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西游记历史背景简介(从嘉靖皇帝和吴承恩的关系)
吴承恩西游记历史背景简介(从嘉靖皇帝和吴承恩的关系)可见,作者青壮年主要集中于嘉靖帝一朝。嘉靖帝统治时期,明朝皇室经历了剧烈的内部变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件,是嘉靖帝登基后对明皇室的改制升格。吴承恩一生,大致从1500年到1580年,其生活的年代先后经历:明武宗朱厚照治下的20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45年、明穆宗隆庆的6年、明神宗万历皇帝的10年。其次是它借写前朝的事情,反映创作者的个性志趣以及明代文化思潮。三是作品本身反映出来丰沛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很能代表传统中国的样貌,对当代我们工作、生活也在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本文以《西游记》为例,通过对其时代关系、创作本意和历史背景的梳理,希望有助于我们理解它蕴藏文化玄机的同时,举一反三,找到读懂经典名著的门路和捷径。
《西游记》原著,大致成书于明代1550年~1580年,作者是明朝文学家吴承恩。
450多年前,当吴承恩创作这部小说时,他本未想到日后自己这部书会如此受欢迎。
历代对《西游记》解读较多,比较有意思的三点:
首先是它的创作背景、成书年代。
其次是它借写前朝的事情,反映创作者的个性志趣以及明代文化思潮。
三是作品本身反映出来丰沛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很能代表传统中国的样貌,对当代我们工作、生活也在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本文以《西游记》为例,通过对其时代关系、创作本意和历史背景的梳理,希望有助于我们理解它蕴藏文化玄机的同时,举一反三,找到读懂经典名著的门路和捷径。
01 创作背景:明朝中后期那些事儿吴承恩一生,大致从1500年到1580年,其生活的年代先后经历:明武宗朱厚照治下的20年、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45年、明穆宗隆庆的6年、明神宗万历皇帝的10年。
可见,作者青壮年主要集中于嘉靖帝一朝。嘉靖帝统治时期,明朝皇室经历了剧烈的内部变动,其中影响最大的一件,是嘉靖帝登基后对明皇室的改制升格。
因为嘉靖帝的前任、他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在位16年,追求个人的寻欢作乐,喜欢放飞自我,却错过生育子嗣,所以本来应由朱厚照延续的正统皇脉,只能改弦更张,选一位朱姓藩王来继承了。
明武宗朱厚照
朱厚熜的父亲朱祐杬,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也就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四弟,本被封在安陆(今湖北境内)作藩王。所以,朱厚熜与驾崩的武宗朱厚照,是同一个爷爷。
辅政大臣找来找去,因为没有其他朱姓子嗣,加上朱厚熜天资禀赋,又颇懂礼教,自然成为接下来皇位的最佳候选人。
然后,他就从湖北被接往北京,经过一番与当权派的较量拉锯,最终上位皇帝,即嘉靖皇帝——明代最著名皇帝之一,统治时间长达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的48年。
嘉靖帝登基后,处心积虑要做一件大事,就是为自己亲爹正名,他父亲朱祐杬本来受封兴王,在地方上当了一辈子藩王,因为儿子当皇帝,当然要把老爹的身份从兴献王扶正成前皇帝,把老妈扶正成前皇后。
这么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改动,触及到旧臣和皇族、勋戚的利益,因为嘉靖帝这样搞,一定是削弱原先既得利益者的地位和待遇,简直变了个天嘛!
