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鲧死后,水患的问题依旧需要人去解决,他的儿子禹受舜的委派继续治水,为了秉承先父遗志,他接受了这一指派。他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四处考察和测量,调查雨季的准确时间,同时了解山势水流的情况,在汇总了前期探查结果之后最后采用开挖沟渠、疏通河道的方法,使洪水沿着这些沟渠河道顺畅地流入大海,从根本上解决水患的问题。鲧虽然有着很好的领导才能,但是对于治水,没有很好地总结以往治理洪水的经验,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筑堤坝堵水。这个方法老旧,特别是当时的建筑水平十分地下,工程不良,导致堤坝越筑越高,却一次次地被汹涌的洪水冲垮,只单纯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没有显著的成效。鲧治水前后加起来约有9年之久,但大地仍是汪洋一片,鲧也因为办事不利,因而被舜处死。但是原始社会百姓们移动和迁徙不便,为了方便灌溉,先民们往往选择水源丰沛的地区生活和耕作,正如我们先前所说,一旦天降大雨,甚至连绵数日,受灾最

中国是世界上不多的拥有千年文明的文明古国,在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中,原始农耕占据了原始社会的一大部分,是原始社会中不可磨灭的文化。并且,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和原始人类息息相关,水稻、粟、原始的房屋建筑等,先民们的创造,让我们受惠至今。

本文,我们将围绕原始农耕形成和发展中的两大事件——"大禹治水"和"南稻北"的形成来探究中国原始社会中原始农耕的形成。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1)

1、 农业发展的最大"功臣"——大禹治水

原始社会没有任何的科学手段和科学机器,所以早期的农业完全就是"靠天吃饭",风调雨顺才能有好收成,且一旦发生早涝灾害,当年的庄稼可能就会尽数消亡,就有可能颗粒无收。

但是原始社会百姓们移动和迁徙不便,为了方便灌溉,先民们往往选择水源丰沛的地区生活和耕作,正如我们先前所说,一旦天降大雨,甚至连绵数日,受灾最严重的肯定是沿湖和沿海。于是,抗洪排涝、兴修水利就成为早期农耕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关古时"治水"的故事,我们最快能联想到的,也是最为著名的,一定要属"大禹治水"了。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

相传在尧、舜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原始部落人民赖以生存的粮食颗粒无收,乡间又猛兽横行,百姓深受其害。迫于局势,两大部落首领汇聚一堂,共商治水之策,随后尧根据四方首领的建议,决定派鲧去治水。

鲧虽然有着很好的领导才能,但是对于治水,没有很好地总结以往治理洪水的经验,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筑堤坝堵水。这个方法老旧,特别是当时的建筑水平十分地下,工程不良,导致堤坝越筑越高,却一次次地被汹涌的洪水冲垮,只单纯的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没有显著的成效。鲧治水前后加起来约有9年之久,但大地仍是汪洋一片,鲧也因为办事不利,因而被舜处死。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3)

鲧死后,水患的问题依旧需要人去解决,他的儿子禹受舜的委派继续治水,为了秉承先父遗志,他接受了这一指派。他吸取鲧治水失败的教训,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四处考察和测量,调查雨季的准确时间,同时了解山势水流的情况,在汇总了前期探查结果之后最后采用开挖沟渠、疏通河道的方法,使洪水沿着这些沟渠河道顺畅地流入大海,从根本上解决水患的问题。

治水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在缺乏设备和经验的原始时期,禹带领各部落的民众奋斗了整整13年,一边摸索一边积累经验,一边开创一边修改计划。他身体力行,以身作则,传闻他披蓑戴笠,工具从来不离手,什么都干,无论是挑水运土还是挖渠建道,风餐露宿,为了治理水患可谓是殚精竭虑。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4)

相传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妻子生孩子也没有到场,无法照顾,全身心地扑在治水工程上,为水患的治理付出了全部的精力。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令百姓们常年受苦的水患终于得到了妥善地解决,正如其所预料的,洪水沿着他建设的沟渠灌入海中,不再使农田被淹。

至此,禹治水也算是终于获得了成功,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赞颂和信任,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一事件之后,大禹的威望直线上升,在众人的推举之下,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大禹治水的成功,保障了人民的安全,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水利实业的兴起和发展也是以此为开端,这一事件,标志着农耕文化的进步,这虽然只是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小步,但确实中国农耕文化上的一大步。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5)

2、 南稻北粟的形成

中国广袤的大陆上很早就有了原始人类活跃的足迹,随着他们在人类进化道路上的蹒跚前行,先民们开创了原始的农耕文化,开辟了中华文明的新纪元。远古的传说、考古的发现无一不向我们诉说着这一时代来之不易的文明成就。

历史上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五谷丰登"一词,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向往,还反映了我国农作物的多样化。你注意到了吗?我国北方的民众大多爱吃小米粥和面食,而南方人则喜食大米。这不同的饮食习惯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6)

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差异,南方和北方形成了不同的特色,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分别是长江、黄河流域农耕文化的典型。

