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大将萧何是不是错过(简历史173刘邦也曾要杀过忠心耿耿的萧何)
刘邦手下大将萧何是不是错过(简历史173刘邦也曾要杀过忠心耿耿的萧何)萧何用这样的方法免于灾祸,也算是高人中的高人了,一般人真的做不到的。可就是这样,刘邦竟然怀疑萧何是在收买人心,终有所图。害得萧何只能自毁名声,在长安城内对老百姓的土地强行低买高卖。等刘邦灭了英布回来,收到许多老百姓的控告书以后,才慢慢放了心。猛士都被自己杀了还嫌没猛士,有点装X。刘邦为了子孙,把异姓王们都给铲除了,这些封国也慢慢划入刘氏子孙的口袋。刘邦甚至还想过要干掉萧何,萧何可是从沛县起兵就跟着他的,而且一直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即使是帮刘邦打下江山,做了丞相之后,萧何也是兢兢业业,为国家、为百姓着想,从无怠慢。
刘邦剿灭英布后,顺便回了趟老家沛县,邀请父老乡亲及旧相识喝了一顿酒,自己也放松放松。席间,汉高祖刘邦想到自己的一生东征西杀,也不禁感慨起来,给大家唱了一首《父老乡亲》,不,是《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猛士都被自己杀了还嫌没猛士,有点装X。
刘邦为了子孙,把异姓王们都给铲除了,这些封国也慢慢划入刘氏子孙的口袋。
刘邦甚至还想过要干掉萧何,萧何可是从沛县起兵就跟着他的,而且一直忠心耿耿,鞍前马后。即使是帮刘邦打下江山,做了丞相之后,萧何也是兢兢业业,为国家、为百姓着想,从无怠慢。
可就是这样,刘邦竟然怀疑萧何是在收买人心,终有所图。害得萧何只能自毁名声,在长安城内对老百姓的土地强行低买高卖。等刘邦灭了英布回来,收到许多老百姓的控告书以后,才慢慢放了心。
萧何用这样的方法免于灾祸,也算是高人中的高人了,一般人真的做不到的。
再说另外一位得以善终的开国功臣——樊哙,他可不是因为像萧何这样聪明才免于灾祸的,他就是命好。
先说一下,樊哙不只是刘邦的大将,他老婆是吕后的妹妹吕媭,和刘邦是挑担关系。
刘邦晚年的时候,喜欢上了一个戚夫人,戚夫人还给刘邦生了一个儿子,叫如意。刘邦也特别喜欢这个如意,甚至有废掉太子刘盈,另立如意的想法。
无奈所有大臣都反对此事,吕后还请了当时特别有名望的四位隐士“商山四皓”来辅佐太子刘盈,刘邦的这一想法才没有得以实施。
刘邦在征讨英布的时候,胸部中过一次流箭,使他身体越来越虚弱。回到长安后,燕王卢绾又叛变了。从这里大家看出来了吧,刘邦一生也没当过安生皇帝。
刘邦派樊哙率军去讨伐,樊哙一走,有人偷偷地对刘邦说:“樊哙跟吕后已经串通好了,等皇上百年之后就会杀掉戚夫人和如意。”大将领兵出征,有小人在皇上面前嚼耳根子,这种事太多了。
可这是刘邦的痛点啊,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受到威胁,大怒,马上下令让陈平立斩樊哙,由周勃带领军队。
陈平和周勃来到军营,用计将樊哙羁押了起来。可又开始为难了,他们商量道:“樊哙劳苦功高,又是皇后的妹夫,咱们可别这么冒失就把他给斩了,万一皇帝后悔了或者皇后找咱们算帐,咱们可不得吃不了兜着走吗。这样吧,还是把樊哙押回到长安,让皇上自行发落吧。”
于是俩人就没有按旨意马上杀掉樊哙,而是由陈平用囚车带回到长安。要不说樊哙命好呢,还没等到了长安,刘邦就驾崩了。
陈平知道皇帝驾崩的消息后,马上意识到自己押着樊哙是有危险的。如果朝中有人向吕后说句坏话怎么的,皇后就会派人把自己收拾掉。
于是陈平撇下樊哙,自己先快马加鞭地回到长安,在刘邦灵前大哭:“皇上啊,您让我立斩樊哙,我没敢轻易处置大臣,现在把他给带回来了。”
陈平这小子果然聪明,这一番话明显就是在向吕后表功吗。
这就是樊哙免遭一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