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二战日本怎么打中途岛海战(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

二战日本怎么打中途岛海战(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作战兵力山本五十六:珍珠港之战后继续担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珊瑚海海战后,其作战指挥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在指挥中途岛海战失败后,又在指挥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遭受更大挫折。1943年4月18日,美军截获预告山本五十六座机发出的电报,在所罗门群岛上空将其座机击落,山本毙命,死后被追授元帅军衔。作战将领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生于1885年2月24日,卒于1966年2月20日。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合众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队司令、航海局局长。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翌年4月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以洞察力强、头脑冷静、处事果断而著称。南云忠一:袭击珍珠港后,指挥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参加中途岛海战。在东所罗门群岛

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作战时间:1942年6月4日~6月5日

作战地点:太平洋中部中途岛附近海域

作战国家:美国 日本

作战将领

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生于1885年2月24日,卒于1966年2月20日。1905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曾任潜艇艇长、大队长。1922~1923年在新港海军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主力舰队和“合众国舰队”助理参谋长、海军后备役军官训练团团长、潜艇部队长、后备役驱逐舰队司令、航海局局长。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翌年4月任太平洋战区司令。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他以洞察力强、头脑冷静、处事果断而著称。

南云忠一:袭击珍珠港后,指挥日本航空母舰编队参加中途岛海战。在东所罗门群岛和圣克鲁斯群岛两次海战中失败后,被免去航空母舰编队司令官职务。1943 年11月任第一舰队司令官。1944年3月,任中太平洋舰队司令官兼第十四航空舰队司令官。1944年7月6日在塞班岛战败后,自杀身亡,死后被追授为海军上将。

山本五十六:珍珠港之战后继续担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珊瑚海海战后,其作战指挥事业开始走下坡路。在指挥中途岛海战失败后,又在指挥所罗门群岛争夺战中遭受更大挫折。1943年4月18日,美军截获预告山本五十六座机发出的电报,在所罗门群岛上空将其座机击落,山本毙命,死后被追授元帅军衔。

作战兵力

美军: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第16、第17特混舰队共编有航空母舰3艘、舰载机230多架,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以及其他舰艇10余艘。

日军:日本联合舰队出动舰艇200余艘,舰载机400余架。其中战列舰11艘、航空母舰8艘、水上飞机母舰4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65艘、潜艇24艘以及大量支援舰船。

异想天开

日本自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开始,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以后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便占领了东自威克岛、马绍尔群岛,西至马来半岛、安达曼和尼科巴各岛,南至俾斯麦群岛地区,几乎完全控制了整个西太平洋。每一次战役的胜利,日本的战争狂人都欢呼雀跃。然而,在这些热闹欢腾的背后,有一个人总显得心事重重。此人便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山本在日本成功偷袭珍珠港之后,名气大振。虽然他对这次的战果也很满意,但是他曾经冷静而清醒地指出:我们只是唤醒了一个巨人,必须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袭击珍珠港未竟之事业,彻底击毁美太平洋舰队。因为山本清醒地认识到,美国惊人的工业生产能力和雄厚的战争潜力都是日本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山本竭力赞成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少将提出的进攻中途岛的计划,认为若能占领该岛,则既可将该岛作为日机空中巡逻的前进基地,威逼夏威夷,又可诱出美舰队,在决战中予以歼灭。

珍珠港事件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司令,他对尼米兹说:“到珍珠港去收拾败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临危受命的尼米兹到任后,很快组织了只有4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的舰队。这支舰队袭击了在中太平洋岛屿上的日军,紧接着实施一项令人震惊的作战计划——轰炸东京。1942年4月17日,在“大黄蜂”母舰上,美国飞行员把过去日本授给美国人的4枚日本勋章系在炸弹上还给日本,并用笔写道:“请尝尝轰炸的味道。”4月18日中午12时30分,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16架B25式轰炸机飞临东京上空,投下炸弹和燃烧弹后顺风飞走。这次空袭给日本造成的物质损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极大震撼了日本朝野,也刺激了山本,使他更加坚定了要进攻中途岛的决心。

那么为什么是中途岛呢?中途岛是一座直径约6海里的圆形环礁,面积只有4.7平方公里,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该岛距美国旧金山和日本横滨均为2800海里,处于亚洲和北美之间的太平洋航线的中点,故名中途岛。另外它距珍珠港1100海里,是美国在中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和交通枢纽,也是美军在夏威夷的门户和前哨阵地。中途岛一旦失守,美太平洋舰队的大本营珍珠港也将不保。日军若能夺占该岛,既可以将美太平洋舰队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又可以以此为跳板进而威逼整个夏威夷。因此,山本才决定进攻中途岛。

1942年3月底计划出台,4月初提交海军军令部讨论,遭到了强烈反对,海军军令部认为由于中途岛距离较远,无法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援,而且难以做到出其不意,退一步说,即便占领中途岛,组织防御和维持补给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在山本的坚持下,军令部在原则上表示同意,但在战役发起时间等一些细节上还有分歧。而日本陆军则反对海军的计划,主张进攻澳大利亚。东京遭到空袭后,日军大本营感到了来自东面的威胁,使一切反对中途岛作战的意见烟消云散。

