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什么主动退位(赵构为何最终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一脉)
赵构为什么主动退位(赵构为何最终把皇位传给了赵匡胤一脉)后来,等赵光义回家后,宋太祖突然驾崩。第二天,实力强大的赵光义也就顺其自然的继位了。《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当时赵光义一脉在靖康之耻中被掳去金国五国城,虽没有了近支,但仍有远亲)1,斧光烛影北宋开宝九年的一个雪夜,宋太祖大病,急召弟弟赵光义进宫议事,两人支走旁边的宫女和太监,饮酒到半夜。期间,有人远远的看到烛光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退避之意,又听到宋太祖用斧头敲击地面,并大声说:好为之。
宋高宗赵构在56岁时就主动禅位给养子赵昚,这在历史上非常少见,引起了很多历史学者和爱好者的讨论。
赵构是正儿八经的赵光义后代,赵构之后的宋孝宗赵昚则是赵匡胤七世孙,属于赵匡胤一脉。
宋朝皇帝世系图
那么,身为赵光义后代的赵构为什么最后要传位给赵匡胤的后代呢?
(当时赵光义一脉在靖康之耻中被掳去金国五国城,虽没有了近支,但仍有远亲)
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得提到这三个事:1,斧光烛影
北宋开宝九年的一个雪夜,宋太祖大病,急召弟弟赵光义进宫议事,两人支走旁边的宫女和太监,饮酒到半夜。期间,有人远远的看到烛光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退避之意,又听到宋太祖用斧头敲击地面,并大声说:好为之。
《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
后来,等赵光义回家后,宋太祖突然驾崩。第二天,实力强大的赵光义也就顺其自然的继位了。
(斧声烛影至今是个历史之谜,没人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
宋朝的皇位就这样从宋太祖赵匡胤一脉传到了宋太宗赵光义一脉。
2,靖康之变
靖康二年,金国本想与北宋议和捞点好处,但是见北宋如此孱弱,干脆直接攻入北宋都城汴梁,抢走无数金银财宝,掳走赵宋皇室和朝臣三千人,其中还包括了徽钦二帝。北宋就这样灭亡了。
靖康之耻
不过,当时的康王赵构正好在山东准备勤王,躲过了靖康之变。之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宣布登基,南宋成立。
也就是说,赵构本来都当不上皇帝,只是因为靖康之变才捡了个漏。
3,赵构无子
赵构其实开始是有孩子的,名叫赵旉。两岁时,赵旉不幸染上了疟疾,治病期间,有一个宫女在走路时一不小心绊倒了地上的炉子,竟把这个两岁的孩子吓死了。
尴尬的是,赵构在南宋刚成立被金兵追杀时,有一次因为惊吓过度,导致生不了孩子,彻底给绝了后。
无奈之下,赵构领养了5岁的赵昚,把他当皇子养。
把当时的历史背景看完,接下来再看看赵构自己的说法:“倦勤”绍兴三十二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以“倦勤”为由,把皇位禅让给养子赵昚。
宋高宗的大概意思是:我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整天担惊受怕,还不讨好,早就干累了,这次干脆把皇位让给皇子赵昚,你们这些大臣好好跟着他干,以后那些政事我就不管了,爱咋咋地。
实际上是这样吗?
并不是。在赵构当太上皇的时候,虽然名义上不问政事,但很多事情都会插一手,来显示自己的威严尚存,宋孝宗很多时候也会主动请示赵构,对赵构毕恭毕敬。
宋高宗赵构画像
(赵构毕竟当惯了位高权重的皇帝,哪会那么容易放权)
也就是说,赵构并没有完全放权给赵昚,“倦政”可能是赵构传位给养子赵昚的一个原因,但绝不是主要原因。
再来看看很多历史爱好者的说法:“怂”很多历史爱好者认为宋高宗赵构传位给赵昚,原因就是:怂,害怕北伐(当时南宋朝廷内主战派兴起,主张北伐)。
赵构则是历史上著名的逃跑皇帝。南宋刚建立,立足未稳之时,金国大将金兀术打过来,宋高宗拔腿就跑,一路南逃,最后在韩世忠和岳飞对金兀术的围堵下,南宋才稳住了阵脚。
后来,在南宋偏安南方且抗金形势初见好转时,赵构因为被金国打怕了,一心想和金国和议,结果把岳飞给赐死了,主动签订耻辱的绍兴和议。
岳飞
这都是赵构“怂”的表现。
不过,当时赵构的做法也有他自己的理由:首先,金国当时处于强盛期,南宋确实打不过,而且还可能有灭国的危险。其次,赵构赐死岳飞一方面是怕岳飞真的迎回二帝,让自己为难,另一方面,也怕岳飞拥兵自重,给自己造成威胁。
但在赵构传位给赵昚之时,情况不太一样。当时,南宋的军权已经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不存在拥兵自重。而且,金国在经历了一系列内乱后,已经走向衰弱,而南宋则稳住了阵脚,面对金国也不是很虚。
也就是说,赵构在当时是可以北伐的,即使失败,南宋也不至于灭国逃亡。一旦成功,赵构还可以洗刷自己以前的罪名。在这种情况下,赵构没理由害怕北伐。
(后来宋孝宗去北伐了,失败后签订隆兴合议,南宋也依然坚挺)
因此,虽然赵构确实“怂”,但因为“害怕北伐”而传位给赵昚仍然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百叶君认为的重要原因:宋孝宗确实很适合当皇帝在赵构眼中,宋孝宗是个非常合适的继承人,原因有三:
1,宋孝宗很有能力
宋孝宗堪称南宋最有作为也最有抱负的皇帝,一上位就把岳飞的冤案给平反了,为赵构擦屁股,接着把那些被贬下去的主战派官员重新提上来,誓要收复中原(虽然失败了),对内则勤于政事,劝课农桑,南宋在宋孝宗的治理下出现了一片祥和的气象。后世对宋孝宗的评价都很不错。
这样的好皇帝哪里找?
宋孝宗
2,宋孝宗很听话
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赵构能这么安心的退位,是因为宋孝宗非常听自己的话,即使自己当了太上皇,依旧对自己很尊敬。这让赵构非常惬意,既没有当皇帝的烦恼,又可以享受当皇帝的快乐,何乐而不为?
从赵昚死后的谥号也可以看出来,“孝”表示赵昚虽然只是赵构的养子,但是对赵构非常孝顺。甚至在赵构死后,宋孝宗为了给赵构服丧,也把皇位禅让给了自己儿子。
赵构毕竟是从小看着赵昚长大的,这孩子的这份孝心,赵构自然看在心里。
3,宋孝宗的身世刚好合适
最重要的是,宋孝宗赵昚是赵匡胤七世孙的身份,正好非常符合赵构的想法。
因为在北宋时期,出了这么一档子事:
宋仁宗去世后由于没有子嗣,只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养子赵曙(宋仁宗的侄子),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结果宋英宗当皇帝后,把自己的生父称为皇父,完全不把养父宋仁宗放在眼里。事情一度闹得很大,让北宋皇室很尴尬。
(相当于宋仁宗在死后,突然就没了名分)
赵构非常看重这个,不希望重蹈覆辙。所以,赵构才特意选一个赵匡胤的七世孙,血脉离自己越远越好,当时赵曙的生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官员,几乎没有势力,以后被赵昚称为皇父的可能性为零。
宋高宗赵构
在考虑了这么多之后,宋高宗在1162年放心的把皇位让给了赵昚。
声明:本文由百叶君原创,图片来源网络,欢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