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通过刘邦的这席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麾下猛将众多,这些人在辅佐刘邦登上帝位后,也一一得到了封赏。“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管理才能我不如萧何;论军事才能我不如韩信.......”此后多年,这个草根人物又给刘邦提出了3条建议,让汉朝江山稳固了400年之久,其中2条建议被后世沿用了2000年。此人究竟是何来头?刘邦为何要乖乖听话采纳这些建议?在汉高祖刘邦夺取大业的过程中,他曾在多个场合坦言:

“陛下,不应定都洛阳!”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众人的簇拥下登上了帝位,称帝之后的第一件大事当然就是决定在哪里建都。

当时刘邦刚好就在洛阳,经过一番权衡后就决定定都洛阳,然而这时一个草根人物却如此进言。

刘邦听后不以为然,然而等此人说明原因刘邦却惊出了一身冷汗。立马采纳其建议:定都长安。

此后多年,这个草根人物又给刘邦提出了3条建议,让汉朝江山稳固了400年之久,其中2条建议被后世沿用了2000年。

此人究竟是何来头?刘邦为何要乖乖听话采纳这些建议?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

一、布衣素人娄敬

在汉高祖刘邦夺取大业的过程中,他曾在多个场合坦言:

“论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论管理才能我不如萧何;论军事才能我不如韩信.......”

通过刘邦的这席话,我们可以看出他的麾下猛将众多,这些人在辅佐刘邦登上帝位后,也一一得到了封赏。

这些人对于汉朝的创建及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也获得了史官们的诸多记载。

其实,除了这些名臣名将,还有一些名气不大的人也对汉朝功不可没,比如布衣素人娄敬。

说到娄敬这个名字,估计大家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没听说过。

因为娄敬原是一个没有任何靠山的小老百姓,在汉朝建立之前也不过是应征入伍的小卒。

那时娄敬一直随军戍守在陇西一带,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娄敬服从征调,辗转来到了洛阳。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2)

这个时候的娄敬简直就是一副西北糙汉子的形象,穿着破衣烂衫,拉着大车行走在繁华的洛阳城中。

虽然这样落魄,但娄敬却和其他士兵不一样,他不仅把自己的职责履行得很好,还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每当他谈起朝代更替、国家大政时,同行的士兵都非常不理解,眼神似乎想表达:“娄兄,你一介小卒即使通晓这些大道理,又有什么用呢?”

然而娄敬却不管别人怎么看,依然费尽心思了解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或许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后来终于有机会走上了汉朝政坛,成为刘邦非常倚重的谋臣。

说起娄敬进入政坛,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当年娄敬到了洛阳后不久去拜见了一位虞将军。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3)

(娄敬)

之所以他能见到这位虞将军,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是齐国人,有着一份同乡之谊。

而他见到虞将军后马上说道:“我要面见陛下。”

虞将军看到娄敬一身穷酸样还要面见刘邦,感到为难不已,于是他劝娄敬:“老弟,你要见陛下,我帮你置办一身好点的衣服穿上。”

不料娄敬却拒绝了,他丝毫不在意地说:“如果我原本就穿着华丽的衣服,那我就穿华丽的衣服去见陛下。”

“既然我如今穿着破旧的衣服,那我就穿着这破旧的衣服去见陛下!”

虞将军见娄敬不肯接受自己的好意也就不再劝说,不过还是答应帮他安排与刘邦见面。

二、崭露头角:建议迁都长安

这一时期刘邦才称帝不久,各种军政大事等着他拿主意,其中一件便是汉朝江山在哪里建都。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4)

(刘邦角色剧照)

刘邦考虑到当时刚好就在洛阳,而洛阳又是周朝古都,具有独特的王权印记,因此他认为洛阳就是汉朝建都的首选之地。

不仅如此,刘邦认为洛阳地处中原是大汉朝地理位置的中心,未来在这里享受各诸侯朝拜也是方便得很。

于是他便给一众大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些大臣大多来自关东地区,也觉得定都洛阳离家近近的,况且在自己的地盘上更安心,于是纷纷表示赞同定都洛阳。