4月28日,山本在其旗舰“大和”号巨型战列舰上召开海军高级将领会议,确定了进攻中途岛的具体作战计划:先派遣一支舰队进攻阿留申群岛,在该群岛的阿图岛、基斯卡岛登陆,以此为诱饵,将美军舰队的注意力引到北面去,然后以主力舰队趁机夺占中途岛。作战日期初步定在6月初。5月5日,日本海军军令部发布了《大本营海军部第18号命令》,正式批准中途岛作战计划,并被命名为“米号作战”。同时,大本营陆军参谋本部和大本营海军部签署了联合“中央协议”,规定了陆军和海军在中途岛作战中相互协作的事项。

正当山本谋划此次行动时,1942年5月7日,珊瑚海战斗爆发,这是人类历史上航空母舰的首次大规模交锋。珊瑚海战斗对于阻止日本入侵澳大利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也增强了山本征服中途岛的决心,他欲在那里建立一个飞机场,作为打击所有来自美国基地的船只。

精心谋划

中途岛作战计划是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亲自主持下由联合舰队司令部制定的,联合舰队参谋长宇垣缠海军少将总负责,联合舰队首席参谋黑岛龟人海军大佐筹划计划纲要和轮廓,其他参谋则按专业分工制订该计划的各个细节。作战目的一是占领中途岛,夺取航空兵前进基地;二是引诱并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为确保战役胜利,将首先对阿留申群岛发动佯攻,以分散牵制美军,日军主力则隐蔽前往中途岛,夺取该岛并消灭前来增援的美军太平洋舰队。如果达成战役企图,将极大消耗美军的有生力量,沉重打击美军的战斗意志,并能将美军在太平洋上发动战略反击的时间至少推迟到1944年以后,为日本赢得宝贵的时间,从而积蓄起充足的力量来保持有利而稳定的战略态势。

日军计划投入航空母舰8艘,水上飞机母舰5艘,战列舰11艘,重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8艘,潜艇24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16艘,后勤补给舰21艘,飞机700架,陆军8600人,海军2.3万人的庞大兵力来执行这一计划。

作战序列为:

一、主力编队,由山本五十六亲自指挥,下辖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4艘担负策应中途岛和阿留申群岛的任务;

二、机动编队,由南云忠一海军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6架,此外还搭载计划用于中途岛的岸基航空兵飞机46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2艘,补给舰5艘负责对进攻中途岛的空中支援,并寻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

三、登陆编队,由近藤信竹海军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23架,水上飞机40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8艘,轻巡洋舰2艘,驱逐舰21艘,运输舰14艘,补给舰8艘,运载地面部队5800人(由太田实海军大佐指挥的第二联合特别陆战队和由一木清直陆军大佐指挥的一木支队组成),负责在中途岛登陆;

四、北方编队,由细萱戌子郎海军中将指挥,下辖航空母舰2艘,搭载舰载机82架,水上飞机母舰1艘,水上飞机10架,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2艘,潜艇6艘,扫雷舰5艘,运输舰3艘,补给舰3艘,运载地面部队1800人,其中穗积松年陆军少佐指挥一个步兵大队(相当于营)和一个工兵中队(相当于连)组成陆军北海支队,共约1200人负责在阿图岛登陆,向井一二三海军少佐指挥的舞鹤镇守府第三特别陆战队约600人负责在基斯卡岛登陆,作为佯攻;

五、先遣侦察编队,由小松辉久海军中将指挥,下辖轻巡洋舰1艘,潜艇供应舰1艘,潜艇17艘负责在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建立三道潜艇警戒线,侦察美军的动向。

此外还有冢原二四三中将指挥的以南洋诸岛为基地的214架岸基飞机,其中战斗机108架、鱼雷机72架、轰炸机10架、水上飞机24架,担负空中侦察和掩护。

该计划规定6月2日侦察编队的潜艇进入中途岛与夏威夷之间以及中途岛以东海域的预定阵位,建立三道潜艇警戒线;6月4日对阿留申群岛进行空袭,以配合中途岛方向的主攻;6月5日机动编队对中途岛进行空袭,压制消灭岛上的航空兵力,随后进至中途岛以北海域一面支援登陆作战,一面准备迎击美军舰队的反击,待夺取中途岛机场之后,其航母所搭载的岸基飞机立即转至岛上;6月6日在基斯卡岛和阿图岛实施登陆;6月7日代号为N日,登陆编队实施对中途岛的登陆。主力编队于6 月7日抵达中途岛西北海域,为登陆编队提供火力支援,并与美军舰队展开海上决战。该计划将在两个方向展开,中途岛为主攻方向,阿留申为佯攻方向,两个方向密切配合,相互支援,一旦美军前往任一方向迎战,都将由主力编队负责以海上决战将其歼灭。整个计划组织严密,规模宏大,日本动用了全部海军力量。

5月18日,参加中途岛登陆作战的指挥官一木清直陆军大佐来到“大和”号,接受山本关于作战计划的指示。至此,各参战部队都已领受了作战任务。5月20日,山本发布各部队作战部署的最后命令,考虑到联合舰队还需要七天才出海,为了不白白浪费这几天,联合舰队组织了为期两天的大规模实战演习。

