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夏国来历(古代西域大夏国)

夏国来历(古代西域大夏国)鉴于北朝及以后的史籍中吐火罗和大月氏并列出现,所以将吐火罗对应于大月氏显然不妥,就是对应于大月氏的一部分也是很牵强的。相反,大夏与吐火罗之名的分期出现,则为大夏即吐火罗一说带来了较为有利的信息和旁证。观古籍可知,大夏之名见于《 史记》、《 汉书》和《后汉书》中,而 吐火罗之名(或同音异字)则见于《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大夏和吐火罗之名分别出现在两个时期,即汉时西域有大夏、大月氏而无吐火罗,北朝及以后的西域则有吐火罗、大月氏而无大夏。与大月氏在正史中,大夏之名始见于《 史记》,与大夏经常同时出现的国名则有 大月氏。此后的《 汉书》、《 后汉书》等对大夏和大月氏的记载与《 史记》基本相同。《三国志》中未见大夏和大月氏之名。《晋书》在“ 大宛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但未见提到大夏。《魏书》和《北史》中始见有吐呼罗国,同时还都列有大月氏国,但皆未见大夏之名。此外《 北

夏国来历(古代西域大夏国)(1)

大夏(Tokhgra,Tochari):中亚和 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古 国名。

其居民可能是 印欧人种的东支—— 塞种人(又称 斯基泰人)的一支,即 古希腊文献所见Tochari。公元前140年左右,包括Tochari在内的 塞种人诸部自 锡尔河南下,灭了希腊一 巴克特里亚王国。中国史籍将主要由塞种人诸部控制的巴克特里亚地区称为大夏。“大夏”应为Tochari的汉译。

据《 史记》记载,大夏国都是蓝市城(今阿富汗斯坦 巴尔赫附近),居民人数达一百多万,以务农为生,善于经商,兵力薄弱。约前139~前129年, 伊犁河、 楚河流域的 大月氏人西迁,大夏遂臣服于大月氏。汉 张骞于前128年左右抵此时, 月氏“臣畜大夏”。后大月氏越过 妫水(今称 阿姆河)南下,占领蓝市城,大夏退至妫水(今中亚阿姆河流域)上游之南。大月氏人分为 休密、双靡、 贵霜、 肸顿、 高附(或 都密)五个 翕侯,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自治权。公元1世纪时,贵霜翕侯攻灭其他四翕侯,建立 贵霜王国。但中国仍称之为大月氏。

【外交】

与大月氏

在正史中,大夏之名始见于《 史记》,与大夏经常同时出现的国名则有 大月氏。此后的《 汉书》、《 后汉书》等对大夏和大月氏的记载与《 史记》基本相同。《三国志》中未见大夏和大月氏之名。《晋书》在“ 大宛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但未见提到大夏。

《魏书》和《北史》中始见有吐呼罗国,同时还都列有大月氏国,但皆未见大夏之名。此外《 北史》中还列有 吐火罗国。《隋书》中列有 吐火罗国,在“ 康国”条中提到了 月氏之名。《旧唐书》中无大月氏国和吐火罗国,但在“ 罽宾国”条中提到了大月氏、在“波斯”条中提到了吐火罗。《 新唐书》中列有“吐火罗”条:“吐火罗,或曰土豁罗,曰睹货逻,元魏谓吐呼罗者。”按《新唐书》的说法,《魏书》和《北史》中的吐呼罗就是吐火罗。《新唐书》中还记载:“挹怛国,汉 大月氏之种。大月氏为 乌孙所夺,西过大宛,击大夏臣之。治蓝市城。大夏即吐火罗也。”《新唐书》所提到的大夏,显然是指汉时大夏,而21世纪指的是吐火罗。

观古籍可知,大夏之名见于《 史记》、《 汉书》和《后汉书》中,而 吐火罗之名(或同音异字)则见于《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大夏和吐火罗之名分别出现在两个时期,即汉时西域有大夏、大月氏而无吐火罗,北朝及以后的西域则有吐火罗、大月氏而无大夏。

鉴于北朝及以后的史籍中吐火罗和大月氏并列出现,所以将吐火罗对应于大月氏显然不妥,就是对应于大月氏的一部分也是很牵强的。相反,大夏与吐火罗之名的分期出现,则为大夏即吐火罗一说带来了较为有利的信息和旁证。

与吐火罗

有学者主张大夏即 吐火罗,他们认为,“大夏”正是吐火罗(Tochara)的精确音写,或为西方记录中所载“Tokhara”之对音。

语言学家们认为,经过五胡乱华事件后,中国北方汉人向江南迁徙,而外来民族进入北方及中原,因此北方方言的语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说来,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跟古代汉语的语音系统比较,是大大简化了,而南方各方言,却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较多的古音成分。如吴方言在声母方面保留了古浊声母和清声母的区别。”因而“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按语言历史学,晋以前北方地区的语言是中古北音,晋末以后则演变为现代北方方言(普通话)了。

既然“现在的吴语是中古北音的继承者”,那么就用现吴语来读一下“大夏”两字吧。以下便是用吴语中的上海方言所读“大夏”两字的音(采用国际音标注音):

用上海方言读“大夏”,与"大华"同音,其读音与“ 吐火罗”读音很接近,而与“睹货逻”读音则几乎一致。这完全证实了北朝以后用北方方言所读的“睹货逻”之音就是晋以前用中古北音所读的“大夏”之音。唐玄奘在《 大唐西域记》中将“吐火罗”正音为“睹货逻”,可见这是唐玄奘亲耳所闻之记录,非常准确和忠实。同时也反映出自北朝至唐,北方方言一直在变化之中。