1、 从"河姆渡遗址"探寻南方的水稻起源,叙说河姆渡遗址的特点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7)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在据今约7000年前的这里,此时气候湿润,河网密布,土地肥沃,显而易见的,很适合水稻的种植。依赖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水稻的种子就在这里开始了第一次的发芽,也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南方水稻的起源,也从此时拉开了序幕。

在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稻谷、稻谷壳和稻草堆积,不仅如此,堆积的厚度还有超过1米以上,而且保存的完好度更是令人称奇,一些稻秆在出土时甚至还是黄绿色的,稻谷的外形也十分完好,对史学家们研究原始农耕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实物证据,使得许多先前无法被验证的说法得到了证实,验证了中华文明原始农耕文化历史的厚重和悠长。

水稻的耕种需要深挖和平整较湿润的土地,要用较牢固的生产工具,于是, 河姆渡人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或石块,经过磨制,再装上木柄,用来翻地。我们后来所说的"新石器时代",也是因为河姆渡人开始使用经过打磨的动物兽骨和石器,才被考古学家们像这样命名。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8)

有关河姆渡人的住所也十分讲究,他们居住在干栏式的房屋里,所谓干栏式房屋,是原始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较为流行的一种居住形式。所谓杆栏,就是人们用木、竹做桩柱,在上面架设横梁铺上木板,还使用了华夏民族古代特有的建筑工艺——卯榫(maosun)工艺加以固定。

这种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非常符合当时人们的生产需要,并且通风防潮,特别适合湿润多雨的南方地区,不仅是建筑学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更是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时代的产物。除此之外,河姆渡人还掌握了许多项别的生活必需技能。

他们能用苎(zhu)麻织成的布做衣服,除此之外,还会挖掘水井,解决了生活用水的难题,当温饱有了妥善的解决之后,还开始发展畜牧业,在房屋周边饲养猪、狗、水牛、鸡等畜禽,同时有了初步的家族关系意识,我们在遗址中可以见到,杆栏式的房屋都是集体建造,说明河姆渡人有着很强的团结意识。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9)

2、从"半坡遗址"探寻北方粟类起源,叙说"半坡遗址"特点

与南方的"河姆渡遗址"相对的,就是北方的"半坡遗址"。同样的,我们从"半坡遗址"中能探寻到的,就是北方粟类饮食文化的起源。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安的半坡村,距考古学家验证,距今大概有6000多年。由于北方气候干燥,所以不同于南方,需要躲避泥土的潮湿以及各种昆虫和毒物,并不用像其一样把建筑架空,而是选择了更加简便的方式,所以半坡人多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所谓半地穴式房屋,顾名思义就是建筑分为两层,一层在地面上用以人们居住和日常起居,一层埋在地下,用以存贮粮食和堆放杂物。这种建筑格局也是十分顺应北方的环境和气候的,不得不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可估量。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10)

居住问题得到了解决,下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填饱肚子然后进行事物的积。北方原始农耕起源地都聚集在黄河流域,当地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最是适合粟类旱地植物的生长。而南方的水稻,需要大量水资源的灌溉,在北方难以成活,于是粟类,就取代了水稻,成为了北方劳动人民最主要的食物。

与此同时,他们还饲养猪、狗等家畜,种植栗、黍等谷物。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

半坡遗址的古代农作物也保存得十分良好,对中国研究原始农耕文化起到了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在挖掘到的200多个窖穴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可见当时粟类的种植已相当普及。

根据推测,半坡遗址的建设时间比河姆渡遗址的建设时间要较晚一些,也就是说,在半坡人选择种植谷物之时,南方的水稻的种植已经出现,但他们仍旧选择了种植谷类作物,这是考虑国环境之后进行的选择,所谓物竞天择,正是此意。

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非常多的白菜或芥菜的种子,这是之前没有过得发现,在半坡遗址出土之前,我国的蔬菜种植文华一直被认为发源于国家形成之后,而此次出土,充分说明了我国蔬菜的种植也有很长的历史。

原始农耕生活出现的重大意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11)

除了大量的谷物,半坡遗址还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制作精美,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图案,还有一些刻画符号。半坡人制造的陶器底色一般是红色,形状各异,表面绘着鸟、鱼、蛙、羊等动物形象,或者是各种几何图形的花纹,其中鱼纹的图案最多,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了解水生动物,开始了对水域的探索,反映了捕鱼在当时的经济生活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过对以上两个我国古代著名遗址的大概介绍以及对大禹治水的故事的详细描述,想必大家都已经对南粟北稻以及中国社会原始农耕的形成有了些许的了解。

这两个遗址的被发现,证明了中国古代原始农耕文化的多样化和差别性,也正是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南稻北粟"的原始农耕格局就已经被奠定,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民族至今,农业种植依旧是遵循着旧例,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粟米为主,这二者的差别,不仅使得南北饮食文化出现了差异,也促使了多元文化的产生。

参考文献:

《左传》

《中华文明的曙光》

《中华文明传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