5月25日,在“大和”号上进行了一次中途岛和阿留申作战的图上演习。根据演习的裁判计算,美军投中了九枚炸弹,击沉日军两艘航母。这一客观结论,却被先改为命中三弹,击沉击伤航母各一艘,最后竟索性改为一艘也没有损失。

5月27日,这一天是日本的海军节,清晨6时整,由南云中将率领的航空母舰舰队,徐徐开出了日本濑户内海海军基地,它们是这次中途岛之战的主力。然后,其他各舰队分别逐次地从各自的锚地起航。面对苍茫大海,山本五十六及各将领对击败美太平洋舰队,拿下中途岛充满信心。

日本过于狂妄自大了,就没想到过此次作战失败。

5月29日,日军各舰队按照既定计划向各自目标挺进,除北方部队遇到大雾外,其他舰队都比较顺利。但是从5月30日以后,天气转坏,太平洋上整日狂风大作,海浪滔天。30日,还发生一件意外之事。“大和”号监听到了一艘美军潜艇在运输船队附近海域发出的长篇紧急电报。这表明美军已经发现了运输船队。但这却没有引起日军的重视,他们还狂妄地认为如果美军猜到其作战意图,出动舰队阻止日军进攻的话,正好可以达到诱敌出动之目的,为全歼美军舰队创造有利条件。他们太自以为是了,太狂妄自大了。

5月31日,中太平洋天气还是不好。“大和”号又监听到美军夏威夷和阿留申地区电信通讯异常频繁,飞机、潜艇的电讯往来尤其活跃,还有一支特混舰队出航的明显迹象。山本与其参谋认为,夏威夷附近的动态可能是预示着美军有一支特混部队即将出击,因此他们便迫切期待飞艇的侦察报告,因为飞艇原定于今天在夏威夷进行侦察。

其实,日军早已经落入了陷阱。它的对手尼米兹早已撒下了天罗地网,正在迎候他们的到来。

这一天,山本显得有点急躁,因为他急于想知道对夏威夷进行侦察的结果。为了避免盲目投入作战,战前,山本精心制定了代号为第二次“K号作战”的空中远程侦察行动。

按照该计划,两架水上飞机于5月30日零时从沃特杰起飞,日落前的14时30分(东京时间)到达中途岛附近的弗伦奇-弗里格特无人岛礁。由悄悄等候在那里的潜艇加油后再次起飞,于20时45分(当地时间5月31日1时15分)到达夏威夷上空,完成对太平洋舰队的侦察任务,然后返回沃特杰。

但是,5月30日,当“伊-123”号加油潜艇抵达弗伦奇-弗里格特岛礁时,没料到在那里竟然停着两艘美军船只。“伊-123”号潜艇紧急发报,向沃特杰报告了这个情况,并说,看来不大可能按照计划在这里给水上飞机加油了。负责指挥第二次“K号作战”的第11航空战队司令官接到紧急报告后,随即命令,侦查任务推迟。并指示“伊-123”号潜艇继续在岛礁监视,看看敌舰是否会离开。第二天,“伊-123”号潜艇报告说,发现在弗伦奇-弗里格特岛礁附近有两架敌水上飞机。可见,美军已经把弗伦奇-弗里格特岛礁作为水上基地使用了。就这样,“K号作战”计划宣告失败。

由于“K号计划”侦察行动受挫,山本无法弄清目前美军在珍珠港究竟有多大兵力,但是他仍寄希望于先遣编队潜艇所建立起的警戒线将能够提供早期预警以及美军兵力情况。可是在日军潜艇建立起警戒线之前,美军的两支航母编队就已通过了,山本的这一算盘又落空了。这样一来,中途岛之战是在日军丝毫没有掌握美军动态的情况打响的。

6月3日晨,驶抵阿留申群岛附近的细萱舰队开始空袭荷兰港,企图诱使美军分兵支援阿留申。但尼米兹早已经通过情报获知了这一伎俩,根本未予理睬。次日,日军再次空袭荷兰港,美军还是没有上当。山本的声东击西的诡计宣告失败。于是,他立即下令细萱舰队停止进攻阿留申并迅速南下,协同主力准备与美军舰队决战。

情报取胜

美国,与日本的狂妄自大恰恰相反,美国处处留心,不骄不躁。珍珠港事件之后,罗斯福总统决定由切斯特·尼米兹接替金梅尔出任美太平洋舰队的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是公认的最优秀的海军将领和战略家之一,曾指挥太平洋区域全部陆上的海上部队。

1942年5月初在太平洋上的局势极为严峻,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通过对日军现状的分析研究,判断日军如果发动攻势的话,中途岛必将是首要目标,所以他放下手头繁忙的工作,于5月2日前往中途岛视察。尼米兹仔细检查了岛上的防御工事,查看了通讯设施和线路,尤其关心对连接珍珠港的海底电话线路的情况,因为这条线路可以直接通话,又没有遭到干扰和侦听的危险,一旦战斗打响,将是最重要的通讯线路。

随后,尼米兹又与中途岛守备司令西里尔·赛马德海军中校和地面部队司令哈罗德·香农海军陆战队中校进行了交谈,香农中校提出了一连串物资需求,尼米兹问:“是否解决了这些东西,你就能守住中途岛?”

