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首富都有哪些?不是没有理由的
古代首富都有哪些?不是没有理由的于是大批吃瓜群众们,都会用这句名言,来形容这种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再如明星被曝负面新闻,多年苦心经营的美好人设,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骤然破碎。通常用来特指那些一波三折的衰败事件,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很多网民朋友都会在某些热点新闻下, 用这句话表达自身喜闻乐见的态度。而这些衰败事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与相似的规律。比如富商负债累累,耗费半生构建的商业帝国,于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相信对于这句话,很多朋友早已司空见惯。
这句原本出自于清初著名戏曲作家——孔尚任所著戏曲剧本《桃花扇》中的名言,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已被引用了无数次。
孔尚任
相比较曾经的隐喻不同,这句名言在现代的解读,却随着各类重磅新闻,被广大网民赋予了新的含义。
通常用来特指那些一波三折的衰败事件,所谓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很多网民朋友都会在某些热点新闻下, 用这句话表达自身喜闻乐见的态度。
而这些衰败事件,也非常具有代表性与相似的规律。
比如富商负债累累,耗费半生构建的商业帝国,于一夜之间轰然崩塌。
再如明星被曝负面新闻,多年苦心经营的美好人设,在汹涌的舆论浪潮中骤然破碎。
于是大批吃瓜群众们,都会用这句名言,来形容这种从辉煌到衰败的过程。
但历史绝非偶然,历史的跨度越长,出现相同事件的概率也就越大,所以在我国无比悠久的历史上,曾出现无数次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的重大事件。
其中有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但前两者太为敏感,咱们只聊后者,聊一聊古代那些在商业中风生水起的富豪大鳄,看看他们又经历了怎样的发迹,最终又是因何“楼塌了”?
唐朝的大富豪很多,非常多,更不乏富可敌国的经济巨鳄。
这些人物在经济上的作为,不仅左右一方命脉,甚至还能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先说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裴明礼
在《太平广记》中,富商裴明礼的发迹十分具有戏剧性。
他起初只是一个“收弃物之人”,说白了,就是收废品,这活儿十分劳累不说,关键挣的还少。
但是裴明礼这家伙头脑极其活算,又善于经营,硬是把“收废品”如此收入微薄的营生,做成了“以资百万”的大买卖!
后来他手头有了些资本,又相中了长安城金光门外的一片不毛之地。
很多人都说这块地荒废已久,价格极低却没人愿意接盘,而且地上全是垃圾,你要买了这块地,那不管干啥肯定都赔钱。
但裴明礼却坚持认为,金光门外这块荒地,是块难得的宝地。
于是在众人的不看好中,他先是找人将地上的垃圾清理干净,又竖起一根杆子,杆子上再挂个筐,然后让来往的路人往筐里扔球,谁能扔进,就当场给予现金奖励。
相信看到这,大家就明白了。
这不就是“套圈”吗?!
没错,这裴明礼正是“套圈”的祖师爷,而且早在当时,他就用各种小伎俩,使套圈的顾客们“十百仅一二中”,说白了,哪怕你投成百上千个圈,也就能中一两个,可是每套一个就得花钱,而长安城金光门那地方是交通要道,平日里行人络绎,车马不绝,根本不愁客流量,于是乎裴明礼在短时间内获利颇巨。
再后来,这裴明礼的事迹传到了太宗的耳朵里,李世民听说以后,惊叹此人是个商业奇才,于是得到了他的赏识,竟慢慢从一介富商,成为了朝中命官,最终甚至高升至太常侍。
(注:太常侍,掌礼乐最高行政机关,与六部尚书平级,相当于如今的部长级要员。)
《太平广记·裴明礼》:唐·裴明礼,河东人。善于理生,收人间所弃物,积而鬻之,以此家产巨万。又于金光门外,市不毛地。多瓦砾,非善价者。乃于地际竖標,悬以筐,中者辄酬以钱,十百仅一二中……累迁太常卿。
再说一个更具代表性的唐朝大商人:
任令方。
如果说裴明礼是太宗朝首屈一指的富豪,那么任令方就是玄宗朝的顶级首富。
为啥呢?
