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这场“米骚动”遍布日本1道3府37县369个地区,先后数百万人次参与,日本官方出动10余万军队镇压就在言论自由运动达到高峰时,《大阪朝日新闻》却遭遇了一场关系到报社能否办下去的笔祸。几乎与此同时,全国多地爆发“米骚动”,并迅速演变为暴动。报纸激烈地批判政府,《朝日新闻》对政府的批判尤其尖锐。政府没有检讨政策失误,反而认为“米骚动”是报纸煽动所致,严令禁止报纸刊登一切有关“米骚动”的报道。某日《大阪朝日新闻》社会版一半开了天窗,以示抗议。寺内内阁由于不以政党为基础,本来口碑不佳,现在又严厉限制新闻自由,愈加引起媒体的不满,全国随之掀起拥护言论自由的运动。各地记者召开大会,呼吁弹劾内阁,《朝日新闻》一如既往地勇立潮头。

文/清暑殿铲史官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嫁祸事件,本质是国家对舆论的镇压。这起事件的关键是,利用“白虹贯日”这种词语所具有的“象征性”进行政治构陷。

一、勇立潮头的《朝日新闻》

进入大正时代,明治后期的社会高压开始松动,国民的民主意识逐渐高涨。对于藩阀势力垄断权力的政治现状,民众尤为不满。许多民间报纸作为民众的代言人,站在反对藩阀政治的前列,推动护宪运动,厥功甚伟。

其中《朝日新闻》发挥了舆论领袖的作用,可也因此而埋下了遭遇政治报复的祸根。

1918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日本利用苏俄自顾不暇之际出兵西伯利亚。执政的寺内正毅内阁禁止各报纸发表任何有关报道,6家东京报纸、50家地方报纸因违反禁令而遭到停止发行的处罚。

几乎与此同时,全国多地爆发“米骚动”,并迅速演变为暴动。报纸激烈地批判政府,《朝日新闻》对政府的批判尤其尖锐。

政府没有检讨政策失误,反而认为“米骚动”是报纸煽动所致,严令禁止报纸刊登一切有关“米骚动”的报道。某日《大阪朝日新闻》社会版一半开了天窗,以示抗议。

寺内内阁由于不以政党为基础,本来口碑不佳,现在又严厉限制新闻自由,愈加引起媒体的不满,全国随之掀起拥护言论自由的运动。各地记者召开大会,呼吁弹劾内阁,《朝日新闻》一如既往地勇立潮头。

就在言论自由运动达到高峰时,《大阪朝日新闻》却遭遇了一场关系到报社能否办下去的笔祸。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1)

这场“米骚动”遍布日本1道3府37县369个地区,先后数百万人次参与,日本官方出动10余万军队镇压

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事情起因于8月25日在大阪召开的“关西记者大会”。村山龙平主持大会,86家报社的166名记者与会,大会呼吁追究寺内内阁的责任。

翌日,《大阪朝日新闻》刊登了一则关于这次大会的新闻,其中写道:

“……素有金瓯无缺之誉的我大日本帝国,如今恐怕正在接近令人恐惧的最后审判之日吧。古人嗫嚅的‘白虹贯日’不祥之兆,正像电流一样默默地掠过手操刀叉的人们的脑际……”

“白虹贯日”是《史记》中的一个典故,说的是发生白色的霓虹贯穿太阳的景象,是国家发生兵乱的凶兆。

就是这样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却惹恼了军国主义组织黑龙会成员池田弘寿,他是一个25岁的狂热右翼分子。

这个年轻人后来被抓获后供述说,他看了《大阪朝日新闻》的“不谨慎的论调”后非常愤慨,于是纠集几个同伙,9月28日下午在村山龙平回报社途中,将其拖下人力车,拳打脚踢。然后又把村山龙平绑在神社的石制灯笼上,在其背上插上一根写有“代天诛讨国贼村山龙平”字样的旗子。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2)

日本黑龙会

村山的伤势并不严重,行凶者也很快被抓获归案,可这才是《朝日新闻》麻烦的开始。因为政府借题发挥说,“白虹贯日”意味着国家将要面临兵祸,在报道中引用这个成语是紊乱朝宪,意味着内乱,是动摇国民,而且“日”象征天子,构成了不敬之罪。

政府以此为由禁止《朝日新闻》发行,并以违反报纸法为名向检察机关提出控告。

其实有识之士都明白,这是官方蓄谋已久的报复行为。因为《朝日新闻》一直对寺内内阁不主张立宪的政策进行抨击,而在这次笔祸发生之前,该报社已被禁止发行12次。特别是在拥护言论自由的运动中,村山龙平社长一马当先,走在各报社的前面,已成政府的心腹之患。

政府一直在寻找机会,现在抓住了“把柄”,岂肯轻易放过?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3)

日本极端思想盛行

三、恶劣的影响

尽管起诉期间,寺内内阁总辞职,原敬组阁,然而官方对《朝日新闻》的报复并没有结束,检察官起诉要求停止发行报纸。这无异于要判《朝日新闻》死刑。

在巨大的压力下,村山原想解散报社,但考虑到事关数千人的命运,最终放弃解散之意。为了让报纸活下去,报社宣布社长易人,村山龙平辞职,由《朝日新闻》的另一位创业者上野理一接任。编辑局长和多名骨干编辑记者退出报社,包括河上肇在内的多名客座记者也一起退出。

并且在判决公布前3天,《朝日新闻》发表题为《报告本报的违法事件,并宣明特色》的“悔过宣言”,宣称“我社近年之言论颇不稳健,失于片面,今后当树忠厚之风”,公开承诺要改正错误,彻底改变方针并进行改革。

12月4日,撰写报道的记者和编辑以违反报纸法的罪名,被法院判以禁锢两个月的处罚,报纸仍准发行。检察长还想就禁止发行进行抗诉,但是司法省次官与总检察长协商,决定不再抗诉。身为首相的原敬还不放心,专门要求新任社长到他的办公室面谈。

71岁的上野理一抱老病之躯赴京,当面向62岁的首相请罪,陈述了报社改组经过。

于是风波平息,“白虹贯日事件”结束。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4)

原敬最终被刺身亡

由于上层管理人员承担全部责任,报纸也改变编辑方针,《朝日新闻》才得以渡过难关。

这起事件使日本新闻界气氛空前紧张,从此新闻界的自由主义色彩渐失,批判锋芒顿挫。新闻作为舆论的力量逐渐丧失,报纸的风格也发生很大变化,不像从前那样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政府。

尽管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日本政府对于《朝日新闻》的处罚算是非常宽宏大量的,可是“白虹贯日事件”却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字狱。这起事件的本质是国家对舆论的镇压,是利用“白虹贯日”这种词语所具有的“象征性”进行政治构陷。

这种抓取只言片语并借题发挥为“内乱”“动摇国民”,从而进行政治迫害的做法,后来成为右翼和军部的习惯伎俩。20世纪30年代的“干犯统帅权”“天皇机关说”等词语就是这样被利用而为法西斯主义开路的。

日本最后一个切腹的武士(日本历史上最大的文字狱)(5)

日本军国主义美梦破灭

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敬请留言,必定认真回复!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