香农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尼米兹随即笑着将他的要求记下来。一回到珍珠港后,尼米兹就将赛马德和香农的军衔提升至上校,以表示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并竭尽所能向中途岛增调物资和人员。至6月初,中途岛的守备部队增至3000人,飞机也从24架增至120架,其中PBY“卡塔林那”水上飞机32架、F2A“水牛”战斗机27架、SBD“无畏”俯冲轰炸机16架、TBF“复仇者”鱼雷机17架、B-26“掠夺者”轰炸机4架、B-27“空中堡垒”轰炸机17架。

此外,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要求情报部门密切关注日军的战略动向。于是,约瑟夫·罗彻福特中校便担当了此重任。他曾向尼米兹保证,太平洋舰队永远不会缺少情报!为此,日本海军90%的电讯往来都被他们所截获。1942年1月日军伊-124号潜艇在澳大利亚达尔文港附近被美军击沉,美军随即派出蛙人潜入海底,打捞起了JN-25B密码本,使罗彻福特的破译工作获得了飞跃性的进展,至4月底,美军已经能够了解日本海军大部分通信秘密。

此时,振奋美军人心的是,日军原定于4月1日启用新的JN-25C密码,由于日军在太平洋上的迅猛发展,占领区面积十分广阔,要将新密码分送到分散在各地的部队手中,需要不少时间,因此日军将新密码的启用时间推迟到6月1日,这就使得日军在中途岛作战准备期间的大量电信往来,都不得不使用旧密码。5月20日,罗彻福特截获并基本破译出联合舰队司令下发给各部队的长篇电文,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只是由于日军始终用AF作为战役目标的代号,还无法确定哪里是日军的进攻目标。

罗彻福特少校领导的情报小组绞尽脑汁,终于在堆积如山的侦抄电文中找到了一份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的电报,电文曾提到“AF”,说一架日军水上飞机需要在“AF”附近的一个小珊瑚岛上加油。因此罗彻福特推断,“AF”只能是指中途岛。为进一步证实这一推断的准确性,驻中途岛上美军奉命用浅显的明码拍发了一份作为诱饵的无线电报,谎称中途岛上的淡水设备发生了故障。果然不久,美军截获一份日军密电,电文中说:AF可能缺少淡水。一切立时真相大白了。罗彻福特小组以此为突破口,一下子破译了反映日军舰队作战计划的所有通讯。这样,尼米兹不仅清楚掌握了日军夺取中途岛的战略企图,而且还查明了其参战兵力、数量、进攻路线和作战时间,甚至连对方各舰长的名字都了如指掌。

5月24日,尼米兹召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情报、作战人员会议,罗彻福特的助手韦斯利。赖特海军少校刚刚成功破译出了日军计划中的最后秘密——日军将在6月3日进攻阿留申,6月4日进攻中途岛。但这又引起了尼米兹的怀疑,为什么日军会将如此机密的作战计划全部用电报发送,因为即便是最保险的密码,也有被破译的可能。这会不会是日本的一个圈套呢?尼米兹的考虑是对的。尼米兹一边毅然决定以这一情报准确无误为前提来制定应战计划,一边又授权莱顿在不泄露情报来源的前提下,将日军作战计划用特别备用密码发送给有关人员,其中“列克星敦”号航母副舰长莫顿·塞利格曼中校看过这一计划后竟违反保密规定,将这一情况告诉了好友,《芝加哥论坛报》的战地记者斯坦利·约翰斯顿。结果这一消息在6月7日便在《芝加哥论坛报》头版头条报道出来了。在这个关键时刻出这么一件事,也挺让人头疼的。一方面美国情报局怕日军情报人员看到,从而加强密码的保密措施,也就会使美国失去最宝贵的情报来源。那怎么办呢?对此,美国情报机关为了不引起日本情报机关的注意,既没有采取禁止发表的强制措施,也没有对约翰斯顿进行公开调查和审讯。结果日本情报机关居然没有对其密码系统进行彻底改进。这里面有两点猜测,或许是没有注意到这篇报道,或许以为既然可以公开发表,那就是这篇报道纯属作者为了吸引读者的杜撰。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还是美国情报机关的伎俩得逞了。

5月27日晚,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以及第16、17特混编队司令部举行联合军事会议,讨论制定作战方案。出席者有中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参谋长德雷梅尔少将、作战参谋麦克莫里斯海军上校和情报参谋莱顿,第16特混编队有司令斯普鲁恩斯、作战参谋伯雷克中校,第17特混编队有司令弗莱彻、作战参谋辛德勒中校。会议决定,在处于兵力劣势但明晰对方计划的特定情况下,应以出其不意为作战原则,美军舰队在中途岛以北200海里处隐蔽待命,这一待机地点就以“幸运角”为代号。此项作战计划编号为太平洋舰队第29-42号作战计划。