刘邦见君臣一心,一致同意定都洛阳后便打算下旨昭告全国。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很快就会有一位籍籍无名之辈要对这个“高明”的决策提出异议了!这个人正是娄敬。

在虞将军的引荐下娄敬终于见到了刘邦,刘邦看到此人衣着破旧、风尘仆仆,就命人先上了一桌吃食。

娄敬看到刘邦给自己的赏赐也就毫不客气,在刘邦面前大快朵颐起来。

酒足饭饱后娄敬擦擦嘴,不卑不亢地问道:“陛下决意定都洛阳,是不是想要与周朝比较一番兴盛?”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5)

(武王伐纣)

娄敬所说之事正是刘邦的心中所想,于是刘邦很平和地说:“是的。”

娄敬紧接着说:“陛下,不应定都洛阳!”

这句话可是让刘邦大吃一惊,自从自己提出建都洛阳以来,几乎还没人敢提出异议。

他以为娄敬只是哗众取宠,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才提出异议,便一脸无所谓地问了不能在洛阳定都的原因。

不料娄敬却有理有据地分析道,周朝之所以选择在洛阳建都,是因为周武王灭掉了施行暴政的商朝。

周朝无论是德行还是军事势力,都足以威震各方诸侯,周武王料定没有诸侯敢起兵才会选在洛阳定都,方便诸侯来朝拜自己。

然而后来周王室逐渐衰败,无法再震慑住诸侯,洛阳作为都城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既没有山河之险,又并非不可攻破。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6)

(周武王)

一旦诸侯与中央王朝开战,中央王朝就会腹背受敌,很快陷入灭国险境!

刘邦听后直接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自己先前只顾着表面荣光了,却没有考虑到这么深远的层面。

娄敬紧接着分析,相比之下关中更适合作为汉朝都城,因为关中地区山川险要,又有黄河环绕,四面边塞亦是天然的战争防线。

即便未来发生不可逆转的大战,丢失了关东的版图,依靠函谷关的险要地势仍能保住半壁江山,方便日后再图霸业。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如果能在关中定都可谓一举扼住了天下的咽喉,还能以关中为据点随时征伐各地!

听完娄敬这一番颇有气势的分析后,刘邦连连直呼妙哉,恨不得马上就收拾东西搬到关中去。

不过新朝建都毕竟是大事,刘邦虽然认可娄敬的建议,但他还是私下找到了张良,询问张良的意见。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7)

(张良影视角色)

不料张良也对娄敬的建议非常认可,顺势又给刘邦分析了一番,洛阳和关中作为都城的优劣。

最终,刘邦下定了决心要采纳娄敬的建议,不过当他在朝堂上骤然改变主意后,一众大臣又纷纷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然而刘邦深知自己才是一国之君,理应从江山稳固的角度出发进行决策,于是便力排众议压下了其他大臣的意见。

于是这年八月,刘邦及其臣子就浩浩荡荡地从洛阳迁到了长安(陕西西安)。

自此以后,这座矗立在中原大地的长安古城,就成了多朝君王都青睐的建都之地。

而娄敬也因为这一建议,被封为了“奉春君”,除此之外,刘邦为了表示对娄敬的认可,还给他赐了新的姓氏——刘,所以在历史文献记载中,娄敬又被称为刘敬。

这个刘姓是皇家一族的姓氏,在当时可是十分尊贵的,可见当时刘邦多么感谢娄敬的这一建议。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8)

(刘邦影视角色)

从此以后,娄敬这个历史人物就算是正式在汉朝政坛上线了。

得罪刘邦:建议莫入匈奴圈套

在这次迁都两年后(公元前200年),刘邦又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韩王信发动叛乱,勾结匈奴在边关制造骚乱。

为了尽快制定策略平定骚乱,刘邦派出了使臣前往匈奴刺探情报,使臣跋山涉水到了匈奴后,却发现匈奴境内净是一些老弱残兵。

看到这一番景象使臣立马在心中断定:“匈奴的军队太弱了!”