因为玄宗抄他家的时候,竟从他的银库中搜刮出“六十万贯”钱!
而开元时期大唐朝廷一年最多铸钱才“三十二万贯”,可想而知任令方一个人的现金,就相当于全国两年的货币发行总量。
《新唐书·食货志四》:(开元)二十六年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
这可真是实打实的富可敌国。
换言之,仅论现金,他比唐玄宗还多。。。
那么这位任令方又是靠啥富起来的呢?
答案正是高利贷。
在开元年间,由于朝廷放宽民间借贷行业的监管,致使高利贷行业的发展势头尤为汹猛。
由此造就出一大批身价不菲的富豪。
任令方便在其中,而他更是这个行业的龙头老大,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何他手中掌握如此巨大的现金流。
因为收高利贷这门营生,在当时肯定都是现金结付,不像现在有互联网,可以直接转账。
而通过我上文所说他掌握的现金之多,也能看出他的高利贷生意有多大。
类似的富商还有郭行先,杨崇义等人,个个都是顶级富豪,自身拥有的财产甚至比肩王公,都是在整座长安城里能横着走的角色。
尤其是杨崇义,依靠父辈积累的资源和基础,特别喜欢交际名人大儒,与他相识的大人物,没有五百也得上千,而他正是靠着四通八达的人脉关系网疯狂敛财,就连朝中的一些大官要员,也是出于他的门下,可见他的人脉与资源之雄厚。
《开元天宝遗事》:各以延纳四方多士,竞于供送,朝之名僚,往往出于门下。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时人目之为豪友。
随着杨崇义与任令方等人的财富不断累升,唐朝的社会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这些人能够坐拥千万家产,广交四方豪杰与朝中要员,也象征着在开元年间商人地位的大幅提高。
因为在古代中国,尤其是唐朝以前的社会中,商人的地位十分低贱,这种低贱并不是与普通黎民相比,而是和贵族乃至皇室相比,商人在某些重大事务或场合中,话语权十分微弱。
说白了,哪怕你再有钱,真正的贵族还是看不上你,在他们眼中,富商也不过是有钱的贱民,仅此而已。
这是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常态,但在唐朝以后,这种意识形态发生了非常巨大的转变。
商人通过个人奋斗与努力,不仅能结识真正的权贵,得到他们的赏识,甚至还能影响地方经济与国家经济的形式。
但所谓树大招风。
这条道理,放之古今皆准。
任令方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前文咱们所说的事迹,正应了“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
而接下来咱们要说的,就是“眼看他楼塌了”,以任令方为例,看看这些唐朝时的顶级富豪,最终是如何“楼塌了”?
虽然任令方如何得罪了大唐朝廷,导致最终被没收家产,史书上并未写明具体原因,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唐朝时的商人与朝廷关系,来看看隐于万贯家财背后的本质。
在唐朝,商人的社会地位提升,其实是朝廷默许,或者说是官方有意为之。
如玄宗时期的另一位顶级富商王元宝,经常受到唐玄宗的召见,与其一同参加宴会,可谓玄宗的座上宾。
而通过这些长安城风云一时的富豪,我们也能看出他们与官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相当融洽”来形容。
二者之间的本质关系,实际上始终遵循着互惠互利的原则。
即,你给我带来好处,那我也让你吃的肥。
大家彼此尊重,互相帮助,就能实现双赢。
可若是你不给我面子,那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
形成这种朝廷需要富商,富商依附朝廷的关系,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点:
第一,大唐朝廷在某些财政问题上,需要得到富商的帮助与支持。如唐高宗时,富商彭志筠“上表请以家绢布二万段助军”,再比如后来的富商梁金柱,于关中发生旱灾时,主动掏出三千贯钱,用以救济灾民,这两件事都集中发生在高宗朝,第一件,彭志筠相当于为中央军务出钱出力,第二件,是惠及于民,救助百姓,平息地方因灾情而引发的混乱。
两件事不论如何看,都是帮助大唐朝廷稳定了地方秩序,支持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与发展。
所以在某些根本问题上,这些富商帮助了大唐朝廷,或者说的再伟大些,帮助了国家渡过难关,那么国家自然也不会忘了他们。
而朝廷给予了何种反馈呢?
