。这话也有些道理,不过,赵元佐原本就害怕当这个皇帝,“夺位”的愧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才疯的,说他对弟弟的皇位还有想法,是不确的。真宗担心皇位不稳是存在的,但更多的担心是他这个皇帝的功业与先祖不能对等,才借上天来强调一下。而且接着就是“世七百”,一下子把赵宋王朝统治时间延长到两个半大唐。有这份巨大的功业,百年后他大可以堂堂正正去见他的先祖了。

有了祥瑞,但也不能这样就跑到泰山去封禅呀。因为封禅本意就是对当今皇帝文治武功的夸奖。皇帝脸皮再厚,也不可能迫不及待就夸自己呀!

当然,办这件事并不难。皇帝有喜好,天下还没有迎合么?何况有那么会办事的王钦若、王旦这两位宰相。

几个月后,山东兖州吕良等一千多人联名写信要求真宗封禅泰山。真宗乐得满脸红光,不过他不可能这样就答应了,必须要表示谦虚:“朕功德有限,封禅是大事,历代君主都不敢轻易做。你们忠心可嘉,以后再说吧……”

皇帝虽然没答应,但得到了他表扬,而且皇帝还留下了话尾巴——以后再说。于是,没过多久,山东兖州及周围诸州的进士八百多人又联名给皇帝写信要求封禅。进士代表国家的高知精英,而且是新锐的高知精英,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他们的意见自然不容小视。但真宗还是“小视”了,他有很好的“谦士”风度。

第三次,王旦率领朝廷文武大臣、诸军将校、各路地方官以及和尚道士和海外方士两万四千余人上帖,强烈要求皇帝封禅。这一次的意见是全方位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上自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三教九流都有人参与。王旦五次上书,告诉真宗,这是来自全国人民的山呼海啸的巨大吼声,如果皇帝再拒绝,对人民大众就不好交代了。

真宗已经逼不得已了,他长叹一声,勉强答应可以试一试。不过,他又愁眉苦脸地问三司使丁谓:“封禅是要花钱的,此次行程会不会超出财政预算?”丁谓笑着说:“不会,财政好得很,绰绰有余!”真宗做出舒了一口气的样子说:“虽说财政还好,但也不能铺张浪费,不可扰民,一定要办成一次节俭的封禅仪式……”

经过几个月的折腾,花费了巨额的资金,封泰山的仪式终于结束了。史书上说:“帝自东封还,群臣献贺功德,举国若狂。”“狂”什么呢?官员们在封禅中被加官进爵,报告有“祥瑞”出现的人可以平步青云,连犯人也可以因此获得减刑,“死而复生”,大家能不高兴么?

宋朝最能打的一位皇帝(宋朝有个皇帝自认功绩堪比秦皇汉武)(4)

真宗更“狂”了,他在繁复的庞大的封禅仪式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在“接天气”中他领略到了皇权的庄严威武,感受到那不曾有的辉煌文治盖世武功的金粉真的就镀到了他身上。

他不明白,这甚至连镀金也算不上,不过就是一群溜须拍马的人(包括他自己),从四面八方对他一阵猛拍。他本来没那么胖,没那么魁伟,在一阵接一阵的连捧带拍中,他变得肥胖起来,高大起来。他的皮肤因为被反复拍打,发出了一种青紫的光芒。他不觉得他的这种光芒是因为被击打受伤得病的缘故,他反而被这种光芒所迷惑,得意非凡。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