于是他便带着这一情报,火速赶回到朝廷给刘邦复命,刘邦一听是这个情况,马上扬言要御驾亲征,荡平匈奴。

这时娄敬也得知了此事,他瞬间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忙向刘邦提出了建议:“陛下万万不要轻视匈奴的实力,这其中必定有诈!”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9)

(匈奴影视角色)

他苦口婆心地给刘邦分析,一般而言国家迎接外国使臣多是打肿脸充胖子,极力展示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来震慑外国。

如今汉朝使臣出访匈奴,匈奴以老弱残兵出面迎接,肯定是单于有意遮掩自身实力吸引刘邦上当,这分明就是一波迷惑对手的操作!

娄敬原以为刘邦是个善于纳谏的君王,会跟上次一样采纳他的建议,却不料刘邦勃然大怒出口骂道:

“你这个齐国的孬种,大军开拔在即,你竟敢在这里胡言乱语扰乱军心!”

于是,刘邦便命人将娄敬抓起来扔进了大狱里,准备等得胜还朝后,再好好收拾他。

娄敬见刘邦孤注一掷,也不敢再说什么。

之后刘邦率军开拔,浩浩荡荡杀到了平城,却不料被匈奴围困在了白登山,刘邦这才相信匈奴单于的确是隐藏了真正的实力。

好在刘邦在困局中采纳了另一位谋臣陈平的建议,冒死突围出来了。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0)

(娄敬)

刘邦脱险回朝后,对于当初斥责娄敬之事悔不当初,赶忙命人放了娄敬,并再次封赏娄敬为关内侯,史称建信侯。

谁也没有想到自这次封侯之后,娄敬很快又迎来了人生的第三次机遇,再次让刘邦对他刮目相看。

四、开辟先例:建议嫁公主和亲

话说经过上次白登山之役后,刘邦对于这个匈奴部落再也不敢小瞧了,因为这些匈奴将士实在是太狡猾了。

他们在冒顿单于的管理下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会猛然袭来一会迅速撤离,完全不按打仗的套路出牌,搞得刘邦十分头大。

不仅如此,他们的军队更是兵强马壮十分凶悍,对汉朝的边境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个局面之下,刘邦打算听听大臣们的建议,看看能否找到破解之法。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这些大臣的建议要么劳民伤财,要么不痛不痒,实在不具有可行性。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1)

正在焦头烂额之际,刘邦忽然想到了娄敬上次说的话,他马上召见了娄敬,问娄敬既然如此了解匈奴的情况,可有办法解决如今的困局。

娄敬说:“如今陛下才打下江山不久,不宜劳民伤财再徒增战事,所以不能贸然与匈奴开战。”

“而目前在位的冒顿单于是个凶残之人,他不仅弑父夺位,还霸占父亲的妻妾,实在不是贤德之人,和谈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刘邦听他这一番话顿时翻白眼,心想这说了跟没说一样,故而急切地问道:“那要怎么办才好呢?”

娄敬犹豫片刻后说:“臣倒是有一个法子,可以让冒顿单于永世臣服在陛下脚下,就是不知陛下是否愿意。”

刘邦见状作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娄敬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原来娄敬建议刘邦将皇后所生的大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陪嫁大量财物给匈奴。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2)

(吕后)

一来刘邦可以与冒顿单于结为亲家,成为冒顿单于的老丈人,从辈分来讲自然是高过冒顿单于一头的。

二来如果公主嫁过去生下了太子,那么日后继承单于位置的君王,也算是半个汉朝人了,总不好无故攻打母亲的国家。

如果这样的规划能够实现,那冒顿单于作为女婿的确是要好好敬重一下刘邦!

