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表现出色。当时朱棣只有8万人马,而建文帝的军队是50万,战斗的惨烈和艰难可想而知。马三保跟随朱棣多年,陪他出生入死,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尤其是在郑村坝战役中,更是十一岁的年纪,我们的孩子正上五年级,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而小小的马三保已经随明军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了。经历了整整五年血与火、勇与惧、泪与痛的战争洗礼,马三保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那个人——燕王朱棣。自古成大事的人,都有慧眼识才的本领,有时候甚至是一种本能。朱棣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做事沉稳、眼神坚毅的孩子,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贴身侍卫。

明朝是一个盛产太监的朝代。魏忠贤、王振、刘瑾这些臭名昭著的太监,一提起来就让人恨得牙痒痒。不过,今天不稀地理他们,咱们说说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好太监——郑和。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1)

郑和,原名马三保,云南人,生在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他们家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朝圣。好在他们家条件还不错,他爷爷和爸爸都已经去过麦加了,马三保小时候经常听他们讲朝圣路上的奇人异事,小小的马三保心中充满了对麦加的向往。

可惜,这个梦在他十一岁的时候碎了。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蓝玉远征云南,在这次战斗中,很多儿童成了战俘,马三保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对待儿童战俘有一个极其残忍的惯例——阉割。就这样,马三保变成了一个太监,那一年他十一岁。

十一岁的年纪,我们的孩子正上五年级,还是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孩子,而小小的马三保已经随明军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了。

经历了整整五年血与火、勇与惧、泪与痛的战争洗礼,马三保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那个人——燕王朱棣。

自古成大事的人,都有慧眼识才的本领,有时候甚至是一种本能。朱棣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做事沉稳、眼神坚毅的孩子,把他留在身边当了贴身侍卫。

马三保跟随朱棣多年,陪他出生入死,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尤其是在郑村坝战役中,更是

表现出色。当时朱棣只有8万人马,而建文帝的军队是50万,战斗的惨烈和艰难可想而知。

关键时刻,马三保为朱棣出谋划策,以奇兵左右夹击,连破李景隆七营,大败建文军。

郑村坝之战对朱棣而言意义非凡,这一战不仅解除了建文帝对北平的包围、消灭了建文帝的有生力量,而且扭转了在战场上被动挨打的局面,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朱棣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马三保为内官监太监,这是内官中最高的官职。永乐二年,朱棣又赐姓“郑”,用以纪念郑村坝战役之功。从此以后,马三保改名郑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受朱棣委派,在江苏太仓市刘家港启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2)

郑和这次远航有一明一暗两个任务。一明:威服四海,胸怀远人;一暗: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棣的皇位毕竟得来不正,建文帝下落不明让他寝食难安。他除了让胡濙在民间隐察,还不放心,又怕建文帝远渡重洋,所以派郑和出使西洋寻访。

托枭雄陈友谅的福,朱元璋因为吃过水战的大亏,对造船技术十分重视。郑和出使西洋的时候最大的“宝船”,长约138米,宽约56米,光是船的舵叶就有三层楼高,是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郑和的船队包括旗舰、马船、战船、粮船等240多艘,随行士卒更是有二万七千人之多。

郑和的船队一路南下,给所经过的国家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丝绸等物品,也交换回了黑猿、白鹿、麒麟(长颈鹿)等珍稀动物。在展开贸易的同时,这些国家也纷纷派出使者,跟随郑和的船队,打算见见世面,去向永乐大帝朝贡。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3)

出航期间,郑和也遇到过一些自不量力的蟊贼,但以郑和的才智和威势,对付他们就像掸掉身上的灰尘一样简单。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的终点是——古里。也就是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

郑和此次出航的任务之一就是给古里的国王正式颁发明朝的“委任状”,并赐予印诰等物。

早在朱元璋的时候,就曾派使者来过古里,古里也曾多次到中国朝贡称臣,但由于路途遥远,大明王朝一直没有给古里一个正式的名分,郑和这次下西洋就顺带着把这事儿给办了。

此时,郑和已经出航一年多了,回首一路上的坎坷风波,心头万千感慨,他命人建造了一个碑亭,刻文曰:

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

此后,郑和每次下西洋都以古里为中转站和落脚点。

第一次下西洋,郑和虽然没找到建文帝,但带回来一大堆外国使者,他们纷纷向大明朝贡,朱棣好好过了一把君临万邦的大国皇帝瘾,乐得合不拢嘴。

在朱棣的全力支持下,郑和又先后下了五次西洋,情形跟第一次差不多。其实,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差不多,礼尚往来多了,关系就近了,感情就深了。

开放的大明与西洋各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郑和的船队有礼有节,从来没有恃强凌弱过。大明用自己的文明和宽容真正从心底征服了这些国家。

写到这儿,突然想到了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要用暴力解决问题,要用爱!”他因为这句话,避免了一顿揍,也给我上了一堂课。

当一个人,一个国家掌控绝对优势的时候,还能平等对待弱小,做到以德服人,这才是真正的强大。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了。此时郑和53岁。他的航海梦,也许到了该终结的时候了。

上天对郑和还是相当眷顾的。朱棣去世7年后,宣德帝朱瞻基想仿效他的爷爷朱棣,也来一个万国来朝,于是召见了郑和,委派他第七次下西洋。

宣德五年(1431年)十二月,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已经是花甲之年的郑和激动地睡不着觉,他知道,这将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远航,他一定要实现那个埋藏在心底几十年的愿望——麦加朝圣。

他的船队像穿过马六甲海峡,穿越曼德海峡,沿着红海北上,一路传递着大明新皇登基的消息。

没有史料明确记载郑和是否触摸到了麦加的圣石,但我们都会希望,他实现了。

1433年,62岁的郑和在返航至古里的时候,积劳成疾,重病不治,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古里,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达的终点,也是第七次下西洋生命的终点。冥冥中,古里就是他的宿命。

明代太监郑和(明朝第一个流芳千古的太监)(4)

郑和七次下西洋,共历时28年,访问了30多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和地区,总航程达七万多海里,足够绕地球三周还有余。他历经坎坷,九死一生,实现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一个伟大的名字,一座代表和平友好的丰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