于是朝野上下团结起来,拿着祖宗朱元璋定的“皇明祖训”等老规矩,一起来反对嘉靖帝。为此,还真有一些大臣以死相谏。
按当时正统观点,嘉靖帝这种违背祖宗的行为,可谓大逆不道。于是一交锋,朝廷里面立刻血雨腥风,死了不少人,包括治罪的、下狱的、冤屈的、打死的、自杀的等等。
当时朝纲难整,嘉靖帝身边可真是鸡飞狗跳,乌烟瘴气的,跟现在电视里演的宫廷秘斗似乎也没啥两样。
明世宗嘉靖皇帝
朝廷内斗,导致高层放松对朝野的管控和引导。另一方面,明代经过近200年发展,渐渐达到一个王朝的高峰,开始进入中后期,社会思想相当活跃。
当时还是一介草民的吴承恩,颇具才华,琴棋书画无不精通,但并不看重读书出仕,在嘉靖帝统治期间,青壮年的他于是各地奔走,一边游山玩水,一边搜求奇闻,贮于胸中,为以后文学创作做打算。当时的文学乃游手好闲雕虫小技,通常被视为不务正业。
但社会普遍流行“复苏人性、张扬个性”,搁不住大潮流不是。另外,嘉靖上台,包括王阳明的心学、禅宗等也纷纷抬头,嘉靖帝喜好炼食丹药,热宠方士,后来干脆躲宫里追求长生之术,朝也不上了,更加剧当时多元思想的抬头。
02 吴承恩阴差阳错的入仕:幸乎?悲哉?《西游记》就是这时候开始创作的。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吴承恩快50岁了,已经着手写出《西游记》前几十回。
吴承恩
此前大半生,光阴蹉跎,他只考中秀才,人生赛程过半,除了吃喝拉撒,养家糊口,他对仕途很难说还抱着什么宏大理想。
可是,就在他偏不在意的时候,快50岁这一年突然有点发迹的意思,他被选为岁贡生,保送到京师的国子监读书。
按照惯例,经过国子监深造进修,他们这帮人会分个一官半职,从此走上仕途。为此,吴承恩着实兴奋了一阵子,于是一直写的《西游记》也暂放一边,收拾行囊,进京去修学,等待分配官职。
不幸的是,1550年,明朝发生了一件事关存亡的大事。由于多年来和草原部落关系紧张,终于因为边境贸易的导火索,发生危及王朝的“庚戌之变”:数万蒙古骑兵长枪钢刀,铺天盖地奔杀京师,一直来到北京和皇陵外围。
嘉靖帝当年时来运转,从小藩王上位皇帝后,点儿可够背的,这些年几乎每一天都提心吊胆。最玄的一次是8年前,1542年冬天一个夜里,他差点被宫女们干掉,多亏其中一个小宫女突然心虚害怕,在嘉靖帝脖颈被套上绳时,跑去报告皇后,皇后亲率锦衣卫赶来救驾,皇帝才捡回来一条命。
内患外忧,但1550年这一次的情形,显然不太一样。这边厢,早已经磨刀霍霍的蒙古骑兵,毕竟前朝曾创下横扫欧亚的煊赫战绩,后来被明太祖朱元璋攻灭,其实内心骚动,没少觊觎大明朝这块肥肉。
好在凭借京师城高墙厚,面对气势汹汹蒙古骑兵,任其杀掠叫骂,明军只坚壁不出,数日之后,蒙古骑兵骚扰一阵子,嚷嚷着想打架也不成,就怏怏退了。
所以,碰上这么个节口,嘉靖帝极需领兵打仗和建造城墙的军事技术人才,像吴承恩这样只懂舞文弄墨,以文章为经国大业的,不好意思,先靠边站吧。
03 吴承恩凭一生亲历的心路,挥笔写就文化深蕴的《西游记》吴承恩京师一行,空欢喜一场,没有被选官,后来就离开去周游天下了,直到60岁年近老迈,才当上浙江长兴县丞(正八品,相当于副县长或秘书长,主要负责全县文书档案、仓库、粮马、征税等事)。
吴承恩 剧照
此后10年光景,吴承恩因在官家做事,《西游记》写作一度中断,直到公元1570年,隆庆四年,嘉庆帝也已驾崩4年,一方面他渐觉心力不支,另一方面牵挂《西游记》的写作,便辞官告老还乡。
据史料记载,吴承恩70岁归乡,从浙江回到江苏淮安后,最后10余年的晚年生活除了写《西游记》,只有8个字可描述:放浪诗酒,贫老以终。
所以,纵观吴承恩一生,青年时期学着经世致用的本领,畅想平步青云,成就仕途,中年较为失意,著文为生,游荡天下,晚年则进入虚空涅槃的佛老之境,随心所欲了,这在《西游记》的情节发展、故事编排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例如,原著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唐僧西行到五行山,山下压着500年的孙大圣,五行山又叫“两界山”,为何有这么个名字?“两界”是何意?
“两界”二字可不是作者随便起的,其实深有寓意焉?!仔细探究,原来它明面上是大唐的国界,其实正是孙大圣前后两生的转折。
所以,从五台山被放出来,大圣决定随唐僧取经,是定心猿,两界便是人与妖的分界,更是万里修行与日常俗世的分别。
西游记 剧照
再如:发展到原著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唐僧、悟空继续赶路,半道闯出六个恶人,要抢劫钱财,这六人名字起得好生奇怪,自报家门:
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悟空却笑道:
原来是六个毛贼!你却不认得我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你倒来挡路……
正常人哪有这样起名字的,无非理念先行,由字生意,内有寓意罢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原著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便揭开谜底。此时,唐僧收了八戒为徒,路上又遇乌巢禅师,传授唐僧“心经”,其中有一段: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里的“眼、耳、鼻、舌、意、身”,分别代表视根、听根、嗅根、味根、触根、念虑之根,即佛家所谓的“六根”。前面那六个贼,无论是强盗还是毛贼,实际代表由六根产生的六种欲望,这正是佛家戒律中明令禁止的内容。
所以,要真读懂原著,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熏养,也不过看个打怪升级的热闹,如何也想不到《西游记》中从石头蹦出猴子,起初天然野性,无拘无束,到求师学艺,启蒙开化,再到任性妄为,大闹天宫,最终走上九九八十一难的取经皈依之路,修得正果,原来文字背后深藏这么一层道理。
无论打怪升级,还是九九八十一难,故事背后的真实隐喻,是人从出生,到进入社会干事创业,再到磨练功成的过程。
书中充斥吴承恩本人的影子和心境,孙猴子先求道,后取经,为何是猴子做主角,而不是其他什么老虎豹子鸡,为什么是收了白龙化作骑马,难道不是心猿意马?不像作者一生心路历程?