听到这里刘邦马上就同意了这个建议,准备张罗着将大公主嫁过去。

可刘邦说出这一想法后立即遭到了吕后的反对,她不忍心将自己唯一的女儿远嫁到匈奴去,就上演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剧情。

经过吕后这么一闹刘邦瞬间也心软了,于是他命人找了个宫女冒充自己的女儿嫁到了匈奴。

为了确保和亲一事顺利进行,刘邦派娄敬陪同“大公主”前往匈奴,同冒顿单于洽谈和亲事宜。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3)

冒顿单于看刘邦有意和谈,还将自己的大女儿嫁了过来,陪嫁大量金银珠宝,自然是高兴得很。

正所谓拿人手短,出于礼尚往来的考虑,单于与娄敬终于达成了永久性的和亲协议。

这次和亲成功后,果然换来了汉朝和匈奴之间几十年的和平,而后世其他朝代也纷纷效仿这一低成本的避战方式。

由此,娄敬提出的和亲策略一直延续了2000年,直到清朝覆灭。

有人说,这样的方式对于封建时代的公主王女太不公平了,不应该牺牲她们一辈子的幸福去换取和平。

也有人说倘若不和亲,一旦开战国灭城破,恐怕这些公主的下场更加凄惨,正是这种和亲的方式减少了历史上各国之间的征战。

关于这一计策的功过众说纷纭,不过从各个朝代君王们的选择来看,和亲这一方式的确是有利于江山稳定的。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4)

(和亲)

五、高瞻远瞩:建议西迁豪门

这次的和亲一事完美收官后,娄敬便辞别了冒顿单于准备返回朝廷给刘邦复命。

刘邦看到和亲协议后笑的都合不拢嘴了,再次夸赞了娄敬的才能。

而此时,娄敬却又提出了新的建议。

原来,在这次和亲途中娄敬发现河套一带的匈奴人,距离长安最近的地方居然只有七百里。

如果双方开战,匈奴骑兵从这里出发,快马加鞭一天一夜就可以杀到关中,而彼时关中尚且没有得到完全发展,根本无力招架这突然的袭击。

于是,娄敬建议效仿秦始皇迁徙天下富豪之举动,把一些原先的诸侯后代,豪门望族召集到关中地区来。

一方面,可以让这些人的财富聚集到关中地区,充实关中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可以充实关中军事力量,如果匈奴发起战争,就让这些诸侯后代前去建功立业;如果是国内发动叛乱,也可以命他们率军平定叛乱。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5)

(刘邦影视角色)

刘邦听完娄敬的分析后顿觉醍醐灌顶,这样的部署既可充实中央军事力量,又可削弱地方分裂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刘邦马上采纳了这一建议,关东原六国贵族富豪十多万户,也正是因为这个建议被强行迁到关中。

自此之后,关中地区的各个方面就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长安也成为诸多朝代的都城。

至此,娄敬算是又立了一个大功。

不过令人疑惑的是,娄敬为汉朝立下了这么多次的奇功,史书上对于他的生平记载却非常模糊。

众多史官似乎并不愿意为这个草根人物“浪费”过多笔墨,也许是大汉朝人才太多了,掩盖了他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光芒吧!

好在司马迁在《史记·娄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中详细记录了这些令人拍案称绝的事迹,让娄敬这个人物得以被我们了解!

详细讲解刘邦的故事(草根献给刘邦4条妙策)(16)

(娄敬)

结语:

纵观娄敬的一生,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到沿用帝姓、封官加爵,堪称草根人物逆袭成功的典范。

而他的四条建议,无论是迁都长安、提防匈奴,还是主张和亲、西迁豪门,都是非常高明的治国良策,为大汉朝带来了400年的稳定。

这些良策恐怕刘邦自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但他善于采纳娄敬这位谋臣的建议,也是难能可贵的。

从这一角度来说,刘邦和娄敬可谓是配合默契,互相成就!

参考资料:

  1. 娄敬一言为刘邦定都长安,安广禄,史海拾贝
  2. 娄敬的远见卓识,马军,温故传承
  3. 两汉和亲理论的创立、发展与完善,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21 年第3期
  4. 娄敬 :让长安走进历史,张艳茜,发现·传奇
  5. 论齐人娄敬在汉初的历史贡献,张玉婷,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