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这算是成化皇帝朱见深为明代历史无心插下的柳吧。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己丑,成化皇帝朱见深病逝,终年41岁,谧宪宗纯皇帝,葬于天寿山之茂陵。

成化皇帝朱见深,生于正统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初二。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朱祁镇亲征蒙古瓦刺部,在土木堡被俘。危机关头,他的叔父朱祁钰继承皇位,而他则被立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叔父朱祁钰废其太子之位,改封沂王,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11岁时,父亲朱祁镇夺门复辟,他又重新成为太子,并且改名朱见深。与此前的明朝皇帝相比,幼年阶段失去父亲的护持,又数度卷入到政治漩涡之中,使朱见深的性格少了几分跋扈之气,而多了几分谨慎。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1)

成化一朝,除南方瑶族之乱、湖广荆襄流民外,政局基本平稳,有“平静的间歇期”之喻,倒确实有几分像朱见深个人的风格。朱见深宽大而不失谨慎。朱见深的宽容,在对其叔父景泰帝的态度上体现得很明显。成化三年(1467)年,一个叫黎淳的官员请求追查当初废太子之事,朱见深批答说“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他遇事颇为谨慎,他对于大臣们的奏疏都要亲阅,遇到错字都会责问大臣。这种谨慎的心态,体现在政治上即是一种警惕性。对于特务政治的迷恋,正是这种警惕性的表现之一。作为一个特务组织,西厂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创设于西城灵济宫前的一家灰厂。“提督西厂”的太监是汪直。之前,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京师捕获“尼妖”。据说,妖人名“李子龙”,借助宫内太监鲍石、郑忠的帮助进入内府,登万岁山观望,图谋不轨。妖人抓获后,朱见深派太监汪直在灰厂审讯,随后即于此地设立“西厂”,负责侦缉京师内外“自诸王府、边镇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罗列”。汪直本人也经常“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外”,侦伺消息。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2)

通过汪直与西厂,朱见深能周知京城内外的大政小事、街谈巷语。然而,当汪直的权力过大并触及士大夫利益时,朱见深却能立即摒弃汪直,把汪直发配到南京御马监。事实上,朱见深虽然任用卑鄙、机敏的侍从,但也能尊重朝中正直干练的大臣,从而在士大夫和宦官之间保持平衡,而这种平衡也体现了朱见深的统治艺术。然而,朱见深的缺陷也很明显。他优柔寡断,私欲较重,过度偏袒身边的人。他最为人垢病的事迹就是迷恋万贵妃。万贵妃(1430-1487)年小名贞儿,原是朱见深祖母孙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山东诸城人,4岁选入宫中,后选入东宫服侍朱见深,成化二年(1466)年封为贵妃。她比朱见深年长17岁,据说为人机警,身材丰满,又喜着戎装,深得朱见深宠爱。朱见深的第一位皇后吴氏,因杖责万贵妃而被朱见深废掉,继立的王皇后明哲保身,故万贵妃实为后宫之主。宫中得宠的太监,如汪直、梁芳、钱能、覃勤、韦兴等人,都是万贵妃培植的私人。外朝的大学士万安,也千方百计与万贵妃联宗。只是由于明代对后宫干政的严格防范,万氏的专宠才没有给朝政带来重大影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万氏暴病身亡。朱见深非常伤感,哀叹说“万侍长去了,我亦将去矣”辍朝天。作为一位皇帝,朱见深始终宠爱万贵妃,可谓用情专一。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3)

然而,朱见深有个14儿子和5个女儿,殡妃想是不少。这大概是情种朱见深的另一面了。在朝政上,朱见深也有为人垢病的弊政,如皇庄、传奉官。明代皇帝有私人庄园,虽然可能并非始自朱见深。然而,天顺八年年,即位不久的朱见深没收宦官曹吉祥的田地,在顺义设皇庄,从此,遂有“皇庄”之名。朱见深的皇庄,遍布顺义、宝抵、丰润、新城、雄县等处,并且带起了一股权势兼并土地的风气,从而毁坏了明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传奉官之弊政,则毁坏了明王朝统治的社会基础。天顺八年(1464)年二月,朱见深下诏,授予一位名叫姚旺的工匠为文思院副使。此即“传奉官”之始。从此,皇帝可以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或“部议”等选官过程,直接任命官员。皇帝所任命的人员,大部分是他所欣赏的军人、僧道、工匠、画士、医官等等。以儒家学者为主体的文官政府,是不会认同这些出身“低贱”的人的。于是,政府之中的文化认同会产生问题,政府运作中的冲突也会加剧。传奉官现象导致了社会需求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加速了成化时代开始的由讲究节俭到追求奢靡、由政府控制到个性发展、由严肃冷酷到自由奔放的明代社会的转型。

大明朝最有血性的皇帝景泰帝(一言难尽的大明朝皇帝成化帝朱见深)(4)

这算是成化皇帝朱见深为明代历史无心插下的柳吧。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己丑,成化皇帝朱见深病逝,终年41岁,谧宪宗纯皇帝,葬于天寿山之茂陵。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