吴承恩创作《西游记》,采用文学善巧之法,晚年写成该书,总结一生经历,外化为妖魔鬼怪,蕴含着心狱玄机,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形象淋漓呈现了出来。
再看“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为什么会出现两个“孙悟空”,竟然一模一样,从外形上根本无法分出真假,书中对六耳猕猴的出处交代不甚详细,其实这个假猴子,是孙悟空心中欲念所化,原著说得明白:
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
六耳猕猴背后潜藏着什么样真相?《给孩子讲西游记》提到:
那不是两个猴子,也不是两个人,而是二心,六耳猕猴确实存在,这是如来亲口说的,但它代表着悟空心猿意马、不服管教的一面,悟空打死了它,才代表能够在心的修为上更上一层楼。
因此,无论是道教还是佛家的“心”,背后实际是传统文化中涉及修身养性等更高层次,孩子们顶多关心故事,对此尚难以理解。
真假美猴王的故事挺好,由于采用文学手法描绘,经过后人再加工渲染,即便原著写得再生涩难懂,也趣妙横生地吸引孩子,成为西游记经典桥段。
当然,《西游记》中类似的情景比比皆是,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饱含传统文化理念:孙猴子学艺小成,跟师兄弟卖弄本事,菩提老祖为何就将他赶下山去?用现代视角看这个事,可能会解读成孙猴子善于个人包装和品牌宣传,也说不定,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反而更需要像他这样行为的人。
所以,两相对比,传统对人的要求和现代社会的情况差异还蛮大,而这就有助于孩子们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
还有,玉皇大帝明知道孙猴子顽性不化,爱捣蛋闹事儿,为什么还安排他去看守蟠桃园?猴子不正爱吃桃子吗,孙大圣一想,敢情好嘛,正合俺老孙心意。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会发现传统对心性心力要求极为严格,不是自古便有“内圣外王”,如果空有一身功夫,武力强大,修身修心不强,终究是只猴子。你要当得起齐天大圣,玉帝先在大圣府的两旁,安排俩仙吏,一叫安静司,一叫宁神司,正是此意。
04原著《西游记》为何不吸引孩子,真相大白经典名著《西游记》,妇孺皆知。但原著本身并不吸引小孩来读,是什么原因?前文已经详述,这番总结如下。
首先,用语近文言,小孩不易理解。
其次,作者吴承恩本意并非写给小孩看,而是借助小说表达传统时代当时明朝流行在士子中的儒释道及王阳明心学的观念。用现在话说,原著目标读者是当时文化人——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修养的那群人。
第三,因为原著写作出发点是从观念出发,也就是所谓理念先行,人物、故事皆强出于理念,凡此种种,易读性自然就打了折扣。但它仍不失为传统时代最好的小说之一,也完全够得上今天的经典名著的地位。
西游记里的故事,很吸引孩子,这与原著对孩子的易读性较低是两码事,毕竟一个神话故事,一个经典文学。
@磨铁星球 @海豚出版社 新出《给孩子讲西游记》,全书重读经典,从头到尾,用新颖有趣、孩子易于理解、喜欢读的语言,精炼重讲原书全部70个故事,每一个故事均配有手绘彩图,增加趣味性。
在此基础上,《给孩子讲西游记》再抽丝剥笋,逐层解析每一个故事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全面立体地引导孩子去思考、理解传统文化。
这样一来,深奥晦涩的原著就真正变成了孩子们的“西游记”。毕竟,无论是书本,还是影视剧,鉴赏文字背后深层次的文化要素,融会贯通传统文化,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至关重要。
当下,用孩子的眼光看“西游记”,其实是很好的一次重温传统的机会,除了品读名著,阅读经典,学习和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有意义的,会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在他们成长路上,日后得着方便,它一定会发芽、开花、结果,有优秀文化陪伴成长,善莫大焉!对于孩子们而言,阅读经典、重温传统的价值就在这里。