5月28日晨,斯普鲁恩斯海军少将率领包括“企业”号、“大黄蜂”号在内的2艘航空母舰,6艘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组成的第16特混舰队从珍珠港启航,先行开赴待机海域。两天后,弗莱彻海军中将率领“约克城”号航空母舰,2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组成的第17特混舰队也出航了。

6月2日,美军两支编队在距离中途岛260海里代号为“幸运点”的海域会合,共有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14艘,舰载机233架,由弗莱彻少将统一指挥。同时对本土也加强戒备,7艘老式战列舰因航速太低又无驱逐舰护航,就没有派往中途岛,留在美国西海岸。西部沿海城市旧金山、洛杉矶都停止民用广播,改为战时军用广播。在夏威夷,海军陆战队进入戒备状态;珍珠港已经停工停市,并由工人和职员组织了民防义勇队在街上巡逻;海军船厂等要害单位开始实行灯火管制;陆军医院腾出床位,准备接受伤员。美军已经严阵以待!

海战打响

6月4日凌晨3时(中途岛时间)左右,山本在离前方舰队数百海里外的“大和”号旗舰上向各舰队指挥官发出了“准备战斗”的电令。此时,南云中将的航空母舰均已处在中途岛西北方向240海里的水域上。

4时30分,南云的参谋长草野少将下达了攻击的命令。“赤城”、“加贺”、“飞龙”、“苍龙”4艘航空母舰上的反光灯突然打开,把飞行甲板照得通亮。从4艘航母上共起飞108架舰载机,其中零式战斗机、99式俯冲轰炸机和97式水平轰炸机各36架,每架97式轰炸机携带一枚250千克炸弹,每架99式轰炸机则携带一枚800千克的炸弹。第一攻击波机群在永友文市海军大尉的率领下,风驰电掣般的向中途岛扑去。第一攻击波飞机刚一起飞完毕,第二攻击波的飞机迅速从机库提升到飞行甲板,准备随时出击,攻击随时可能出现的美国舰队。第二攻击波和第一波一样,也是108架飞机,战斗机、轰炸机、鱼雷机各36架。轰炸机队的领队长机是“苍龙”号飞行分队长江草隆繁海军少佐。

5时52分,由霍华德·艾迪上尉驾驶的PBY水上飞机发现日军机动编队,并借助云层的掩护巧妙避开日军战斗机的拦截,一面监视日军舰队一面向中途岛报告。这是美军第一次同日军航母接触。日舰无线电监听清楚地收到它拍发的电报,毫无疑问这是在报告日舰位置。一接到巡逻机报告,在中途岛机场待命的4架挂载鱼雷的B-26轰炸机、6架TBF鱼雷机、12架SB2U俯冲轰炸机和16架SBD俯冲轰炸机就立即起飞,这样既可避免遭到日军飞机的空袭,又能先发制人地攻击日军舰队。已经起飞前去攻击日军登陆编队的B-17机群也中途改变航向,飞向日军航母所在海域。5 时55分,中途岛的雷达发现日机来袭。

6时,中途岛拉响警报,并起飞26架战斗机迎击。一架美军PBY水上飞机一直悄悄尾随在日军飞机后,直到距离中途岛不到30海里处,才爬升到日军飞机上方投下一枚照明弹,向战斗机报警。美军战斗机看到照明弹后,立即上前拦截日机。从6时45分到7时10分,双方战斗机展开了激烈的空战,日军零式战斗机再次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能,成功击退了美机的拦截。美机被击落16架,4架因伤在海上迫降,还有4架被击伤。日军只损失2架战斗机,而日军轰炸机和鱼雷机,无一损失。

7时整,友永大尉率第一攻击波飞机返航,并向南云中将发出了有必要进行第二次轰炸的电报。7时10分,首批从中途岛起飞的10架美军鱼雷轰炸机出现在南云舰队的上空。美军飞机排成单行,扑向日航空母舰。在日军战斗机疯狂的截杀和日舰猛烈的炮火下,美机如同飞蛾扑火,一架接一架坠入大海,一架跟着一架又扑上来,但却无一命中目标。结果有7架美机被击落。美机的攻击使南云相信中途岛的防御力量还很强,于是决定把原来准备用于对付美舰的飞机改为对中途岛进行第二次轰炸。此时,他仍然没有发现美军舰队。7时15分,南云下令将在甲板上已经装好鱼雷的飞机送下机库,换装对地攻击的高爆炸弹。

7时30分,南云突然接到“利根”号巡洋舰派出的一架侦察机发来的电报:“发现敌10艘军舰,距中途岛240海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南云万万没料到美舰队居然埋伏在那里。他立即要这架侦察机查明,那支舰队是不是有航空母舰,同时命令暂停对鱼雷机的换弹。就在南云等待“利根”号派出的那架侦察机的侦察结果时,空中又一次响起了空袭警报,40余架从中途岛起飞的美军俯冲轰炸机,分成3个编队向日本舰队扑来。南云急忙命令战斗机迎战。美军轰炸机由于没有战斗机的护航,当然不是日本“零”式战斗机的对手。还没靠近日军航空母舰,就被击落了一半,其余的也被日机逐回,各艘日舰完好无损。