两个字:
政策
说白了,借钱好借,批文好批。
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富商在关键时刻的主动积极,让大唐朝廷看到了他们在关键问题上能够助一臂之力,就会有心培养其不断坐大,最终成为富甲一方,甚至富可敌国的顶级富豪。
这就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大唐朝廷依靠这些富商,可以解决一部分财政问题,同时还能发展地方经济,稳定地方秩序,自然是各方面都会亮绿灯。
二者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这也是为何唐朝时商人地位逐渐提升的关键原因。
第二,大唐朝廷通过有意或无意的培养顶级富豪,可以有效的增加税收。自古以来,向工商课税始终是一项丰厚的收入。
尤其是向富甲一方的大富豪。
因为古代的帝王权力之大,任何在龙椅之下,有所抱负的人,都必须依附皇权这棵大树,才会尽可能的实现人生价值。
而大唐朝廷用宽松的经济政策与环境,所培养出的顶级富豪,自然最终还是要薅他们的羊毛。
如安史之乱以后,唐肃宗通过各项经济政策放宽,培养了许多的大小财团,在这些财团富商成一定规模以后,又在税收上采取政策收紧的措施,通过抬高税收,为中央财政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收入。
具体的措施为:
一,以“借钱”的名义,向富商征敛经费,如修筑城墙,扩充军队,弥补财政亏空。
肃宗朝,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战事频发的情况下,可谓一次军费大出血,导致府库一空,就连各地军队,也出现了军饷不足的情况,于是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唐肃宗派遣御史康云闲,去往富庶的江淮等地,向富豪商贾们“借钱”。
《通典·卷十一·食货志·杂税》:自天宝末年,盗贼奔突,克复之后,府库一空。又所在屯师,用度不足,于是遣御史康云闲出江淮,陶锐往蜀汉,豪商富户,皆籍其家资,所有财货畜产,或五分纳一,谓之率贷,所收巨万计。
包括后来的德宗朝,亦是如此。
建中二年,河北节度使多方对抗朝廷敕令,挑明造反。
为了平息叛乱,唐德宗李适准备出兵,但这时候国家拿不出巨大的军费,于是下面的大臣就想办法,御史大夫卢杞估摸着算了一下,这场仗如果顺利的话,要打半年,但半年内需要军费至少五百万贯。
卢杞
《旧唐书·卢杞传》:月费一百余万贯,京师帑廪不支数月,且得五百万贯,可支半岁,则用兵济矣。
可是当时的国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唐德宗对此也心知肚明,于是平乱一事陷入困境。
但总不能放任乱军横行,不然国家就完了,于是卢杞就想了个办法,让太常博士韦都宾上奏,称:
以为泉货所聚,在于富商,钱出万贯者,留万贯为业,有余,官借以给军,冀得五百万贯。
《旧唐书·卢杞传》:(卢杞)杞乃与其党太常博士韦都宾等谋行括率,以为泉货所聚,在于富商,钱出万贯者,留万贯为业,有余,官借以给军,冀得五百万贯。上许之,约以罢兵后以公钱还。
一句话概括,韦都宾在卢杞的授意下,献策德宗:
天下最有钱的,还是富商,让那些家产过万贯的富商,留下一万贯为家底,其余的,全部借给朝廷以作军费,很快就能凑到五百万贯,这样一来,朝廷不就有钱平反了吗?