综上分析,大夏与吐火罗(睹货逻)完全就是同音异写,大夏即吐火罗,正如《新唐书》所说的那样。

与希腊

中国古代史书上的大夏,一说为希腊族移民建立的 巴克特里亚王国,位于兴都库什山北麓及 阿姆河上游一带。这里先后曾经历古 波斯帝国(前550~前330)、亚历山大帝国及 塞琉古王国(前312~前64)的统治。公元前3世纪中叶,塞琉古王国在大夏的总督狄奥多特实行独立。独立后的大夏统治者们仍然是古希腊族移民出身的人,所以史书上又称之为希腊—大夏王国。在狄奥多特之子狄奥多特二世时,大夏北部地区的一个总督欧提德摩斯夺取了狄奥多特家族的政权,自立为王。公元前208年,塞琉古国王安条克三世向东进军,打败大夏军队,围攻大夏首都,但不能攻下。公元前206年,双方取得协议:欧提德摩斯仍保留大夏王号,但必须和安息王一样对塞琉古王国纳贡称臣。

欧提德摩斯的儿子地米特留斯(约公元前190—167年)继位后,大举向南扩张,将大约相当于今阿富汗斯坦和巴基斯坦所在的地区纳入大夏版图。这是大夏王国的极盛时代。地米特留斯又将首都迁至怛叉始罗,使国家的重心移入古印度的西北部,并重视希腊文化与古印度文化的交融。但是大夏的希腊人对他的这种政策颇有不赞成者。约公元前168年,一个希腊人贵族欧克拉提德占据大夏,自立为王。于是希腊人统治的大夏国家一分为二:一在大夏本土,一在印度。以后两国各分为若干小国。希腊-大夏王国作为统一国家存在的时间,总共还不到一个世纪。

【考证】

按大夏自古是 吐火罗的观点,大夏又译作“吐火罗”﹑“者(代用字)货罗”﹑“吐火罗斯坦”,“大夏”即 巴克特里亚之汉译,是 雅利安人的故乡,曾流行伊朗 琐罗亚斯德教,最早见于《 史记· 大宛列传》和《 汉书· 张骞李广列传》。按史书记载:

“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馀里 妫水南。其俗土著,有城屋,与大宛同俗。无大长,往往城邑置小长。其兵弱,畏战。善贾市。及大 月氏西徙,攻败之,皆臣畜大夏。大夏民多,可百馀万。其都曰蓝市城,有市贩贾诸物。其东南有 身毒国。”

“骞曰:“臣在大夏时,见邛竹杖、 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以骞度之,大夏去汉万二千里,居西南。今身毒又居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蜀物,此其去蜀不远矣。今使大夏,从羌中,险,羌人恶之;少北,则为匈奴所得;从蜀,宜径,又无寇。”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 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

身毒即印度,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 月氏人”,即早期 贵霜帝国(即 贵霜)。而在 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希腊- 巴克特里亚王国已经陷入分裂和战乱。

如果大夏是 吐火罗人,那么大夏故地在中国西北地区,大夏人生活中心大致在今新疆 和田一带,属 东伊朗人种,是 斯基泰人和 塞种人的近亲。大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有交往,古籍中对其多有记载。公元前174~前161年,伊塞克湖东岸和 伊犁河上游流域的 塞种人部落受 大月氏人第一次西迁的冲击,向南迁徙。途中与大夏发生冲突。战败的大夏人除一部分傍南山(今 阿尔金山﹑ 祁连山山脉)东逃,进入 陇西 洮河流域外(汉时曾在此置大夏县),大部向西迁徙,翻越 葱岭(今 帕米尔高原)后进入中亚 阿姆河以北地区,与同样受大月氏冲击而从伊塞克湖以西迁徙至此的塞种人部落汇合,约在公元前145年,他们同一部分塞人冲过阿姆河,占据 巴克特里亚(今阿姆河与兴都库什山之间的地区),将盘踞此地两百馀年的中亚希腊人逐往兴都库什山以南的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地区。公元前128年, 张骞出使大月氏至阿姆河时,见大夏人定居巴克特里亚,遂以“大夏”之名称呼之,后来的西方史家和 阿拉伯人则称之为“ 吐火罗斯坦”。大夏人在巴克特里亚脱离希腊人统治后不久,就被第二次西迁而来的 大月氏人征服。

大夏人为半农半牧者,有自己的语言,大夏语属于印欧语系的 伊朗语族,最初用阿拉米字母书写,在 月氏人统治下开始用 希腊字母书写。不过 吐火罗语却不属于伊朗语族。20世纪初,在新疆 库车﹑ 龟兹发现一种古语言,曾一度被认为是吐火罗语。在 巴克特里亚发现一种属中古波斯语的地方方言,书写时采用希腊字母。一些学者认为这才是大夏人的语言,故称之为“真正吐火罗语”。

大夏主要指 阿姆河( 古希腊称Oxus)以南, 兴都库什山(古希腊称Paropamisus)以北地区,继承了被称为纳马兹加(Namazga)的阿姆河文明,现存考古文物有一些不超过15厘米高的距今4000多年的小头大身女性雕像。大夏地区被希腊人征服以后成为一个中亚古国。

另有一说主张大夏人为巴克特里亚土著。

夏国来历(古代西域大夏国)(2)

来源维基百科等,一品波斯编辑和发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