8时10分,那架日军侦察机终于给南云发来了“美舰为5艘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的报告,南云这才松了口气。他的参谋长草野主张第二波攻击中途岛,回头再来对付这10艘军舰组成的普通舰队。于是南云下令继续对鱼雷机换装炸弹。然而,几分钟后,日军侦察机又发回了一份语意模糊的电文“敌舰似乎由一艘航空母舰垫后”。

二战日本怎么打中途岛海战(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1)

日军飞机轰炸中途岛

这个消息让南云陷入了难以抉择的困境:

一是马上动用第二波飞机发动一次进攻,但它们大部分都已装上了准备轰炸中途岛的炸弹,是先撤换弹药,还是即刻起飞呢?而且,如果是即刻起飞,第一波袭击中途岛的飞机已返航,它们的油快用完了。如果等第二波飞机起飞后再让第一波飞机降落,那么第一波飞机上的油不会让它们有等待的时间,它们将掉进海里。

二是在发起攻击之前,回收第一波机群以及正在为舰队护航的战斗机,以便重新装满弹药和油料。这样将可能发动一次较强的攻势,但至少需要1个小时的时间。美军飞机完全有可能利用这段时间发起袭击。

最后南云决定采取第二种方案。应该说这是一种危险的方案,但他却认为这是正统的战略战术。他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又尽可能减少损失。然而他忽视了时间因素,也许是不太相信美军舰队会利用时间差来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于是,南云下令各舰将已换装上炸弹的飞机再次送回机库重新改装鱼雷,收回中途岛归来的第一波飞机,并命令舰队以30节的航速向北撤离,以避开再来攻击的美机和取得有利阵位。命令下达后,各舰只一片忙乱,地勤人员拼命地给鱼雷机卸掉重磅炸弹,重新装上鱼雷。这犹如一场炸弹换鱼雷,鱼雷换炸弹的演练比赛,卸下来的炸弹来不及送至弹药库,任意堆放在机库旁。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来不及送至弹药库的炸弹使得他们的三艘航母很快被击沉。

生死5分钟

在中途岛东北海面,由斯普鲁恩斯少将和弗莱彻中将率领的第16、第17特混舰队,负责把守。6月4日拂晓,当中途岛派出的“卡塔林娜”式侦察机发回发现日军航空母舰的报告时,弗莱彻和斯普鲁恩斯也接收到了。于是,弗莱彻命令斯普鲁恩斯赶紧向南航行,当确实发现敌方航空母舰位置时,即断然发起攻击。他又告诉斯普鲁恩斯说,等“约克城”号收回了它正在搜索的10架侦察机后,也会立即赶来。斯普鲁恩斯推算南云舰队在他的舰队偏西大约200海里处,而且,根据中途岛的战况情报估算,攻击中途岛的日机大约在9时左右就能完成攻击回到航空母舰加油。机不可失,斯普鲁恩斯果断地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7时06分,第16特混舰队两艘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开始起飞。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了35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5架“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和10架“野猫”式战斗机。从“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了3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4架“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和10架“野猫”式战斗机。8时40分,第16特混舰队西面15海里处的第17特混舰队的17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12架“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和6架“野猫”式战斗机也飞离了“约克城”号甲板。

然而“大黄蜂”号和“企业”号却没有发现日舰,这是因为美机飞行高度较高,云层影响了观察,加上日舰已向北航行,美机在预定海域没发现日舰,便向西南搜索,与日舰背道而驰,没能找到日舰。后来21架轰炸机返回了母舰,14架轰炸机返回了中途岛,其中4架在着陆时坠毁,10架战斗机则因燃料耗尽都在海上迫降。

与轰炸机群失散的“大黄蜂”号的15架鱼雷机,由第八鱼雷机中队长沃尔德伦少校率领,从低空飞去,于9时20分发现日舰,立即实施攻击。但鱼雷机速度太低,又没有战斗机保护,在日军50架战斗机的拦截下还未投下鱼雷就全被击落。

此时,南云已完成了出击准备,102架飞机组成的日军舰载机攻击队已排列就序,整装待发。五分钟之内,全部飞机便可起飞。五分钟!就在这短暂的五分钟里,战局就将发生大逆转!

从“企业”号上起飞的33架美军“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预定的海域没有发现目标。就在他们准备返航时,却突然意外地发现了一艘日军驱逐舰,领队的麦克拉斯基少校认为,这艘驱逐舰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日航空母舰,于是率队紧随日舰而行。果然,十分钟后,在6000米的高空中,麦克拉斯基他们发现了由4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蔚为壮观的南云舰队。这时日军的4艘航母正排成菱形队形向北航行,“飞龙”号在北,“加贺”号在南,“赤城”号在西,“苍龙”号在东。美机从西南方向接近,小麦克拉斯将33架轰炸机分为两组,分别向最近的“赤城”号和“加贺”号进行集中攻击。