德宗一听,嗯,有道理,于是立马准许,并说等平反成功后,再把钱还给这些富商。
于是马上安排官员,到各行各业的富商家里,挨家挨户的去“借钱”。
但最后很黑色幽默,就算京兆少尹韦祯与长安尉薛萃,俩人用尽各种办法,甭管威逼还是利诱,还是拿着国家的信誉背书,说这钱国家借了肯定还你,但最后还是只“借”来了八十万贯,与预算的五百万贯仍有很大距离,后来因为闹得很多富商被逼自杀,民怨沸腾,唐德宗不得不叫停这次“借钱”行动。
唐德宗·李适
然而不论借没借到,此次“官方向富商借钱”的行为,其本质就是大唐朝廷与富商之间存在特殊利益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毕竟在唐德宗看来,从大唐国内富起来的富商,关键时刻是要挺身而出的, 即使你不想,但大难当前,皇帝只要一句话,也由不得你。
毕竟你靠着国家大好的经济环境,赚了这么多年钱,现在也是该回报的时候了。
二,对过境或境内的商人课以各类杂税。
这种办法几乎是历朝历代的一贯操作。
国库没钱了,就适当提高工商业的税收,或增加收税的项目,以此来弥补国库空虚的问题。
说白了,就是向富人征税,且是各类杂税。
如肃宗朝施行的“盐铁专营税”,创立就场征税的专卖制度,在产盐地设置盐官,负责收买盐户所煮之盐,这一过程中,便会收取一定的盐税,而商人通过盐场转运盐产,也要支付一定的税额。
再比如关税,肃宗朝时向商人增收关税,以所运货物为标准,征收过往商人的货运税,为每千钱税二十,同理,你运的货越多,价值越高,要交的税也就越高。
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没什么好谈的,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等到羊毛长得茂盛,而主人吃不上饭的时候,也该薅一薅才能有银子过冬,不然大家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
总结来说,在唐朝,商人与官府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国家在繁荣时期,通过培养大型富豪,扶植行业标杆,增加国内资本与发展经济,同时也拉动生产,增加就业,本质上是让你帮国家挣钱,回头国家有钱了,再大力发展民生,增强军防,更进一步提升国力,为更多的人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与生活环境,再进一步形成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于双方来说,这不管怎么看都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
而在困难时期,或者说是有需要的时期,国家则需要这些享受了国家政策的富商们挺身而出,该捐钱捐钱,该帮助帮助,该提供什么支持,就提供什么支持。
这是一种你说强加也好,还是历史进程赋予的也罢,都是属于一种社会责任。
尤其在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讲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代,个人的财富得以巨大提升,本身就是和国家,民族,以及千千万万的大众紧密相连。
所以做人千万不能忘本。
站在古代当权者的角度来看,毕竟你是得了国家的福利,才能不断牟取厚利,最终却反过来跟国家对着干,那不就只能在不可阻挡的大势面前静等楼塌么?
所以我个人认为,大唐不计其数的富商,实际上和大唐朝廷之间,共同维系着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任何一方如果出现混乱或意外情况,都会导致另一方的不稳定。
而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历史进程的重大改变,以及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大唐商人的地位也从明显提高,转变成每况愈下,经历了一波三折以后,也鲜有哪个朝代还能重现当年大唐商人的辉煌。
虽然不可否认往后的时代还有巨富诞生,但与唐朝时开放宽松的环境相比,彼时的商人地位之高,就拿能成为玄宗座上宾这一点来说,也是后来的富商所不能及的。
但不管时代怎么变,有一条千古定律始终未变。
那就是:
甭管历朝历代,但凡某种事业做到最高,如果不按照常理出牌,想玩点儿幺蛾子。
那广大的人民群众就很乐于说出开头的话: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
关注作者:钱品聚,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趣闻,带您发现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