10时24分,正当第一架加油完毕的“零”式战斗开足了马力,驶离飞行甲板时,一名日军防空哨突然惊叫:“俯冲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日军航母根本来不及进行规避,而且是处在最易受攻击的脆弱情况下——正在逆风航行进行起飞作业,飞行甲板上摆满了装好弹药和加好油准备出击的飞机!只见一架美军俯冲轰炸机首先穿出云层,直扑“加贺”号而来,4颗炸弹分别在飞行甲板上的前中后部炸开,其中一颗正好落在舰桥旁边,炸中了那里的一辆加油车。顷刻之间,“加贺”号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炉,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舰长冈四大佐当场被烧死。不久该舰即自动爆裂沉没,来不及逃生的700多名日军官兵随舰一起魂归大海。

二战日本怎么打中途岛海战(二战经典战役全记录)(2)

战役中的参战士兵

在“加贺”号挨炸后仅一分钟,另一架俯冲轰炸机就垂直俯冲下来,炸弹从机翼下飘摇而下。刹那间,“赤城”号舰桥上的日军被这令人眩目的光亮照得眼花缭乱,随即就被炽热的气浪掀翻。美机的炸弹一颗打在升降机后部,一颗落在飞行甲板左舷后段。顿时,火光熊熊,浓烟四起,舰载机机尾朝天吐出青蓝色的火舌。紧接着,一枚又一枚炸弹连续爆炸,大火四处蔓延,吞没了甲板上的飞机。飞机所装载的鱼雷又被引爆,整个机库已成了一片火海。

“赤城号”被直接命中两枚450千克炸弹,一枚落在中部升降机后部,另一枚落在飞行甲板左舷后段。正常情况下,两枚炸弹对这艘巨大的航母根本不会造成致命损伤,但是,炸弹迅疾引爆了甲板上满载油弹的飞机。因而才使得火势迅速蔓延,火光冲天。

南云无可奈何地转移到“长良”号巡洋舰上。6月5日清晨,“赤城”号由一艘日军驱逐舰予以击沉,200多名日军官兵随舰沉没。

“约克城”号的17架俯冲轰炸机则向“苍龙”号航空母舰俯冲而去。10时30分,3枚1000磅重的高爆炸弹分别命中该舰前部飞行甲板和中部升降机,引爆了堆放的弹药和油库,顿时整个航母变成了一片火海,至傍晚,“苍龙”号随着日落沉入了海底,包括舰长柳本在内的700多名官兵也一同随舰下沉。

南云转移到“长良”号之后,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幕幕惨景,犹如噩梦初醒,不禁号啕大哭。10时40分,由18架俯冲轰炸机和6架战斗机组成的攻击机群,在“飞龙”号飞行分队长小林道雄海军大尉带领下起飞。在飞往目标途中,他们发现美舰载机正在返航。小林示意他的飞行员悄悄地跟踪敌机。可是,有两架战斗机没明白小林的意思,一头扑向美机,从而暴露了目标,“约克城”号发现来袭的日机,立即起飞战斗机迎战,并让返航的轰炸机暂缓着舰。附近的“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也闻讯派出战斗机前来助战。美军12架护航的“野猫”式战斗机立即抢占了高度,在日机发起进攻前就击落了3架“零”式战斗机和6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但仍有6架日机突破了美战斗机的拦截,向“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投掷炸弹,并命中3颗。“约克城”号舰身起火,锅炉气压下降,失去了航行能力。

13时20分,“约克城”号动力恢复,并达到了20节航速,舰上的火灾也被很快扑灭。但是飞机还不能在飞行甲板上降落,它们只好飞到“企业”号上降落。就在这时,10架日军“97”式鱼雷攻击机和6架“零”式战斗机又从“飞龙”号飞来,对“约克城”号发起了第二次攻击。此时,美军有8架战斗机正在“约克城”号上加油,只有4架留在空中,无法有效阻止日机。4架日军鱼雷机突破了美舰的防空炮火,在离“约克城”号舰首不到500米的地方向其发射“长矛式”鱼雷。其中2颗命中“约克城”号左舷,在油箱附近掀开两个大洞,并把舰舵给轧住了。“约克城”号的动力、照明和通讯系统尽遭破坏,左舷倾斜。下午15时,舰长巴克马斯特被迫下令弃舰。第十七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中将转移到一艘巡洋舰上,并把战术指挥权移交给第十六特混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少将。2天后“约克城”号被一艘路过的日军潜艇彻底击沉。

14时45分,“约克城”号沉没前起飞的1架侦察机发现了“飞龙”号航母,斯普鲁恩斯接到报告后,认为发现的日军航母就是日军的第四艘航母,决心集中最大兵力予以攻击,务求将其消灭!他立即下令从“企业”号起飞25架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起飞16架轰炸机,其中10架原是“约克城”号的,先后向目标海域飞去。

“飞龙”号舰载机对美舰的第二次攻击,也是日军在这场海战中的最后一次攻击,到此结束。参加攻击的飞行员和山口都认为,第一次和第二次已经使两艘美军航母遭到了致命的损伤。实际上,这两次攻击的目标都是“约克城”号。只不过是“约克城”号在遭到第一次攻击后被迅速修复,所以被日军第二攻击波当作另外一艘没有受伤的航母了。

当“飞龙”号的第二攻击波最后一架飞机于16时30分在航母上降落时,“飞龙”号只剩下了6架战斗机、5架俯冲轰炸机和5架鱼雷机。山口这点兵力在白天组织进攻是难以奏效的,决定等到夜里再发起夜袭。

16时45分,战斗出现了短暂的平静,但6架战斗机还要在航母上空保持战斗巡逻,夜袭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为了找到美军航母的具体位置,山口决定派一架高速侦察机进行搜索。

17时3分,侦察机刚要起飞,瞭望哨就大声喊道:“敌俯冲轰炸机!”面对呼啸而下的美机,“飞龙”号高射炮纷纷开火,舰长加来止男大佐急令:“右满舵!”“飞龙”号动作笨拙地向右猛转,避开了投下来的头三枚炸弹。

但是,更多的美机俯冲下来,接连有四枚炸弹命中舰桥附近,舰桥上的玻璃窗全被猛烈的爆炸震得粉碎,前部升降机附近的舱面甲板被炸得面目狰狞地朝上翻卷,完全挡住了指挥区的视线。大火在飞行甲板上装好炸弹的飞机间蔓延、爆炸。巨大的黑色烟柱腾空而起,“飞龙”号的航速开始减低下来。

17时20分,“大黄蜂”号的舰载机也赶到了,见“飞龙”号已经燃起冲天大火,便转而攻击其他军舰,“榛名”号战列舰、“利根”号重巡洋舰、“筑摩”号重巡洋舰先后遭到攻击,但都未被击中。

不久从中途岛起飞的39架B-17轰炸机也飞来助战,“飞龙”号再度中弹。21时23分,“飞龙”号完全丧失航行能力,逐渐倾斜。第十驱逐舰分队司令阿部俊雄海军大佐的旗舰“风云号”靠在航母旁边,协助灭火,并为艰苦奋战的舰员提供食物和饮水,“夕云号”驱逐舰则在旁警戒。

最后,眼看回天无力,山口通过“风云”号驱逐舰向南云报告,他已下令弃舰。6月5日2时30分,山口对集合在甲板上的大约八百名舰员最后训话:“我身为航母战队司令官,对‘飞龙号’和‘苍龙号’的损失负全部责任。我将与本舰共存亡,我命令你们全体离舰,继续为天皇陛下效忠。”山口的参谋请求跟他一起留在舰上,但被山口坚决拒绝了。

遵照山口的最后指示,阿部海军大佐下令“风云”号和“夕云”号驱逐舰击沉“飞龙”号。5时10分,“风云”号和“夕云”号向“飞龙”号发射了鱼雷,在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后,“飞龙”号缓缓下沉。直到8时20分左右“飞龙”号才沉没在北纬31度38分,西经178度51分海域。“飞龙”号共有416名舰员丧生。至此,空前规模的中途岛海战宣告结束。

战役点评

中途岛海战是海军史上成败瞬息万变的一战,是美国海军以少胜多的一个著名战例。在这场海战中,美军共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147架飞机和307人。日军共损失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322架飞机和3500人,另有1艘重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受重创。但更严重的是日本海军损失了2/3的大型航空母舰和几百名熟练的舰载机飞行员。此战使得日军丧失了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所据有的海空控制权,从此,东京当局被迫停止了战略上的全面进攻,放弃对斐济、萨摩亚、新喀里多尼亚等岛的主攻作战,改为以守势为主的试探性进攻,太平洋战争开始出现转折。这次胜利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中途岛海战不仅沉重地打击了日本联合舰队,也为美国海上反攻赢得了时间。

美国著名海军历史学家塞缪尔·E.莫里森教授把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的胜利称之为“情报的胜利”。美军提前发现日本的攻击计划,是日本失利的最主要的和直接的原因。这也反映出日本此次作战保密系数不高,至少情报工作做得不好。

但是中途岛海战失利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战计划本身是错误的。虽然山本的计划很详细、周密,但该计划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犯了分散兵力的兵家大忌,当时日军在太平洋上占有绝对优势,只需集中全力进攻中途岛,就可稳操胜券,却反而把部队分为几个相距遥远又难以及时相互支援的编队,削弱了自己的优势,分散了自己的兵力,为失败埋下了伏笔。

这次日本对中途岛作战,有些骄傲。趾高气扬的日军自恃占据优势,作战准备难免有几分疏漏,特别是既没有及时修复在珊瑚海海战中负伤的“翔鹤”号航母,也没有迅速为飞行员伤亡惨重的“瑞鹤”号航母补充飞行员,致使这两艘航母无法参加中途岛作战。如果这两艘航母能参加作战,那么在中途岛作战方向,日军航母在数量上就将占有6∶3的绝对优势,南云就可以拥有足够的力量游刃有余地应付美军中途岛岸基航空兵和航母舰载机的同时攻击,极有可能改变战役的最终结局。

主要不是靠运气,主要是因为我们正确利用了所获得的情报。我们的情报比日本人准确,我们的素质比他们好,但日本人也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要顽强得多。

——美国第17特混舰队司令弗莱彻

双重任务迫使我们不得不将兵力一分为二,这是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战役中最大的失误。

——日本海军中将南云忠一

我们不仅输掉了一场海战,也输掉了整个战争。

——日本海军中佐渊田美津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